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用药规律.方法:使用检索词,查找并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中医药治疗IBS-C的有效处方,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治疗IBS-C的方剂94首,涉及中药115味,总频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通过筛选,选择其中的医案部分,录入相关数据,然后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肝郁脾虚型出现最多,用药以健脾类药物为主,具体药物以白术、陈皮和茯苓为多。疏肝理气药次之,以白芍出现最多。宣肺药以防风、桔梗为多用。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以健脾为第一大法,兼及疏肝理气。此外,不要忘记恢复肺气的宣降。  相似文献   

3.
梁惠卿  吴耀南 《光明中医》2014,(9):1824-1825
吴耀南教授是厦门市中医院副院长,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福建省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从医近30年,擅长运用中医脾胃学说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其针对不同的病症,治法各有千秋,临证时辨证精准,用药灵活变通,治疗宗旨主张有是证用是药,折断病机、防止传变是关键。笔者有幸师从左右,受益非浅,兹将吴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郭喜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数十载,学识渊博,尤精于论治肠胃病,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方面经验丰富,现就结合个人学习体会,对郭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维 《光明中医》2022,(24):4465-4467
总结朱世楷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更好地推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发扬中医药治疗慢性病、功能性疾病的优势。通过跟随朱世楷教授抄方学习和查房释疑,总结归纳朱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学术特色和临床经验,并附医案1则。朱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基本病机在于脾虚,治疗上强调分期论治,中西结合,重视培补脾胃、调和肝脾、调气和血等治法。朱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特色突出,古今汇贯,中西结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储浩然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组方规律,总结临床用药经验。方法:利用Excel收集整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储浩然门诊治疗的189例IBS-D病例,利用SPSS Modeler 18.0中Apriori算法建立数据挖掘模型,通过SPSS24.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储浩然治疗IBS-D的有效处方中,共统计出使用药物155味、用药频数3648次;使用频数≥50%的14味药物中使用频数前6味药物依次是:麸炒白术、陈皮、甘草、茯苓、太子参、炒白芍;使用频数≥90次的16味中药运用SPSS24.0系统聚类分析,获得4组核心药物组,分别是:茯苓-茯神-太子参-麸炒白术;炒麦芽-炒谷芽-甘草-炒薏苡仁-薏苡仁;陈皮-醋青皮-厚朴-麸炒枳壳-姜半夏;炒白芍-赤芍。结论:储浩然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有治虚和中,升降归序;脾温健运,胃补平和;疏补兼施,随症妙变的特点,值得医者学习并借鉴。  相似文献   

7.
迟莉丽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山东省医师学会消化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学贯中西,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导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85—2020年中国知网(CNKI)有关中医药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中药处方信息表,利用SPSS20与SPSS Modeler 18软件进行频数、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以挖掘中医药治疗IBS-D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366篇,中药处方417首,涉及中药205味。药物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白术、甘草、白芍、茯苓、陈皮、防风等。治疗药物以补虚药、理气药为主;药味多见甘味,药性以温、平性为主,多归于脾、胃、肺经。治疗常用药对组合有白术-白芍、白术-白芍-茯苓、防风-白术-茯苓等。聚类分析得出5类处方,主要功效为调和肝脾、健脾祛湿、温阳止泻、补虚止泻等。结论:中医药治疗IBS-D主张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采用调和肝脾、健脾祛湿、温阳止泻等法治疗,临床常用痛泻要方、四神丸等加减方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再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处方,建立数据库,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出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处方特点及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处方337首,中药178味,常用药物为白术、甘草、白芍、茯苓等,所用药物多归脾、胃、肺三经,药物功效主要以健脾燥湿、温中止泻、疏肝理气等为主;将常用的药物进行聚类组合,可聚为补虚药、理气药、温里药、收涩药等6类,其中常用的药对为白术-白芍、白术-甘草、茯苓-白术。结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主要以健脾燥湿、温中止泻为主,用药多以健脾、温中、补虚为主。  相似文献   

10.
骆天炯 《国医论坛》2002,17(1):13-14
刘沈林教授现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师从事中医事业 2 0余年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学贯中西 ,勇于探索 ,尤对肠易激综合征 ( 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的辨证及治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余有幸拜从刘教授读研 3年 ,侍诊左右 ,对导师治疗 IBS的经验略有心得 ,今择要简介如下 ,以飨同道。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生物 -心理 -社会病症 ,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泄泻或便秘等 ,但无特异的生物化学或形态学异常可资解释的症候群…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排便过程异常及排便不尽感等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肝郁脾虚是最主要的病机,抓住主要病机,肝脾同调、寒温并用、升降相宜、调补脾肾、注重消导、心理治疗等方法治疗。同时,在恢复期配合饮食调理和加强身体锻炼也是治疗本病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胃肠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热点,属中医胃脘痛、痞满、泄泻、便秘等范畴。姜树民教授从辨病因病机入手,认为本病为脾胃虚弱为本,临床强调辨病辩证相结合,治疗尤重固本和胃,并注重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据此,姜教授临床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介绍孙建华主任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是以脾(肾)虚为本、气滞为标的本虚标实之疾,日久多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脾虚是贯穿本病的一个基本病理过程;治疗以调补脾肾、调中化滞为法,并强调饮食调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归纳整理中医分型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经验,并总结分析其临床常见证型。方法:利用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通过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方式,检索2007年8月至2017年8月10年间国内相关文献,对各文献提出的论治经验逐一统计、分类、分析。结果:近10年来,中医主要从6大方面论治本病,分别为从肝脾相关论治、从肝脾肾同调论治、从肝风论治、从情志论治、从脾胃升降论治以及从浊毒论治。结论:从上述论治经验可归纳出肝脾不调证、脾肾阳虚证、肝风内动证、心神不养证、脾胃不和证与浊毒内蕴证六大临床常见证型,临床辨证后分别施以肝脾同调法、肝脾肾同调法、柔肝息风法、养心安神法、辛开苦降法以及化浊解毒法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配合心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组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和心理疗法加药物匹维溴铵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药物匹维溴铵治疗,疗程均为4星期,观察患者疗程结束后疗效及3个月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时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9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并用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取得较好效果,而且复发少。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其病机为肝胃不和,肝脾失调,肝郁脾虚。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柔肝止痛,具有较强的解除肠平滑肌痉挛之效。治疗65例,其中,痊愈52例,好转31例,无效3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以西药得舒特为对照,从肠道症状和生活质量两方面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69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药1组(以腹泻为主)29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用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方药治疗,中药2组(以便秘为主)21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肝理气,润肠通便方药治疗,西药对照组18例,予得舒特治疗。3组服药疗程为4周。采用症状等级评分表和SF-36生活质量评价作为判定依据,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肠道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①中药1组和中药2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前后中药1组和中药2组患者肠道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对照组的腹胀症状无明显改善。中药1组和中药2组对腹痛、大便次数、大便急迫方面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③中药1组和中药2组治疗前后患者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维度的积分均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仅活力维度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在肠道症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两方面都显著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组,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信楠  杨培培 《西部中医药》2012,25(10):91-92
目的:观察健脾导滞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腹泻型伴排便不尽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健脾导滞汤治疗,对照组用洛哌丁胺及双歧杆菌治疗,2组均治疗4周。结果:腹泻症状各组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腹痛、排便不尽感、腹胀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导滞汤治疗IBS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肝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疏肝饮,对照组30例口服得舒特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与得舒特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得舒特对粪便性状、肠鸣的改善不及本方。得舒特仅从D—IBS复杂的发病机理中的一个点入手,虽能收效,但难免不周。相对而言,本方能针对D—IBS各个症状均起到明显的疗效。结论:疏肝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分析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与非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NPI–IBS)两种疾病类型的临床特征及差异。 方法:将 2016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月期间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确诊并治疗的 PI–IBS 患者 50 例作为观察 1 组,NPI–IBS 患 者 60 例作为观察 2 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 50 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指标检测及肠黏膜白细胞介素(IL)–17A、干扰素 –γ(IFN–γ)、IL–10 检测,比较各组差异;分析比较观察 1 组和观察 2 组的临床特征及差异。结果:观察 2 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患病至就诊时间显著少于观察 1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 1 组和观察 2 组的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 1 组患者的血清 I–FABP 测定结果为(43.01 ± 4.00)μg·L-1,观察 2 组为(18.32 ± 1.44)μg·L-1,对 照组为(10.58 ± 1.22)μg·L-1。观察 1 组患者的 I–FABP 值显著高于观察 2 组和对照组,观察 2 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 1 组与观察 2 组肠黏膜 IL–17A、IFN–γ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但 IL–10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 1 组 IFN–γ 水平显著高于观察 2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1 组与观察 2 组肠黏膜 IL–17A、IL–10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PI–IBS 伴有焦虑状态,细胞因子的改变可能是肠道上皮细胞损伤及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I–FABP 有可能 是 PI–IBS 的特异性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