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小林 《江西医药》2015,(3):269-270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采用X线与CT诊断的价值进行评价,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121例临床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采取X线和CT对骶髂关节病变进行诊断,并对两种手段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骶髂关节0-Ⅱ级改变X线检出率低于CT检查(P<0.05),Ⅲ-Ⅳ级改变两种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P>0.05)。结论 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初级病变的诊断率和准确性较高,在早期病变诊断中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1例,分别采用CT及X线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总检出率及不同分期检出率等。结果患者X线与CT检查骶髂关节病变检出个数分别为62个,77个,病变总检出率分别为75.6%,93.9%;患者CT检查骶髂关节病变总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患者CT检查骶髂关节病变0期、3期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检查(P<0.05),但是1期、2期及4期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X线检查相比,CT具有较高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价值,能够有效发现微小病变,对于提高临床病变检出率及早期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X线、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5年5月在某院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57例患者的X线和CT的影像资料,入院后对所有患者均行X线和CT检查,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现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CT提高了0级、Ⅰ级和Ⅱ级的诊断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Ⅲ、Ⅳ级的诊断,两者诊断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和CT在骶髂关节的影像征象均表现为关节面模糊、骨侵蚀、骨硬化、关节间隙变化和脊柱强直,但CT对上述影像征象发现率上明显高于普通X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但X线检查方法简单,成本低,可做为首选的筛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8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采用X线、CT和MRI进行检查,观察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表现以及分级情况。结果对0级强直性脊柱炎分级检出率方面,MRI明显高于CT检查和X线,经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CT检查的Ⅰ级、Ⅱ级强直性脊柱炎分级检出率均优于X线,经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MRI、X线平片检查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MRI、X线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MRI对软组织病变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分级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X线及CT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X线平片和CT片,通过影像表现进行病变分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X线和CT在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影像学改变主要为关节面模糊、关节软骨及骨侵蚀和硬化、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关节强直.CT对早期病变(0-Ⅱ级)检出率比X线高;Ⅲ-Ⅳ级X线与CT改变偏差很小(P〉0.05).结论 CT扫描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较X线平片能更好地显示局部细微病变情况,对病变早期发现与分期更准确,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线以及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摘取4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进行X线以及CT检查。结果 CT检查能够更准确检出早期病变,Ⅲ、Ⅳ级诊断中,X线以及CT检查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CT检查能够更加准确诊断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并且还能够准确判断出患者的病变分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X线、CT和MRI检查对于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中的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本院中进行治疗、诊断明确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随机抽取其中1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CT和MRI检查和诊断,并将所用的三种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采用X线诊断的准确率为44.00%、CT诊断的准确率为92.00%、MRI诊断的准确率为94.00%。其中CT和MRI诊断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X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准确率略高于CT,但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囊性变或关节面侵蚀检出率为94.00%、骨质硬化检出率为93.00%、毛刺感或欠光滑检出率为95.00%,均明显高于X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各种检查中,MRI、CT检查诊断方式相较于X线检查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尤以MRI检查更佳,可作为首选检查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X线、CT及MRI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表现,评价三种方式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分析了24例患者MRI骶髂关节的表现和1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CT及X线表现,然后再对照其分级阳性情况的发生率,分析该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存在的意义。结果对所有1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256个骶髂关节进行X线及CT检查,其表现分别为0级50个,Ⅰ级82个,Ⅱ级312个,Ⅲ级52个,Ⅳ级16个。存在软骨异常的有24例AS患者的46个骶髂关节,表现为T1WI及T2WI上无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取代了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结论目前进行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最简便可行的方法仍然是采用骶髂关节X线平片,但在分析定性方面CT及MRI效果明显要比X线平片好,虽然CT及MRI在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方面差异不显著,但在显示关节滑膜增厚、韧带损伤、软骨破坏等方面,MRI表现要好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分辨CT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骶髂关节高分辨CT检查,观察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高分辨CT表现特征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的髂骨侧,表现为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面毛糙、破坏伴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52例中0级0例,Ⅰ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25例,Ⅳ级2例。结论:高分辨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继  申爱强  吉华明 《河北医药》2011,33(10):1469-147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骶髂关节MSCT检查,观察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参照纽约诊断标准分析评级。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MSCT表现为关节面毛糙,关节面下多发小囊状骨质吸收、破坏伴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关节骨性强直等。本组无0级病例;Ⅰ级2例(6.06%);Ⅱ级7例(21.21%);Ⅲ级11例(33.33%);Ⅳ级13例(39.39%)。结论 MSCT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病变,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做出正确诊断和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1.
家新红 《黑龙江医药》2014,(6):1434-1435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X线检查结合CT平扫在诊断早期强制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分别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CT平扫和X线+CT联合扫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检查结合CT平扫对于关节病变、低程度骶髂关节病变程度较单独X线检查或CT平扫有着更高的检出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X线检查结合CT平扫有助于提高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检出率,对于开展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磁共振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从未正规诊断,无银屑病、结肠炎及尿道炎)患者,行骶髂关节X线和MRI检查。结果发现骶髂关节X线异常12例,检出率52.2%,骶髂关节MRI异常20例,检出率87.0%,MRI检出率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能够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早期病理改变,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方法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比观察X线、CT和MRI进行检查骶髂关节病变的差异。结果研究所选的105例患者均为早期AS,X线诊断准确率71.42%,CT为89.52%,MRI为100.00%,根据AS诊断分级属于0级,三组患者AS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X线是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的基础,但是意义有限,CT可客观的对AS进行分级,显示出骨质发生的病变,MRI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可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及早做出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的效果。方法分析5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通过X线诊断和CT扫描检查。结果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分级和分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与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无明显差异,X线与CT扫描均可以为临床资料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平片、CT、MRI表现及早期征象.方法 从45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筛选出21例符合入组标准、资料完整、临床证实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发现骶髂关节病变出现率100%.本组21例中:DR显示骶髂关节病变关节间隙变窄1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X线平片和螺旋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 研究136例该类患者的有关资料,具体着重分析X线、CT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结果 X线结果与螺旋CT结果的0级、Ⅰ级、Ⅱ级符合率均在50%左右,Ⅲ级、Ⅳ级符合率超过84%;X线关节及骨蚀征象结果优于CT(P〈0.01).结论 X线可以确诊该病的中期和晚期病变情况,螺旋CT对于病症分级具有辅助作用,对于疑似患者应复查螺旋CT.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丽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3):79-8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分析其早期影像学表现,比较X线与CT扫描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具有典型影像表现并经临床确诊的4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X线平片、CT,分组对照其征象及变化。结果AS早期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面不清,局限性硬化,侵蚀,虫噬样破坏,关节强直等。就病变征象而言,X线可与CT显示的基本相同,但CT对细微结构可显示得更加清晰,能更直观地反映病变的范围及关节间隙的改变,对早期病变显示优于X线。结论骶髂关节骨质发生侵蚀、破坏、囊变、骨质硬化是AS的早期征像,CT对病变细节显示更清楚,对早期病变更具敏感性,对疗效观察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高分辨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钟值。方法:对563例成人AS患者的骶髂关节行高分辨CT扫描和X线平片,分析对比两组征象和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增生硬化、关节糜烂和间隙改变、关节强直、关节腔内气体影及软组织影是骶髂关节病变的基本征象。结论:高分辨CT检查可明显提高骶髂关节病变的确诊率,并可明确病变的演变情况,对病变早期诊断、病变分期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影像中的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于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42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应用X线、CT和MRI对患者的骶髂关节病变进行比较。结果 4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有84个骶髂关节病变,其X线及CT表现为:有13个0级,有15个Ⅰ级,有46个Ⅱ级,有6个Ⅲ级,有4个Ⅳ级。其中有11例患者的22个骶髂关节出现软骨异常表现,主要在T1WI和T2WI上出现无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而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消失。结论骶髂关节X线仍然是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简单可靠的方法,但是定性分析较CT及MRI差,CT和MRI对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基本一致,但MRI对于软骨破坏及韧带损伤方面的诊断优于CT。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X线平片与CT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平片及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为:髂骨侧关节面模糊,皮质部分完全消失,靠近皮质部的松质骨增生硬化糜烂、密度不均呈融雪状,骨小梁模糊,随病程延长可向骶骨侧与韧带部发展,关节内软组织肿胀等。结论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例,骶髂关节的CT扫描较X线平片能更好地显示局部细微病变情况,对病变早期发现与分期更准确,CT复查对拟诊Ⅰ期病例的确诊、了解病变的演变情况和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X线平片能对大部分骶髂关节炎作出诊断,尤其斜位片更利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观察,影像检查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