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苏煜 《华夏医学》2012,25(2):189-19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术中诊刮在减少肌瘤剔除术后阴道出血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因子宫肌瘤在我院行肌瘤剔除术的患者78例,记录术后阴道出血;从以上患者中选肌壁间肌瘤30例为对照组(A组).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内膜诊刮患者30例为研究组(B组),比较术后阴道出血.结果:肌瘤剔除术后阴道出血与肌瘤的位置有关,黏膜下、肌壁间、浆膜下3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B组术后阴道出血明显少于A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肌瘤剔除术后阴道出血与肌瘤生长部位有关,与子宫肌瘤患者伴发内膜病变有关,肌瘤剔除术中进行诊刮术,能明显减少术后阴道出血,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正逐渐替代开腹肌瘤剔除术,成为子宫肌瘤患者的微创手术治疗首选[1-2].但LM在肌壁间肌瘤手术中仍存在操作困难、时间长、出血多且术中转开腹的危险性高等诸多不利因素[3].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流产2例,早产6例.多发生于孕21~28周黏膜下肌瘤和较大肌壁间肌瘤患者;臀位5例,产后出血3例,均发生在剖宫产术后,手术时间(58±12)min.12例经阴道分娩28例剖宫产患者均在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其中切除子宫3例:2例为肌瘤多发,直径6-8cm,术中创面大,出血多,为避免术后感染、出血而切除子宫;1例为肌瘤过大,直径约12cm,肌壁间肌瘤,突向宫腔,切除后子宫内膜缺损过多而行次全子宫切除.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使子宫肌瘤患者避免了二次开腹手术,故认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96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Xia EL  Duan H  Huang XW  Zheng J  Yu D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173-17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TCRM)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对96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TCRM手术,术中进行B超声或腹腔镜监护。962例中0型子宫肌瘤281例,Ⅰ型316例,Ⅱ型282例,多发黏膜下及壁间肌瘤34例,宫颈肌瘤11例,脱出肌瘤23例,子宫腺肌瘤15例。用TCRM五步手法实施手术。结果962例患者的子宫大小平均为孕(74±13)周(5~11周),宫腔深度平均(83±14)cm(7~13cm),切除肌瘤最大直径为72cm。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977%。切除肌瘤重量平均(23±31)g(4~145g)。手术时间平均(32±173)min(9~145min)。术中出血平均(8±19)ml(5~400ml),无输血者。并发症为一过性发热3例,子宫出血1例,子宫穿孔1例,TURP综合征2例。术后月经减少情况0型黏膜下肌瘤为100%,Ⅰ型为991%,Ⅱ型为9402%,宫颈肌瘤和脱出肌瘤为100%,多发黏膜下及壁间肌瘤为84%,子宫腺肌瘤为87%。术后痛经减轻的比例为78%,贫血治愈比例8295%。结论TCRM切除子宫肌瘤安全、高效,是子宫黏膜下和壁间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与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3年12月腹腔镜下子宫壁间肌瘤切除56例为观察组(A组),随机选择经腹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38例为对照组(B组).结果:术中出血A组少于B组,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B组,A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B组,A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具有创伤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必将成为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较大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方法 对53例较大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前经阴道B超测量肌瘤大小,分为肌瘤直径5~7.9 cm组,肌瘤直径8~12 cm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穿破内膜例数、术后妊娠时间、孕周、产科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等差异.结果 8 ~12 cm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穿破内膜率均较5 ~7.9 c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妊娠时间、孕周、肌瘤部位、产科妊娠并发症和分娩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严密随访下,较大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分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线圈套扎法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也  叶丽梅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556-1556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组8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年龄23~45岁,均为单发性子宫肌壁间肌瘤,直径为3~12cm。术前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有异常出血的患者术前宫腔镜检查及诊刮术,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术前B超检查明确肌瘤的部位、大小、离官腔的距离,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内科合并症。将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术中运用1-0微乔线体外自制线圈套扎子宫肌瘤基底部减少出血,B组于子宫肌瘤周围注射缩宫素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8.
王岚  苏庆红  葛莉宾 《广西医学》2012,34(3):300-30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M)的手术适应证及不同部位、大小的肌瘤对手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6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浆膜下肌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大于单发肌壁间肌瘤组(P<0.05);肌瘤直径>5 cm,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大于肌瘤直径≤5 cm者(P<0.05).结论 浆膜下肌瘤、直径>5 cm的肌瘤在LM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电视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视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 (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 3 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TCRM的手术经过、手术效果。结果 共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 5 0个 ,包括直径达 5cm肌瘤、宫角部肌瘤、多发性肌瘤及宽蒂肌瘤 ,平均手术时间 ( 2 3 2 1± 15 0 4)min( 5~ 60min) ,无手术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 97% ,满意率 94%。结论 TCRM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邱小凤 《吉林医学》2013,(32):6687-6688
目的:研究与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位置、数量和大小对产妇分娩、产科结果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112例,分成两组,浆膜下肌瘤组和肌壁间肌瘤组,其中浆膜下肌瘤组89例,肌壁间肌瘤组23例。对112例产妇的治疗方式和产科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收治的产妇共9 840例,有11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占1.14%,肌瘤的位置、数量和大小对并发症发生率、生产结果以及分娩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产科并发症均会发生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当中,并且具有极高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术中要慎重实施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11.
张国琼 《河北医学》2013,19(1):71-74
目的: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黏膜下子宫肌瘤,并评价该手术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21例黏膜下子宫肌瘤采用宫腔镜技术治疗,11例0型(A组),7例I型(B组),3例Ⅱ型(B组)。观察治疗结果并对比两组治疗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4.5±11.45min,术中血量为59.3±14.64mL,住院时间为4.7±1.34d,术后满意率为90.4%。A组和B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好,恢复快,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最佳选择,尤其适用与0型黏膜下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超监护下采用宫腔镜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内突型肌壁间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术中联合B超监护下,对32例子宫壁间内突肌瘤患者进行手术,采用钳夹、扭转、牵拉等方法成功实施手术。结果32例内突壁间肌瘤中,有29例为1次切净,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0.6%。其手术时间:最长2.25h,最短30min,平均44min;出血量:最多出血量80mL,最少出血量5mL,平均22mL。32例中有3例出现并发症,约占9.38%,其中术后发热(合并重度贫血)1例,子宫出血1例,TURP综合征1例。结论B超监护下采用官腔镜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内突型肌壁间肌瘤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3.
毛世云 《中外医疗》2016,(21):103-105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的相关问题。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与缝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改进后的缝合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时间为(39.6±82.5)min、术中出血量为(135.4±16.5)mL、术后粘连率为22.5%,对照组分别为(44.5±137.8)min、(213.6±24.9)mL、7.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是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该手术具备创伤小、术野清晰、失血少、切口美观以及术后恢复速度快等多种优势,值得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经阴道彩超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歆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8):978-979
目的:总结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的阴道彩超声像图特点,探讨阴道彩超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子宫黏膜下肌瘤表现为宫腔内的类圆形或舌形低回声团块,团块基底部内膜回声中断,团块可部分或全部突入宫腔;自子宫肌层探及线状血流信号穿入团块内,团块周边可有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动脉性血流频谱为中等阻力或低阻力。结论:阴道彩超能清晰显示宫腔内瘤体结构及肌瘤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对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的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56例行大径线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分成腹腔镜组(LM组)30例和开腹组(TAM组)26例,腹腔镜组采用连续锁扣"双层"缝合术,开腹组采用连续缝合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大经线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提高腹腔镜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总结分析 1998年 11月至 2 0 0 1年 11月对 5 0例子宫体积≤ 18孕周、无子宫脱垂的子宫肌瘤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5 0例均成功完成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时间 35~ 2 0 5min(中位数 80min) ,出血量 40~ 30 0mL(中位数 10 0mL) ,全部病例均无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直肠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 6周随诊 ,阴道残端愈合良好。【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术式 ,术前应对子宫的大小、活动度、阴道的容量、肌瘤的位置和大小、患者的绝经情况以及术者的经验等多种因素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127例,经阴道超声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结果:二维图像上均呈特征性改变;CDFI示子宫肌瘤周边血流丰富,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为0.56±0.18,子宫腺肌瘤周边血流信号稀少,RI为0.76±0.06;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腺肌瘤符合率分别为:95.8%、94.6%。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8.
隋丽红 《中外医疗》2014,(24):37-38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的12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60例对照组患者则使用传统开放性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发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以做出科学的比较。结果 18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发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对应数值是(97.36±22.15)mL、1.7%、(4.7±0.81)d。而6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所对应的数据是(115.26±20.41)mL、11.7%、(7.3±1.25)d。结论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的病发率,对于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制约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制约因素。方法:选择子宫单发及多发壁间肌瘤各60例,每组各30例分别局部注射催产素及电凝双侧子宫动脉主干辅助止血后在阴式彩超监测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比评价其效果。结果:两种辅助止血方法后切除子宫肌瘤,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出血量,催产素辅助止血组显著多于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电凝子宫动脉主干辅助止血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监测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术中阴式彩超监测切除子宫肌瘤从根本上降低了手术后的残留及复发;电凝子宫动脉主干止血方法优于催产素辅助止血方法;子宫动脉阻断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可不再考虑肌瘤部位对手术的制约,对卵巢功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