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健康人及处于完全缓解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外周血CD+34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对12例健康人和16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以G-CSF 150 μg/12 h,皮下注射,连用6 d.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4和T细胞亚群.结果 (1)应用G-CSF前,两者的外周血CD+34细胞分别为(0.39±0.27)%和(0.47±0.25)%,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应用72 h后,CD+34细胞分别达(1.29±0.64)%和(1.47±0.95)%,较前均有明显增加(P<0.01),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应用96 h后,CD+34细胞达高峰,分别为(1.41±0.73)%和(1.58±0.83)%,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较应用G-CSF前差异显著(P<0.01).(2)无论是否应用G-CSF,恶性血液病患者的T细胞亚群比例均处于倒置状态,而健康人T细胞亚群则比例正常.随两者应用G-CSF后CD+34细胞逐渐增加,T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结论健康人及处于完全缓解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在应用G-CSF后,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逐渐增加并于96 h后达到高峰,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病人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用免疫酶法对细胞因子分别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L-2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75±1.25)pg/ml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IL-6 ,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28±33.52)、(47.383±52.882)p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淋巴CD4+、CD8+细胞的绝对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50.938±159.1)、(198.125±107.61)/μl,经统计学处理,CD4+、CD8+与正常人相比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核病鼠T细胞亚群中CD4~+、CD8~+及CD4~+CD8~+(DP)T细胞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的表达水平.方法 将3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结核病组,饲养6周后取血,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CD4~+、CD8~+及(DP)T细胞内表达IFN-γ、IL-2的阳性细胞计数和各自占淋巴细胞百分率.结果 表达IFN-γ的CD4~+T细胞占同亚群细胞总数的比值(t=1.83±0.59)高于对照组(t=1.04±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IL-2的CD4~+T细胞、CD4~+CD8~+(DP)T细胞占同亚群细胞总数的比值(t=2.13±0.93,t=0.06±0.04)低于对照组(t=2.86±1.78,t=0.26±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病鼠CD4~+T细胞表达IFN-γ的水平升高;结核病鼠CD4~+、DPT细胞表达IL-2的水平降低;结核病进展期早期T细胞亚群表达IFN-γ与IL-2呈矛盾现象,提示该阶段虽然保护性免疫已经启动,但仍为非特异性免疫占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IL-32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29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设为急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6和IL-32两种细胞因子的分布水平。结果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比例、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乙型肝炎患者IL-6和IL-3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患者IL-6和IL-32水平与CD8+比例、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呈正相关,与CD4+比例、CD4+/CD8+比值和血清白蛋白(ALB)呈负相关。结论 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普遍存在,机体免疫异常与IL-6和IL-32水平升高有关,二者通过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促进肝组织损伤及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俊  张思敏 《中国妇幼保健》2014,(25):4102-4104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分为乌司他汀联合常规治疗组(UTN组)和常规治疗组(CON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6、IL-8、IL-10、淋巴细胞(Ly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差异。结果:UTN组和CON组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治疗前的hs-CRP、TNF-α、IL-6、IL-8和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后hs-CRP、TNF-α、IL-6、IL-8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0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TN组儿童治疗后的hs-CRP、TNF-α、IL-6和IL-8均显著低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0显著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TN组和CON组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治疗前Lym、CD3+、CD4+和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后Lym、CD3+和CD4+淋巴细胞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8+淋巴细胞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TN组儿童治疗后的Lym、CD3+和CD4+淋巴细胞均显著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8+淋巴细胞显著低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乌司他汀可显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血清hs-CRP、TNF-α、IL-6、IL-8,提高IL-10和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IL-2、TNF-α、sE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 [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 选取同期的3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后将两组人员的血清IL-2、TNF-α、sF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2、TNF-α、IFN-γ及CD3+高于对照组,sFas、CD3+、CD4+及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且急性患者的变化幅度较慢性患者更大.[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IL-2、TNF-α、sFas、IFN-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且与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分析2018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97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按病情分为重症组(25例),轻症组(72例);纳入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NK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IL-23、IL-22、IL-17)水平。对比上述指标在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之间,重症组不同感染类型(Cox A16型、EV 71型、其他型)组间,重症组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间及重症组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间的差异。分析4项细胞因子预测患儿预后的效能。结果 CD3+ T细胞、CD4+ T细胞、NK细胞水平从高到低均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CD8+ T细胞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血清TNF-α、IL-23、IL-22、IL-17水平从低到高均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组不同感染类型组间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恢复期组相比,急性期组CD3+ T细胞、CD4+ T细胞、NK细胞水平更低,CD8+ T细胞、TNF-α、IL-23、IL-22、IL-17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CD3+ T细胞、CD4+ T细胞、NK细胞水平更低,CD8+ T细胞、TNF-α、IL-23、IL-22、IL-17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项细胞因子联合预测不良预后敏感度为83.33%,准确度为71.43%。结论 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手足口病病情判断,可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矽肺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7(IL-17)、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吸烟对患者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矽肺患者作为矽肺组,60名无粉尘接触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矽肺组不同诊断期别、血氧分压、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是否正常及有无吸烟患者间IL-17、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矽肺组IL-17表达水平升高,CD3+ T细胞、CD3+CD4+ T细胞水平降低;矽肺叁期患者CD3+ T细胞低于矽肺壹期(P<0.05)。矽肺患者肺通气功能、血氧分压与其IL-17、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吸烟的矽肺患者CD3+ T细胞水平低于已戒烟者,CD3+CD8+ T细胞水平低于不吸烟者及已戒烟者,CD3+CD4+/CD3+CD8+ T细胞比值高于不吸烟者及已戒烟者(P<0.05)。矽肺壹期吸烟患者CD3+ T、CD3+CD8+ T细胞水平低于已戒烟者;贰期吸烟患者IL-17表达水平高于不吸烟者及已戒烟者;叁期吸烟者CD3+ T细胞水平低于不吸烟者,且CD3+CD4+/CD3+CD8+ T细胞比值升高(P<0.05)。结论 IL-17是参与矽肺肺间质炎症的细胞因子,吸烟会增加矽肺患者IL-17的表达,影响T淋巴细胞水平,存在诱发患者肺间质炎症及抑制细胞免疫功能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 IT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与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P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IL-17)水平.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CD8 +/CD3+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3+、CD4+ CD25、CD4 +/CD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CD3+、CD4 +/CD3、CD4+ CD25+、CD4 +/CD8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入院时,观察组IFN-γ、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IL-17水平明显降低,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细胞亚群发生失衡,同时出现细胞因子紊乱,ITP患者血液中T细胞亚群及相关因子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精氨酸对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氨酸(Arg)对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方法大肠癌患者34例,随机分2组.实验组静脉输注Arg 25 g/d、连续3 d.检测细胞免疫指标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免疫指标C3b受体花环率(C3bE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以及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流式细胞仪研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 结果实验组CD4+、CD4+/CD8+、NK细胞活性、C3bRR均有提高,尤以CD4+、NK细胞活性提高明显(P<0.01);淋巴细胞转化率和CIC亦有改善,但仅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 C3bRR变化与NK细胞活性变化之间呈正相关(r=0.5804,P<0.05);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显著下降,由55.8%降至42.6%,(P<0.01),S期%及(S+G2+M)期%亦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短期应用药理剂量的Arg可以改善大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指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哮喘患儿外周血血清白介素(IL-17、IL-18浓度与IL-37浓度的相关性,以及此3种细胞因子含量变化,探讨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30例儿童哮喘病患儿治疗前(治疗前组)、治疗3个月(治疗3月组)、治疗6个月(治疗6月组)外周血血清IL-17、IL-18和IL-37浓度;分析不同病期患儿血清IL-17、IL-18和IL-37浓度变化,以及IL-17、IL-18浓度与IL-37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患儿治疗前血清中IL-17和IL-18水平在各组中最高,IL-37水平在各组中最低(F值分别为177.000、43.460、3.042,均P<0.05)。治疗后哮喘患儿血清IL-17、IL-18和IL-37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不同病期患儿血清IL-17、IL-18浓度与IL-37浓度均呈负相关(治疗前r值分别为-0.9358、-0.9105,治疗3月组r值分别为-0.9661、-0.9807,治疗6月组r值分别为-0.9796、-0.9844,均P<0.05)。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血清IL-17、IL-18浓度和IL-37浓度成负相关,此3种细胞因子浓度变化可能与儿童哮喘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8在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CE药疹样皮炎发病机制。方法将白色雌性豚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TCE实验组、2,4-二硝基氯苯(DNCB)阳性对照组,根据豚鼠最大值试验(GPMT)方法处理豚鼠,在终末激发后(依据致敏结果以及取材时点的不同,将TCE实验组以及DNCB阳性对照组分为TCE致敏组24 h、TCE致敏组72 h、TCE未致敏组24 h和TCE未致敏组72 h;DNCB组24 h和DNCB组72 h)进行皮肤反应评分,并采取皮肤组织,制成蜡块,采用Elivis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皮肤组织中IL-1、IL-6和IL-8的表达情况。结果根据皮肤反应评分≥1判断为致敏阳性,TCE实验组致敏率为62.1%;TCE致敏组24 h和TCE致敏组72 h的IL-1水平要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CE致敏组24 h与TCE未致敏组24 h比较、TCE致敏组72 h与TCE未致敏组72 h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L-6和IL-8水平在各个组别和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3.
尘肺患者全肺灌洗液某些白细胞介素指标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煤矿工人尘肺患者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IL-12p40、IL-18和IL-10水平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9例尘肺患者(其中煤工尘肺40例、矽肺19例)灌洗液中IL-12p70、IL-12p40、IL-18和IL-10水平。结果煤工尘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随期别增加而明显下降;矽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随期别增加而上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和P<0.05)。与Ⅱ、Ⅲ期煤工尘肺相比,Ⅱ、Ⅲ期矽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IL-12p70、IL-12p40和IL-10水平在各组中均无明显改变(P>0.05)。与单纯煤工尘肺比较,煤工尘肺并发肺气肿患者灌洗液IL-10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矽肺及其并发肺气肿患者灌洗液各项检测指标无显著改变。IL-12p70、IL-12p40和IL-10三者间呈正相关,与IL-18不相关。结论尘肺患者存在异常免疫应答。检测尘肺患者全肺灌洗液IL-18和IL-10水平可能对鉴别尘肺期别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香烟对肺部炎性介质IL-1、IL-6、IL-8分泌的影响。方法 制备香炯烟雾提取物(CSE),用不同浓度的CSE(10%~100%)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以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IL-6、II-8的水平。用不同吸烟剂量(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每天吸烟4、8、16支)制备动物吸烟模型,采...  相似文献   

15.
修玉芳  黄东林  王颖  肖龙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553-2554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进行分娩镇痛对产妇血清中IL-6、IL-8、IL-10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宫口开至2~3 cm时,开始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镇痛前30 min、分娩镇痛后2 h、分娩后24 h、48 h和72 h等5个时点的IL-6、IL-8、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产妇分娩镇痛后血清IL-6、IL-8、IL-10水平与分娩镇痛前比较均有升高(P<0.01),且多在分娩后24 h达峰值,对照组较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进行分娩镇痛可有效降低产妇分娩后炎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魏思忱  孔郁  白文元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095-209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研究认为细胞因子的失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白介素.18(IL-18)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不论是在加强机体的免疫力方面,还是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前景。IL-18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2/IL-10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的动态变化及其杏丁的干预效应。方法SD大鼠96只,随机分对照组、胰腺炎组、杏丁治疗组,每组32只。各时相点动物处死后,通过肠系膜上静脉取血用于血清IL-2和IL-10水平的测定,并计算IL-2/IL-10比值.同时取胰腺组织用于胰腺的病理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P组各时相病理改变明显加重。P组血清IL-2水平在制模后0.5、2、6、12h明显升高(P〈0.05或P〈0.01),IL-10在6、12h时明显增高(P〈0.01)。P组IL-2/IL-10先升高,后逐渐减低,在3h起开始升高,6h达峰值,在12h接近c组水平俨〉0.05)。与P组比较T组各时相病理改变明显减轻,T组各时相血清IL-2在6、12、24h水平较P明显降低沪〈O.01),IL-10在12、24h时明显降低(P〈0.05)。T组与P组比较IL-2/IL-106h起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ANP时IL-2/IL-10比例失调,呈现由升高到相对平衡,再转为降低的过程。杏丁可下调IL-2/IL-10比值,其机理考虑为通过双向调节IL-2、IL-1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13、IL-8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38例经明确诊断的UC患者,及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13和IL-8的水平。结果 UC组患者血清IL-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UC组患者IL-13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中度、重度UC患者的血清中,IL-8的浓度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而IL-13的浓度水平相反。三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IL-8和IL-1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835,P<0.01)。结论 IL-8和IL-13参与了UC的炎症过程;两者表达水平有密切相关性,IL-13与IL-8的平衡失调可能是导致UC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探讨不同年龄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C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 2和IL 1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3例青年(18~35岁,青年组)、20例中老年(50~72岁,中老年组)CA患者的血清IL 2和IL 10水平,并与25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 2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均P<0.001),IL 1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青年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中老年组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P<0.001),差异均有显著性。青年组CA患者治疗后血清IL 2水平高于治疗前,IL 10水平低于治疗前(分别P<0.05,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中老年组C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 2及IL 10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提示C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存在明显障碍,中老年患者细胞免疫恢复能力不及青年患者明显,其愈后复发可能性高于青年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A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等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AP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纽和治疗组各31例,选择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0天后,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TNF—α,IL-6,IL-8的血清水平。对照组儿童则抽血一次查TNF-α,IL-6.IL-8的水平备对照。结果观察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TNF—α,IL-6,IL-8的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观察纽与治疗组治疗前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可调节AP患儿的TNF—α,IL-6,IL-8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