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患者32例(42眼),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眼压、滤过泡、视力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12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3.4±2.8)mmHg(1 kPa=7.5 mmHg)、(15.8±3.7)mmHg,与术前(35.6±6.3)mmHg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3个月、12个月功能性滤过泡分别占90.5%、95.2%;术后3个月、6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仅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由于滤过泡瘢痕化,经局部加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仍>21 mmHg;所有患眼均无明显并发症和羊膜移植排斥反应.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8例(35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观察术后滤过泡的形成、眼压变化、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滤过泡形成情况:I型滤过泡21眼.Ⅱ型滤过泡9眼,Ⅲ型滤过泡2眼和Ⅳ型滤过泡3眼;其中,功能型滤过泡占85.7%(30/35),非功能型滤过泡占14.3%(5/35)。眼压情况:术后第3个月,平均眼压(13.1±2.6)mmHg;术后第12个月,平均眼压(15.4±3.1)mmHg。手术总有效率为94.3%(33/35),主要并发症为前房渗出性反应5眼,前房有少量积血1眼(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在1周内消退。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能有效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难治性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难治性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0例86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组(实验组)43眼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对照组)43眼。观察术后眼压、滤过泡形成情况及并发症。结果:随诊12mo,平均眼压:实验组15.5±1.1mmHg,对照组19.7±2.5mmHg,两组术后平均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滤过泡:实验组(86%)较对照组(67%)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和滤过泡渗漏)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物羊膜在难治性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6例62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32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B组为对照组30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滤过泡、视力、前房及角膜、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诊12mo,眼压: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眼压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12mo平均眼压:A组为12.3±2.3mmHg,B组为15.7±2.7mmHg,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泡:术后12mo A组功能型滤过泡28眼(88%),B组功能型滤过泡20眼(67%),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浅前房5眼(16%),脉络膜脱离2眼(6%),B组浅前房3眼(10%),脉络膜脱离2眼(7%),滤过泡渗漏1眼(3%)。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小梁切除术联合双层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76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巩膜瓣下植入贮存羊膜,术后观察患者眼压、眼内反应及滤过泡情况。患眼术后随访5~18个月,平均11.5个月。结果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患者眼压由术前(43.86±7.12)mmHg(1mmHg=0.133kPa)降至(19.63±2.57)mmHg(t=4.96,P<0.001),其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82.8%。无排斥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可减少滤过道疤痕的形成,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应用巩膜瓣下蓄水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及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102眼)难治性青光眼进行瓣下蓄水池样小梁切除术,同时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羊膜植入和可拆除调整缝线。术后随访4~28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视力:有7眼视力较术前提高,90眼视力无变化,5眼视力下降(P〉0.05)。眼压:术前(34.48±6.35)mMHg,术后(14.23±4.57)mmHg(P〈0.01)。滤过泡:全部病例出现功能性滤过泡95眼,非功能性滤过泡7眼。结论瓣下蓄水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丝裂霉素C、可拆除调整缝线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能有效降低眼压,进而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不同位置植入生物羊膜对滤过泡及眼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住院45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小梁切除术后球结膜下植入生物羊膜(15眼),B组为小梁切除术后巩膜瓣下植入生物羊膜(15眼)。C组为单纯小梁切除术(15眼)术后观察眼压,滤过泡,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6mo,A组术后眼压平均波动为11.80~21.22mmHg,B组术后眼压平均波动为12.48~21.52mmHg,C组术后眼压平均波动为10.60~28.48mmHg,术后6mo条件成功率A、B、C三组分别为93.3%,86.7%,66.7%。结论:生物羊膜能有效提高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条件成功率。球结膜下植入羊膜操作简单,条件成功率高于其他两组,同时加固了球结膜,减少薄壁滤过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难治性青光眼患者32例(42眼),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术后随访3 ~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眼压、滤过泡、视力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12个月眼压分别为(13.4±2.8) mmHg(1 kPa=7.5 mmHg)、(15.8±3.7) mmHg,与术前(35.6±6.3)mmHg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3个月、6个月功能性滤过泡分别占90.5%、95.2%.术后3个月、6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仅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由于滤过泡瘢痕化,经局部加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仍大于21 mmHg;所有患眼均无明显并发症和羊膜移植排斥反应.结论 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8/2008-06我院收治的难治性青光眼共59例59眼,应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24例(对照组),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常规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和巩膜可调节缝线)35例(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前房形成、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59眼手术顺利,未引发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追踪12mo。术后第1d浅前房发生率观察组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29%(P<0.05)。术后随访12mo时,观察组30眼眼压控制在6~21mmHg(86%),对照组15眼眼压控制在6~21mmHg(6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占86%,较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62%为多(P<0.05)。结论:难治性青光眼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有效降低眼压,且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巩膜瓣下蓄水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不同类型的难治性青光眼95例(102眼)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8例(52眼)行巩膜蓄水池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整缝线,对照组47例(50眼)行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4~15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4,P=0.75).术后2周两组眼压均较其术前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6,P=0.08);术后6个月观察组平均眼压(14.75±3.87 )mm Hg,对照组(19.25±7.14) mm Hg;手术成功率:观察组86.54%,对照组64.00%,观察组成功率较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功能性滤过泡观察组83.0%,对照组6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P=0.02).术后观察组出现浅前房较对照组多,治疗后1周均恢复正常.结论 与常规小梁切除术相比,巩膜蓄水池样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整缝线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在防止滤过道瘢痕形成,术后控制眼压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