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评价以无机牛骨(deproteinizednaturalbovinemineral, Bio-oss)作为载体材料复合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icprotein, BMP)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60只兔子随机分成两组,在兔子的股骨预备种植窝后制造标准开放式骨缺损,宽3mm、高4mm、厚3mm,然后植入羟基磷灰石涂层的3. 3mm×8mmBLB种植体,一组骨缺损填入Bio-oss,另一组填入Bio-oss/BMP复合骨。于术后2、4和6个月取样本,制作带种植体的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学形态学观察,骨结合百分率测定和计算机组织图像定量分析。结果:两组的骨缺损处均有新骨形成,Bio-oss/BMP组与单独植入Bio-oss相比,新骨形成更早、新生骨量更多、骨的矿化程度更高。2、4和6个月的骨结合百分率均高于Bio-oss组。结论:Bio-oss是BMP理想的载体材料,Bio-oss/BMP复合骨可更快更有效的促进骨组织再生,并形成理想的种植体-骨结合界面。  相似文献   

2.
无机牛骨结合可吸收性胶原膜修复种植牙骨缺损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评价无机牛骨 (deproteinizedbovinebonemineral,Bio -oss)与可吸收性胶原膜 (bioresorbablecollagenmembrane ,Bio -gide)在种植牙骨缺损中的引导骨再生作用。方法 :在 30只兔子股骨植入羟基磷灰石涂层BLB种植体 (3.3mm× 8mm) ,然后在其侧壁制造标准骨缺损 (4mm× 3mm× 3mm) ,骨缺损内植入Bio -oss,并在其表面覆盖Bio-gide膜 ,分别于术后 1、4、6个月取样本 ,制备带种植体的硬组织切片 ,通过计算机组织图像分析系统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 :术后 1个月Bio -oss颗粒表面有新骨形成 ,随时间延长 ,新生骨量增加 ,Bio -oss百分率下降 ,6个月时新生骨百分率达 37% ,而Bio -oss百分率由 35 %下降到 2 5 % (P <0 .0 5 )。结论 :Bio -Oss结合可吸收性胶原膜使牙种植中的骨缺损获得重建 ,Bio-Oss是一种骨引导材料 ,引导骨组织再生并逐渐被新生骨所取代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膜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再生的作用。方法:25例患者植人65枚种植钉,其中32枚钉周围有骨缺损,分别作植骨覆盖膨体聚四氟乙烯膜或直接覆盖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处理。术后观察有无感染,膜有无外露;二期手术时取出膜,观察骨再生效果。结果:25例患者覆盖聚四氟乙烯膜后,23例无明显炎症反应,2例术后感染严重,拔除种植钉;2例膜外露,经处理后伤口愈合;膜于术后3—6个月时取出,23例均取得了较好的骨再生效果。结论:国产聚四氟乙烯膜可应用于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引导骨再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胶原膜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在12只成年杂种狗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的近中形成3 mm×3 mm×5 mm骨缺损区,按自身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右侧为实验侧,骨缺损区上覆盖Co膜;左侧为空白对照侧,骨缺损区不覆盖Co膜。术后1、2、4、6个月分别处死一组动物,摘取下颌骨,采用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及生物力学(拔出实验)测定等方法检测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情况。结果实验侧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较空白对照侧新骨形成量多、外形好、骨成熟时间早,加速了骨组织的再生过程。结论可吸收性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以期促进骨缺损的再生修复,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骨组织愈合的早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可吸收性生物膜Bio-gide结合无机牛骨Bio-oss修复临床牙种植中的骨缺损,解决种植区的骨量不足问题。方法:在牙种植外科中将Bin-oss充填在暴露的种植体周围,表面覆盖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6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暴露骨缺损区,观察并测量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并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曲面断层片,评价其在临床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组织再生的效果。结果:二期手术发现骨缺损区都获得了高水平的新骨形成,骨缺损重建百分率达90%。术后及承载6-36个月的跟踪随访,结果显示88个植入骨缺损区的ITI种植体,有2颗脱落,种植体存活率达97%。结论:Bio-oss与Bio-gide联合应用于临床ITI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可以成功的引导骨组织再生,重建缺损的骨组织,新生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  相似文献   

6.
7.
冷冻异体骨膜引导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观察机体对冷冻异体骨膜的反应及其引导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在实验研究成功的基础上,将冷冻异体骨膜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性材料应用于引导即刻种植义齿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结果:临床观察证实机体对冷冻异体骨膜无排斥反应,膜无脱出,无感染,骨缺损修复率达到92.12%,结论:冷冻异体骨膜是一种理想的引导组织再生膜性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观察、分析和评价两种异种骨移植材料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组织再生后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年比格犬两只,每只犬的四肢股骨中分别植入24枚种植体(每侧股骨6枚),共48枚.再用裂钻在近心端1-4号种植体远中制作一5mm直径的圆形骨缺损并分别用两种异种骨移植材料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组织再生.手术后6个月处死动物.摄x线片观察,并用万能力学实验机通过推出、拉出实验测试种植体-骨结合力、通过扭矩实验测试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强度.结果:三组种植体和骨界面x线表现相似,均有新骨形成;Bio-Oss组骨的结合强度要略高于天博骨粉组,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者与正常对照组均有差异.结论:两种异种骨移植材料均可较好的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组织再生,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醒我们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引导组织再生后早期临床负载方式的选择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观察、分析和评价两种异种骨移植材料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组织再生后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年比格犬两只,每只犬的四肢股骨中分别植入24枚种植体(每侧股骨6枚),共48枚。再用裂钻在近心端1--4号种植体远中制作一5mm直径的圆形骨缺损并分别用两种异种骨移植材料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组织再生。手术后6个月处死动物。摄x线片观察,并用万能力学实验机通过推出、拉出实验测试种植体-骨结合力、通过扭矩实验测试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强度。结果:三组种植体和骨界面x线表现相似,均有新骨形成;Bio—OSS组骨的结合强度要略高于天博骨粉组,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者与正常对照组均有差异。结论:两种异种骨移植材料均可较好的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骨组织再生,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醒我们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引导组织再生后早期临床负载方式的选择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10.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引导骨再生技术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修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80例牙槽骨骨缺损的患者采用植Bio-Oss小牛骨粉,盖Bib-Gide膜或钛膜,进行引导骨再生,修复骨缺损并行骨内种植体周的骨增量。结果 80例患者共植入90枚种植体,38例采用钛膜,42例采用Bio-Gide胶原膜;术后部份患者伤口裂开、膜暴露;Bio-Gide膜与钛膜的伤口裂开发生率分别为7.1%与21.1%。二期手术时观察膜下骨再生情况,无感染患者膜下的新骨生成较膜暴露者多,Bio-Gide胶原膜暴露后自行愈合情况较使用钛膜者理想。88枚种植体成功地完成骨整合并成功完成义齿修复,2枚种植体因钛膜暴露及感染失败。结论 Bio-Gide胶原膜及钛膜皆能有效地屏蔽软组织,引导骨再生,重建牙槽骨外形;术后无伤口裂开、膜暴露者有较好的骨再生效果;与钛膜相比,Bio-Gide胶原膜更为简便易用,出现过早裂开的比率也较少。  相似文献   

11.
引导骨再生在种植体周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评估钛膜、Bio-oss骨粉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骨组织再生的疗效。方法:选择种植区牙槽骨存在骨缺损的患者12例及即刻种植需引导骨再生的患者13例。植入种植体后,在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骨与等量Bio-oss骨粉1:1,覆盖钛膜。术后1、2、3、4月进行X光检查及临床检查。二期手术时,取出钛膜,转移模型,进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或固定桥修复。半年后进行回访。结果:所有病历均未发现软组织瓣裂开、膜暴露、膜塌陷、膜移位及感染等并发症。只有1例因膜覆盖不够充分,新生骨组织量较少,其余病历骨缺损处均有大量骨组织生成,这些种植体都可作为修复基牙,可较好地恢复咀嚼功能。结论:钛膜、Bio-oss骨粉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有效引导骨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吸收的患者应用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术行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16例上前牙单牙缺失伴牙槽骨萎缩的患者,应用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术植入16颗种植体,术后6个月暴露种植体,最终完成烤瓷冠修复。结果 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修复完成后观察7~26个月,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种植体丧失。结论 对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吸收的患者,应用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术行种植体植入,可改善牙槽骨质,保存骨量,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无孔纯钛膜结合自体碎骨整复种植牙美观区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技巧.方法:8例前牙美观区缺失伴唇颊侧牙槽骨凹陷畸形要求种植修复患者,采用自体碎骨屑移植充填骨缺损区,无孔纯钛膜覆盖治疗,共计植入种植体19枚.术后6个月行种植Ⅱ期手术,同时取出钛膜.结果:除一例术后1月局部钛膜暴露外,余软组织瓣均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骨缺损区呈完全骨性修复.结论:纯钛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有效地防止自体移植碎骨移位、纤维结缔组织长入,其塑形性好,能维持较大的骨再生修复空间.  相似文献   

14.
自体骨碎末与复合移植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体骨碎末与混入Bio-Oss复合移植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9周及16周后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骨末、自体骨末与Bio-Oss二者1:1混合骨末及未植骨进行比较。结果:植入的自体骨碎末恢复了一定的骨缺损,混合Bio—Oss组恢复最佳。各组16周时骨整合均优于9周。结论:植入钻孔时收集的自体骨碎末对于恢复种植体周围少量的骨缺损,是完全可行的。自体骨碎末作为供骨量不足时,可以混合适当的Bio—Oss颗粒行复合移植,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骨引导再生技术在种植体周围牙槽嵴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种植体周围牙槽嵴的重建方式。方法:植A种植体高出牙槽顶骨面,在其周围植入Bio-oss骨粉,以盖嵴式覆以Bio—Gide膜,钛钉固定。分别于术后3、6、8月。通过,临床、X线检查和二期术,观察创面与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结合情况以及牙槽嵴成骨情况。结果:显效34例49枚种植体,无效3例3枚种植体。结论:骨引导再生术可有效重建种植体周围牙槽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评价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在4只成年Beagle犬下颌第2、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并在颊侧形成3mm×3mm×5mm骨缺损区,按自身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右侧为实验侧,骨缺损区上覆盖海奥膜;左侧为空白对照侧,骨缺损区不覆盖海奥膜。术后1、4个月分别处死一组动物,摘取下颌骨,采用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测定等方法检测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情况。结果:实验侧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较空白对照侧新骨生成量多,加速了骨组织的再生过程。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促进骨缺损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17.
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国产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牙种植体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磷酸钙骨水泥引导骨再生的方式,为将来磷酸钙骨水泥能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40只日本大耳白兔,在白兔右侧股骨大转子区植入BLB种植体(Φ=3.3 mm,L=8.0 mm),同时种植体冠部制造宽度为2.0 mm、深度为4.0 mm的环行骨缺损,骨缺损区充填CPC进行修复。实验组术后1、2、4、6个月随机处死大白兔10只,对骨缺损区X线骨密度分析,带种植体的硬组织磨片的组织学观察新骨的生成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磷酸钙骨水泥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发生降解,新生骨组织沿降解裂隙长入,与种植体发生直接的接触,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月内的新骨量有显著性差别。结论:表明磷酸钙骨水泥在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展示了较好的引导骨再生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