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志  刘云启  潘立平  金林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11):193-198,175
目的 通过检测IgA肾病不同程度肾纤维化患者肾组织IL-37、STAT3的表达,初步探讨IL-37在肾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以及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根据肾纤维化的程度将37例IgA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5例肾脏良性肿瘤切除后远离肿瘤部位的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肾组织IL-37以及STAT3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肾组织IL-37及STAT3蛋白的表达,各组间进行比较,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常肾组织IL-37存在初始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肾组织IL-37表达明显升高(P<0.05),但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IL-37的表达反而下降。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STAT3表达明显增加,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肾病患者肾组织IL-37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433,P=0.007);STAT3的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499,P=0.001);实验组IL-37的表达量与STAT3呈负相关(r=-0.348,P=0.035);IL-37的表达水平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血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炎细胞浸润以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随着肾脏病变程度的加重,炎性因子的释放刺激IL-37的表达增加,可能参与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保护肾组织,本研究提示这种抗炎作用并不是无限制的。IL-37作为一种炎性保护因子,其变化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或可成为肾脏纤维化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李美艳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6):93-98,103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组织标本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探讨VM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EC中的表达情况及关系,并讨论二者与患者术后生存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CD34-PAS双重染色法,检测EC组织、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M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E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术后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 VM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在EC组织中分别为39.59%和68.02%,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分别为4.71%和21.18%,在正常子宫内膜中分别为1.59%和4.76%,二者表达在EC组较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668,P<0.05;χ2=98.976,P<0.05)。VM和VEGF蛋白均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化有关(P<0.05),二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293,P=0.000)。EC患者预后的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VM阳性和VEGF过表达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79.10%,低于VM阴性和VEGF低表达患者的95.80%和95.24%(P均<0.05)。EC患者预后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VM阳性和VEGF过表达是影响EC预后的显著因素。结论 EC组织标本中存在VM,联合检测VM、VEGF对EC患者侵袭、转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二者可能作为诊断和评估E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宋广浩  沈瀚  宁明哲 《安徽医学》2020,41(12):1440-1443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探讨IL-35及Th17/Treg失衡在SLE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4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54例新发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LE疾病活动度(SLEDAI)分为轻度活动组,26例;中度活动组,10例;重度活动组,18例。另外选择同时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组研究对象血清IL-35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与Treg细胞占T细胞的比例,比较4组血清IL-35及外周血Treg、Th17、Th17/Treg表达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L-35与Treg、Th17、Th17/Treg和SLEDAI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患者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IL-35水平、Treg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组Th17细胞百分比高于中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高于轻度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LE患者Treg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活动组IL-35水平低于轻度活动组,而Th17/Treg高于轻度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组与中度活动组IL-35、Th17/Treg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LE患者IL-35水平与Treg呈显著正相关(r=0.373,P=0.006),与Th17、Th17/Treg和SLEDAI呈负相关(r=-0.563,-0.480,-0.686,P<0.001)。SLE患者经过短暂治疗后IL-35与Treg表达较治疗前升高,Th17与Th17/Treg的表达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体内血清IL-35水平降低,并与SLE患者病情活动相关;低表达的IL-35可能参与了Th17/Treg的失衡,促进SLE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魏璐璐  吉文伟  黄维平 《安徽医学》2020,41(10):1198-1200
目的 探究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血清与耳积液中白介素8(IL-8)、IL-10、IL-1β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南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7例SOM患者(观察组)和同期9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依据病程、临床症状以及检查结果分为急性组(n=30)、亚急性组(n=33)以及慢性组(n=34)等亚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与耳积液、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组各亚组患者血清中、耳积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分析血清及耳积液炎症因子水平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8、IL-10、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耳积液中IL-8、IL-10、IL-1β水平高于观察组血清中水平(P<0.05);急性组SOM患者血清与耳积液中IL-8、IL-10、IL-1β水平低于亚急性组和慢性组,亚急性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慢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M患者血清与耳积液中IL-8、IL-10、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病程之间均呈正相关性(r血清=0.856,0.763,0.925;r耳积液=0.776,0.849,0.927;P均<0.05)。结论 SOM患者血清中IL-8、IL-10、IL-1β水平异常上升,而这种异常上升状态在患者耳积液中更显著,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病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LC3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标本及盆腔淋巴结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LC3蛋白在41例前列腺癌组织、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17例转移淋巴结组织及24例正常盆腔淋巴结组织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eclin 1、LC3在正常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组织(P<0.05),不同Gleason分级间前列腺癌的Beclin l、LC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晚期前列腺癌(C+D期) Beclin1、LC3表达水平高于早期(A+B期)。Beclin 1、LC3在转移淋巴结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盆腔淋巴结组织(P<0.05)。结论 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及发展,在不同临床分期发挥不同作用,细胞自噬抑制剂与化疗药物结合有望成为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通腑化瘀汤对术后肠梗阻(POI)模型大鼠小肠动力及血清白介素(IL)-6、IL-10的影响,探讨中药对促进POI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药物组,手术建立大鼠POI模型。药物组给予通腑化瘀汤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空白组不予干预。术后24 h测定各指标。[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的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血清IL-10也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药物组的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血清IL-6水平显著降低,血清IL-10显著升高(P<0.05);且小肠推进率与血清IL-6浓度呈负相关,与血清IL-10浓度呈正相关。药物组肠黏膜的病理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腑化瘀汤可改善小肠动力,降低促炎因子IL-6同时提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从而缓解POI,保护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A549细胞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IL-17及人钙激活氯离子通道辅助蛋白1(hCLCA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及罗格列酮和IL-17抗体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传代细胞随机分6组:罗格列酮/RSV组、罗格列酮/GW9662/RSV组、DMSO/RSV组、IL-17抗体/RSV组、GW9662/RSV组、细胞对照组。DMSO/RSV组予0.02% DMSO预处理0.5h,罗格列酮/RSV组予罗格列酮(10μmol/L)预处理0.5h,罗格列酮/GW9662/RSV组在应用罗格列酮前先以GW9662(10μmol/L)预处理0.5h,IL-17抗体/RSV组在RSV感染前予IL-17抗体预处理2h。各组培养6、12、24h收获细胞及上清液待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PPARγ、IL-17、hCLCA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CLCA1蛋白水平,ELISA检测IL-17蛋白表达。结果 与细胞对照组相比,DMSO/RSV组PPARγ、IL-17、hCLCA1 mRNA和蛋白表达在3个时间点均明显升高,随时间增加表达量增加,24h达高峰,与1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在同一时间点上罗格列酮/RSV组、IL-17抗体/RSV组IL-17、hCLCA1mRNA和蛋白均明显低于DMSO/RSV组,与罗格列酮/GW9662/RSV组相比,罗格列酮/RSV组IL-17、hCLCA1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罗格列酮及IL-17抗体对IL-17 mRNA和蛋白的抑制作用在干预后6h最强,与12、24h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抑制RSV感染后IL-17、hCLCA1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机制可能为上调PPARγ基因的表达,使PPARγ活性增强,在转录水平下调IL-17表达,从而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哮喘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OVA)激发和雾化吸入的方式建立哮喘模型,并予以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计数;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大鼠肺组织支气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β-catenin和WISP-1表达情况,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WISP-1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及BALF中IL-6的表达情况。结果 ART干预哮喘组大鼠气道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T干预哮喘组肺组织β-catenin、WISP-1蛋白和WISP-1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T干预哮喘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IL-6水平表达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RT改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及下调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f/tPSA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诊断及穿刺后Gleason评分(Gleason score,GS)的预测作用。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月间笔者医院泌尿外科以前列腺增生住院患者,根据血清PSA值可疑前列腺癌,而后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穿刺病理结果总体人群分为前列腺癌(PCa)组和前列腺增生(BPH)组。患者GS根据临床生物化学和病理学实验室得出。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PSA、PSAD、f/tPSA分析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其和术后GS之间的关系。结果 PCa组患者的PSA、PSAD明显高于BPH组(P=0.000),f/tPSA明显低于BPH组(P<0.001)。对PSA不同的区段进行ROC曲线分析,得出诊断灰区(PSA 4~10ng/ml,56例)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曲线下面积(AUC)=0.976],f/tPSA及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 4~20ng/ml时(151例)PSAD及f/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C分别为0.829、0.673,P=0.000),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20ng/ml时(96例)PSAD及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C分别为0.785、0.750,P=0.000),f/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全部样本(253例)后则全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C分别为0.795、0.868、0.611,P=0.000)。GS 4~10分,平均7.19±1.06分,线性回归结果提示PSA和PSAD与术后GS均呈正相关(分别是β=0.01,P<0.05;β=0.274,P<0.05),而f/tPSA与GS则无相关性。结论 PSA、PSAD、f/tPSA对前列腺癌具有诊断作用且PSAD>PSA>f/tPSA,PSA及PSAD与穿刺后GS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介素(IL)-17A和IL-18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黏膜内表达情况,分析这两种白介素在慢性功能性便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 0 1 8年10月至2 0 1 9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肠镜检查的32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取乙状结肠黏膜活检,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IL-17A和IL-18 mRNA表达情况,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IL-17A和IL-18蛋白水平,比较这两种炎症因子mRNA和蛋白在两组结肠黏膜的表达差异。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均无异常改变,试验组患者结肠黏膜内未发现慢性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增加。试验组结肠黏膜组织中IL-17A mRNA、IL-17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8 mRNA和蛋白表达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A在慢性功能性便秘结肠黏膜组织中表达升高,IL-17A可能参与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或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L-17及其家族成员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方法共纳入52例患者,以曾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并复查冠脉造影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胸痛、心悸等症状入院行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复查冠脉造影时支架内再狭窄的程度分为再狭窄组12例和无再狭窄组18例。所有入选患者均于冠脉造影术前采血,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及冠脉病变情况等。测定并比较: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IL-17的水平;2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3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患者血清IL-17A、IL-17B、IL-17C、IL-17D、IL-17F的水平;4对可能与再狭窄有关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观察组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再狭窄组IL-17水平较无再狭窄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再狭窄组IL-17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L-17B、IL-17C、IL-17D、IL-17F在两组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及IL-17水平无关,只与IL-17A有关。结论IL-17可能参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慢性炎性反应,同时研究发现IL-17A与再狭窄的发生关系密切,是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IL-17A的水平可作为预测再狭窄的指标,可在复查冠脉造影前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与血脂四项的相关性,探究IL-35抑制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泡沫化机制。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泰州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CHD患者154例,分为对照组和CHD组,空腹采血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IL-35水平,分析与血脂四项的相关性。采用油红染色和胆固醇检测试剂盒对比IL-35刺激THP-1细胞前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CD36、SR-A、Lox-1、p38、p-p38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D36、SR-A和Lox-1 mRNA的表达。结果 CHD组血清IL-35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CHD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TC、LDL-C、TG呈负相关(rs=-0.321、-0.218和-0.215,P=0.003、0.044和0.047),与HDL-C呈正相关(rs=0.322,P=0.003)。对照组与实验组THP-1细胞2、4、6、8和10 h的荧光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收治的182例SA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CRRT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两组PCT、IL-17、IL-6、HMGB1水平变化;统计全部患者的临床结局,比较存活组(148例)与死亡组(34例)的PCT、IL-17、IL-6、HMGB1水平;分析PCT、IL-17、IL-6、HMGB1单独及联合预测SAP死亡的价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72 h后血清PCT、IL-17、IL-6、HMGB1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存活组PCT、IL-17、IL-6、HMGB1水平低于死亡组(P <0.05)。血清HMGB1单独检测敏感性最高,为97.06%(95% CI:0.847,0.999),依次高于联合检测、IL-6、PCT、IL-17单独检测的敏感性;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最高,为92.57%(95% CI:0.871,0.962),依次高于PCT、IL-6、IL-17、HMGB1单独检测的特异性;联合检测的AUC最大,为0.983(95% CI:0.952,0.996),依次高于HMGB1、IL-6、PCT、IL-17单独检测的AUC(P <0.05)。结论 CRRT治疗SAP能显著改善机体炎症相关因子水平,疗效显著,联合检测血清PCT、IL-17、IL-6、HMGB1能作为预测SAP患者病情及不良预后的有效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前列腺炎症患者前列腺液IL-8、IL-6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方
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行前列腺手术的BPH患者211例,根据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分为单纯组(n=75)和合并
前列腺炎组(n=136)。两组临床观察指标间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调整年龄变量下的偏相关性
分析,再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单纯组与合并前列腺炎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国际前列
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PSA-Ratio及前列腺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前列腺炎组患者血清PSA及前列腺
液IL-8、IL-6水平升高,与单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前列腺液中IL-8、IL-6、前列腺液白
细胞数(EPWBC)与血清PSA依次呈显著独立正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炎症是BPH患者血清PSA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前列
腺液IL-8、IL-6与血清PSA存在良好独立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探讨白介素(IL)-23和IL-17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通过ELISA法检测OSAHS患者与正常健康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上清液中IL-23、IL-17的水平,检测经韩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治疗前后OSAHS患者血清中IL-23、IL-17含量的变化.OSAHS患者血清及培养的PBMCs上清液中IL-23和IL-17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3和IL-17水平随OSAHS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血清和PBMCs上清液中IL-23与IL-17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s=0.644,P<0.01;rs=0.251,P<0.05).经H-UPPP术2个月后,患者血清IL-23、IL-17水平和呼吸紊乱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患者睡眠质量和夜间低氧有明显改善,最低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 IL-23和IL-17可能在OSAHS的发病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IL-8、IL-18在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GCF)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4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健康种植体患者40例。选择健康人群50例为健康对照组。统计3组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IL-8、IL-18质量浓度,并对GCF中IL-8、IL-18质量浓度与性别、年龄、PD、SBI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种植体周围炎组PD、SBI、GCF均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健康种植体组和对照组PD、SBI、GC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周围炎组IL-8、IL-18水平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种植体组IL-8、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种植体周围炎患者GCF中IL-8、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IL-8、IL-18水平高于<60岁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组IL-8、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F 与PD、SBI、IL-8、IL-18呈正相关(P<0.05);IL-8、IL-18与年龄、PD、SBI呈正相关(P<0.05);IL-8和IL-18之间呈正相关(P<0.05)。 结论 IL-8、IL-18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GCF中呈高表达;GCF中IL-8、IL-18的特异性表达与种植体周围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探究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比值与重症肺炎(SP)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22年6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5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SP患者450例为SP组,轻症肺炎患者100例为轻症组,并选取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组。比较3组对象IL-6、IL-10水平及IL-6/IL-10比值;以同期体检健康者IL-6/IL-10比值的中位数(0.96)为界限,将SP组患者分为IL-6/IL-10低比值组(n=76)和IL-6/IL-10高比值组(n=374),比较两组SP患者临床指标及生存情况。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均衡两组SP患者其他临床指标的差异,比较PSM后IL-6/IL-10低比值组(n=75)、IL-6/IL-10高比值组(n=75)生存情况;COX回归模型分析PMS后IL-6/IL-10比值与SP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SP组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及IL-6/IL-10比值高于轻症组、健康组(P<0.05),且轻症组高于健康组(P<0.05)。PSM前,IL-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