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50例复发脑梗死患者与91例同期入院的初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临床特点、梗死类型及危险因素。结果腔隙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复发类型;复发的时间多在初次病后的一两年内,其次在5年后;与初发组比较,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复发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增加脑梗死复发的几率。预防和积极治疗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是防止脑梗死复发的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脑梗死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病因。方法:回顾性调查53例复发性脑梗死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复发性脑梗死患存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家族史与对照组比较,无显性差异。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的患复发比例高,治疗后转归与对照组比较有显差异性。结论:复发性脑梗死与首次脑梗死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是脑梗死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52-3953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总结其病变特点。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将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单纯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梗死类型,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腔隙性、多灶性、大片性等脑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再发性、混合性等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甘油三酯、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生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罹患此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是甘油三酯、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值水平及吸烟等。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变特点为多灶性、大片性、易复发,甘油三酯、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及吸烟等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与护理中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4.
背景:国外研究发现脑卒中危险因素与微量白蛋白尿有一定的关系,但结果并不一致。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与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脑梗死复发的关系。设计:以急性脑梗死患者和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的病例一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对象:选择2000-01/2001—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及有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住院病例共214例,年龄50~80岁。急性脑梗死组(发病在1周之内)78例,脑梗死危险因素组,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6个月以上)患者56例,28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联合组包括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和脑梗死危险因素组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者3l例,共109例。方法:测定过夜空腹12h以上血白蛋白、血肌酐、血糖、总胆固醇、总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早晨第1次尿中自蛋白。主要观察指标:①终点结局指标:随访2年新血管事件(包括脑卒中复发、心肌梗死和血管性死亡)的发生率;②危险性指标:脑梗死危险因素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③替代指标:各组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者占35%,显著高于脑梗死危险因素组(15%)和对照组(3.5%)(P均&;lt;0.01)。急性脑梗死组和联合组中存在6个独立预测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分别是糖尿病、血白蛋白水平、年龄、冠心病、高血压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lt;0.05或P&;lt;0.01)。随访(1.5&;#177;0.9)年,急性脑梗死组23%再发血管意外,显著高于脑梗死危险因素组(12%)和对照组(0%)(P均&;lt;0.01)。急性脑梗死组微量白蛋白尿者36%再发血管意外,与大量白蛋白尿者(41%)和正常白蛋白尿者(10%)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在急性脑梗死组、脑梗死危险因素组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后,微量白蛋白尿是脑卒中复发独立的预测指标,危险率分别是3.8(95%CI,1.2~13.5;P&;lt;0.05)、4.7(95%CI,1.4-16.7;P&;lt;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较常见。在调整脑卒中基本危险因素后,微量白蛋白尿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杨玉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976-6976
目的 探讨脑出血复发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 180例首次脑出血后存活患,随访5年,对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8.3%)患随访中脑出血复发,其中12例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良,3例无高血压但高龄。出血复发最常见的影像学类型为基底核-基底核型及脑叶-脑叶型。15例脑出血复发患中,6例死亡,5例留有重度后遗症,4例留有轻度后遗症。基底核-基底核型预后较脑叶-脑叶型差。结论 脑出血复发临床并不少见,基底核-基底核型及脑叶-脑叶型为常见的影像学类型,血压控制不良及脑淀粉样血管病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脑出血复发患功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98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可控性危险因素及复发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首次入院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同期复发入院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对其可控性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酗酒、吸烟对缺血性脑梗死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症对脑梗死的发生率影响最大,其次是吸烟、酗酒、糖尿病、心脏病;但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比较,下述危险因素使其发病率更高,包括高年龄(73.11±3.26)、高吸烟率(32.5%)和高酗酒习惯(3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找出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可为临床脑梗死患者的预防提供有力的帮助,更可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94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与210例初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病、心脏病、饮酒与脑梗死复发关系密切,OR值分别为3.880,4.758,3.063(P<0.05);预防性治疗是脑梗死复发的保护因素(OR值为0.126)。结论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饮酒史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41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随访1年,记录终点事件。结果脑梗死1年复发率为13%,年龄、高血压病史、纤维蛋白原是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病史及纤维蛋白原升高是脑梗死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救治的中老年脑梗死患者170例,根据脑梗死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观察组)和未复发组(对照组),观察组88例,对照组82例,对170例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头颅CT检查,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复发组的不良生活习惯、常见疾病、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脑部病变程度与未复发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脑梗死的复发率高于女性,50岁以后是脑梗死的高发年龄。结论 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脑部病变程度均是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老年人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13例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老年人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13例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非瓣膜性房颤(nvaf)病人并发心源性脑梗死(CCI)的临床及危险因素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住院nvaf病人并发CCI的临床资料,并与其他类型脑梗死相比。结果该病并发的CCI以大片脑梗死较多(P〈0.05),住院死亡率高(P〈0.01)。在常见中风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及脑卒中史比率高,而高血脂及吸烟史则低(P〈0.01)。CCI分亚型后,高血压史及心功能Ⅲ~Ⅳ级在全前循环组脑梗死(TACI)较多(P〈0.05),而心功能Ⅰ~Ⅱ级在TACI则较少(P〈0.05)。130例病人中,80例常规心脏彩超检查均无附壁血栓发现;38例颈动脉彩超检查有颈动脉粥样硬化(CAS)33例。结论nvaf并发的CC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死,大片脑梗死出现多,住院死亡率高。严重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在重症CCI较多。CAS也可能是CI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于nvaf病人,调控血压、改善心功能及加强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是预防CCI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47例复发脑梗死(复发组)与105例初发脑梗死(初发组)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心脏病、饮酒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最为密切,OR值分别为3.880、4.758、3.063,P值均<0.05,预防性治疗则为脑梗死复发的保护性因素,OR值为0.126。结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饮酒史,而预防性治疗是防止脑梗死复发的有意义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2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脑梗死后症状性癫痫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426例患者中有早发性癫痫发作的患者56例,占13.15% ,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多见.单因素分析显示,皮质脑梗死、复发脑梗死、电解质紊乱患者易发生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部位、梗死次数和电解质情况与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有关,其中皮质脑梗死为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较高,皮质脑梗死、复发脑梗死以及电解质紊乱是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皮质脑梗死为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脑梗死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高血脂症。多见于男性,活动中发病,意识障碍多;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为主。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存活者均有智能障碍、偏瘫、失语。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多发生50岁以上,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冠心病等。迅速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关键;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卢昌懿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503-2503
为探讨再发脑梗死相关因素,指导临床护理,以预防和减少再次复发,对22例再发脑梗死患者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认为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和减少脑梗死复发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结核(Senile spinal tuberculosis ,SST )病灶清除与植骨融合手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骨科2003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SST患者407例,根据随访结果显示资料按脊柱结核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42例和未复发组365例。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在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病灶清除度,其他因素,其他结核灶,制动时长,耐药情况,以及术后规范性治疗等方面数据比较,复发组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此七大类因素与SST于术后复发呈显著相关性。【结论】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病灶清除度,其他因素,其他结核灶,制动时长,耐药情况以及术后规范性治疗是影响SST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根据诸因素合理制定治疗方案,以减少SST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腔隙性脑梗死血管危险因素与小血管病理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腔隙性脑梗死与其他类型脑卒中血管危险因素的比较,推测腔隙性脑梗死的小血管病理改变类型,以便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登记2002-03/2004-01连续入院的腔隙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及皮质型梗死患者的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缺血性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颈动脉狭窄、超重及高胆固醇血症等,引入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3类脑卒中的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共登记脑卒中患者l263例,其中698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腔隙性脑梗死303例,原发性脑出血203例,皮质型脑梗死192例。①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原发性脑出血组比较,高血压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57.1%比51.7%;OR=1.24,P&;gt;0.05),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在腔隙性脑梗死组更常见(19.5%比4.9%,25.0%比14.7%;OR=4.67,1.92,P&;lt;0.05)。②腔隙性脑梗死组与皮质型梗死组比较,糖尿病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19.5%比14.1%;OR=1.24,P&;gt;0.05),男性,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在腔梗组更常见(61.1%比52.1%;57.1%比44.8%,25.0%比16.2%;OR=1.44,1.73,1.73,P&;lt;0.05)。结论:①腔隙性脑梗死与原发性脑出血比较,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与前者的关系更明显。②腔隙性脑梗死与皮质型梗死比较,糖尿病与两者的相关程度类似。③除玻璃样变性外,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小血管病理改变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力军 《临床医学》2009,29(12):42-43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MRA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8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I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及危险因素,按不同病变部位比较临床特点j结果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61例(89.71%)。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59例,吸烟45例,饮酒40例,糖尿病29例,既往有脑卒中史21例。临床表现依次为眩晕56例(82.35%),运动障碍46例(67.65%),其他偏身感觉障碍、复视、共济失调、构音障碍。按病变部位分类,依次为丘脑、枕叶、桥脑、小脑。按病变血管主要为椎动脉、大脑后动脉。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脑梗死的最常见病因。高血压、吸烟、饮酒是最主要危险因素。眩晕、运动障碍、偏身感觉障碍、复视、共济失调是其常见临床表现。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检测后循环脑梗死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103例复发脑梗死和147例初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经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个因素与脑梗死复发有关(均P值<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吸烟、高血压与脑梗死复发有关,而饮酒与预防性治疗对脑梗死复发则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均P值<0.05)。结论加强对脑梗死危险因素的控制是预防其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