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专著,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在《伤寒论》理论教学中,如何突出张仲景辨证论治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研究张仲景的临床思维方式,是《伤寒论》课堂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初步提出《伤寒论》辨证思路教学8法,以...  相似文献   

2.
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一部医学经典,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长期以来为历代医家所珍视,成为学习中医必读之书。《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只有掌握《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方法,才能见病知源,达到辨证论治的目的。如何学好《伤寒论》呢?古今医家大多认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是张仲景所著我国最早的一部阐述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斯书的问世,为祖国医学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它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供了辨证论治的方法,同时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伤寒论》中辨证用药,到处都贯串了唯物辩证的思想。兹仅就对麻黄汤证及其两个变证之辨证论治的研究认识,叙述如下,敬希指正。  相似文献   

4.
经辨证是外感病的重要辨证方法,是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并加以论述的,六经辩证思想为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后世提出的其他辨证方法,均受到其影响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辨证论治在临床运用中的发展中医系麻晓慧附属医院杜秋燕关键词辨证论治,发展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特色,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导原则,首创于张仲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沿用至今。在中医现代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辨证论治的方法在临床运用中也不断地发展。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高校都在掀起热烈的创新教学热潮。进行创新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形势的需要。它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特别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笔者所在教研室至2006年起尝试开设《伤寒论思维与辨析》选修课,兹将教学体会略述如下。1开展《伤寒论》创新教学的必要性众所周知,《伤寒论》是一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著作。作为一部中医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蕴涵着丰富的辨证思想和方法,其原著的写法反映了张仲景临床辨证思维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和方法有着特殊的价值。《伤寒论》是研…  相似文献   

7.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特点,也是祖国医学的精髓.正确的辨证论治,必须以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为思想指导,以临床证侯为客观依据,准确地选方用药.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典范,要掌握其书中辨证论治的理论和规律,就必须对其所论述的每一个证侯给以真正的认识和确切的理解。古代《伤寒论》注家虽然在这方面做过很多工作,但有些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今天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浅析《伤寒论》中的八纲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开创了中医临床证治的先河,书中创立了相对完整的辨证施治诊疗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成功地实现了中医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的过渡。作为《伤寒论》重要的辨证施治方法之一,八纲辨证概括了病变部位、邪气的属性、邪正的消长、证候的性质等,为六经病的辨证施治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伟大医家张仲景所著 ,该书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证施治思想。从《伤寒论》下利证治的辨析来说明《伤寒论》中同病异治的辨证施治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论六经病辨证论治方法与临证意义聂惠民(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伤寒论;六经病;辨证论治《伤寒论》首创六经辨证思想,为后世临床医学奠定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六经病的辨证方法大经辨证为《伤寒论》的独特辨证体系,它以六经所属...  相似文献   

11.
翁超明 《疑难病杂志》2007,6(4):223-225
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其辨证施治,法度精严,是对汉以前医学的总结,奠定了后世辨证论治的基础,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极高的理论和临床价值。但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又几经注释,数为变易,已非仲景旧貌。其中有些又杂以他说,甚至掺进一些玄学思想,给我们学习理解《伤寒论》带来很大困难。将当代医家吴以岭提出的创新络病理论“三维立体网络”框架引入“六经辨证”研究中,深化对《伤寒论》临床指导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伟大医家张仲景所著,该书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证施治思想。从《伤寒论》下利证治的辨析来说明《伤寒论》中同病异治的辨证施治思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仲景辨证运用经方的思维方法。[方法]列举相关文献,引述历代名家对《伤寒论》经方的见解,理论联系实践,条文对应临床,对仲景辨证运用经方的思维方法进行论述及总结提炼。[结果]《伤寒论》充分体现出仲景的辨证思想,可从中提炼出方证对应、抓主证及辨证论治法。抓主证指在面对有特异性的证时可以采用抓主要特征的方法;方证对应指方药与疾病病机和症状体征相契合,是辨证论治的前提;辨证论治指在疾病某一阶段,根据患者症状体征总结得出证型,再根据证型病机特点立法处方,选择相应方药的循序渐进的治疗法则,以及通过病机分析法对经方进行扩展应用的思维模式。三者构成仲景辨证思维方法的主线。[结论]张仲景著《伤寒论》辨证准确,方证合一,对后世医家进一步发挥与完善辨证论治有着深远影响,其辨证思维方法对后世多有启发,值得进一步研习。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98条是展示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及进一步明辨柴胡汤证性质和掌握小柴胡汤临床应用的重要条文。针对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对该条所作诠释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认为此条是在阐明小柴胡汤临床适应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小柴胡汤的禁忌证,并由此也昭示了阳明病之实和太阴病之虚及太阴病之虚和少阴病之虚的二种鉴别诊断,从而强调了临证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伤寒论》中的喘的涵义、临床意义及分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揭示了张仲景对各种原因所致喘的不同治疗方法。反映了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与临床遣药的灵活性,为研究仲景学说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针灸疗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为体系,以理法方药相结合为形式,开创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先河。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重要学术内容和治疗手段,虽然在《伤寒论》中论述不多,但作为研习《伤寒论》及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治,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兹就《伤寒论》中有关针灸疗法的应用作一粗浅地探析,以供同道在学习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伤寒论》中的咳喘,进行了详细的证候分类和阐述,从而揭示了张仲景对各种原因所致咳喘的不同治疗方法。反映了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与临床遣药的灵活性,为研究仲景学说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8.
经方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所记载之方剂,乃是相对于宋、元以后所出现的时方而言.由于经方具有用药精当、效专力宏的特点,辨证得当,收效往往立竿见影,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导师王新陆教授从事临床30多年,擅长经方治病,屡获佳效.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以阴阳为纲,六经为目,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对六经辨证、辨证施治、方剂选用、用药变化等方面,分析张仲景在错综复杂的“证”和“候”关系中,准确把握六经辨证及论治的一般性与原则性的“常法”和特殊性与灵活性的“变法”。  相似文献   

20.
食欲辨证是张仲景辨证论治学术思想的重要体现,故以“能食、不能食”和“欲食、不欲食”作为线索,通过总结、归纳《伤寒论》中描述食欲状况的条文,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