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以促进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对54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以皮肤及皮下组织为主;结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原因,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方法:将2007年~2010年全院临床科室上报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中药制剂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大多数不良反应存在不合理使用中药制剂的现象。结论:应加强《中成药合理应用指导原则》的培训、落实及监督管理,提高中成药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合理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中药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9年~2011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广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112例中药ADR报告,按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发生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2例ADR共涉及26个品种,中老年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42.68%);注射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3.7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50.97%);用药当天发生ADR的比例最大(54.47%).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相关的不良反应。方法对近年来上报的43例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综合统计并加以分析。结果43例不良反应中,共牵涉到9种中药制剂,其中不良发生率以双黄连注射液为最高67.44%(29)。儿童发生率高达27.90%(12)。结论应当对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加以重视,并做好监测工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文登市整骨医院(264400)崔英先,解乐业关键词中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近几年来,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时见报道,无论是中药饮片,还是中成药均可引起不良反应,本文就近几年来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报道如下。1单味中药1例咳嗽痰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制刺不良反应相关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12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病例,分析用药情况、过敏史、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或者系统;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结果等。结果40~70岁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最多;多数患者否认过敏史;在中药制剂中,静脉途径给药发生不良反应最多;不良反应涉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较多。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在临床应用过程要严加注意其不良反应发生,及时发现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7.
孙海青 《光明中医》2010,25(8):1513-1514
中药制剂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表现较多,本文分析多起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芳 《中医临床研究》2014,(23):120-121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并研究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我院因中药制剂引发不良反应导致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不良反应表现、不良反应引发原因等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并研究和提出相应的临床解决对策。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在60例患者中,男24例(40.0%),女36例(60.0%);口服制剂8例(13.3%),注射制剂47例(78.3%),外用制剂5例(8.4%);累及皮肤及附件29例(48.3%),消化系统12例(20.0%);不合理配伍31例(51.7%),选药不当12例(20.0%)。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人群以女性和老年患者居多,主要为注射剂,多表现为皮肤及附件反应,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为药物不合理配伍,临床中要针对上述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3):151-154
目的:本文探讨了中药制剂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以促进中药制剂在临床的安全合理应用。方法:对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上报109例中药制剂所致的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9例ADR涉及41个中药制剂品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循环系统,大部分ADR对原患疾病无明显影响,预后较好。结论:中药制剂引发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表现和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入选病例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等)、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分类和例数、不良反应类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中老年患者是不良反应多发人群。结论:中药制剂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上需要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至2009年收集到的70例中药制剂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91.63%);其中心脑血管用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占中药制剂的60%)。结论:应及时报告中药制剂ADR,加强对其监测的意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当前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较为普遍,已经成为临床问题,在现代西方社会,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化学药品对人体的危害,甚至认为许多西药的应用利大于弊,精神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祸,应当引起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对于这些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西医往往缺乏可靠疗效手段,中医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采取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对症治疗等多重手段灵活治疗,杂合以治,主要治法包括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泻下,每每取得较好疗效。当然,中医防治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的优势远远不仅仅是这些具体治法,还在于整体观念、重视人体正气、治未病等根本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模式护理在预防门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门诊输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8年门诊输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多模式护理,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处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模式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门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保障中药注射剂使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上报的23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段、报告人员身份、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药品剂型、给药途径、发生时间、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再次发生。结果:男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但差异并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年龄段是大于60的患者;报告人员比例较大的是医生,药师的报告比例最低;引起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的剂型为注射剂;静脉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外敷、肌注等给药途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剂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集中在30 min以内,非注射剂患者不良反应多在1~24 h内发生;皮肤及附件损害是主要累及器官。结论:中药制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特点性,针对不良反应集中发生的年龄段、中药剂型、给药途径等制定相应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中药应用中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方法:对以往发生的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毒性中药的合理使用对策进行讨论。结果:中药的不良反应既有中药本身的原因,也有对中药认识及制用不当的问题。结论:建立、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和研究技术平台,制定合理的中药使用规范,普及有关中药的不良反应知识,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中药应用不良反应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安全性有关问题,为中药安全性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中药安全性事件出发,分析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论]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加大中药安全性知识宣传、加强中药安全性基础研究等方面着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中药安全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赵红星 《中医药学刊》2013,(10):2257-2259
目的:探讨运用中药对膀胱癌介入化疗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4例临床确诊并行膀胱癌介入化疗术结合经尿道电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实验组于介入术后水化输液,并增加运用中药治疗,对照组于介入术后单纯水化输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发生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在发热、骨髓抑制、胃肠道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皮疹脱发、轻度心电图改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持续时间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介入灌注化疗术后加用中药治疗能显著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适合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对天麻中成药制剂临床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检索CIKI数据库查阅有关天麻中成药制剂临床应用的文献,对国内外天麻中成药制剂临床研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天麻中成药制剂临床文献报道的多集中于对天麻丸、天麻注射液、天麻精胶囊及天麻片等的相关研究,而其他制剂如天麻人工精片、天麻定眩宁、天麻蜂王精、天麻益脑冲剂等的相关文献研究临床报道较少。文献检索研究表明,天麻中成药制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用于治疗眩晕、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症等,效果良好,疗效确切。文献研究过程中发现偶有报道天麻中成药制剂临床应用过程中有过敏性紫癜、药疹、过敏性荨麻疹等不良反应出现,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应加以关注。多年来诸多学者对天麻中成药制剂的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献研究可为认知和综合利用及进一步研究开发天麻中成药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口服中药汤剂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文献调查,以发现其特点。 方法: 检索国内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近30年中药汤剂的不良反应个案报道纳入本次研究。 结果: 中药汤剂不良反应报告数量逐年增加,本研究收集不良反应报道25篇,个案共31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10例,占总数的32.25%。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亦涉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所有病例经过停药对症治疗均可治愈。 结论: 中药汤剂可以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不良反应。判断汤剂中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应采用多种手段综合分析,以提高判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