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瑞占  安国辉  董淑兰 《河南中医》2013,(12):2081-2082
《四圣心源》以中气转运立论,用气机升降的理论阐述鼓胀,认为中气之败为其根源,首分气鼓与水胀。其理论使百变不群之疾,执简驭繁,可谓见解独到,颇具新意。  相似文献   

2.
从清代名医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中独特的天人相应的圆运动观,提出人身圆结构和圆运动的实存性,从脏腑、玄府等角度加以论证圆运动的状态和特点,总结出中医圆运动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体正常情况下气机升降协调,阴阳相交则可得安眠.由于外邪、内伤、情志等各种病因导致阴阳失衡、气机升降失调为失眠的病机.通过潜相火、滋阴血、温肾阳、固肾精、补中气、温肝寒、解肝郁等治疗方法,使用小建中汤、炙甘草汤、四逆加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温氏奔豚汤、附子理中汤、乌梅汤、柴胡桂枝汤等方剂,运用圆运动理论从不同角度调控阴阳平衡,恢复气机升降协调,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李吉庆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0):717-717
鼓胀多因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劳欲过度,积聚失治等,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瘀结与腹内而成。黄元御认为:“鼓胀者中气之败也,……而其根,总因土湿而阳败。”张景岳日:“若病在水分,则为阴证。”故治当温阳化水兼扶脾渗利。笔者曾治一男性患者,67岁。2006年1月24日初诊。  相似文献   

5.
古中医学通过外观宇宙自然,内照人体育化,将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简化为阴阳对流图,并映射于人身,反映人体内的具体生理活动。在这个圆运动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体的基本运动方式——阳升阴降,即以中焦脾胃为斡旋中心,带动其他四极(肝、心、肺、肾)的运动,如车轮生生不息前行。该模式之雏形可回溯至《黄帝内经》,在其多篇章节中提出类似于圆运动思想的观点,为后世提出与完善圆运动的相关理论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6.
黄元御为清代著名医学家,乾隆皇帝曾亲书“妙悟岐黄”“仁道药济”以褒奖其学识。《四圣心源》乃其学术精华之作,该书详述脏腑枢轴运动思想,并自拟多方。其中对于目痛的辨证论治对后世眼科医家有着极大的影响。书中认为目痛的病机之标为浊清之气相冲撞而作目痛,病机之本为肺气不敛。并详加说明目痛兼赤热的病机,除浊清之气相撞外,赤热乃胆气郁而化火所致。目痛的治疗原则,当辨左右、阴阳以遣方用药,药物服法中包含了阳中求阴等思想来增强其消、补、温、清之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郑钦安医学三书的文献研究及总结,结合圆运动的中医学理论,分析其学术思想中以阴阳为总纲的核心理念和阴阳体用关系。阐释生命活动中阴阳体用关系的圆运动生理;疾病由来土薄龙飞天、水寒龙火飞、水浅不养龙的阴阳运动不圆病理;以及据此医理立法与投方施药的圆运动药理,以体现阴阳圆运动的思想以及恢复其阴阳体用之圆运动形式对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曹沧洲医案》一书为清朝光绪丁未年间江南吴门名医(曾为御医)的曹沧洲临证记录医案真本,为其门生无锡柳剑南所藏手抄稿本。该书自成书以来,尚未面世,医界知之甚少,为海内孤本,于2005年6月第一次由南京中医学院刘学华、孟景春教授点校,并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笔者第一时间购得此书,并加以研读。现就其对鼓胀的治法、用药特色进行分析,并浅谈自己的体会。1治疗鼓胀四法1.1疏肝开肺,调畅三焦:肝在五行中属木,应东  相似文献   

9.
角药即三味药之间的系统配伍,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将彼此中药性味、七情、归经的异同转化为优势,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方剂配伍,提高临床效率。而角药首现于《伤寒论》,并且广泛体现于张仲景提倡的八法中,其中在补法中,张仲景对角药的配伍范围甚广,配伍思维极为巧妙。角药,以三为要,秉承"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思想[1],构成三味中药之间相互制约平衡的完整的圆运动,用圆运动理论阐释《伤寒论》补法中角药的运用规律,更有助于后代人理解张仲景关于角药配伍的思想过程,以便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通过其内在的理论体系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描绘了生命图像,阐述了生命本质。通过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五脏气机升降运动、经络循行等方面的运动规律-圆运动来描述人的生命活动本质。同时运用耗散结构论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11.
吴欣玥  王琳  纪云西 《新中医》2022,54(4):169-171
人赖五味以生长,偏嗜五味则致病,然药食又凭其性味以调和阴阳,铸康健之体.现通过对《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内涵进行挖掘,探析人体五脏气机升降运动画圆以调病态为常态的过程,将五脏的五味苦欲补泻理论与五脏之圆运动理论相结合,提出以五味配伍助五脏圆运动,人即安和,即酸辛甘以助肝升、苦咸甘酸以助心潜、甘苦以助脾胃衡、...  相似文献   

12.
1中医五行理论历史沿革1.1五行起源:五行的观念至迟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中的《夏书·甘誓》和《周书·洪范》两篇,《虞书·大禹谟》只是提到了五行名目:水火木金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但是没有提到五行一词。对于五行的起源有几种学说,包括源于五材,源于五方,源于五时。而近代易学大师张其成[1]认为五行源于人们对于时空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3.
赵海仙 ( 1 82 9- 1 90 4 ) ,讳履鳌 ,清咸丰同治年间名医 ,为苏北地区医学流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其所处苏北里下河地区 ,水网交错 ,血吸虫病流行 ,加之其时战争频繁 ,百姓生活穷困 ,身患鼓胀者甚众。赵氏在其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治疗鼓胀病经验。兹仅就其生平所著《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易反复发作,且难治愈。传统医学在认识病机上多认为脾虚湿盛,治疗上健脾化湿,日久温补脾肾,效果不佳。通过学习黄元御《四圣心源》的圆运动思想(轴轮运动思想),根据"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肝气易横逆、易下陷"等生理病理特点,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提出从肝胆脾胃四脏同治,且以脾胃为主,重视中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治肝时要宜补,不易泻肝;治脾胃时,要分清脾病升降失常,还是脾虚木乘,中气不足。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是肝病晚期的常见症状,临床上见患者腹大胀满、皮色苍黄、青筋外显,其形如鼓,故中医称为鼓胀。鼓胀主要与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因酒食不节、情志不畅或虫邪感染,使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气滞、水湿、血瘀胶着于腹中,出现腹胀、纳差、乏力等临床表现。中医治疗鼓胀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孔庆辉主任医师应用伤寒论经方五苓散及猪苓汤临证加减治疗鼓胀颇具成效,现选取医案2则进行介绍,为鼓胀的治疗提供广阔的临床思路及方案。  相似文献   

16.
《四圣心源》为清代御医黄元御“一气周流”学术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医著。“木气下陷”是气机圆运动障碍的发病节点之一,也是“水寒土湿木郁”病机基础的普遍转归趋势。本文通过对《四圣心源》中“木气下陷”条文疏理和举方归法并总结出病机证治规律,其分立为升阳益气、升阳止血、升阳固精、升阳止泻、滋阴升阳、升阳降浊、疏肝通脉,疏肝散结、升阳散火、清肝利湿、温脏止痛等法,其总以升阳疏肝为纲统领诸法,体现了黄氏圆运动思想独到的整体观和运动观,为当今临床辨治疑难杂病提供新思维新模型、案例参考和治疗手段,以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出版后,笔者勤学不辍,细心体会,反复验之于临床,其效桴鼓相应。诚如本书主校李可老先生所言:我读彭子遗书,深感其不仅是医病之书,更是一册“医医病之书”,久历临床者读之,更如醍醐灌顶,格外亲切。犹如长者在侧,耳提面命,反思一生医事之成败,顿觉今是而昨非!以下病例是自己读彭子遗书的一点体会,以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杨小雪  张福利 《河南中医》2022,(11):1648-1652
彭子益认为,相火乃人身生命之根本,逆伤不降,则根本气伤。温病、小儿麻疹、时令病之暑热病等,根本为相火不能敛降内收。熬夜阴伤、湿热、情志郁郁者阴伤无以封藏而阳气浮越,有形之病理产物阻碍升降之路,乙木郁而不升从而影响甲乙两木之圆运动,圆运动不圆,相火不降。表现为右寸脉或寸关之间鼓动上冲,多见头痛、眠差、嗳气等,多用郁金、黄芩清降,白芍敛降,益智仁、砂仁温潜,龙骨、牡蛎重镇潜降;左不升者,视患者体质,配伍少量桂枝,以升发肝气;阴伤者,以增液汤为基础,加白芍、麦冬、玄参等,根据阴伤程度,选用即可;湿热者配以半夏、白术等运转枢轴兼以燥湿,竹叶等去湿热。  相似文献   

19.
陈信生 《北京中医药》2019,38(6):621-623
正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创立了"一气周流""六气治法"和"中气升降"等理论,在治疗上重视中气升降,以扶阳抑阴、厚培中气原则,被后世称为"医门大宗""一代之大医"。《四圣心源》是其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代表作,现将其学术思想在难治性皮肤病治疗中应用阐释如下。1 黄元御主要学术思想黄元御依据《内经》天人相应思想,提出"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学术思想。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  相似文献   

20.
清朝初年的黄元御为中医临床大家,著《四圣心源》一书,为其理论思想的总结。黄元御崇尚中气升降理论,对疾病的认识必从中气升降出发,而其对于消渴的因机证治认识更是足以启迪后学。黄元御认为"消渴者,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相为表里,风木专欲疏泄,土湿脾陷,乙木遏抑,疏泄不遂,而强欲疏泄,则相火失其蜇藏,下病淋癃,上病消渴,缘风火合邪,津血耗伤,是以燥渴也"得出消渴之因机总因脾胃有湿,中气升降失常,致风木相火疏泄失常,而发为病。处方以肾气丸治下寒上热证,下寒善溲,上热善饮;桂附苓乌汤治饮一溲二者;猪苓汤治上有口渴,下有小便不利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