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从三方面探讨了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上明确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大医精诚团队。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2月3日讯:日前,广东省"弘扬大医精诚精神主题活动"启动。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对弘扬大医精诚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并现场背诵《大医精诚》全文,对学习《大医精诚》做了专题解读。广东省中医药局将2016年确定为"弘扬大医精诚活动年",印发了《"弘扬大医精诚精神,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主题活动方案》。系列活动主要分学习大医精诚、践行大医精诚、研修经典技艺、展示大医精诚、宣传大医精诚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医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医德,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传统医德闪耀着人性与理性的光芒,崇尚“生命至重,惟人最尊”的信念;倡导“医乃仁术、济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医贵乎精,仁术济世”的精神;恪守“贵义贱利,自正己德”的准则;努力去做“苍生大医”。  相似文献   

4.
李杨  史高雅 《光明中医》2011,(1):142-142
[本刊讯]北京市密云县中医院目前组织职工研读《大医精诚》,提升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团队服务水平。 该院成立相应学习组织,把《大医精诚》全文、译文打印并下发到各个科室。要求全体医、药、护、技人员背诵原文,要求医院职工不仅要掌握精湛的医术,更要具备高尚的医德,以“大医”的标准加强行风建设,  相似文献   

5.
“不知易,不足为大医”这句传世千古的大医之道,至今为医界各家公允。的确,历代名医大家,无不对“易”广有心得,深谙其道,其高深医术的成就,也无不得益于“易”的玄机妙诀。  相似文献   

6.
浅述了孙思邈的医德思想。孙思邀以大医的要求,从“心”、“体”、“法”三方面对医生提出了要求,概括起来为:志存救济。勿念得失;专心诊疗、拯救病人;态度严肃,切忌浮夸,誉毁他人,不得挟术牟财;博及医源,精通医术。孙思邀开创了论医德之先河,对后世医风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益气聪明汤系金元时期大医家李东垣所创,原用于中医五官科,由人参、黄芪、蔓荆子、白芍、黄柏、葛根、升麻、炙甘草八味药组成,由于它具有治疗眼、耳的功效,现延伸至老年病的范畴,亦具功效。临床辨证对身体疲乏重者加山药、党参;失眠重者加远志、夜交藤、五味子;眩晕重者加川芎、菊花、天麻;视物昏花者加枸杞子、菟丝子;纳呆少食者加陈皮、砂仁;口干者加石斛、童参;  相似文献   

8.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被誉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重温《大医精诚》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医精诚》强调医生不仅需要医术精湛,更需要有高尚的医德。文章将《大医精诚》蕴含的医德思想概括为"大医六心",即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真诚心、同理心、无畏心。  相似文献   

9.
成大医者 首立善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夫欲成大医者,必先立其心。当先具悲天悯人之仁念,怀救民济世之心,而后钻研医道,渐有所得,方可悬壶也,古之成大医者,未有不先立心而习医者,夫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启医之法式,成万世之宗师,  相似文献   

10.
太极的时相意义刘力红《易·系辞传》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观孔子之语,则知太极为阴阳之根,立象之本,是全易之总基;所以后人有"不知太极,不足以知易"的说法。而唐代医家孙思邈则指出:"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因此,弄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郭选贤教授成长历程与学术成就及其代表著作。方法:记述郭选贤教授的学医之路、学术思想和代表著作。结果:郭教授深入研究艾滋病中医的病因、病性、致病特点等,明确了艾滋病中医命名的原则。其著作《中医临证诀要》切合临床,结合以往临证之经验,系统总结了内、外、妇、儿之67种病证。结论:郭选贤教授与其《中医临证诀要》对临床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融入《黄帝内经》中医德内容和《大医精诚》所体现的医德规范,探讨对医德教育的启发。以加强医学伦理道德建设,让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大医精诚和医德医风,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引导医学生未来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医疗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证治特色和学术思想。方法:通过临床跟师侍诊,研习、总结、归纳其病案书写风格。结果:周老病案具有如下特色:重视四诊信息收集,尤重望诊、问诊记载;辨证首重病机,尤重脏腑病机为核心的描述;体现辨证为主、辨病为辅的病证结合思想;证治联系紧密、擅于揉合选方、疑难病善用复法大方;用药既重传承又重融入新知;重视病机动态变化,尊重事实善于修正。结论: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临床辨治独具匠心,门诊病案颇具风格,对提高中医临证水平极具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杰出的一位中医药科学家,他的《本草纲目》在中国和世界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提高传统中医的发展进程,培养跨世纪的中医人才,从五个方面阐述李时珍的治学方法:(1)学习中医,志如铁石;(2)勤求古训,刻苦钻研;(3)注重实践,治学有道;(4)治学严谨;(5)医德高尚。  相似文献   

15.
刘海元 《河南中医》2014,(12):2307-2308
从黄元御诸医书自序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心路历程是激情跌宕、知情知性、无私执著的;其创作思想是溯本求源、救偏补弊、惠泽后世的。黄元御以其自强的生命激情、慷慨的悲悯意识、崇高的医学理想所积淀的强烈的自信与超越,纵横捭阖于医林之中。  相似文献   

16.
刘弼臣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品德被誉为"京城小儿王"。刘弼臣教授在其近70年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治疗方法。不泥常道,独辟蹊径,匠心独运,对于一些疑难杂症从常人意想不到之处入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每多巧发而奇中,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就其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介绍,以此体现其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深层次地研究中医药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入手。因此,通过在中医药院校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德育模式,在塑造中国当代名中医方面必将发挥重要功用。文章从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医德教育、提高中医药学生个人素养和推进学校不同工作层面的有效衔接四个方面探索富有中医药特色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媛媛  付于 《河南中医》2012,32(9):1135-1137
一名优秀的中医,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纵观历史,历代名医悬壶济世,无不将精湛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紧密结合,只有医与德并重,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华佗在医学上的贡献及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方法:通过研究有关华佗的史实、传说、资料、文献和认真分析其精神品质以及其医学伦理等诸多方面的贡献。结果和结论:中华历史文化千百年的积淀,在华佗身上铸就的是一座象征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碑,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相似文献   

20.
王九峰为清代嘉庆年间名医,熟读经典,熟谙医理,尤其对《黄帝内经》有很深的研究和见解,其临床经验丰富,辨证思路清晰,遣方用药独特,由其门人整理的《王九峰医案》为其一生经验之总结,对后世影响颇深。通过探讨《王九峰医案·咳嗽》中的相关案例,总结王氏治疗咳嗽常用轻清宣肺、清燥润肺、健脾和胃、清金制木、补肾纳气五种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