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两种粘接体系和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患者共126颗牙髓活力正常的牙颈部楔状缺损分别进行充填治疗,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使用可乐丽菲露SE BOND和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进行充填.B组使用登士伯磷酸全酸蚀牙本质粘接剂和配套的登士伯复合树脂充填,每组63颗牙,临床观察18个月后,用美国公共健康部制定的评定系统(USPH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A组的牙髓反应,固位效果,边缘密合性明显优于B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在边缘着色,继发龋、牙龈反应方面差异不显著.结论 自酸蚀粘接剂和配套复合树脂充填楔状缺损牙髓刺激性小,可明显提高修复充填体的固位率,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酸蚀和固位钉对Dyract修复重度楔状缺损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8例中老年人的360颗重度楔缺患牙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在备牙、酸蚀、龈壁上打自攻钉后Dyract修复,对照Ⅰ组除不打钉外修复方法同上。对照Ⅱ组备牙后直接粘接修复。于术后1.5年、3年评价其疗效。结果 修复后1.5年,实验组和对照Ⅰ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1.7%和88.3%(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Ⅱ组(P〈0.01);修复后3年,三组疗效均显著下降(P〈0.01),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又都优于对照Ⅱ组(P〈0.01)。结论 酸蚀和自攻钉的应用,可显著提高Dyract修复楔缺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自酸蚀粘结系统与全酸蚀粘结系统在楔状缺损修复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就诊于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60例楔状缺损患者,共200颗患牙,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使用Adper Prompt自酸蚀粘结剂(100颗患牙)和Single BondⅡ全酸蚀粘结剂(100颗患牙),楔状缺损处均采用Z350纳米复合树脂进行充填。临床患者复诊周期分别为1 d、7 d及3个月。结果 修复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3个月后复诊,A、B两组的成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修复术后第1天、第7天A组术后牙本质敏感发生例数明显低于B组(P < 0.05),术后3个月复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自酸蚀粘结系统与全酸蚀粘结系统均能达到有效的粘结强度,成功修复楔状缺损,但自酸蚀粘结系统临床应用更为方便简单,自酸蚀粘结系统在短时间内,可有效降低楔状缺损修复术后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自酸蚀粘接系统应用于牙颈部楔状缺损修复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牙颈部楔状缺损修复患者70例、患牙196颗,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34例(患牙96颗)与对照组36例(患牙100颗),研究组患者应用自酸蚀粘接系统,对照组患者应用磷酸蚀粘接系统。对患者治疗后2周、5个月以及11个月疗效进行观察,并应用USPH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患牙敏感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充填物脱落指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酸蚀粘接系统应用于牙颈部楔状缺损修复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5.
预酸蚀对可乐丽菲露自酸蚀粘接系统应用于楔状缺损治疗影响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预酸蚀处理对可乐丽菲露自酸蚀粘接系统应用于楔状缺损治疗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楔状缺损患者89例177颗患牙随机分为4组,即Gluma+SE Bond+Z-350充填组、Glu-ma+SE Bond+Charisma充填组、SE Bond+Z-350充填组、SE Bond+Charisma充填组,1年后复查疗效,对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预酸蚀组与单纯自酸蚀组在包括继发龋、边缘染色、修复体脱落、边缘完整性及并发症的总体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成功率均有所提高。结论预酸蚀处理能够增加可乐丽菲露自酸蚀粘接系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后使用自酸蚀粘结剂对减轻牙本质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0名中度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实验组以自酸蚀粘结剂行脱敏治疗,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分别记录其牙周治疗前后及脱敏治疗后即刻和一周后的牙齿敏感度。结果实验组在自酸蚀粘结剂脱敏治疗后即刻与一周后,其VAS值均较对照组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酸蚀粘结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牙本质渗透性,有助于降低牙周基础治疗后短期内牙本质敏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胡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9):50-51
目的研究流体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患者35对共70颗患牙,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方法,分别应用流体树脂和玻璃离子进行充填修复,1年后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1年成功率流体树脂组为88%,对照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体树脂在修复楔状缺损时优于玻璃离子,具有良好临床效果,是一种较理想的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8.
楔状缺损是发生在牙颈部硬组织的缺损,中老年人多发,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硬组织疾病,以上下前磨牙较多见。关于其病因及机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横刷牙时机械磨损、酸性物质侵蚀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牙颈部解剖机构的相对薄弱是其形成的有利条件。张清等[1]的研究结果提示楔状缺损的发生与牙齿所受的过大侧向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付建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2):82-83
目的观察调磨牙体对楔状缺损充填材料固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门诊138例患者,双侧均有楔状缺损患牙,计349颗,对左右侧患牙随机调磨,按患者要求进行玻璃离子粉固粉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1年后观察充填材料的固位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磨组楔状缺损充填材料固位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患者有楔状缺损的患牙进行适当调磨,有利于充填材料的固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粘结材料对树脂与离体牙间的抗剪粘结强度,以及唾液污染对其的影响,为临床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临床上因牙周炎拔除的中切牙标本40颗,于唇面中份牙本质上形成大于4mm×4mm的平面,分别应用3M Adper Prompt和3M Adper Singe Bond2将直径为2.2mm,厚度2mm的树脂柱粘贴于离体牙上,测定其抗剪粘结强度。结果两种粘结剂在无唾液情况下的粘结强度分别为(16.882±2.941)N/mm、(20.720±2.502)N/mm;在唾液污染情况下,则分别为(16.748±2.583)N/mm、(17.452±2.361)N/mm。结论无唾液污染的情况下,全酸蚀粘结的效果优于自酸蚀粘结;在同一种粘结剂条件下,唾液的存在对自酸蚀粘结效果无显著影响,但明显影响全酸蚀的粘结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桩核修复方式修复后牙体抗折强度和折裂形式。方法将2013年10~12月拔出的15颗下颌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颗。A组为铸造金属桩核修复,B组为纤维桩联合树脂核修复,C组为树脂充填修复。所有试件在完成桩核修复后均做金属冠修复,在力学测试机上测试试件的抗折强度,记录试件断裂时的力值和试件折裂形式。结果 A组的破坏载荷值最高,为(1.41±0.29)kN,高于B、C组[(1.20±0.28)、(1.20±0.30)k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破坏载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折裂形式主要为不可修复性折裂,其他两组主要为可修复性折裂。A组可修复性折裂发生率(0)低于B、C组[80.0%(4/5)、100.0%(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可修复性折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修复残根、残冠时,可以优先考虑纤维桩联合树脂核修复或者树脂充填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复合树脂及树脂嵌体用于修复后牙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2例患者,共96颗后牙,临床完成直接树脂修复46个,树脂嵌体50个,术后即刻、1年及2年,参考改良USPHS标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直接树脂修复和间接树脂嵌体修复在边缘着色、边缘密合、继发龋、耐磨性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直接树脂修复成功率为72.2%(26/36),间接树脂嵌体成功率为91.3%(42/ 46).结论 树脂嵌体具有更好的边缘密合性、抗磨损和抗折裂能力,同时对牙髓的刺激更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Ryge提出的USPHS评价系统对患者口腔内的两组使用不同粘结剂粘结的后牙复合树脂的充填效果进行临术评价。方法48例患者的106颗中深龋磨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自酸蚀粘结剂和全酸蚀粘结剂加后牙复合树脂充填,抛光,临床观察时间为充填后1周、6个月及1年。结果实验组充填后1周、6个月及1年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继发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充填术后敏感性在充填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时间的延长,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酸蚀粘结剂可用于后牙复合树脂充填的粘结,但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氟化泡沫对牙釉质再矿化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氟化泡沫对人离体牙牙釉质再矿化的影响.方法 在人牙釉质标本上形成早期龋后随机分组,分别涂布0.60%、0.92%、1.23%氟化泡沫和蒸馏水.用激光荧光诊断仪对人工龋损进行定量诊断检查.结果 在使用不同浓度的氟化泡沫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对减少牙釉质脱矿作用,增强牙釉质的再矿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前磨牙同一条件下0.6%氟化泡沫与0.9%氟化泡沫对对减少牙釉质脱矿作用,增强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由于0.60%氟化泡沫与0.92的氟化泡沫对牙釉质的再矿化影响比较接近,以选择0.60%的氟化泡沫进行牙病群体防治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于占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8):16-17
目的 评价玻璃纤维桩核与金属桩核在修复残根残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本院2011 年3 月至2012 年3 月收治的148 例残根残冠患者,其中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 使用玻璃纤维桩核治疗)74 例患者和对照组( 使用金属桩核治疗)74 例患者,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24% 和7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冠松动、桩核松动或桩折、牙根折裂、龈缘黑线等方面,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牙组织残根残冠的效果比使用金属桩核修复治疗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不容易脱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标记物在显色法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基因中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地高辛、荧光素和生物素标记引物,建立地高辛-抗地高辛、荧光素-抗荧光素和生物素-亲和素酶呈色法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耐药基因方法,同时用3种方法检测46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19种非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9种非分支杆菌标准株和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标准株,并对3种方法的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比较。结果经3种方法平行检测,46例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结果完全一致;19种非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9种非分支杆菌标准株结果均为阴性,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标准株结果均为野生型;地高辛系统和荧光素系统敏感度为2.0×103拷贝/ml,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敏感度为2.0×104拷贝/ml;3种方法均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3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生物素系统敏感度略低于地高辛系统和荧光素系统。 相似文献
17.
Metapex糊剂与氢氧化钙治疗儿童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疗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Metapex注射型根管糊剂与氢氧化钙治疗儿童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对200例268颗儿童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乳磨牙进行根管治疗,采用氢氧化钙和Metapex糊剂充填根管,治疗术后追踪观察6个月~1年,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氢氧化钙与Metapex糊剂治疗成功率6个月分别为93.38%、95.45%,1年分别为88.24%、90.16%,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Metapex糊剂操作简便,且治疗所需时间要比氢氧化钙短.结论:采用Metapex糊剂进行儿童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评价不同的栓塞材料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87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均经B超、CT、实验室检查、造影等确诊,用介入方法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其中5例使用弹簧钢圈;25例使用明胶海绵颗粒+碘化油栓塞;31例使用PVA颗粒栓塞;26例使用海藻酸钠微球栓塞(KMG)。栓塞面积均在40%~80%。随访2年以上,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比较分析。结果总有效率达98%以上,除用钢圈栓塞外,其它三种栓塞材料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并发症有所不同,除用钢圈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疼痛,疼痛时间最长者持续26d。左下肺感染3例,门脉血栓2例,术后5d因肾功能衰竭病死1例。用钢圈栓塞并发症少,但疗效较差;用明胶海绵+碘化油栓塞效果肯定,但并发症最多。KMG栓塞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操作简便,且疗效肯定。结论KMG是一种新的栓塞剂,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且在靶血管产生永久的栓塞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20.
A. DeLuca T. Pröbstle H. Brinkmeier R. Rüdel 《Naunyn-Schmiedeberg's archives of pharmacology》1991,344(5):596-601
Summary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use dependence,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0.5 tocainide on the amplitude of sodium currents elicited by membrane depolarizations with standard test pulses in voltage-clamped human myoballs. For comparison, the experiments were also conducted with 1 mM benzocaine, a drug with almost no use dependence.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so chosen that without stimulation and at a holding potential of –135 mV, either drug blocked about 50% of the channels (tonic block). With repetitive stimulation at 1 Hz, tocainide blocked about 75% of the channels that had remained open in the rested state (phasic block), while benzocaine had little such effect. The potential dependence of steady-state inactivation (h curves) of the sodium channels in these myoballs depended on the duration of the prepotential indicating that they possess at least two states of inactivation: fast and intermediate. The two drugs differed in their effects on these two states. Benzocaine always produced a left-shift of the h curve, no matter whether the duration of the conditioning pulse was short (8 ms) or long (512 ms) indicating that it can bind when the channel is in the state of fast inactivation. Tocainide shifted the h curve only with long prepulses, i.e. when the sodium channels were in the state of intermediate inactivation. The recovery from inactivation, a process governed by two time constants in the absence of drugs, was also differently influenced by the two drugs. In the presence of tocainide, the channels mainly recovered with the slow time constant and this time constan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reas benzocaine did not substantially modify this biphasic process. The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drug binding depends on the state of the channel. The different use dependences of tocainide and benzocaine are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they bind favourably to the sodium channels when they are in the states of intermediate and fast inactivation, respectively.
Send offprint requests to R. Rüdel at the above addres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