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我科自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漏斗胸47例,采用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进行矫治。结果:本组4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置入1枚支撑钢板45例,置入2枚支撑钢板2例,术后畸形均得到矫治。47例均获随访3~37月,平均17.6月。术后气胸2例,钢板移位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2月后复查胸部x线评定矫形效果:满意38例,较满意9例。目前已有15例拆除矫形钢板,均无复发。结论:非胸腔镜辅助改良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漏斗胸Nuss手术的研究进展。方法 在Pubmed、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漏斗胸、Nuss手术、外科治疗为关键词,查阅2000年1月—2015年2月有关Nuss手术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漏斗胸是一种胸壁凹陷性畸形,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Nuss手术是治疗漏斗胸的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手术效果良好等优点,已经成为修复漏斗胸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Nuss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良以及腔镜技术设备的完善,Nuss手术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胸腔镜辅助Nuss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和快速恢复的优点。结论 Nuss手术的研究发展给漏斗胸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福音,但在具体临床应用中,术式的选择尚未达成共识,其发病机制和临床应用的具体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腔胸镜三切口手术治疗漏斗胸的近期疗效。方法:2008年3—2012年4月我科共收治漏斗胸病人68例,采用无腔胸镜双侧胸壁及剑突下三切口手术方法进行矫治。结果:6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5例植入2枚支撑架,63例植入1枚支撑架,术后均达到正常胸廓的形态。6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4—52月,平均16月。全组术后3个月复查,近期效果满意,无支架排斥反应,无支撑架滑动移位等并发症。术后3月,根据Nuss评定标准,优63例,良5例,差0例,优良率100%。目前已有16例取出支撑架,均无复发。结论:无胸腔镜三切口手术矫正漏斗胸安全易行,近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NUSS术与超微创漏斗胸矫治手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漏斗胸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漏斗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NUSS术组(80例)和超微创组(50例),NUSS术组实施胸腔镜下NUSS术,超微创组实施超微创漏斗胸矫治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住院时间)、Haller指数、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钢板支架移位率、需要再次手术矫治率、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USS术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小于超微创组(P<0.05);2组患者术后Haller指数较术前低(P<0.05),且NUSS术组患者术后Haller指数较超微创组低(P<0.05);术后6个月,NUSS术组总有效率较超微创组高(P<0.05);NUSS术组并发症发生率较超微创组低(P<0.05)。结论 NUSS术相比超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胸廓形态改善更佳、术后并发症更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经验.方法:采用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19例,其中对称型14例,不对称型5例.结果: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8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另1例切口感染,经换药及二次缝合后痊愈.随访2个月至2 a,19例矫形板均未取出;患儿生长发育正常,胸廓外形满意,无特殊不适;胸部X线片显示钢板无移位、旋转.近期疗效优15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为94.7%.结论: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满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广泛对称型漏斗胸.  相似文献   

6.
目的:胸腰椎骨折是常见的脊柱骨折,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临床治疗方案,分析其临床疗效及矫形后近期椎体高度丢失对提高脊柱重建生物力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至2013年就诊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诊断为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胸10-腰2)36例,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进行每3个月定期随访,记录不同时间点患者腰背痛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Cobb角。通过CT评估脊柱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建议患者术后1年随访,记录上述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矫形手术、内固定取出手术,并完成内固定取出手术后1年门诊随访,记录不同时间患者的各项评估指标。和术前相比,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Cobb角明显改善并能有效保持(P<0.05);取出内固定术后,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Cobb角有所丢失(P<0.05)。结论:通过分析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原因,治疗近期疗效与胸腰椎节段特殊的生物力学因素、椎间盘损伤后的应力传递改变等密切相关。对于胸腰椎骨折矫形手术内固定取出后,仍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及必要的支具保护,从而维持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开展漏斗胸微创矫形手术的生物力学研究以及阐述矫形机制对于提高矫形手术水平、开展个性化手术治疗、发展新的矫形手术方法和扩展微创矫形手术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漏斗胸微创矫形手术已经成功用于儿童的漏斗胸矫形,但是成人漏斗胸矫形手术的应用还未普及。面对漏斗胸矫形可能会加重脊柱侧弯的风险,医生被迫放弃手术,致使部分漏斗胸合并脊柱侧弯的患者终生不能得到治疗。总结漏斗胸微创矫形手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包括胸廓模型的三维重建、矫形模型的应用、矫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在临床的应用。结合成人漏斗胸矫形数值模拟的特点提出解决方法,并针对漏斗胸的生物力学研究现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计算模型需要考虑主要肌肉、椎间盘、前后纵韧带、椎体横凸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实验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 方法对20例小儿漏斗胸Nuss手术患儿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20例成功实施nuss手术,平均7天痊愈出院,无发生并发症. 结论重视和加强术后的护理干预和指导是手术成功的主要环节,也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漏斗胸是最常见的前胸壁畸形,主要由前胸壁凹陷形成。由于前胸壁的凹陷,使胸腔容积缩小。国内外报告都证明漏斗胸病人确实存在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且因畸形存在,病人因形体异常而产生一定的心理损害。因此,及时行手术矫治是完全必要的。我科应用胸肋重叠抬举术治疗漏斗胸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京南  黄胜  易立文  李洁 《医学信息》2010,23(3):647-648
我院2007年5月~2008年5月对36例先天性漏斗胸的患儿实施了胸腔镜下Nuss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先天性漏斗胸患儿,男23例,女13例,年龄2岁6月~13岁,平均4岁,术前均行X线胸部正侧位片、胸部CT、  相似文献   

11.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ectus excavatu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clinical outcomes in pectus excavatum patients undergoing a Ravitch operation with those undergoing a Nuss procedure.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one hundred and twenty thre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avitch operation (n=16) and Nuss procedure (n=107) between 1995 and 2002.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7.9+/-6.2 yr. In the Ravitch group, operation time was 196.9+/-61.0 min, and required 10.2+/-2.6 chondral bone resections. Average hospital stay time was 15.9 days. In the Nuss group, operation time was 67.2+/-33.1 min, and bar removal was required two years after the bar insertio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averagely 8.0 days, and postoperative re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five patients due to bar displacements, while early bar removal was required in one patient. The patient interviews for operation results were conducted and revealed that 92.3% of the patients in the Ravitch group showed good to excellent, while 93.3% of Nuss bar removed patients replied good to excellent. Though Nuss procedure has many advantages, it also has some disadvantages. So, the method of the operation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SchazkerⅣ、Ⅴ、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骨科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对收治的4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双钢板法治疗(改良组),术后随访1年,并与本院骨科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3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普通组,采用普通的双钢板法治疗)的手术、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76.3±23.4 min、术中出血量225.4±81.3 mL,高于普通组患者(P<0.05)。改良组患者的术后负重时间19.8±5.8月,骨折愈合时间3.6±0.8月,均显著的短于普通组患者(P<0.05)。改良组和普通组术后3 d、3个月、末次随访时分别测量TPA、PA角,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6个月及末次随访,改良组患者的屈曲、伸直均优于普通组患者,但仅屈曲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为优良率95.24%,高于普通组的75.76%(P<0.05)。结论:改良双钢板法治疗Schazker Ⅳ、Ⅴ、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较普通单钢板法虽然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多,但其复位效果更好,术后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均缩短,同时患者可以早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静脉溶栓用于发病3~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2例发病在3~4.5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n=76)和对照组(n=76),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r t-PA静脉溶栓。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出血性转化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30,90 d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90 d观察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的出血性转化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3~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仍具有显著效果,且并未明显增加出血性转化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97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的垂体瘤患者,其中神经内镜下治疗的患者为105例(神经内镜组),显微镜下治疗的患者为92例(显微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1年后随访复发率、术后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肿瘤全切率、内分泌激素下降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1年后随访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尿崩症、低钾血症、视力障碍、颅内血肿、鼻腔出血)发生率均低于显微镜组;肿瘤全切率、内分泌激素下降率均高于显微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芬太尼药物联合应用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诱导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气、应激指标以及疼痛指标的变化。结果:瑞芬太尼组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在切皮后2 h、术后4 h和术后12 h较麻醉前波动较大,而联合用药组在术后12 h时恢复麻醉前水平;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较麻醉前无明显改变;瑞芬太尼组的血糖、皮质醇等指标在切皮后2 h、术后4 h和术后12 h时变化较联合用药组明显(P<0.05);两组术后1 d时的VAS得分及5-HT水平无明显差别,术后3 d时,两组患者的VAS得分及5-HT水平均较术后1 d时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诱导麻醉可减轻老年围手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312例,均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随机分为甲、乙、丙组各104例开展药物辅助排石治疗。甲组采取加味结石汤、双氯芬酸钠栓联合硝苯地平片,乙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丙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结石排净率、肾绞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等情况。结果:乙组与丙组患者治疗后3 d、1周、2周与4周的结石排净率均显著高于甲组,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肾绞痛发生率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均显著好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组患者治疗后3 d的结石排净率与治疗后肾绞痛发生率均显著好于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采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与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治愈效果,但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的起效更为迅速,对肾绞痛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较高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足跟软组织缺损患者传统手术和显微外科术后的预后变化,探讨不同术式后患者的心理变化。方法:按照临床表现1∶3配对设计的原则,连续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骨科因足跟软组织缺损入院手术患者104名患者,其中实验组(XMP)26例(男16名,女10名),对照组(NXMP)78例(男48名,女30名)。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病等危险因素,从移植的组织符合足跟的功能要求程度、足跟解剖结构的完整性恢复程度、移植组织血供情况以及整体移植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预后情况;并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A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测量每组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一般的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383>0.05)。2)各组患者心理变化情况比较:SCL-90和SAS、SDS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对两组手术前各因子进行均数差异检验两组间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CL-90和SAS、SDS评分,结果表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各项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显微外科修复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实体肿瘤与急性白血病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为更好的应用于患者提供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2009年8月至2015年6月100例实体肿瘤与10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行PICC置管患者,观察两组PICC置管后并发症及其发生率,探讨实体肿瘤患者与急性白血病PICC并发症的不同。结果: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0%,明显高于实体肿瘤患者26.0%,χ2=3.85, P<0.05。其中静脉炎发生率27.0% vs.23.0%,χ2=0.43,P>0.05;感染发生率21.0% vs.10.0%,χ2=4.62,P<0.05;血栓发生率15.0% vs.23.0%,χ2=2.28,P>0.05;导管堵塞发生率11.0% vs.13.0%,χ2=0.19,P>0.05;出血发生率16.0% vs.3.0%,χ2=9.83,P<0.01。血常规参数显示,急性白血病组出现感染并发症时白细胞明显低于实体肿瘤组,出现血栓时白细胞明显高于实体肿瘤组,出现出血时血小板明显低于实体肿瘤组。结论:PICC置管后急性白血病患者与实体肿瘤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差异,可能与血常规参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aspase-3在心脏不停跳与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肌的表达。方法:40例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患者按照区组随机化方式分为心脏不停跳组20例(BH组,n=20)与心脏停跳组(CA组,n=20)20例,分别接受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不停跳与停跳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MVR)。于CPB开始前(T0)、主动脉阻断后30 min(BH组取相应时间,T1)以及缝合右心房(T2)时收取右心房心肌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肌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心肌切片染色观察,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BH组Caspase-3在T2时表达量增高(P<0.05),CA组在T1时有少量表达,在T2时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CA组Caspase-3表达量在T2时明显高于BH组(P<0.05);两组Caspase-3在T2时阳性着色数增高(P<0.05), CA组在T2时阳性着色数明显高于BH组(P<0.05);BH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在T2时段明显低于CA组(P<0.05)。结论:心脏不停跳MVR能够通过降低Caspase-3表达来减轻CPB过程中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