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王娴贤  洪晓虹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3):1025-1026
目的:了解隐匿性抑郁症躯体症状的特点及诊疗情况。方法:对22例病人进行抑郁量表测定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各种躯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抑郁症,经内科治疗无效,而以抗抑郁治疗,躯体症状大多消失或好转。结论:隐匿性抑郁症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因此,综合性医院在诊疗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情感症状,需警惕本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老年期抑郁症是一种发病于老年期,症状不典型的抑郁,抑郁情绪被躯体症状所掩盖,主要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有广泛指定部位的疼痛,有多系统的不适体征,常找通科医生就诊,易误诊误治。本文报告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综合医院误诊后在我院确诊的54例老年期抑郁障碍,分析其误诊原因,并且初步探讨其诊断及预防。  相似文献   

3.
刘健  马隽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2):1025-1026
目的 了解隐匿性抑郁症躯体症状的特点及诊疗情况.方法 对22例病人进行抑郁量表测定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各种躯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抑郁症,经内科治疗无效,而以抗抑郁治疗,躯体症状大多消失或好转.结论隐匿性抑郁症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因此,综合性医院在诊疗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情感症状,需警惕本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常因躯体症状突出而掩盖抑郁症状,而极易误诊。1994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收治误诊的隐匿性抑郁症病人61例,我们对其中资料较完整的57例病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的不典型病例常被误诊,如隐匿性抑郁即是其中之一。隐匿性抑郁又称抑郁等位症,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可是由于本病患者大多是躯体方面的主诉,有时以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所以患者长期就诊于内科、外科、神经科或妇产科。由于一般综合医院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被误诊,  相似文献   

6.
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为抑郁症状和某些躯体性症状。有些患者主诉的躯体症状掩盖了抑郁症状,而被误诊为其他躯体疾病。现对本院2003年10月~2004年10月以躯体症状就诊而被误诊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隐匿性抑郁症常因躯体症状突出,抑郁症状隐蔽,经常就诊于临床其它各科门诊。由于普通门诊临床医师往往缺乏对本症的认识,诊断颇为困难容易导至误诊[1]。现将我院1994~1998年门诊治疗的28例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性9例(32%),女性19例(68%)...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主要特点是情绪低落,思维缓慢,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可有昼重夜轻的特点。极少数以胃肠和心血管等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抑郁症病人,在临床上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尤其是老年病人,有隐匿性抑郁症(masked depression)之称。我科近半年内门诊治愈2例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而被长期误诊,治疗效果不佳的隐匿性抑郁症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 ,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或持续出现各种躯体不适感 ,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如头疼、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发麻、恶心、呕吐等症状。抑郁情绪往往被躯体症状所掩盖 ,病人多不找精神科医生 ,而去其它科就诊。因为本型抑郁症以躯体症状为常见 ,除易误诊为神经官能症外 ,也常误诊为某些躯体疾病 ,对症治疗往往无效 ,如仔细追问病史和详细的精神检查 ,可发现轻性抑郁三主征 ,抗抑郁治疗可收到较好效果。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识别能力和诊断水平 ,减少误诊、误治 ,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我院门诊 1…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躯体化障碍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诊治的79例躯体化障碍患者(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标准),采用自编躯体症状清单、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躯体化障碍涉及的系统2—6个,平均(4.2±0.9)个,症状共62项,平均(12.4±6.6)项。最常见为皮肤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多伴抑郁、焦虑、敌对情绪,躯体性症状数目、躯体性症状总分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躯体焦虑因子分、精神焦虑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0.01),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无相关(P〉0.05)。结论躯体化障碍涉及的系统多,症状复杂,易被误诊,多伴抑郁、焦虑情绪,症状数目、程度与焦虑情绪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隐匿性抑郁症之所以称为“隐匿”,因为该类患者临床不表现常见的抑郁症状,而是通过躯体化的心理防御机制,把自己的负性情感体验“等位”转换为躯体症状。表现为躯  相似文献   

12.
吴延海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3):629-629
隐匿性抑郁主要是指一类以各种躯体主诉为主要表现,而实际上属于抑郁症病人,正因为有躯体主诉,所以常在综合性医院各科就诊,此症在门诊较为常见,但姐弟三人同在60岁以后患隐匿性抑郁症十分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隐匿性抑郁症(Masked depression)为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不典型抑郁症,患者常常以躯体症状为突出的临床表现,而抑郁情绪相对不明显,并求治于综合医院各科室,因临床通科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许多辅助检查又无异常,易造成误诊误治,使病情难以得到控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本文作者收集了以躯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37例该类病人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隐匿性抑郁症属抑郁症范畴,常以躯体不适或内脏功能障碍症状为主诉就诊于综合性医院。近年来将该病误诊为“神经衰弱”的报道已经屡见。而误诊为  相似文献   

15.
非精神科门诊抑郁症的躯体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非精神科门诊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误诊情况。方法 对符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且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60(标准分)的72例以躯体不适就诊于精神科门诊,经多方查治无效而转入我院精神科门诊的患者,进行临床及量表分析。结果 72例中,有77.8%的初诊患者第一主诉是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而非抑郁症状。经氟西汀治疗6周后,HAMD、SDS及HAMA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 非精神科门诊抑郁症患者正确认识可减少误诊发生,抗抑郁剂的应用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和躯体不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围更年期焦虑抑郁患者的症状群分类特征、误诊的形式、消费的医疗资源。方法收集更年期焦虑抑郁患者78例和无焦虑抑郁的更年期患者36例(对照组),采用Greene更年期症状评分量表和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症状群的特征,统计患者误诊的形式和确诊前的医疗费用。结果①焦虑抑郁组的SCL-90评分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尤其两组躯体化因子和焦虑因子的差异更为明显(P〈0.001)。②焦虑抑郁组Greene评分的焦虑因子、抑郁因子及躯体症状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血管舒缩因子明显较低(P〈0.01);性因子无明显差异。③焦虑抑郁组总体误诊率为84.62%,平均误诊频次为2.29。误诊为血管性头痛43.58%、慢性胃炎38.46%、颈椎病35.90%、高血压病34.62%、冠心病26.92%、慢性咽炎25。64%、甲亢15.38%、其他8.97%;误诊患者在误诊期间平均医疗总费用为2.41万元。结论围更年期焦虑抑郁的症状群特征复杂,尤以躯体化症状和焦虑症状的表现突出,因此更易被误诊,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7.
隐匿性抑郁症(Maskeddepression)为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不典型抑郁症,患者常常以躯体症状为突出的临床表现,而抑郁情绪相对不明显,并求治于综合医院各科室,因临床通科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许多辅助检查又无异常,易造成误诊误治,使病情难以得到控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本文作者收集了以躯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37例该类病人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病例为1997~2001年5月在我院门诊求治或住院的患者,其中门诊35例,住院2例。男11例,女26例。年龄17~5…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中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精神科会诊发现的抑郁障碍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科会诊142例,发现抑郁障碍58例,占40.8%。躯体疾病与抑郁障碍共病42例,占72.41%,原因不明的症状请求会诊居第1位,占27.6%。多为轻中度抑郁。结论:对躯体疾病患者应密切观察情绪变化。而不明原因的症状应想到隐匿性抑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综合性医院对抑郁认知能力有限,导致许多抑郁患者因误诊而延误治疗。以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脏病首诊于综合性医院者,极易被诊断为冠心病。中年妇女尤其是更年期妇女被误诊冠心病者明显高于同年龄组男性。我院1999年10月~2003年8月对26例被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排除冠心病,并确认为躯体症状伴抑郁,经抗抑郁治疗好转或治愈,现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典型抑郁,如临床常见的隐匿性抑郁、更年期抑郁综合征、假性痴呆等,可能包括一组异质状态。DSM-Ⅲ把它们都归在一类,此类患者不具备重性抑郁或心境恶劣障碍的典型症状,而有明显焦虑、疑病(躯体化)、恐怖等症状。年龄在30~64岁,中年女性多见。因其症状表现酷似神经症,往往以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