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曲唑酮治疗海洛因戒断症状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曲唑酮对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对照法,用曲唑酮或安慰剂分别治疗海洛因依赖临床脱毒后存在的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患者。结果:曲唑酮较安慰剂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稽延性戒断症状、情绪障碍及对毒品的心理渴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唑酮对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照观察安非他酮缓释片联合纳曲酮片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海洛因依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采用安非他酮缓释片联合纳曲酮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纳曲酮片,观察疗程为8周。采用心理渴求量表(PCS)、稽延性戒断症状量表(PWS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行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PCS、PWSS、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PCS、PWSS、HAMA和HAMD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非他酮缓释片能有效的缓解海洛因依赖患者在预防复吸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对海洛因依赖患者脱毒后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可以很好改善。安非他酮缓释片联合纳曲酮治疗海洛因依赖患者稽延性戒断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一般人口学资料、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PW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格诊断问卷(PDQ)、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量表(QOL-D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为评估工具,评估120例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心理、社会因素;并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浓度,进行动态心电图24小时心率变异分析(HRV),评估生物学因素。结果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主要受复吸、SCL-90躯体化、PDQ回避型、动态心电图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动态心电图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5-HT的影响,标准回归系数依次为:0.241、0.388、0.109、0.213、0.183、0.077。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受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因此治疗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方法 采用 E L I S A 法检测18 例未给予任何治疗药物且停用阿片类药物48 ~72 小时、18 例脱毒33 ~58 天、15 例脱毒117 ~120 天的海洛因依赖者的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同时对稽延性戒断症状或急性戒断症状进行评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的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随着脱毒时间的延长逐步向正常恢复。结论 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可考虑作为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机体恢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后自然杀伤( N K) 细胞活性是否恢复正常。方法 将18 例脱毒48 ~72 小时、18 例脱毒33 ~58 天、15 例脱毒117 ~120 天的海洛因依赖者及11 名正常对照者纳入研究。 N K 细胞活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 T T) 比色分析法测定。结果 海洛因脱毒后48 ~72 小时、33 ~58 天、117 ~120 天及正常对照组的 N K 细胞活性分别为3011 % 、3425 % 、3897 % 、4489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4 个月内的 N K 细胞活性减少( P< 001) 。海洛因依赖者随脱毒时间延长, N K 细胞活性有逐步恢复的趋势, N K 细胞活性减少与戒断症状或稽延性戒断症状无相关关系。结论 完全脱毒4 个月的海洛因依赖者的免疫功能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济泰片治疗轻度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降低轻度海洛因依赖者的复吸率提供参考。方法在河南省新乡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轻度海洛因依赖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济泰片组(n=40)和对照组(n=41)。济泰片组接受济泰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济泰模拟片,两组均治疗24周。采用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RSPWSHA)评定疗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及海洛因渴求问卷(HCQ)评定焦虑、抑郁症状和心理渴求程度,治疗期间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估安全性。结果济泰片组和对照组RSPWSHA、HAMA、HAMD-17及HCQ总评分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RSPWSHA总评分减分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治疗8周后两组HCQ评分和治疗24周后两组HAMD-17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治疗时点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济泰片治疗轻度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可能疗效不明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相关生物学因素与复吸的关系。方法对98例脱毒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血小板5-羟色胺(5-HT)、事件相关电位P300、多导睡眠图(PSG)及脑电图检测。于1年后随访,了解其复吸情况,并分析上述生物学指标与复吸的关系。结果98例海洛因依赖者脱毒1年后随访,复吸68例,复吸率为70%。复吸组与未复吸组比较脱毒后各生物学指标,前者存在低血浆AVP水平、高血小板5-HT水平、P3潜伏期延长以及PSG检测中的觉醒时间长、觉醒次数多、觉醒比高、REM潜伏期长、REM(%)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脱毒后低血浆AVP水平、高血小板5-HT水平、REM周期数少、觉醒次数多、REM潜伏期延长、P3潜伏期延长是引起海洛因依赖复吸的重要生物学因素。结论海洛因依赖复吸可能与多种生物学因素有关,相关生物学检测对预测和减少海洛因依赖者的复吸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方法:运用半结构性访谈问卷对83名男性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访谈,了解复吸原因,并比较不同类型复吸原因者在首次吸毒年龄、持续吸毒年限、成瘾时间、快感减退时间、吸毒频率、毒品依赖程度、环境诱发渴求感、平均戒断时间、最长戒断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有23人(27.7%)从未有过戒毒经历、18人(21.7%)因为心瘾强烈而复吸、20人(24.1%)由于朋友引诱、10人(12.1%)为了消除烦恼、9人(10.8%)感到空虚无聊而复吸、其他原因有3人(3.6%);从未戒毒者的成瘾时间显著短于有戒毒史者;不同复吸原因的依赖者在毒品依赖程度、平均戒断时间以及最长戒断时间上差异显著。结论复吸原因不同的海洛因依赖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9.
吸毒者一旦染上毒瘾 ,复吸率极高 ,脱毒后不到半年再复吸者高达 95 %以上[1] 。为了解复吸的原因 ,降低复吸率 ,为此 ,本文作者对 13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采用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编制的《药物滥用复吸因素调查表》和《16项复吸原因问卷》[2 ] ,对我院戒毒所收治的海洛因依赖复吸者进行调查。本文复吸者是指停用毒品 3天以上 ,并再次吸毒。2 结  果2 1 人口学特征 被调查对象共 130例 ,其中男 92例(70 77% ) ,女 38例 (2 9 2 3% ) ;平均年龄 (2 9 6± 4 0 )岁 ;小学文化 19例 (14…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海洛因依赖的手术疗效,分析术后复吸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脑立体定向术的154例海洛因成瘾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病人精神卫生状况进行调查随访。结果随访154例,时间5~6年,其中复吸52例(33.8%,复吸组),未复吸102例(66.2%,未复吸组)。复吸组术后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明显高于未复吸组和国内常模(均P<0.0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海洛因依赖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强迫症状和人格障碍的改善是消除心理依赖的基础及手术戒毒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精神病性和躯体化是复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梁素英 《四川精神卫生》1999,12(1):36-36,38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后,由于不能消除对毒品的精神依赖,复吸率高达80%~90%[1],因此,预防复吸已成为依赖者脱毒后康复期巩固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外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对纳曲酮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是目前较好的以生物学方法预防复吸的一种措施。1...  相似文献   

12.
双侧扣带回毁损术治疗海洛因精神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侧扣带回毁损术治疗海洛因精神依赖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4例海洛因成瘾病人术前行美沙酮脱毒治疗;之后采用MRI定位立体定向扣带回毁损术,在双侧扣带回前中1/3交界处射频制造毁损灶;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和帮助其回归社会。结果均顺利接受了治疗全过程,无明显并发症。随访半年,2例病人无复吸;1例术后1个月内偶有复吸,其后无复吸;另1例病人术后4个月起复吸。操守较好者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明显缓解,海洛因渴求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双侧扣带回毁损术治疗海洛因精神依赖,安全、近期有效;可能与精神症状的缓解有关,长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13.
海洛因成瘾治疗最困难之处在于:90%以上的病人脱瘾后仍会复吸,屡戒不断。考虑到初期脱瘾后仍存在的迁延性戒断症状可能是病人短期内复吸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采用药物控制迁延性戒断症状以减低复吸率,对5例顽固性复吸的病人进行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5例病人都是反复吸毒,屡戒不断者,男性,年龄20~28岁,吸食海洛因2~6年,反复戒脱5~18次,但从没能完全戒脱1个月以上。病人在家中联合应用可乐定、颅痛定、洛恩胶囊等药进行无痛苦脱瘾治疗,以完全断绝鸦片类药物10天,肌注纳洛酮不出现戒断症状为初步脱瘾。脱瘾后继续每天服用洛恩胶囊,每次4粒,每…  相似文献   

14.
罗学东  何纯正 《精神医学杂志》2001,14(4):267-267,242
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目前广泛用于脱毒治疗,然而大多数美沙酮脱毒者停药后,仍存有程度不一的戒断症状和延长性戒断综合征,导致脱毒者难以经受这种慢性折磨而重蹈覆辙。为了缓解停药后的戒断症状,顺利向纳屈酮巩固治疗过渡,我们对此组经美沙酮脱毒后的海洛因瘾者,采取停药后继续口服中小剂量凯尔丁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对吸毒相关环境线索诱发反应。方法:对来自自愿戒毒机构的36例刚完成生理脱毒(康复早期)的海洛因依赖者和劳教戒毒机构112例康复期满1年的海洛因依赖者观看吸毒相关视频同时给予海洛因模拟物及吸毒用具刺激,于暴露前后自评渴求程度、情绪以及戒断症状反应;用生物反馈仪自动记录暴露前后的生理反应。结果:环境线索暴露后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害怕/焦虑、抑郁/悲伤、戒断症状、心率、皮肤导电和肌电增高(P〈0.05),中性/放松/自然降低(P〈0.05)。自愿戒毒机构康复早期海洛因依赖者环境诱发心率增高,比康复期满一年以上者更明显(P〈0.05),其余与康复期长短无显著关系。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康复期的延长并不会使渴求和环境诱发心理生理反应减弱或消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是否缓解酒依赖患者稽延性戒断症状及心理渴求。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酒依赖患者,经苯二氮革类替代递减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SDS)〉53分,焦虑自评量表(SAS)〉50分者8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患者根据制定的心理干预模式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以抗抑郁治疗为主,并辅予常规心理护理,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DS、SAS、SQ量表分下降明显,与对照组量表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模式可缓解酒依赖患者稽延性戒断症状,降低心理渴求,帮助其维持戒断后的操守状态。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区海洛因依赖1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104例首次住入我院二科的海洛因依赖者的临床资料。男性97人,女性7人,平均年龄27.6±4.5岁,84.6%为个体户,89.4%的吸毒史在3年内。吸毒后期将海洛因放在香烟内吸或烫吸68人,静脉或肌肉注射36人。使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均可达到消除戒断症状目的。平均住院7.7±3.3天。出院后短期复吸海洛因者相当多,长期的康复治疗和善后照顾对防止复吸很有必要,加强康复机构的建设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丁丙诺啡与人工冬眠两种脱毒方法治疗后的复吸情况 ,我们对这两种疗法治疗后的病人进行为期 1年的随访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于 1999年 2~ 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 ,共 5 2例 ,其中男 34例 ,女 18例。年龄 18~ 41岁 ,平均(2 6 1± 11 1)岁 ;吸毒年限 6~ 32月 ,平均 (18 2± 11 7)月 ;日吸毒量 0 5~ 2 5g ,平均 (0 86± 0 45 )g;吸毒方式 :烫吸 2 9例 ,静脉注射 13例 ,混合 10例 ;首次住院戒毒者 17例 ,复吸后入院者 35例。均符合CCMD 3有关海洛因依赖戒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尿检吗啡阳性 ,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路脱菲与精神药物合并治疗海洛因戒断症状的疗效。方法;分析海洛因依赖戒断者路脱菲配合精神药物治疗(路脱菲组)及海洛因依赖戒断后仅用精神药物治疗(精神药物组)的疗效。结果:路脱菲组比精神药物组疗效好。结论:戒断期的1-3天有必要用路脱菲。  相似文献   

20.
海洛因依赖与饮酒的临床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与饮酒的临床相容性。方法:对130例海洛因依赖者戒断过程前后饮酒情况变化进行了自身对照。结果:海洛因成瘾前饮酒者125例,成瘾后不再饮酒者118例,患者认为饮酒会诱发或加重戒断症状,而戒断后均恢复饮酒。结论:海洛因与酒精之间存在功能拮抗性与临床不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