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时以无症状性常见,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指患者无心绞痛或心肌缺血相关主观症状,而经检查发现有客观证据的一过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选择86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和52例健康人行24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对比,心率变异性分析包括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5min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ANN)等。结果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各时域指标依次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心肌缺血改变了自主神经调节的均衡性,而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可能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缺血与P波离散度(Pd),P波最大时间(Pmax)的关系。方法 观察组为34例冠心病(CAD)息,对照组为15例类似心绞痛发作的非冠心病患,观察其胸痛发作时及缓解后的Pd、Pmax。结果 冠心病组心绞痛发作时与缓解后Pd相比差别有显意义,冠心病组心绞痛发作时Pd、Pmax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意义。结论 Pd、Pmax受冠心病心肌缺血影响显。  相似文献   

4.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EET)是通过次极量或极量运动诱发冠状动脉病变所致的心肌缺血,目前主要用于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我们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标准,对照53例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运动试验以评价其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包括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等)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而ACS作为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分为不  相似文献   

6.
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蓬 《江苏医药》2003,29(4):309-309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系指临床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表现,而无与缺血有关的症状者。SMI为冠心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少冠心病患者发病或猝死前可毫无症状,故SMI受到临床医师极大的关注。检测SMI最常用的方法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1]。现将我院一组冠心病患者经Holter监测到心肌缺血的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冠心病是临床上心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通常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引起其管腔狭窄或闭塞,最终导致其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多,常易引发心肌缺血,使其心脏组织、细胞发生缺氧、坏死,严重影响其心脏功能。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冠心病患者是否发生心肌缺血,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由于其具有昂贵的检查费用,故其在临床上使用率通常较低。文献[2]指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CCTA联合动态心  相似文献   

8.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而无胸痛或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的临床现象。近年来,随着动态心电图的广泛应用,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冠心病的病程中。据初步统计,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约占所有缺血发作的72%,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可高达86%,  相似文献   

9.
伴或不伴症状的心肌缺血是老年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而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因患者无明显症状而易为病人和医师所忽视 ,是冠心病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为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的昼夜规律和发作时的行为状态 ,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有心肌缺血 (MIS)改变的 10 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6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 10 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性 72例 ,女性 3 0例 ,年龄 65~ 87岁 ,平均 (69± 9)岁。所有病例均符合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 WHO的冠心…  相似文献   

10.
24 h动态心电图(AECG)能检出各类心律失常和患者在24 h各种状态下所出现的有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从而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也是日常生活中监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最常用方法,不仅可以明确心绞痛发作时的ST段变化,而且能够很好地了解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ST段变化.为探讨冠心病患者缺血性ST段下移与症状、活动的关系及昼夜分布的规律,对冠心病患者AECG监测到的568次缺血性ST段下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死)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目前认为,冠心病发病过程是一种缓慢进行的、有多因素参与(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脂质内皮下浸润、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系指具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缺乏胸痛及心肌缺血的主要相关症状,是冠心病的一个特殊类型,普遍存在于冠心病患者中。SMI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因此不少冠心病患者发病或猝死前毫无症状。动态心电图是目前诊断SMI的有效方法。现将我们应用动态心电图对220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监测的结果报告如下,旨在探讨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SMI诊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绞痛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血流受阻,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也称作缺血性心脏病。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40例冠心病(CHO)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发现无痛性心肌缺血(SMI)和心绞痛性心肌缺血(PMI)。观察SMI和PMI发生的频率、持续时间、缺血程度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以及昼夜节律 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检测意义及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监测43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心肌缺血的发生频率、心率变异性、每次缺血发作持续时间、ST段最大移位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共检出642阵无症状心肌缺血,其中614阵(95.6%)与活动有关,28阵(4.4%)于坐位或卧位静息状态发生,584阵(90.9%)发生于白昼,58阵(9.1%)发生于夜间,夜间心肌缺血次数虽较少但缺血时间及ST段压低程度明显重于昼间。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DCG监测对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系指具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缺乏胸痛及心肌缺血的主要相关症状,是冠心病的一个特殊类型,普遍存在于冠心病患者中[1].SMI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因此不少冠心病患者发病或猝死前毫无症状.动态心电图是目前诊断SMI的有效方法.现将我们应用动态心电图对220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监测的结果报告如下,旨在探讨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SMI诊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程度的影响。方法对照组34例,冠心病组127例分为稳定型冠心病(SA)、不稳定型冠心病(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心肌缺血总负荷(TIB)作为心肌缺血程度的指标,观察各组、各亚组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CY、Cys-C对TIB的影响,以及HCY、Cys-C和hs-CRP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及其各亚组血清hs-CRP、HCY、Cys-C水平和TIB均高于对照组。在冠心病各亚组内,hs-CRP、HCY、Cys-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I亚组>UA亚组>SA亚组;TIB水平,AMI组与U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论是在对照组还是在冠心病组及其各亚组,hs-CRP、HCY、Cys-C均与TIB呈正相关,此外,HCY、Cys-C与Hs-CRP也呈正相关。结论 HCY、Cys-C水平升高可加重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其机制与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很多冠心病(CAD)患者除了胸痛发作之外,每日常有多次无症状或平静的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由于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或心性猝死(SCD)的先兆,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53例CAD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的结果,探讨其SMI的检出率、昼夜规律,及与心律失常的联系等,旨在阐明DCG对检  相似文献   

19.
赵强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9):109-110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也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系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无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理状态。自从动态心电图广泛应用以来,发现SMI在冠心病患者中十分常见,因其发作隐匿,易被忽视,故急性心肌梗死及心性猝死的发病率都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因此,SMI的防治备受临床关注。近年来,我们采用左卡尼汀对冠心病SMI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