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19例严重创伤或手术切除后形成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术,术中根据患者损伤的创面部位采用带蒂或游离腹直肌肌皮瓣修复缺损处,3例胫前或足背动脉受损者采用逆行吻合血管的方法修复创面。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随访4个月~22个月,皮瓣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颈肩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的16例颈肩部皮肤和上臂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2±6)岁;其中电接触性损伤14例,火焰烧伤2例;5例颈部创面,7例肩部创面,4例上臂创面;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4例,背阔肌肌瓣修复2例.供瓣区11例植皮修复,其余直接缝合.结果 16例患者背阔肌肌皮瓣均存活良好,供瓣区愈合良好.植皮均一期成活;4例患者术后因皮瓣臃肿,行二期皮瓣削薄修整术;16例患者术后均随访1~3年,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结论 采用背阔肌肌皮瓣是修复颈肩部和上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肱桡肌肌皮瓣治疗肘后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我科收治肘后部软组织缺损22例,其中合并创面感染3例。均采用肱桡肌肌皮瓣修复创面,其中急诊清创、一期皮瓣移植修复2例,一期清创、二期皮瓣移植20例。结果:本组22例患者术后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于术后14天皮瓣下出现部分感染,经二次扩创、置管闭式引流后创面愈合。术后按植皮成活面积评定疗效,22例患者均为优。术后均随访4~48月,平均18月,受区皮瓣外形良好、质地柔软,肘关节活动良好。结论:肱桡肌肌皮瓣血管蒂恒定,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是修复肘后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组织外露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外伤、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以颈横动脉浅降支及其伴行静脉为蒂的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外伤、肿瘤等所致的软组织缺损共10例。软组织缺损范围12cm×7cm~24cm×9cm,修复皮瓣大小为13cm×8cm~25cm×10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9例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7d肌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延期愈合,供区伤口一期愈合。其中5例患者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0.5~1.5年。肌皮瓣外形满意,有3例患者肿瘤未见复发,供瓣侧肩外展功能良好。结论下斜方肌肌皮瓣手术操作简便,组织瓣有足够长度及面积,血供丰富,可满足颈部及头部各个区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43例鼻缺损患者,其中23例患者选用耳廓复合组织瓣术式修复鼻翼缺损(耳廓复合组织瓣术组),20例患者选用鼻唇沟皮瓣转移术式修复鼻翼缺损(鼻唇沟皮瓣转移术组),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比较2组患者二次手术率、瘢痕增生率及皮瓣存活率情况。结果耳廓复合组织瓣术组在二次手术率、瘢痕增生率及皮瓣存活率等方面明显优于鼻唇沟皮瓣转移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形态满意度方面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具有手术方法简单、疗效短、外形佳、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修复小腿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各种方法,以便于更好地用于临床。方法25例小腿不同部位的骨外露分别采用皮片移植、带蒂皮瓣及肌皮瓣转移、皮瓣及肌皮瓣游离移植等方法,覆盖外露的骨面。结果19例全部存活,3例皮瓣部分坏死,2例创口延迟愈合,1例游离皮瓣失败。结论对小腿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应尽量采用皮瓣及肌皮瓣的转移或移植来修复,修复创面、恢复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亚单位原则在鼻外伤软组织缺损一期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7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19例鼻外伤后皮肤缺损的患者,均行一期修复手术。根据鼻部缺损的部位、大小、深度,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其中全厚皮肤移植1例,额鼻皮瓣1例,旋转双叶皮瓣2例,鼻唇沟皮瓣8例,鼻唇沟折叠皮瓣2例,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2例,颞区眼轮匝肌蒂皮瓣3例。术后随访3~27个月,根据修复后的鼻外形和色泽及瘢痕情况来判断修复和再造效果。结果 19例患者皮瓣及皮片全部成活,其中1例鼻唇沟折叠皮瓣出现感染,切口Ⅱ期愈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2例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早期出现移植物颜色灰暗,5个月后皮肤色泽渐趋正常,鼻唇沟折叠皮瓣修复鼻翼区的弧度及曲线略欠佳。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表示满意。结论运用鼻亚单位原则进行皮瓣一期修复鼻部外伤后缺损,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臀上动脉穿支分叶肌皮瓣在骶尾部脊索瘤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应用臀上动脉穿支分叶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脊索瘤切除后创面的1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骶尾部脊索瘤术后创面感染伴脑脊液漏,患者骶尾部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0 cm×7 cm~21 cm×11 cm,后腹膜形成死腔范围为12 cm×6 cm~24 cm×14 cm;皮瓣设计均以髂后上棘与大转子连线中上1/3为旋转点,其连线为皮瓣轴线,术前均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确定穿支位置,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臀上动脉穿支分叶肌皮瓣修复,设计切取穿支皮瓣11 cm×8 cm~22 cm×12 cm,分叶臀大肌肌瓣13 cm×7 cm~25 cm×15 cm,其中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皮肤缺损坏死,分叶肌瓣填塞脊索瘤切除后后腹膜死腔。术后常规给予敏感抗生素抗炎、对症及支持治疗。术后患者尽量保持俯卧位或侧卧位,减少皮瓣受压。密切观察肌皮瓣血运变化及2根引流管引流情况并每日记录。观察术后患者肌皮瓣成活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门诊或电话随访,观察患者移植皮瓣外形及供瓣区周围瘢痕情况,供瓣区切取后是否遗留明显功能障碍。 结果本组11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存活良好,创面均得到有效修复,外形无臃肿,局部无破溃,平均住院时间为12 d。9例皮瓣缝合边缘Ⅰ期愈合,2例出现缝合口局部窦道形成,少量脑脊液外漏,经门诊换药后痊愈。门诊或电话随访平均8个月,供瓣区切口无明显瘢痕增生,有3例患者主诉上楼梯和伸胯动作时有部分功能障碍,但所有患者未诉在平地上行走时出现明显异常。 结论臀上动脉穿支分叶肌皮瓣解剖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是修复骶尾部脊索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及脑脊液漏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臂旋转皮瓣、桡侧返动脉皮瓣、背阔肌皮瓣、侧胸壁皮瓣四种方法修复肘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2008年5月至2014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收治23例肘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4.0 cm×7.0 cm~9.0 cm×16.0 cm。采用背阔肌皮瓣修复7例、桡侧返动脉皮瓣修复6例、侧胸壁皮瓣修复6例、前臂旋转皮瓣修复4例。 结果23例患者转移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及动、静脉血管危象发生。随访3个月至3年,21例患者转移皮瓣颜色、质地较周围正常组织相近,肘部及供瓣区外观、感觉和功能恢复满意;1例患者转移皮瓣臃肿,1例患者供瓣区缝合后瘢痕增生。 结论应用四种皮瓣修复肘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及远期效果满意,可视患者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胸部慢性放射性溃疡的经验。方法 2010年以来收治胸部深度放射性溃疡6例,全身麻醉下行胸壁放射性溃疡创面清创,切除坏死软组织及变性肋骨,根据缺损大小及形状,切取带有腹壁上动静脉血管蒂的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胸壁缺损,重建胸壁。其中4例采用纵行腹直肌肌皮瓣;2例采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供瓣区给予游离皮片移植或缝合修复。结果 1例患者皮瓣边缘与创缘愈合不佳,给予扩大切除局部病变皮肤范围后缝合修复。其余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满意。术后随访1~3年,溃疡无复发,供瓣区无腹壁疝形成。结论清创后,应用血运丰富的腹直肌肌皮瓣覆盖,可有效修复胸部慢性放射性溃疡,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方法治疗交通伤致小腿严重开放性损伤的合理方式。方法对交通伤小腿严重开放性损伤(ⅢB、ⅢC型)的73例患者,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尽早应用各种皮瓣、肌皮瓣或骨皮瓣修复小腿单纯或复合组织缺损。结果所有病例肢体得以保存,4例皮瓣远端1cm处部分坏死,经换药或植皮愈合,其余全部成活,创面修复满意,16例骨缺损修复成功。随访6个月至5年,受伤肢体功能大部分恢复,外形满意。结论针对交通伤致小腿严重开放性损伤,采用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合理固定骨折,尽早修复皮肤、软组织或骨缺损,临床疗效满意,大大减少了小腿截肢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restoration of total lower lip, labial commissure, and palatomaxillary defects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multiform flaps. The possibility of reconstruction of these areas with composite island cheek flap is presented. The flap was used in three patients who were surgically treated between 1993 and 1998. In one female patient, total lower lip and chin defect was restored with a small contralateral platysma muscle cutaneous flap. The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result was achieved with composite island cheek flap. In the other two cases, reconstruction was performed without another flap. Composite island cheek flap is supplied with bloody by the facial artery and vein, and contains mucous membrane, muscle and skin of the cheek. In two cases, the flap was formed by the anterior part of the buccal muscle, and in the case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of labial commissure, the greater and lesser zygomatic muscles with levator muscle of the angle of mouth were used. By freeing the blood vessels from the surrounding structures, isolation and transsection of minor vessel branches allowed straightening of the tortuous main vessels. With this technique, excellent functional and satisfactory cosmetic results were achieved in a single act, with minimal morbidity for labial commissure, and total lower lip or palatomaxillary defect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3.
下颌骨骨膜下扩大性剥离缝合修复下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接推进缝合修复下唇缺损的方法。方法对8例下唇缺损患者,采用下颌骨骨膜下扩大性剥离推进缝合修复。分别沿缺损切口下端切开下颌骨骨膜,在下颌骨骨膜下剥离达下颌角。沿缺损切口下端龈颊沟切开黏、骨膜达骨膜下,切口长度同骨膜下剥离。形成充分活动的下唇、颊、骨膜瓣,直接向缺损创面推进缝合修复缺损。结果8例患者,下唇缺损均一次性修复,恢复了皮肤、肌肉、黏膜的连续性,达到唇缺损修复外形和功能重建的目的,无供区畸形,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本方法既具有直接缝合的优点,又扩大了直接缝合的治疗范围,选择合适的病例,灵活运用手术技巧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小腿联合皮瓣修复膝部及周围组织烧创伤等深度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9年6月膝部及周围组织深度烧创伤患者28例,应用局部筋膜皮瓣、轴型皮瓣、肌皮瓣、岛状皮瓣修复创面,观察重要神经、血管、肌腱等组织的覆盖情况,皮瓣术后的成活情况,肢体的外型及功能。结果 19例一次手术修复创面愈合,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功能恢复良好,3例创面清创后二期修复创面愈合,6例有部分皮瓣坏死,其中4例功能部分恢复,2例功能欠满意。结论大小腿联合皮瓣修复膝部及周围组织烧创伤深度创面能满足大部分创面的覆盖需要及复杂创面修复,修复后大部分功能恢复良好。术中应依据创面情况和位置,争取一期修复创面,首选局部皮瓣、轴型皮瓣、肌皮瓣和岛状皮瓣,局部无条件时选用游离皮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7月,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于第一掌骨桡侧背设计皮瓣,以鼻烟窝至第1掌指关节桡背侧的连线为轴线,切取的皮瓣内含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及桡神经浅支拇指桡背侧支,与创面指动脉神经吻合,重建皮瓣血供及感觉。切取面积2.5~4.0 cm×1.5~2.5 cm。 结果 6例全部成活,随访2~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耐磨,外观理想,皮瓣感觉恢复至S3~S3+级,两点辩别觉5.0~8.0 m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呈线形瘢痕,拇指活动正常,供区以远部分皮肤感觉减退。患指指间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 结论 该皮瓣具有轴心血管较固定,供区损伤小,切取方便,质地良好,血供可靠等优点,重建手指感觉恢复满意,为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较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转位修复足前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转位修复足前部软组织缺损21例,致伤原因:车祸伤8例,砸伤9例,机器伤3例,爆炸伤1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7.0cm×5.0cm-22.0cm×11.0cm。旋转点位于外踝上1~3cm。皮瓣切取范围8.0cm×6.0cm~25.0cm×12.0cm。部分病例将腓肠神经与受区可供吻合的神经行端端或端侧吻合,以重建皮瓣感觉。结果所有皮瓣成活。术后皮瓣虽出现不同程度皮瓣肿胀,但在旋转点远侧结扎浅静脉干者肿胀程度明显轻于未结扎者。术后3—4d出现皮瓣边缘坏死2例,经换药后皮瓣成活,创口Ⅱ期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口I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7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足的行走负重功能均恢复,供区外观及运动正常。本组5例行皮神经端侧吻合的患者,患处触痛觉功能多在术后1年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两点辨别觉在8~10mm。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旋转点低,可以修复足前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成活率高。将腓肠神经近端与足背皮神经吻合,可改善皮瓣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小腿内侧游离皮瓣并血管、神经串联移植修复伴有血管、神经缺损的前臂毁损伤,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0年-2007年治疗前臂毁损伤患者12例,均有肢体远端大面积皮肤软组织以及血管、神经缺损,设计小腿内侧游离皮瓣并血管、神经串联移植,皮瓣最大面积25cm×17cm,一期修复组织缺损。结果12例皮瓣及远端肢体全部成活,术后随访7个月至2年,修复的前臂均成活,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于大面积皮肤缺损而且伴有重要血管、神经缺损的前臂严重毁损伤,应用小腿内侧游离皮瓣并血管、神经串联移植方法修复,临床效果满意,既解决了创面的组织缺损又恢复肢体血运。  相似文献   

18.
正常与单侧唇裂口轮匝肌和上唇血管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婴儿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4例正常成人新鲜头颈标本,在下颌下缘面动脉远心端内注入红色乳胶。5例正常婴儿、6例单侧唇(腭)裂婴儿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从皮肤面和粘膜面解剖上唇口轮匝肌,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口轮匝肌的形态及血管的分布。结果:口轮匝肌分深浅二层。深层肌肉呈水平方向,起自一侧口角的皮肤和粘膜,走向另一侧口角。浅层由上下两束肌纤维组成。单侧完全性唇裂标本显示患侧深层肌肉在裂隙处中断,止于红唇由厚转薄处。而浅层肌肉不仅中断,其附丽点亦发生错位,造成鼻小柱、鼻翼畸形。健侧深层肌肉在裂隙处中断,浅层肌纤维均附于鼻小柱基部,造成鼻小柱向健侧偏斜。正常上唇动脉起始部和走行都较恒定,本组未见解剖异常。唇裂标本显示,一侧动脉不能与对侧同名动脉吻合成弓,还造成异常走行。结论:对单侧完全性唇裂功能性修复,患侧皮下剥离要达到鼻翼外侧,把扭曲错位的浅层肌组织从鼻翼基部及鼻翼外侧的骨膜上进行分离,并按解剖形态进行复位。  相似文献   

19.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创面(附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创面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9例四肢皮肤缺损骨外露患者根据伤情切取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结果:8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坏死,成活皮瓣外观较好,不显臃肿,皮瓣供区组织损伤较轻.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创面符合组织移植“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破坏损失小“的原则,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