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旋毛虫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毛虫病是一种流行十分广泛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除人以外尚有150多种哺乳动物可感染(如猪、犬、猫、牛、羊、熊等)。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在20多个省市发现有旋毛虫病人或受染动物。近年来,人畜旋毛虫感染有上升趋势。旋毛虫病主要为旋毛虫幼虫在体内移行并...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掌握旋毛虫病在十堰地区的发病情况、地区分布及影响该病分布、流行因素,为今后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在丹江口市和郧县各调查2个乡镇的2个村,每村调查健康人群500人,采集血样500份。以检测旋毛虫病抗体;结果两县市共问卷调查2034人,采样1992人,抗体阳性69人,抗体阳性率为3.46%;结论通过调查证实了我市为旋毛虫病流行区。  相似文献   

4.
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学及血清学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并殖吸虫病在河南省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其血清学诊断方法。方法 :对我们诊治的 5 0例并殖吸虫病患者进行病例分析 ;在南阳地区进行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应用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T)对本病患者血清进行抗并殖吸虫抗体的检测。结果 :本病在河南省主要分布于西部和西南部的山区及丘陵地带 ,在 5 0例患者中儿童占 6 2 % ,男性多于女性 ,夏季为本病的高发季节 ,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溪蟹和饮生溪水而感染。胸肺型、皮下包块型、脑型、腹型及心包型患者分别占本病的 5 0 %、32 %、2 2 %、18%及 12 %。嗜酸性粒细胞 (Eos)增多者占 72 %。痰、粪检查均未发现虫卵 ,皮下包块活检后病理检查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肉芽肿和隧道样改变。南阳地区居民并殖吸虫的感染率为 16 .3% ( 4 2 /2 5 7) ,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当地河南华溪蟹的囊蚴感染率为 40 % ( 4 8/12 0 ) ,实验感染大鼠后获得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和虫卵。应用IFAT对 5 0例本病患者血清检测时抗体阳性率为 10 0 % ,2 0例丝虫病、30例包虫病、9例结核病及 2 3例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反应 ,抗原片在 -2 0℃可保存 5年而不丧失抗原活性。结论 :河南省的并殖吸虫病主要因斯氏狸殖吸虫所致 ,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幼虫?  相似文献   

5.
6.
7.
一例RhD弱表达突变体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u JJ  Xu XG  Hong XZ  Jiang K  Fu QH  Yan LX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3):1638-1640
位于人类1号染色体上(1p34-36)的RHD和RHCE基因分别编码Rh血型系统的核心蛋白RhD和RhCE。其中D抗原因为具有强烈的免疫原性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对弱D表型的分子机理及频率分布等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欧洲人群中,中国人群中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我们对1例D突变体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RHD等位基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长沙、澧县和吉首三地区猪血清的旋毛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26.0%及20.9%;长沙猪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澧县和吉首,而后二地无显著性差异。又用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检测长沙及吉首的猪血清旋毛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0%和27.4%,差异亦具高度显著性。①讨论了三地猪血清抗体阳性率的差异,认为旋毛虫病在我省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9.
一汽职工散发性病毒性肝炎血清学及流行病学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一汽集团公司职工中散发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以及血清学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955份病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入院后均常规检查肝功能、血生化、B超、心电图等。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采用ELISA方法。结果流行病学特征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且慢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占多数。发病龄以20~50岁为高发病段。血清学构成比为乙型>未分型>丁型>丙型、戊型>甲型>庚型,乙型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各型肝炎。病毒性肝炎患者输血史、家族史、接触史与所发病毒性肝炎类型有很大关系。结论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做好婚前检查工作,减少社会传染性,保护生产力,减少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在下乡进行卫生工作监测中,发现这样几例病人,一家四口及其亲属三人患有相同的病,症状有腹痛、腹泻、恶心、重者呕吐、腹泻一天十余次。无里急后重感,疑是食物中毒。由于乡卫生院医疗条件的限制,辅助诊断只有血浆中的白细胞升高。医院做了对症治疗,我们追问病史,未确认可  相似文献   

11.
J D Potter 《JAMA》1992,268(12):1573-1577
  相似文献   

12.
13.
Liu D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1):807-80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以核酸、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与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为研究核心,其理论与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诸多领域,尤其是遗传、进化、发育、神经及免疫等。医学分子生物学即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白血病的流行病学是以普通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而明确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白血病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在不久的未来,其一定会为白血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 (CAH)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fe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in Indian children. It is caused by enzymatic defects in the steroidogenic pathway of the adrenal glands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impaired cortisol and aldosterone synthesis and overproduction of androgens. The disease usually presents with life-threatening problems and virilization, with long term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diagno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cid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hich continues lifelong. To ensure prope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tient, optimized disease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with steroids is required. Often the patient also requires surgical correcti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olecular genetics have greatly helped in 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The gene encoding for steroid 21-hydroxylase, CYP21, is located on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6 in the HLA region and is amplified for genetic diagnosis. Rapid characterization of point mutations is possible using the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echnique in affected children. Counselling, prenat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re recommended in all pregnant women with a positive family history to reduce or eliminate the effects in affected foetuses. This spares the female newborn the consequences of genital ambiguity and problems of gender identity.  相似文献   

17.
重庆地区肝细胞癌P53基因突变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肖文华  刘为纹  房殿春  王东 《重庆医学》2001,30(5):392-393,395
目的: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上分析重庆地区肝细胞癌致病因素。方法:采用PCR-RFLP,PCR-SSCP和PCR双链测序技术检测肝细胞癌基因突变模式,结果:在135例肝细胞癌中发现25例存在P53基因第249例密码子第3碱基G→T的颠换突变,突变率为18.5%,P53基因5,6,7和8外显子总的突变率为50%(14/28),其突变模式为突变散在于各外显子,结论:重庆地区肝细胞癌的发病有AFB1的参与,但AFB1暴露于易感人群的量不太高,与乙肝病毒等协同促进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