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凉血解毒饮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饮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两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分别服用凉血解毒饮和强的松,连续用药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凉血解毒饮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疗效、改善血小板计数、改变巨核细胞成熟障碍、降低白介素2水平诸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均优于激素治疗组。结论凉血解毒饮能较好地升高血小板计数,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益气滋阴凉血活血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本病以出血倾向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血证""紫癜"范畴.临床辨证常分血热妄行证、气虚不摄证、阴虚血热证、瘀血内阻证4个证候.中医对ITP的治疗多以辨证论治为主,有以重于病因病机分证论治者,有以验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者,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ITP急性期或慢性急性发作期,多因外感热毒或热伏营血,以致火盛动血,灼伤脉络,临床以实证为主.部分实证病例随病情发展火热之邪伤气耗阴可转为慢性,而多数病例开始发病即为慢性.脾肾亏损为其发病基础,且该病大多与(气、阴)虚、瘀、热有关.结合该病特点,笔者对我院2005~2008年门诊及住院病例,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特拟益气滋阴凉血活血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是以出血及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ITP 患者体内产生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s)结合后,使得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RES)被大量破坏,而形成出血症状。急性 ITP 有80%以上的患者能够自  相似文献   

4.
庄万传 《安徽医学》2010,31(10):1272-127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被国际ITP工作组正式统一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仍简称ITP。本病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加致其数目减少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主要以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加致血小板短暂或持久减少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皮呋黏膜瘀点、瘀斑、月经量多、尿血,严重者可因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芍合剂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将5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予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steroid,GC)、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high dose gamma globulin,HD-Ig G)同时给予白芍合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GC、HD-Ig G治疗。检测各组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血小板数量。结果在治疗第1~4周,两组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5周开始,GC逐渐减量,停用HD-Ig G,两组血小板水平逐渐显示出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56例慢性ITP对比观察,白芍合剂可以提高血小板水平,并且在GC减量和停用HD-Ig G后,可将血小板水平稳定在理想状态,充分说明它对于机体的免疫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中医“血证”的范畴,目前现代医学大多采取激素治疗,副作用多、疗效不理想,余自拟凉血益气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祛风凉血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中医病因学的角度分析了风邪在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或慢性ITP急性发作患者发病中的作用。认为风邪化热、迫血亡行是ITP出血的主要原因和病理基础,进而指出祛风凉血法是治疗ITP的主要方法,并从药理学的角度和临床的角度分析了祛风凉血法治疗ITP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以来妊娠合并ITP患者32例(A组),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女性患者80例(包括B组:正常分娩者40例;C组:非妊娠但有ITP 40例)作一比较。结果与B组相比,A组其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等均相应提高,而母婴病死率、新生儿窒息率无差异。与C组比,A组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凝血功能及出血倾向等差异显著。结论 ITP会影响妊娠者的凝血功能。加重妊娠的出血倾向,而妊娠不影响ITP的病情,但却可能减轻ITP患者的临床征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P)的百分比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0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RP的百分率,并与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30例正常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30例ITP病人治疗前网织血小板百分比(RP%)为(27.2±8.3)%,治疗后的ITP病人RP%为(8.3±2.4)%,治疗前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RP%为(8.4±2.3)%,治疗前的ITP病人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的ITP病人RP%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15例AA的RP%为(6.3±2.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RP%测定,有助于ITP的诊断及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10.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2 4 (女 1 8,男 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ura,ITP)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 ] .病程 <6mo1 0例 ,>6mo8例 ,>1 2 mo6例 ,最长 1 5mo.初治者 1 0例 ,复治者 1 4例 .复治者为用泼尼松、达那唑或长春新碱无效或疗效不显著者 .各例均有较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 ,包括皮肤出血点及瘀斑、口腔粘膜血泡及齿龈出血 ,以及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月经过多等 .2 4例均进行了骨髓涂片检查 ,骨髓增生均在正常范围内 ;巨…  相似文献   

11.
对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中医理解和治疗目前仍呈百家争鸣之态。通过挖掘总结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经验,从"气阴之辨"、"脏腑之辨"、"经络之辨"对CITP治当从"气阴"进行了系统阐述。旨在进一步明确对CITP的中医认识,进而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d对激素抵抗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按激素治疗的反应性,分为激素敏感组22例和激素抵抗组18例,另选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分别收集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其中激素抵抗组部分细胞经柴胡皂苷d处理,比较各组PBMC细胞中GRβmRNA水平,转录因子AP-1、NF-κB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结果:激素抵抗组GRβmRNA表达亢进,AP1、NF-κB、IL-2升高,IL-10下降,与激素敏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柴胡皂苷d作用后,GRβmRNA表达下调,AP-1、NF-κB、IL-2下降,IL-10升高,与激素抵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抵抗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存在GRβmRNA表达的亢进,且与转录因子AP-1、NF-κB和细胞因子IL-2水平正相关,与IL-10水平负相关。应用柴胡皂苷d可以调控激素抵抗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GRβmRNA的表达,并使异常的转录因子AP-1、NF-κB和细胞因子IL-2、IL-10水平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11例AATP和65例ITP进行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相似、AATP对肾上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比ITP患者差,发现1例AATP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TP髓象显示巨核细胞减少或缺(?)。文中对AATP可能病因和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网织血小板(RP)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ITP、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50名健康人外周血中百分比,同时计算RP绝对值。结果:ITP组RP百分比((32.4±10.5)%)明显高于对照组((9.6±4.6)%)(P〈0.01),RP绝对值((9.1±5.9)×10^9/L)则低于对照组((20.9±13.1)×10^9/L),在治疗明显好转后RP百分比明显降低((11.9±5.7)%),与治疗前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AA组RP百分比((5.8±1.8)%)和RP绝对值((2.2±1.4)×109/L)都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RP在IT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且在观察其治疗效果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味小柴胡颗粒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加味小柴胡颗粒联合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并与单用强的松比较。方法本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将6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加味小柴胡颗粒 强的松)30例和对照组(单用强的松)30例治疗。结果观察组30例全部完成试验,对照组2例因分别并发活动消化道溃疡和严重感染而终止试验,其余28例完成试验。观察组有效率86.76%,对照组有效率60%;6个月后血小板仍大于50×109/L的病例观察组占56.67%,对照组占26.67%;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53.33%,对照组100%,以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加味小柴胡颗粒和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有效期,降低激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及PAIgG,并比较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咐竞争法检测PAIgG,用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法(MAIPA)和改良抗原捕获ELISA法(MACE)检测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 b/Ⅲa、GPⅠ b/Ⅸ和P-选择素)的特异性抗体。结果 PAIgG在ITP组的阳性率为94.0%,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为53.3%。MAPIA和MACE在ITP组的阳性率分别为GPⅡb/Ⅲa 31.3%、26.7%,GP Ⅰ b/Ⅸ12.0%、8.7%,P-选择素24.6%、19.3%,在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中MAIPA和MACE的阳性率除1例P-选择素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与ITP组相比,P<0.001。结论 PAIgG的敏感性可达90%以上,但特异性较差;而MAIPA和MACE虽然敏感性较低,但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并能鉴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可成为ITP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小柴胡汤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的体重增长率、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和骨髓巨核细胞数量的影响来探讨小柴胡汤的药效。方法:建立ITP模型小鼠,将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和小柴胡汤组,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分组给药,共14d,分别于给药前后称重、测出血时间;给药前、给药后4d、7d及14d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造模21d处死,剥离股骨取骨髓测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下降,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出血时间延长,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产板巨核细胞减少,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小柴胡汤组体重增长率明显提高,与模型组、激素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给药组均使血小板计数上升、出血时间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减少,产板巨核细胞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提升血小板计数,促进骨髓巨核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小板特异性抗体(PAIg)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改良单克隆特异性抗体俘获血小板(MAIPA)技术检测35例ITP患者(ITP组)、32例慢性障碍再生贫血(CAA)患者(CAA组)、30例恶性血液疾病患者(恶性血液病组)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特异性抗体GP Ⅰ V、GPV、GPⅠb/Ⅰ X及GPⅡb/Ⅲa抗体阳性率,并比较4种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ITP组、CAA组、恶性血液疾病组以及正常对照组4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1.43%、15.63%、10.00%及0.00%,ITP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余3组,CAA组与恶性血液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P Ⅰ V、GPV、GPⅠb/Ⅰ X、GPⅡb/Ⅲa联合检测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与单一抗体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Ig可鉴别ITP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疾病,并作为ITP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含量的变化及紫癜康颗粒对其干预作用,探讨外周血小板计数、TPO含量变化与ITP发病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紫殿康高、中、低剂量组,共7组,每组12只,采用腹腔注射豚鼠抗BALB/c小鼠血小板血清(APS)的方法造模,观察14 d,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小板计数;酶联免疫方法检测ITP模型小鼠外周血TPO含量。结果:ITP时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TPO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康颗粒可以明显提高血小板计数和TPO的含量,而中剂量组疗效最佳。结论:ITP小鼠存在外周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调节巨核细胞的正性作用因子TPO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紫癜康颗粒可明显提高外周血小板数量和TPO的含量,使ITP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及抗HP治疗在ITP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71例确诊为ITP的初治总者,采用14碳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分为HP阳性者48例和HP阴性者23例。HP阳性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24例,泼尼松组24例,HP阴性者23例为对照组,联合用药组予抗HP治疗及泼尼松治疗,泼尼松组、对照组仅用泼尼松治疗。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3个月血小板计数均呈递增趋势,联合用药组增加最明显,同时与泼尼松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泼尼松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泼尼松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7%、62.50%、56.52%,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泼尼松组(P〈0.05)、对照组(P〈0.01);泼尼松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对HP阳性的ITP患者行抗HP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