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肖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6):434-434
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症 ,易合并呼吸道、泌尿系和皮肤感染。但合并肝脓肿少见 ,现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 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对我科 1993年 2月~ 2 0 0 0年 3月期间收入病房的 5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 ,5例均为 型糖尿病 ,男 3例 ,女2例 ,平均年龄 47.3± 10 .2岁。 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 ,其中恶心、呕吐 2例 ,上腹部疼痛肝大 3例 ,肝区叩击痛 2例 ,黄疸 1例 ,诱发酮症酸中毒 4例。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 4~ 2 8d,合并肺炎 2例 ,泌尿系感染 1例。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增高 ,最高达 2 7.… 相似文献
2.
我院普外科自1982年4月至1995年5月共收治细菌性肝脓肿112例。通过3种不同术式:切开引流+胃网膜右静脉置管,术后滴注抗生素;B型超声波引导下经皮肝穿置管引流;脓肿切排+带血管大网膜填塞。治疗后认为:脓肿切排+带血管大网膜填塞法优于其它术式。具有脓腔勿需置管、疗程短、恢复快、治疗彻底、无并发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主要是讨论分析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共2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案,其中包括症状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结果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2.1±2.1)天,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治愈。其中18例患者治愈出院,剩下9例患者则为病情好转出院。结论良好的临床护理能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在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提供协助,能支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轻其治疗过程中心身的痛苦,因此需要在临床上给予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脓肿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及超声造影诊断为肝脓肿的患者16人,分析早期及液化期超声造影特点,并用声学定量软件绘制早期肝脓肿及正常肝组织的时间-强度曲线,获得定量参数。结果 经过随访和介入治疗证实肝脓肿15例,误诊1例。15例肝脓肿中早期4例,增强超声表现为弥漫性非均匀性增强伴不规则、稀疏的血管,可见散在的无增强区,早期肝脓肿与正常肝实质TIC曲线相似,早期肝脓肿到达时间(AT)及达峰时间(TTP)早于周边肝实质,峰值强度(PI)高于周边肝实质;液化期10例,增强超声表现为增强厚或薄的边缘,始终不增强的中心,周边及内部分隔上可见到血管。结论 超声造影、TIC曲线和定量分析对肝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往肝脓肿的治疗多以手术引流为主,随着影像学技术以及介入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今绝大多数病人可以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抽脓和(或)置管引流。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2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并发肝脓肿(DLA)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2月16例DL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DLA占同期肝脓肿的26.7%(16/60),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明显腹痛并不常见(25%),普遍存在肝功能损害,细菌培养阳性率低(31.3%),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治疗中15例康复,治疗总有效率达93.75%。结论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易漏诊误诊。在治疗DLA时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有效抗生素,适时超声引导下行肝脓肿穿刺引流。 相似文献
8.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1,27(3):105-107
目的了解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资料,根据年龄分为60岁(81例)组和≥60岁(71例)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和预后差异,并分析出现脓毒性休克的相关因素。结果病例以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2.6∶1;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占49.3%(75/152);≥60岁患者更易合并胆道疾病和高血压,白蛋白水平更低,影像学显示更易合并脓肿腔内积气;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病原体阳性,是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出现脓毒性休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易合并基础疾病,且影像学上常有积气表现,老龄和病原体阳性与脓毒性休克相关,需积极有效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式的经皮肝穿刺治疗较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1995年8月~2006年9月采用两种不同方式经皮肝穿刺治疗32例较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行肝穿刺单管置管引流,18例行肝穿刺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结果 32例中6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4例为大肠埃希杆菌感染,2例为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者平均住院9.3 d,单管置管引流者平均住院13.2 d.结论 经皮肝穿刺是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分析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行分析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疗效.结果 患者死亡2例,均年纪较大且合并乳酸酸中毒.结论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易漏诊、误诊.早期诊断、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早期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及适时脓肿引流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经皮肝穿刺治疗较大肝脓肿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式的经皮肝穿刺治疗较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1995年8月-2006年9月采用两种不同方式经皮肝穿刺治疗32例较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行肝穿刺单管置管引流,18例行肝穿刺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结果32例中6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4例为大肠埃希杆菌感染,2例为奇异变形杆菌感染。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者平均住院913d,单管置管引流者平均住院13.2d。结论经皮肝穿刺是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双管置管引流加持续冲洗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王秀平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0,17(11):20-20
笔者曾接诊1例阑尾脓肿并发肝脓肿患者,该例患者以腹胀、食欲下降为主要症状。B超发现右下腹包块及肝内混和包块,采用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贤兰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11)
目的:分析肝脓肿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我院110例肝脓肿患者,收取时间在2010年2月直至2016年3月,并将肝脓肿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肝脓肿患者实施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肝脓肿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15.21±1.02)天、WBC恢复正常时间(5.42±1.17)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01±0.17)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脓肿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减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还能缩短住院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状态下细菌性肝脓肿(PLA)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1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104例PL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基础免疫状态分为免疫低下组和免疫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并发症、治疗方案及疾病转归的差异;再根据治疗结果将104例PLA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104例,其中免疫功能正常患者70例,免疫低下患者34例。免疫低下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住院日数高于免疫正常组,且血清清蛋白水平低于免疫正常组(均P<0.05)。两组患者中检出病原菌居前2位的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免疫低下组和正常组预后不良(治疗无效包括死亡)率分别为2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方案、住院病死率等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病(OR=8.041,P=0.... 相似文献
15.
<正>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发生于肝脏的继发感染,病情较重,可以危及患者生命。且糖尿病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易导致全身各部位化脓性迁徙性病灶,如眼内炎或葡萄膜炎、肺脓肿、脑脓肿或化脓性脑膜炎等,造成患者致残甚至死亡[1]。笔者就1996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利用B超检查探头确定穿刺点和穿刺方向,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15~53岁。细菌性肝脓性3例,阿米巴肝脓肿3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诊断肝脓肿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效影像学数据与图像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疑似肝脓肿患者,入院后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CT检查75例疑似患者均确诊为肝脓肿,不典型肝脓肿占41.33%。CT平扫下,单发性占66.67%,多发性占33.33%。病灶直径2.1~9.8 cm,均值(6.29±1.15)cm。病灶组织边缘模糊状占70.67%,病灶组织边缘相对清晰占29.33%。所有病灶均呈现低密度征象,病灶组织密度明显缺乏均匀性占76.00%,病灶组织中的密度基本保持均匀状态占24.00%。CT增强扫描下,边缘强化征象占46.67%;双环强化征象占42.67%;分隔强化征象占21.33%;呈现三环强化征象占13.33%。结论 CT扫描可全面了解肝脓肿详情,对脓肿的位置进行显示,并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效影像学数据与图像参考,最终有助于肝脓肿早期发现、诊断、鉴别与干预,从而积极影响疾病预后水平,具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糖尿病(DM)合并肝脓肿(PLA)与非糖尿病(NDM)合并PLA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2002年7月—2022年2月收治的PLA患者,按照是否合并DM分为DM+PLA组和NDM+PLA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和体征、并发症、生化和病原学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PLA患者695例,其中DM+PLA组191例(27.5%),NDM+PLA组504例(72.5%)。DM+PLA组患者中男性、合并高血压的占比高于NDM+PLA组,而胆道疾病及恶性肿瘤占比低于NDM+PLA组(均P < 0.05)。DM+PLA组患者出现发热,乏力,并发贫血、低蛋白血症的占比高于NDM+PLA组(均P < 0.05)。与NDM+PLA组相比,DM+PLA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而总蛋白、清蛋白含量及清蛋白/球蛋白比值均降低(均P < 0.05)。DM+PLA组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检出、肝右叶脓肿发生的占比较NDM+PLA组更高(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恶性肿瘤是影响PLA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侵入性治疗是影响PLA患者临床疗效的保护因素,而血糖是影响NDM+PLA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 结论 DM+PLA较NDM+PLA患者感染症状重,且伴有更高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和肝右叶脓肿的比例。应加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关注,控制好血糖水平,必要时应及时辅以侵入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对44例细菌性肝脓肿随机分成2组,29例首选介入放射治疗,另15例以静脉用药保守治疗为主.结果表明,介入放射治疗有效的保持病灶周围药物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控制中毒症状快,脓肿吸收迅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细菌性肝脓肿为一较常见的外科疾病 ,多种治疗方法各有特点[1~ 5] 。自 1987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我们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112例 ,其中 5 3例采用U型管引流 ,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5 3例 ,男 31例 ,女 2 2例 ;年龄 16~ 78岁 ,平均 42± 3 5岁。本组术前均作B超或CT检查 ,并取得肝脓肿之初步诊断 ,49例在B超定位下穿刺抽得脓液确诊。 2 8例曾在术前行 3~ 10天的非手术治疗 (包括静滴抗生素及 1~ 3次穿刺抽脓 )。术中探得 >5cm之脓肿 6 5个 ,直径 7~ 30cm不等。其中 17例为多发性 ,脓肿均位于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