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案是中医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的重要载体,随着循证中医药学的发展,如何对医案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并纳入证据分级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梳理古今医案特色,比较中西医案差异,分析医案质量现状和取得的成果,提出从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客观性、学术性5个维度对医案进行质量评价,制定有中医特色的质量评价工具,促进医案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中医医案是医家学术思想、学术流派及诊疗特色的鲜活体现,对于传承中医学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国名老中医专家盛增秀老师临证医案记叙严谨、结构规整,极具研究价值。医案撰写特色为理法方药环环相扣、标本虚实层层剖析、引证据典切中肯綮、融会古今师古不泥、评价疗效实事求是、文句精彩文白相生,对当今临床医生医案写作无不启迪。文中援引盛老临证医案数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正医案记录了医生诊断治疗患者的过程,体现了医生临证实践的学术思想,是中医记录、解析个案的诊疗全过程的叙议结合的传统临证文本[1]。正如章太炎先生所云:"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可见医案研究,是发展中医学术理论,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医案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传统的医案记录方式缺乏规范,书写体例不一,编次方法各异,且多为个人经验性描述或  相似文献   

4.
文本数据挖掘技术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实现中医临床诊疗数字化、文本向量呈像,并从大量医案中整理出中医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的规律性。文章阐述挖掘中医医案规律性及数字化的方法,规范化处理中医医案文本,从而获取隐含于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之间的具有鲜明个性化的诊疗经验,论证了存在于临床医案中辨证用药配伍之间的关系。使用真实世界临床研究范式理论指导病历采集工作,不仅可如实记录诊疗活动的全过程,更有利于发掘其内在的诊病逻辑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医案是中医记录、解析个案的诊疗全过程的、叙议结合的传统临证文本,体现了中医理法方药的综合应用。名老中医是中医界的瑰宝,中医名家的临床经验和思维隐藏在医案中。面对海量的名老中医临床医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整理和挖掘研究,提取知识,凝练经验,使名老中医经验知识的快速发现成为可能[1]。《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的课题成果,收录了王绵之、李寿山、  相似文献   

6.
正医案是记载诊疗疾病的病历。早在西汉时期,淳于意就将自己诊病的记录称为"诊籍",语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这可以说是病历医案的肇始。说起医案,笔者认为它是中医优秀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也是中医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国学大师章太炎对此有极高的评价,尝谓:"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清代医家周学海也曾说过:"宋以后医书,唯医  相似文献   

7.
面向循证传承的名老中医个人医案数据挖掘研究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中医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是中医药知识的精华部分,诊疗经验是学术思想的具体表现,学习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是年轻中医大夫迅速提高诊疗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可从其专著、医案医话,或相关研究论文中获得,也可通过学习和研究名老中医的临床病案中领悟。近年兴起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名老中医医案研究工作日渐受到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举明代医家张景岳的医案为例,通过分析医案的辨证立法、处方用药,说明五脏阴阳辨证对中医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即通过加强和调整五脏的功能活动,使其恢复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自稳调节能力和抗病御邪能力,正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阐述中医外科名医医案中常用八个字的证型命名特点。结合这些医案,强调"八字证型"命名在中医外科疾病辨证中的重要性,尤其在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不一致的情况下。四字证型有着普遍认可性和简便直观性,临床使用广泛,但应逐渐认识到八字证型以其能够统筹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的特点,使其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更具针对性,是中医外科名医临床辨证用药的经验体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尝试用知识图谱的技术将名老中医医案的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予以形象的表现,用可视化的方式剖析中医医案中蕴含的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方法:基于中医药行业术语规范标准将文本形式的医案转换为符合图谱要求的结构化数据;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定义图谱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XML的三层模型实现系统架构;采用ECharts作为可视化工具,将中医医案知识结构化、层次化的关联予以呈现。结论:通过知识图谱将"平面化"的中医医案进行"多维度"呈现,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临床病案中所包含的疾病、证型、治法、处方、药物之间的关系,并基于知识图谱进行渐进式的学术思想发现,可为更好地研究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和临床知识总结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医医案的综合性分析研究近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医师实施辨证论治过程的文字记录是保存、查核、考评乃至研究具体诊疗活动的档案资料。在中医药学领域中,自古至今,从散在在各种史料中记录的医案雏形,到医案专著,医案一直伴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随着医案纪录的不断涌现,医案分析研究也层出不穷,在中医理论的形成发展传承过程中一直充满活力,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摇篮。  相似文献   

12.
李文豪  陈冬荣  李少娟 《光明中医》2023,(10):1997-1999
临床接诊能力的培养是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规培基地应着重培养学员的中西医临床诊疗思维,在夯实中西医临床三基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医患沟通能力,采取常规门诊加教学门诊、教学查房、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医案讨论、同伴互助加临床演练、规范医案书写、强化中医临床思维、增强西医诊疗能力和培养辅助检查的判读和应用能力、加强出科考核及举办学术讲座等方式来提高学员的接诊能力,培养出拥有扎实中西医基础、能运用中医诊疗技术并发挥中医特色解决临床问题的合格中医师。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基于我刊"立足中医临床,指导临床实践,报道学术前沿,传承中医精髓"的办刊宗旨,为了启迪临床思维,开拓临床思路,推广优秀的中医临证经验,我刊隆重推出"脉案精选"栏目.栏目选取当今中医学领域确有专长的中医临床家治疗少见病、疑难病或急重症病脉案,详细介绍病史、中医辨证、西医诊断及治疗经过,并附以主诊专家或医案整理者之临床体悟.脉案是诊疗过程的真实记录,具有中医学特有的个体性及灵活性.捧读医案,参详医者辨证、用药精妙之处,一案中若有一得,则积跬步或可至千里矣.  相似文献   

14.
中医医案是承载历代名医经验和诊疗特色的唯一素材,后辈中医总是以学习前人医案为提高临床和学术水平,进而成材的一个主要途径。本文论述了中医医案数据库的研发背景,详细介绍了中医医案数据库的构建步骤,以及数据库的具体功能:包括查询检索、统计分析、药物研发及用户交互等功能。总结了中医医案数据库研发的意义并对起应用前景做出展望:①中医医案数据库大大提高中医医案资源在各方面的利用效率和价值。②纸质图书产品资源的重复利用。③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医学客观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读经典做临床"是传统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中医成才的平均时间为17余年,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因此,笔者提出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医药现代传承模式,将传统模式下一人完成的诊疗知识积累变为多人协同完成中医诊疗知识的积累,实现从"读经典"到中医经典知识管理、从"做临床"到中医医案知识管理的转变,从而大大提升中医人才传承培养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医现代传承平台功能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中医杂志》2011,52(1):87
历代中医医家都非常重视医案的整理和编撰工作,这些医案是历代中医学家灵活运用中医理法方药治病活人的真实记录,其中蕴藏着许多新发现、新创造、新见解。因此,学习名家医案是中医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极为重要的方法。《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共6集,由董建华、王永炎两位院士牵头,组织全国名老中医编写,共收录了434位全国第一、二、三批名老中医的5172则医案。这些医案就像一个个鲜活的患者呈现在我们面前,年轻的中医医生如能在名医的引领下不断前进,潜心研究,用心实践,那他距离成长为名医的目标也就不远了。本丛书的特点是所选名中医在全国有广泛的影响,极具权威性;每则医案均由名老中医亲自选定,真实、可靠;其中部分名老中医已经故去,因此所收医案尤为珍贵;每则医案后均有按语,或为名医本人所为,或由后人、门徒所加;每则医案后都有编者评注,该评注以简洁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概括该名医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点,结合所选医案予以剖析,每能抓住名中医学术精髓,突出要点,对读者有所启迪。这套丛书的出版对名老中医诊疗特色的继承和诊疗经验的抢救有特殊意义。现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医案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古代中医医案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疗经验及其学术思想的载体,是中医传承发展的宝贵财富。古代中医医案整理是发挥医案再利用价值的根本保障。数据库技术是古代中医医案整理的核心技术,为医案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数据组织、存储、共享的方法。本文在概述古代中医医案的发展和传统整理方法基础上,从数据采集研究、数据模型研究和数据基础研究三个方面着手,对数据库技术在古代中医医案整理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梳理数据采集平台和方法、中央数据库和知识库、结构化语义表示和转换、数据规范化处理等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应用研究进行思考,以期为古代中医医案的整理及其再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姜丽娟教授运用桂枝茯苓丸在妇科的临床运用,介绍了姜丽娟教授运用桂枝茯苓丸在"子宫肌瘤"、"不孕症"、"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的治疗,并从从大量医案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医案进行分析,凝练。姜丽娟教授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并举,中医为主,借助西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诊疗技术的发展排查病因,了解病情进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对当前循证诊疗指南及中医诊疗指南有关证据评价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特色,提出将中医诊疗证据分为理论传承证据与研究证据两类,依据两类证据特点制定相应分级,并综合两类证据的级别确定诊疗建议的推荐级别。体现循证医学专家"共识"及"证据一致性"的证据评价原则,将中医传承证据作为中医临床诊疗的主要证据,同时兼顾现代研究的结果,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有利于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证据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古医籍医案中湿热体质的辨识与诊疗模式,为现代临床湿热体质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运用中医文献学方法及数据挖掘技术,对医案中体质、病名、证候、诊疗模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1)在古医籍医案中,共发现有体质医案1 474则,湿热体质医案76则,占体质医案总数的5.15%;2)湿热体质医案中涉及疾病48种、证候6种;3)在诊疗模式统计中,以单纯辨体论治所占比例最大,为77.63%,其他为辨体结合辨病和(或)辨证论治者。结论:1)湿热体质医案在古医籍医案中占有一定比例,虽然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已发生变化,但对湿热体质的研究依然十分重要。2)证实湿热体质是痢疾、痹证、淋证等多种疾病"异病同治"的病理基础。3)湿热体质医案中存在多种诊疗模式,以辨体论治为主,也有结合辨病及辨证论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