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强内固定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技术要点。方法:对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2例髁突骨折患者手术前后仔细记录面形、张口受限、面神经损伤及殆关系紊乱情况,手术前后X线曲面断层片对照骨折复位与愈合殆状况。结果:髁突骨折X线复查骨折解剖复位率达94.9%,张口受限3例,错殆1例,钛板断裂1例,面神经暂时性损伤8例。结论:成人髁突骨折明显移位者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羊髁突囊内骨折坚强内固定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创建羊髁突囊内B型骨折并同期行坚强内固定术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髁突囊内骨折固定术后的愈合情况。方法:12只6个月龄山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只,一侧关节手术造成髁突囊内B型骨折并用两孔钛板+钢丝固定,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3、6个月各处死6只,术后即刻及3、6个月行螺旋CT扫描,手术前和处死前测量实验动物的体重和最大开口度,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自身术后3、6个月体重和术前体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术前及术后3、6个月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最大开口度自身比较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螺旋CT显示骨折固定良好,固位钉稳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髁突囊内B型骨折后施行恰当的坚强内固定术,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髁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陈旧性髁状突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固定的疗效。方法 对 2 1例保守治疗失败、6例延误治疗的陈旧性髁状突骨折 ,采取耳前切口切开复位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的 2 7例陈旧性髁状突骨折 ,创口均甲级愈合 ,张口度恢复 ,咬合关系改善 ,钛板无松动、移位和排异反应 ,无颞下颌关节强直发生。结论 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是治疗陈旧性髁状突骨折的可靠方法 ,对髁状突明显移位或脱位的骨折宜及早实行手术切开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合并髁突骨折开放复位术式的改进。方法:采用先手术松解髁突以外的下颌骨骨折段,再行髁突骨折复位坚强内固定,然后固定下颌骨其它部位。结果:本组16例采用本方法治疗,手术时间可缩短30min以上,颌间栓结时间〈2周,开口度术后3月内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恢复。结论:此方法术式成熟、髁突骨折易于复位固定、颌间固定时间短,能收到恢复下颌骨形态和功能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腮腺切口入路治疗髁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并作疗效分析.方法:通过类"S"腮腺切口,经改良的腮腺入路,直达髁突骨折处,对髁颈和髁颈下骨折27 例34 侧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3 月~5 年复查,包括拍摄全景片,记录张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外伤前后咬合力的改变,面神经损伤情况.结果:1 例 1侧钛板断裂,2 例2 侧骨折未完全复位; 6 例7 侧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其中,2 例2 侧部分恢复,4 例5 侧完全恢复.2 例张口受限,轻度咬合痛,3 例关节弹响.结论:改良的腮腺入路法治疗髁突骨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能达到髁突骨折解剖复位,钛板坚强内固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经腮腺前缘进路行下颌髁状突骨折内固定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蔚平  沈毅 《口腔医学》2006,26(1):36-36
我们对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内固定耳前切口后改为经腮腺前缘入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1例患者均为单侧下颌骨髁状突中高位骨折,移位21例,脱位10例。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21~70岁,平均30岁。22例伴有颏部骨折。1.2手术方法局麻或全麻下采用耳前角形切口,在腮腺嚼肌筋膜表面翻皮瓣,显露腮腺上极。在腮腺前缘咬肌表面,寻找出面神经颧支和上颊支,稍游离后给予保护。在两支神经之间,从腮腺前缘沿咬肌表面腺体深面向后钝性分离至咬肌后缘,将咬肌向前牵拉,即可寻找深面的骨折片。再将腮腺前缘向后牵拉,在腮腺和关节囊…  相似文献   

7.
《口腔医学》2013,(9):642-643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低位骨折、下颌升支骨折内固定新入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单侧髁突低位骨折及下颌升支骨折患者沿耳垂下后作3 cm小切口,翻开皮肤,在腮腺咬肌筋膜浅面向前方分离,在腮腺前缘将腮腺组织向后方掀起,咬肌内钝性分离暴露骨折线后,直视下对髁突骨折、升支骨折断端进行复位固定。结果所有患者解剖复位,咬合关系良好,术后关节三维活动正常,瘢痕隐蔽。结论颌后腮腺前缘入路是治疗髁突低位骨折、升支骨折的较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下颌髁状突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8例髁状突骨折,38例无移位或轻度移位者行保守治疗,30例中度或重度移位、脱位、粉碎性或陈旧性骨折行手术治疗。结果:保守组随访34例,31例获得满意效果,7例出现颞颌关节紊乱症,1例关节强直:手术组随访28例,26例面形与关节功能正常,5例出现关节紊乱症。结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宜采用保守治疗,中度或重度移位、脱位、粉碎性或陈旧性骨折并影颌运动者须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下颌角稳定型骨折坚强内固定以后对髁突应力分布的影响,探讨下颌角骨折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采用螺旋CT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功能、有限元处理分析软件Ansys建立下颌骨正常有限元模型及下颌角骨折有限元模型并模拟坚强内固定,定量对比分析髁突应力分布状况。结果:患侧髁突表面应力分布发生了明显改变,尤以髁突前斜面和嵴顶部最为显著;健侧髁突表面应力分布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下颌角稳定型骨折在外斜线行坚强内固定后髁突表面应力分布发生了异常改变,破坏了颞下颌关节的生物力学环境,可能是下颌骨损伤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致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季金坤  周春霞 《口腔医学》2012,32(3):190-191
目的 探讨下颌骨髁突骨折内固定术新入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髁突骨折患者行耳后切口,穿破腮腺组织寻找面神经总干及分支,将分支牵开显露骨折断端直视下复位固定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5例病例中有24例(96%)术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应用耳后切口行髁突骨折内固定术是进行髁突骨折复位内固定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髁颈及髁颈下骨折术后非骨源性咬合关系紊乱因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总结髁颈及髁颈下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影响咬合关系的非骨源性因素。方法 分析23例髁颈及髁颈下骨折经解剖复位、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术后出现咬合紊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23例术后咬合紊乱者均经曲面断层片及瓦氏位片复查,未发现小型接骨板变形、断裂以及骨折片再移位,但伴其他并发症(一过性面瘫2例;一过性下颌缘支损伤3例;感染2例;关节区疼痛2例;关节弹响及杂音1例)。结论 髁颈及髁颈下骨折虽经解剖复位、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且术后并无导致咬合紊乱的骨源性因素,仍有发生咬合紊乱的可能性。其原因为肌源性和关节源性。这时,不需再次手术复位,只需颌间弹性牵引及功能锻炼,个别情况下调He治疗即可恢复正常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耳屏切口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的效果。方法 16例髁突骨折患者经改良耳屏切口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方法为沿耳屏切开,在外耳道和腮腺后缘间钝性分离,注意保护耳屏处软骨,把腮腺组织向前牵开,这样能把面神经完整地推向前方,不必专门解剖面神经。直视下觅得两骨折段,按原位置和方向复位,以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半年复诊。结果 16例病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面部形态满意。术后半个月张口度大于3.0 cm,半个月及半年后X线片检查,髁突复位良好,无骨折部位不愈或延迟愈合表现,无内固定物松脱,愈合后瘢痕隐蔽,美观效果好,均无面神经损伤症状,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改良耳屏切口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中,由于其切口隐蔽安全,利于保护面神经及重要血管,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恢复解剖形态和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内固定新入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0例(73侧)髁突颈骨折行耳屏前绕耳轮脚切口,向前下沿外耳道前缘颞下颌韧带关节囊表面将覆盖在关节表面的腮腺上极翻起,向前牵拉腮腺组织,不用显露耳颞神经、颞浅血管及面神经,显露颞下颌韧带和关节囊;在直视下寻找移位的髁突,将翼外肌-髁突解剖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后1、3、6月复诊。结果术后3月,所有局部伤口耳轮脚上切口隐蔽仅见耳屏前愈合线、面型对称、开口度≥3.5cm、开口型无偏斜、关系好、骨折一期愈合、髁突表面未见骨质吸收、面神经瘫痪症状恢复、双侧咬合力对称、伤口愈合线隐蔽。结论髁突颈骨折经耳屏前后上绕耳轮脚切口,切口隐蔽,能较好的保护颞下颌关节区相关血管神经;对髁突颈部骨折行翼外肌-髁突解剖结构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是一种恢复解剖形态和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在术后3月内可判定其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及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目的 探讨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和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的技术要点和并发症的发生因素。方法 髁突骨折72例97侧(单侧47例,双侧25例)。陈旧性骨折12例,髁颈和髁颈下骨折81例,移位和脱位骨折90例。8侧未手术,7侧髁突摘除,6侧升支垂直截骨间接复位,76侧直接复位。59侧单板固定,21侧双板固定,2侧螺钉穿接固定,有22侧髁突呈游离再植,68例经颌后入路,21侧经耳屏前入路。术后1~3个月复查9例,3~6个月36例,6个月以上27例,复查内容包括骨折复位准确性、固定稳定性、骨折愈合改建,伤口愈合、面型、he关系、下颌运动、关节症状、神经损伤。结果 感染2侧,错he2例,假关节2侧,接骨板断裂3侧,接骨板变形2侧,骨折块再移位7侧,髁突吸收6侧,张口受限7例,关节疼痛5侧,关节杂音5侧,面神经损伤9例。并发症发生率33%(24/72例),排除医源性因素后的并发症率14%(10/72例)。结论 切开复位及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是治疗髁颈和髁颈下移位及脱位骨折的效方法,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再植是治疗髁突陈旧性骨折的可选择方法。低位髁颈和髁颈下骨折应采用颌后入路,接骨板应沿后外缘作张力带固定,髁颈下严重移位和陈旧性骨折需在髁颈前或乙状切迹处增加补偿固定。  相似文献   

15.
Fractures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 lead to displacement of the condyle and loss of the height of the ramus. A retromandibular approach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or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RIF) of such fractures. We aimed to compare the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a retromandibular transparotid approach with a retromandibular transmasseteric anterior parotid (TMAP) approach for their management. Thir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to two groups (15 in each): Group A comprised the retromandibular transparotid approach and Group B the retromandibular TMAP. The variables evaluated were: operating time, facial nerve injury, occurrence of Frey syndrome, and sialocoele at one week, four weeks, three months, and six months. The mean (SD) age in group A and B was 33.93 (17.97) years and 33.53 (16.15) years,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ere 28 men and two women. Mean (SD) exposure time in the transparotid approach was 26.93 (5.19) minutes and 25.4 (8.35) minutes in the TMAP approach. The incidence of facial nerve injury was 2/15 patients in the transparotid group and 3/15 in the TMAP group, all of which resolved within six months. The incidence of sialocoele was 2/15 in the transparotid group. The results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approaches, but the retromandibular transparotid approach provided straight-line access in fractures of the condylar neck, with fewer incidences of nerve injury. The anterior parotid approach, on the other hand, provided easier access for fractures that were medially dislocated or of the condylar base but had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facial nerve injuri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髁突颈下部骨折口内入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2017年10月—2019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髁突颈下部骨折患者17例,其中实验组7例行口内切口内固定,对照组10例行颌后切口内固定,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骨折内固定情况、术后伤口感染率。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开口及咬合功能恢复、术后面部瘢痕、术后面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2 h,对照组2.5 h。实验组7例均采取单钛板固定,对照组10例均采用双钛板固定。实验组术后2例发生伤口感染,感染率28%;对照组伤口未出现感染。实验组术后常伴开口受限及咬合关系不协调,均需配合颌间牵引1~2周左右,随访3个月开口及咬合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术后开口受限较实验组轻,术后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开口及咬合功能恢复正常。实验组术后面部仅遗留1~2个3 mm左右穿颊小切口,瘢痕不明显;对照组术后于颌后区遗留3 cm左右手术切口,瘢痕较明显。2组均未发现面神经损伤。结论:口内入路髁突颈下部骨折的治疗可以达到与颌后入路相近的疗效,面部遗留瘢痕较轻。但伤口感染风险高,视野及操作空间受限,手术创伤较口外入路大,术后需要配合较长时间颌间牵引,开口及咬合功能恢复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耳前腮腺径路治疗髁突中位骨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耳前腮腺径路治疗髁突中位骨折26例35侧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术后的腮腺涎漏、张口受限程度、面神经损伤及咬合紊乱等情况,通过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评估骨折复位与愈合状况。结果:全部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平均(1.5±0.3)h;伤口一期愈合;全部病例均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3例出现涎瘘,经加压包扎后治愈;张口度恢复至3.5 cm。术后1~3个月复查曲面断层片显示骨折复位及愈合良好;4例出现暂时性面瘫,术后3~6个月复查面瘫症状消失。结论:经耳前腮腺小切口径路治疗髁突中位骨折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腮腺入路行髁突低位骨折和下颌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低位髁突骨折和4例下颌支骨折采用经腮腺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26例(100%)均使用2块接骨板固定,26(100%)例咬合关系基本恢复到伤前情况,术后开口度26~48mm(平均38.3mm)。2例(8%)出现面神经颊支损伤症状,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未出现面神经永久损伤病例及涎漏等并发症。结论:经腮腺人路行髁突低位骨折和下颌支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视野暴露好,复位固定可靠,面神经损伤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固定矫治技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下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在减少错及颌面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002—2007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39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7例,采用固定矫治技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行颌间固定与牵引;对照组22例,采用坚固内固定加牙弓夹板结扎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术后3个月,开口度均达3cm以上,开口型正常,咀嚼功能良好。术后6个月,研究组咬合关系良好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口腔卫生情况,研究组口腔卫生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咬合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少于对照组。结论固定矫治技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下颌骨骨折,不仅联合固定了骨折端,也同时牢靠固定了松动脱位牙,减少了单纯内固定术后并发症,患者较易接受,是一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感染颌骨骨折的坚强内固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对感染颌骨骨折在清创同期进行坚强内固定的疗效调查,探讨坚强内固定技术在感染颌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989-1999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收治的感染颌骨骨折在清创同期行钛板植入坚强内固定者14例,根据术前、术后临床及X线检查结果,分析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除1例未随诊外,其余13例均发生正常骨愈合。术后出现并发症者4例,其中3例再次感染,1例下齿槽神经麻木。结论:感染的颌骨骨折在清创的同期进行坚强内固定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