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A125阴性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状况.方法:基于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SEER数据库收录的卵巢癌患者信息,分析术前血清CA125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并选取同期CA125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A125阴性卵巢癌患者多为非浆液性癌,年龄小于60岁,FIGO分期早,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初始治疗后CA125最低值及其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初始治疗达到完全缓解,术前CA125高于35 k U/L的上皮性卵巢癌复发患者120例。我们将卵巢癌复发的CA125参考值设为15 k U/L,其中33例CA125≥15 k U/L,87例CA12515 k U/L。比较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结果 CA12515 k U/L组的无进展生存期[(17.58±1.23)个月]、总生存期[(22.38±2.41)个月]均显著高于CA125≥15 k U/L组[(10.88±3.01)个月及(11.42±4.21)个月](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初始治疗后CA125最低值≥15 k U/L预示卵巢癌早期复发。同时CA125在正常范围内连续3次升高出现的时间[(15.22±10.8)个月]早于影像学诊断肿瘤复发[(22.59±17.22)个月]7个月。结论初始治疗后CA125降至15 k U/L以下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动态监测CA125水平,如果在35 k U/L内连续3次升高,应及时进行影像学评价,可能对部分患者早期诊断复发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皮性卵巢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卵巢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用SPSS10.0软件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多因素生存分析。计算各因素的风险系数并转化为评分,以评分计算生存概率。结果临床病理分期较早,细胞高分化,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无淋巴结转移,手术残余病灶≤2cm,术后规范化疗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残余病灶大小、术后化疗情况、病理类型均是预测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分析相关因素,并计算评分,可以预测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4.
Ⅰ期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1962年至1989年收治的67例Ⅰ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收治年代将其分为三组。结果:三组除采用的化学疗法(法疗)的方法不同外,其它治疗及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60年代(第一组),70年代(第二组)。80年代(第三组)治疗的患者预后随时间逐步改善,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46%,82%和97%。第一组与第二组5年生存存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第  相似文献   

5.
Memorial Sloan-Kettening癌症中心回顾分析了1995年1月~1997年12月行原发肿瘤细胞减灭术的100例FIGOⅢ期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位年龄60(21~83)岁;Ⅲ_c期93例,Ⅲ_A2例,Ⅲ_B5例;组织分级:3级78例,1级3例,2  相似文献   

6.
上皮性卵巢癌的生物学预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发现除传统的临床病理学因素外,许多生物学因素与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密切相关。认为p27、nm23、VEGF是独立的预后因素,而p53、bcl-2、bax等对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作用还存在争议。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正确评价预后,指导治疗,采用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发现除传统的临床病理学因素外,许多生物学因素与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密切相关.认为p27、nm23、VEGF是独立的预后因素,而p53、bcl-2、bax等对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作用还存在争议.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正确评价预后,指导治疗,采用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Ⅳ期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Ⅳ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 ̄1998年5月我院治疗的31例Ⅳ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转移部位,术后残留病灶大小、化疗疗程数及生存期等。结果 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残留病灶≤2cm、化疗次数≥8,无肝实质转移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较相应的对照组长(P〈0.01);经多因素分析,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对预后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29例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与分级、手术残余病灶直径和术后化疗周期数等。分析评价各因素对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残余病灶直径、术后化疗周期数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与组织学分级对预后无显著影响。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50岁(RR=0.493,95%CI:0.308~0.790)、手术残余病灶直径≥1 cm(RR=2.527,95%CI:1.585~4.028)及术后化疗周期数<6次(RR=2.294,95% CI:1.464~3.593)为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年龄越大、手术残余病灶直径越大、术后化疗周期数越少,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化疗前后CA125变化对上皮性卵巢癌疗效、预后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989-12-01-2001-12-01初治的20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血清CA125的检测,计算化疗2疗程后血清CA125值较化疗前下降的百分比,观察CA125不同组复发中位时间及生存期限的差异.结果 203例患者中有102例复发,CA125下降≥75%组、50%~<75%组、<50%组各组复发的中位时间差异有显著性(F=8.422,P<0.001),且CA125下降<50%组的复发时间短;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得出化疗2疗程后CA125值下降水平≥75%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2.8个月,50%~<75%组为34.6个月,<50%组为24.0个月,CA125上升组为9.3个月,以log-rank时序检验比较各组生存率曲线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X2=33.097,P<0.001);COX风险模型分析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多因素结果表明CA125下降水平、FIGO分期、术后残存病灶大小与卵巢上皮癌预后明显相关.结论 化疗2疗程后CA125值与化疗前下降的百分比对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评定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检测该指标可协助判断复发,尽早予以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联合CA125对上皮性卵巢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36例卵巢上皮性癌及100例卵巢良性肿瘤的病例资料.通过ROC分析,得出NLR、PLR联合CA125对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期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或同时行全子宫切除,患者并无选择保留生育能力或卵巢功能的权力;并且,对于肿瘤局限于单侧而对侧外观正常卵巢有否隐性转移的报道甚少。为此,作者回顾性复习了1985~1996年治疗的135例期上皮性卵巢癌中在分期手术时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29例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与分级、手术残余病灶直径和术后化疗周期数等。分析评价各因素对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残余病灶直径、术后化疗周期数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与组织学分级对预后无显著影响。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50岁(RR=0.493,95%CI:0.308~0.790)、手术残余病灶直径≥1 cm(RR=2.527,95%CI:1.585~4.028)及术后化疗周期数6次(RR=2.294,95%CI:1.464~3.593)为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ⅢC~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年龄越大、手术残余病灶直径越大、术后化疗周期数越少,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1日~1991年12月31日收治的137例Ⅰ期上皮性卵巢癌,均经手术治疗,其中82%患者进行仔细的手术分期,12例行保守性手术(单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61例术后未作辅助治疗,术后化疗66例,腹腔~(32)磷治疗10例。术后化疗病人中,70%接受顺铂为主的化疗。  相似文献   

15.
血清CA125半衰期判定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半衰期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血清CA125半衰期值(t1/2)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血清CA125半衰期值(t1/2)≤20天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6个月,t1/2〉20天组中完全缓解率为27.3%,两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CA125半衰期和细胞分级、残余瘤灶大小均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  相似文献   

16.
卵巢癌抗原CA125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A125是1981年报告的一种新的卵巢癌抗原,与茁勒氏管分化有关,组织分布广泛,对妇科恶性肿瘤,尤其是对卵巢上皮性癌的特异性较高,可望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测定卵熊癌患者血清中的 CA125水平,可监测肿瘤的发展,判定术后化疗疗效,特别是当其水平再度升高时,可预测肿瘤复发和二次探查阳性。本文介绍了该抗原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相关因素及5年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初治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产次、手术分期、腹膜转移、残余瘤大小、化疗疗程、铂类敏感及化疗后CA125水平与卵巢癌的预后相关(P<0.05)。以手术分期Ⅳ期患者的死亡风险为1,则Ⅰ、Ⅱ、Ⅲ期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为0.164、0.175、0.359,95%CI分别为0.035~0.775、0.037~0.820、0.184~0.704(P<0.05);术后化疗疗程≥6个疗程患者的死亡风险为<6个疗程的0.368倍,95%CI为0.209~0.647(P<0.01);铂类不敏感患者的死亡风险为敏感的4.434倍,95%CI为2.454~8.012(P<0.01);治疗后CA125水平>35 kU/L患者的死亡风险为≤35 kU/L的2.062倍,95%CI为1.190~3.572([WTBX]P[WTBZ]=0.01)。结论 手术分期、化疗疗程、铂类敏感及化疗后CA125水平是上皮性卵巢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期间CA125的半衰期及其影响因素,以及CA125半衰期与肿瘤转移器官的部位及个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9例上皮卵巢癌初次满意减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公式t_(1/2)=dt/[2×lg(CA_1/CA_2)]计算CA125半衰期;CA_1为CA125手术前数值;CA_2为CA125化疗期间第一次降到正常范围(35U/ml)的值(或化疗的3个月内降至最低的值);dt是CA_1及CA_2之间的时间。结果:16例患者的术前CA125低于200U/ml,平均年龄(56.00±11.74)岁:其CA125半衰期难以反映实际CA125化疗期间下降情况。43例患者术前CA125大于200U/ml,平均年龄(53.28±9.73)岁。Pearson分析显示,CA125半衰期与年龄、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血栓形成无明显相关(P分别为0.818、0.180、0.252、0.795、0.339);而与手术后第一次化疗时间间歇密切相关(r=0.345,P=0.024)。分析CA125半衰期与盆腔以外常见转移器官[包括肠管(特指累及肠管肌层,需切除肠管)、网膜、腹膜、淋巴结]数目的差别,发现累及器官数越多,CA125半衰期越长,转移3个及4个器官的CA125半衰期均长于2个器官(P=0.001和P=0.005)及1个器官的半衰期(P=0.033和P=0.035)。结论:CA125半衰期适于用大于200U/ml的上皮性卵巢癌;其时间与术后第一次化疗间歇期时间及转移器官数正相关;临床上推荐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宜尽早化疗。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Ⅰ期上皮性卵巢癌对侧卵巢隐匿受累的发生率。回顾分析1985~1996年在Pennsylvania大学妇产科治疗,剖腹分期术时行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的所有Ⅰ期上皮性卵巢患者135例。复习其手术记录、病理报告、出院小结以证实肿瘤的分期、分级、组织学、术中所见、大体标本观和镜下病理诊断。临床隐匿对侧卵巢受侵是指剖腹分期术中外观正常的卵巢,病理证实存在卵巢肿瘤侵犯。在135例Ⅰ期卵巢癌中,118例手术记录中两侧卵巢清楚可见作为研究组。术中所见描写不详或未进行合适手术分期的17例除外。合适的分期手术应包括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肉眼所见腹腔无转移肿瘤的描述及施行淋巴结取样活检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初治且经手术治疗的153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0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术前NLR和PLR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根据统计学方法选取NLR和PLR临界值,分析NLR和PLR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术前NLR和PLR对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术前NLR和PLR水平在上皮性卵巢癌中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选取NLR=2.62和PLR=173分别作为临界值。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晚、中-低分化、腹水、脉管癌栓、CA125≥35、NLR≥2.62、PLR≥173是影响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DFS)的危险因素(P0.05);FIGO分期晚、腹水、脉管癌栓、CA125≥35、PLR≥173是影响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晚、NLR≥2.62、脉管癌栓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LR和PLR方便测得且价格便宜,对卵巢癌的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