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总结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经验。方法采取回顾性总结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6月~2005年6月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共45例,对一般资料、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优良率91%,差5例。结论应用DHS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能早期恢复活动,减少卧床后并发症,固定牢固,手术简单;但对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及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42例,DHS内固定治疗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负重锻炼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0个月。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锻炼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DHS内固定组。结论:对于70岁以上不稳定或粉碎性转子间骨折,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伤前髋、膝无明显活动受限可独立行走,有严重老年伴发疾病不宜长期卧床者,可优先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5年2月某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A组40例患者接受DHS内固定术,B组46例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治疗效果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但B组患者术后下地时间早,Harris评分优良率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中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且多为低能量损伤所致。我们自2001—01以来,应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作为治疗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状况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应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治疗组应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优良率为90.6%,明显优于对照组(66.7%)。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动力髋螺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方法,但同时要注意操作时也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才能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动力髋螺钉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治疗的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25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统计分析使用动力髋螺钉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治疗的优良率。结果 2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3.6±16.7)min,平均住院时间为(22.6±6.7)d,平均随访时间为(13.6±2.7)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15.6±1.5)周。并发症主要为肺部和切口感染,没有弯曲折断和固定松动等问题发生。经过疗效评价,优17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2%。结论使用动力髋螺钉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使患者的骨折复位,内固定效果良好,并发症少,能够有效改善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旭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110-111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8例。结果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优良率达98%。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地防止髋内翻,减小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加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股骨转子间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尤其高龄老人受到轻微的外伤就可能导致转子间骨折,在交通高速发达的今天,年青患者经受高能量损伤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也并非少见。非手术治疗可能引起较多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有效处理转子间骨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于2002年7月~2008年9月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112例患者转子间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2002年5月-2005年1月采用小切口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5例患者均于骨折早期经髋关节外侧切口行DHS内固定术,术后3~4天开始指导髋关节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和主动运动。结果随访2~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4个月,平均为3.5月。术后2~6周开始负重,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93%。结论DHS系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髋部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干预的影响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年龄〉6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髋部螺钉治疗的方式不同将患者以抽签方式随机分成PFN—A组(30例)、髋部螺钉组(30例),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时M:PFN-A组为(73±19)min,髋部螺钉组为(118±30)min;术中出血量:PFN—A组为(48±10)ml,髋部螺钉组为(295±51)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PFN-A组为(12.8±3.0)d,髋部螺钉组为(22.8±1.4)d;愈合时间:PFN-A组为(12.3±1.6)周,髋部螺钉组为(15.4±1.4)周;Harris功能评分:PFN-A组为90.1±2.1,髋部螺钉组为80.2±3.9,2组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愈合时间、Harri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患者Harris评分在下肢畸形、活动范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肢畸形:PFN—A组为3.1±0.5,髋部螺钉组为3.3±0.4;活动范围:PFN—A组为3.1±0.6,髋部螺钉组为3.0±0.8;均P〉0.05),疼痛、步态、功能性活动总分方面PFN—A组优于髋部螺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疼痛:PFN—A组为42±3,髋部螺钉组为36±2;步态:PFN-A组为30.1±3.5,髋部螺钉组为27.9±2.2;功能性活动:PFN—A组为11.9±2.1,髋部螺钉组为10.1±2.4;均P〈0.01]:,结论PFN-A具有技术成熟,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时间短,可早期离床活动,术后效果更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陈文学  齐越峰  郑移兵  张雷 《中国医药》2014,(12):1787-1789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其中DHS治疗组43例,PFNA治疗组46例.评价2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和早期疗效等.结果 术后随访9 ~18个月,平均(11.6±2.2)个月.DHS组手术切口长度(9.8±1.3)cm,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5.2±0.9)c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手术时间(85±16) min,PFNA组手术时间(46±11)min,DHS组术中出血量(150±30)ml,PFNA组术中出血量(50±11) 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为4.8% (2/42),DHS组为15.0%(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DHS组为75.0%(30/40),PFNA组为90.5%(3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靠、抗旋转、抗切割等优点,但在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情况下,DHS及PFNA都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39例患经2~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优良率为92.3%。结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具有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左朝友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47-48,5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FN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与对照组的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 PFN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疗效确切,具有微创、骨折固定牢固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优于DHS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红  孙朝军  赵剑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01-2402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应用DHS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在8.14个月骨折愈合.优良率94.64%。结论:DHS固定牢靠,患者可早期活动,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AO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18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对其围手术期治疗及功能恢复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82例骨折愈合,其中4例畸形愈合,平均随访18个月,Sarders评分关节功能优良率86.2%。结论老年患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应充分评估风险,早期、合理采用DHS治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HS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DHS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48例,随访时间9~30个月,平均16个月。按Sadowski法评价疗效,优23例,良20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89.6%。结论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问骨折的疗效好、并发症少。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5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PFNA组28例和DHS组2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优良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FNA组的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均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P<0.05)。对于稳定型骨折,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稳定型骨折,PFNA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DHS均为治疗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方法,但PFNA较DHS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的优势,尤其是对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上外科医生应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的特点来谨慎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4例通过DHS手术治疗、得到随访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结果平均随访17个月,所有病例骨折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6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和锁定钢板治疗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2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动力髋螺钉固定34例,锁定钢板固定26例。结果随访18个月,60例均临床治愈,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9.70±1.16)周。EvanceⅠ、Ⅱ型用DHS与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anceⅢ、Ⅳ型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优于用DHS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用DHS固定与用固定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的固定效果优于用DHS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