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后的特点,评估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共91个病灶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原发性肝癌(HCC)动脉相早期呈整体增强,呈快进快出高增强;转移性肝癌动脉相早期周边先环状强化或直接整体强化,门脉相及延迟相迅速消退,呈"黑洞"征表现;胆管细胞癌动脉相早期周边开始强化,至门脉相早期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呈慢进快出高增强.肝血管瘤呈典型的慢进慢出高增强,肝腺瘤呈快进慢出低增强,肝脓肿呈网格状快进快出低增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表现为"轮辐状"快进慢出高增强,不均质脂肪肝及肝硬化结节呈等增强,其增强方式与周围肝实质一致.结论 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有不同的超声造影特点,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患者共106个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所有病例均与增强CT对照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原发性肝癌23例,胆管癌2例.转移性肝癌11例,血管瘤21例,局灶性结节增生9例,局灶性脂肪缺失16例,肝硬化增生结节7例。造影剂选用SonoVue,浓度为8μL/mL,经肘部浅静脉快速推注。结果106个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肝癌动脉相表现为整体快速增强,并在门脉相快速消退,在实质相显示为低回声;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增强,门脉相及实质相进一步增强,持续较长时间;局造性结节增生表现为中央扩散型快速整体增强,部分病例显示为车轮状;肝硬化增生结节与局灶性脂肪缺失的造影增强特征与肝实质一致。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茹  林剑英  李活霞  黄邹琴 《广东医学》2008,29(10):1693-1694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影成像技术在肝脏局灶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患者共45个肝内实质性局灶性病灶进行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血流灌注特征。结果 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多表现为动脉期呈快速均匀或不均匀的高增强,门脉期快速消退,呈等或低增强,延迟相病灶的增强信号消退更明显,呈低增强或黑洞征;肝血管瘤多表现为动脉相周边环状、结节状增强,门脉相增强信号继续向心性填充,延迟相无消退,呈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肝硬化结节及不均匀脂肪肝表现为自动脉相至门脉相及延迟相与周围肝实质同步均匀性增强,病灶边界消失。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能反映不同肝脏病变血流灌注的特征,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的声像学特征。方法 对3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声像图变化。结果 肝脏恶性肿瘤(除1例胆管细胞癌)均表现为动脉相增强,于门脉相及延迟相消退;肝血管瘤呈逐渐向心性填充式增强,延迟相缓慢消退,肝脏局部脂肪缺失于三期内无明显异常强化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呈内部或中心向周边快速整体增强,于延迟相消退;肝脓肿呈周边增强,内部无增强;肝内坏死组织无增强,呈低回声。结论 肝脏占位性病变由于病理及血流供应的类型不同,造影时声像学有显著的差异,能够明显提高肿瘤的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慢乙肝肝内微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慢乙肝患者共85个肝脏微小占位性病变(≤2.0cm)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所有病例均与增强CT或MRI对照,且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及随访观察。其中原发性肝癌14例,血管瘤18例,肝硬化再生结节46例,局灶性增生结节2例,局灶性脂肪缺失5例。造影剂选用SonoVue,浓度为8uL/ml,经肘部浅静脉快速推注。结果 85例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表现,14例肝癌动脉相表现为均匀性快速增强,10例门脉相快速消退为低增强,4例延迟相缓慢消退为低增强;18例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高增强,门脉及延迟相进一步增强,持续时间较长;48例肝硬化再生结节表现为与肝实质同步增强;局灶性脂肪缺失表现也与肝实质同步增强。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对慢乙肝患者肝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脂肪肝背景下肝脏良性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脂肪肝背景下的159个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将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同增强CT,增强MRI及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其中良性局灶性病变126例(血管瘤61例,局灶性脂肪缺失30例,局灶性增生结节(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19例,孤立性坏死结节10例,炎性假瘤3例,肝脓肿3例),分析良性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结果 超声造影检查后,61例血管瘤中的48例表现为动脉期的周边高回声结节或高回声环,进而造影剂向病灶中心进展,其余13例血管瘤表现为动脉期的快速灌注.30例局灶性脂肪缺失表现为造影三期等增强.19例FNH表现为动脉期的离心性放射状增强或整体快速增强,门脉期及实质期为高回声或等回声.3例炎性假瘤均表现为动脉期快速增强,但门脉期及实质期为低回声.10例孤立性坏死结节均表现为造影三期无增强.3例肝脓肿均表现为动脉期快速增强,其中2例为蜂窝状增强,3例实质期均表现为低回声.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示脂肪肝背景上肝脏良性病灶的血流灌注特征,因此可用于脂肪肝基础上肝脏良性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康江  周琦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6):551-553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9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经过手术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证实。结果造影剂SonoVue 2.4 mL静脉注射后,肝癌动脉相表现为整体快速增强,并在门静脉相快速消退,在实质相显示为低回声;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增强,门静脉相及实质相进一步增强,持续较长时间;局灶性结节增生表现为中央扩散型快速整体增强,部分病例显示为车轮状;肝硬化增生结节的造影增强特征与肝实质一致。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新型超卢造影剂SonoVue,对9例原发性肝癌,5例转移性肝癌,5例肝血管瘤,2例肝硬化结节病例进行实时灰阶超卢造影检查,观察各病灶内及肝实质的造影剂动态灌注过程。结果:超声造影后,不同性质的病灶有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增强表现。原发性肝癌表现为动脉相快速增强、而后快速消退;转移性肝癌动脉相表现多样,实质相呈明显的低回声“缺损”区,并且于实质相发现了更多病灶;肝血管瘤动脉相见周边环状增强、而后呈向心性填充;肝硬化结节与周围肝实质呈同步改变。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及病灶的检出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采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1例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 。原发性肝癌48例,肝转移癌21例,肝血管瘤15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8例,肝硬化结节8例,不均性脂肪肝6例,肝炎性假瘤2例,肝结核瘤1例,局限性脂肪浸润2例。结果:原发性肝癌中的89.6%(43/48)肿块增强早于肝实质,门脉相和延迟相则多呈低回声,呈“快进快出”特点,在造影开始增强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管瘤中的86.7%(13/15)在动脉相无明显增强,尔后逐渐向内部填充,呈“慢进慢出”特点,造影增强持续时间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显示早期快速增强,消退缓慢;肝炎性假瘤与肝结核瘤表现为各个时相均无增强;肝硬化结节、不均性脂肪肝与局限性脂肪浸润各个时相与周围肝组织无异,肝转移癌表现多样,大多呈动脉期或门脉期环状强化,消退快慢不一,但均早于肝实质消退。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能反映不同肝肿瘤在不同时相的不同表现,可提高肝肿瘤超声诊断准确性,在肝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超声检查;造影剂;肝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中肝脏占位性病变(FLL)的不同图像特点,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HCC)及肝血管瘤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肝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其中32例原发性肝癌,21例肝血管瘤,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分析两组病例常规超声图像及CEUS灌注特点,探讨两种病变的鉴别诊断特征。结果经超声造影后,HCC表现多为动脉相快速显影,门脉相快速消退,呈“快进快出”型;肝血管瘤动脉相时无明显变化,增强方式以门静脉期周边缓慢增强,呈向心样填充,造影剂显影持续时间较长。结论HCC及血管瘤在实时超声造影中能表现出不同的时相特点,可以帮助提高超声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83个肝脏肿瘤患者123个病灶进行检查,并比较不同病变的肝脏超声造影增强的特点。结果:所有103个肝脏恶性肿瘤动脉期或门脉期均表现为快速增强,98个(95%)延迟期快速退出,仅有5个(5%)缓慢退出。其中69个肝细胞癌病灶中53个(77%)表现为动脉期整体均匀增强,16个(23%)由于病灶中央有低回声表现为不均匀增强,66个(96%)表现迅速快退,仅3个(4%)表现为缓慢退出。在34个转移性肝癌病灶中,24个(71%)表现为动脉期不均匀增强,10个(29%)表现为动脉期或门脉期的均匀增强,32个(94%)表现为快速退出,2个(6%)表现为缓慢退出。而另外在20个肝良性肿瘤中,18个(90%)表现为缓慢不均匀增强,14个(70%)表现为轻度增强,20个(100%)表现为缓慢退出。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确诊22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经肘静脉丸式注入超声造影剂Sono Vue2.4ml,在反向脉冲序列成像的低机械指数下实时观察肝脏血管瘤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结果2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在造影早期(动脉相或门脉相)发生周边环状强化或斑点状强化,并且缓慢向心性充填式增强,实质相肿瘤完全或大部分强化呈强回声,强度高于周围的肝实质;1例患者表现为动脉相快速整体增强,门脉相与实质相持续增强,其回声高于周边的肝组织;1例患者仪表现周边增强,中心始终不增强。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肝脏血管瘤时有特征性表现,是诊断肝脏血管瘤的又一种新方法,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CT对肝硬化背景下肝内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肝硬化患者肝内微小结节的检出和诊断符合率,并总结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图像表现。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对肝硬化肝内微小结节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增强CT检查,尤其对于小肝癌的诊断符合率更高(P<0.05)。超声造影36个肝癌病灶均表现为"快进快出"特征,其中30个病灶在动脉期病灶内表现为造影剂呈球形快速填充,门脉期提前廓清,而在延迟期病灶完全廓清呈低回声改变,6个病灶在动脉期表现为环状向心性快速填充,门脉期至实质期始终同步廓清;而24个增生性结节病灶中有8个在动脉期呈现快速球形填充,在门脉期提前廓清,呈"快进快出"特征;5个肝血管瘤病灶中3个在动脉期表现为向心性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缓慢廓清。增强CT检查中,35个肝癌病灶33个在动脉期呈现明显强化,2个未见明显强化,所有病灶均于门脉期和平衡期分别逐渐消退;24个增生性结节病灶在动脉期表现为中度强化,在门脉期呈现高度强化;4个肝血管瘤病灶在动脉期表现为轻度强化,在门脉期持续等强度强化,而延迟期呈现高度强化。结论超声造影对肝硬化患者肝内微小结节病灶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增强CT患者,尤其是对于小肝癌的诊断,超声造影检查诊断更为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9例共101个肝内占位病灶进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癌36例38个病灶,转移性肝癌24例32个病灶,肝血管瘤16例18个病灶,肝脓肿2例,硬化结节5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肝腺瘤1例,局灶性脂肪肝3例。选用低机械指数成像技术GE Logiq 9超声诊断仪和Bracco公司的SonoVue超声造影剂。结果 注入造影剂后,实时谐波超声造影能显示不同肝肿瘤的造影特点,并能显示肿瘤的血流灌注信号。超声造影正确诊断肝癌和肝良性肿瘤病灶分别为67个(/70)和29个(/31)。其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7%、93.5%、95%。结论 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能反映不同肝肿瘤增强模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帮助提高肝肿瘤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张筱双 《吉林医学》2012,(10):2043-2045
目的:探讨脉冲反向谐波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在肝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收治的肝占位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脉冲反向谐波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检查结果。结果:同一类型的肝占位病变的脉冲反向谐波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各时相增强情况均无明显差异,同时同类型肝占位性病变脉冲反向谐波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在动脉相增强的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反向谐波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对于肝脏占位性肿瘤的明确诊断,可以为指导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戴慧华  范小明  胡巧洪  徐海珊 《浙江医学》2007,29(7):653-654,657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病变(FLL)超声造影增强时间及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1例FLL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将其超声表现进行整理与归纳,分析其造影增强时间(开始时间、峰值时间、消退时间)及增强模式。结果121例FLL患者中,肝细胞性肝癌(HCC)表现为“快进快出”,整体增强者82.5%(52/63),大部分增强11.1%(7/63),消退缓慢6.3%(4/63);肝血管瘤表现为向心性增强85.7%(18/21),快速增强14.3%(3/21,瘤体直径≤20mm);转移性肿瘤(MLC)呈快速环形边周增强,快速消退72.7%(8/11),瘤体始终不增强27.3%(3/11);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表现为中央至整个瘤体的增强75.0%(3/4);肝脓肿和肝内胆管癌全部表现为环形增强;肝硬化增生结节和局灶性脂肪肝均表现为与肝组织同时增强及消退,且强度一致。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时间及模式与肿瘤的血供特点关系密切,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正常肝、肝硬化及脂肪肝背景下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定量分析3种肝背景下原发性肝癌的血流灌注特征。 方法: 选择13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37个原发病灶,依据肝背景不同分为正常肝背景组(45例)、肝硬化背景组(51例)和脂肪肝背景组(41例)。观察3种肝背景下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3种肝背景组原发性肝癌的灌注参数,包括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梯度和灌注期曲线下面积。 结果: 本组137个病灶均表现为动脉相快速高增强,绝大多数病灶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退"增强模式;但在正常肝背景组有6.7%、肝硬化背景组有31.4%的病灶表现为门脉相和延迟相呈等增强,甚至部分病灶内出现局部高增强的表现,即呈"快进慢退"增强模式;时间-强度曲线分析,3组肝背景下任2组病灶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梯度及灌注期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3种肝背景下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存在差异,但灌注参数无明显差异,应用时间-强度曲线能够客观准确地分析原发性肝癌超声造影的灌注参数,对病灶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