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五神针治疗肝肾不足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肝肾不足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传统针刺组和五神针组,每组各60例。基础治疗组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传统针刺组在基础治疗组治疗基础上取传统针刺穴位进行治疗,五神针组在基础治疗组治疗基础上针刺百会,四神聪为主穴进行治疗,疗程均为28d。比较各组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基础治疗组脱落1例,传统针刺组脱落3例,五神针组脱落2例,治疗后五神针组总有效率94.8%,显著高于基础治疗组69.5%和传统针刺组的82.5%(均P0.01);五神针组HDS、ADL和MMSE评分较基础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改善更为显著(均P0.05);五神针组SOD、CGRP和MDA水平的改善优于基础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均P0.05)。结论五神针组可显著提高肝肾不足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HDS、ADL和MMSE评分,改善SOD、CGRP和MDA的水平,其临床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五神针结合肾气汤加减与单纯五神针或肾气汤加减治疗肾精亏虚型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差异。方法:180例肾精亏虚型VD患者被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五神针组和中药组,每组60例。各组均采用常规西医与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中药组给予肾气汤加减,五神针组给予针刺百会和四神聪,针药结合组同时给予肾气汤加减联合针刺百会和四神聪,针刺每天2次,5 d为一疗程,共治疗7个疗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长谷川式痴呆量表(HDS)、痴呆通用筛查量表(BSSD)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情况;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降钙素相关肽(CGRP)和过氧化脂质(LPO)的变化情况,并评定各组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1.7%(55/60),高于中药组的68.3%(41/60)和五神针组的78.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HDS、BSSD和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针药结合组各项评分均高于中药组和五神针组(均P0.05);各组治疗后血清SOD、CGRP水平均明显升高,LPO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针药结合组治疗后血清SOD、CGRP水平明显高于中药组和五神针组,LPO水平低于中药组和五神针组(均P0.05)。结论:五神针结合肾气汤加减治疗肾精亏虚型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单纯五神针或肾气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3.
李莉  王锋 《光明中医》2023,(13):2549-2552
目的 探究益肾补脑汤联合五神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方法 将7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2组,37例针刺组给予五神针治疗,37例针药组给予益肾补脑汤联合五神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痴呆量表(HDS)、简易精神状态量(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分及症状积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降钙素相关肽(CGRP)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 针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P<0.05);HDS、MMSE及ADL评分高于针刺组(P<0.05);反应迟缓和健忘积分低于针刺组(P<0.05);SOD和CGRP高于针刺组(P<0.05);MDA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 益肾补脑汤联合五神针可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缓解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结合五神针治疗肝肾不足型血管性痴呆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肝肾不足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6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结合五神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智能减退、表情呆板、眩晕耳鸣、乏力及反应迟缓积分,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SOD及CGRP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结合五神针治疗肝肾不足型血管性痴呆症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体征,促进智力水平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调节SOD、MDA及CGRP水平,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617-2619
目的:探讨五神针治疗轻中度痰浊阻窍型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轻中度痰浊阻窍型V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治疗组、传统针刺组和五神针组,每组40例。基础治疗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传统针刺组在基础治疗组治疗基础上取传统针刺穴位进行治疗,五神针组在基础治疗组治疗基础上针刺百会,四神聪为主穴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6 d。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和VD中医辨证量表痰浊阻窍型分表(中医证候)的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五神针组总有效率89.5%,显著高于基础治疗组74.4%(P0.01)和传统针刺组的81.1%(P0.05);五神针组MMSE、ADL、BSSD和中医证候评分较基础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改善更为显著(均P0.05或P0.01);五神针组SOD、LPO和MDA水平的改善优于基础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均P0.05)。结论:五神针组可显著提高痰浊阻窍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MMSE、ADL、BSSD评分,改善SOD、LPO和MDA的水平,其临床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血管性痴呆患者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胞磷胆碱片,0.2 g/次,3次/d;观察组同时服用补肾活血片,4片/次,3次/d,比较临床疗效,并利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简易精神状况评价量表(MMSE)比较2组患者的HDS、ADL和MMSE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S及ADL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片可有效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HDS、ADL和MMSE评分。  相似文献   

7.
补肾益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贾新焕 《河南中医》2008,28(9):51-52
目的:观察补肾益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112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补肾益智汤,对照组口服脑复康片和尼莫同片,治疗前后分别测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值。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及MMSE、HDS及ADL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益智汤治疗VD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口服脑得生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寻找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办法。方法:将纳入试验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和对照组,三组均治疗30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MMSE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ADL评分的检测。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2%,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三组之间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三组治疗前后MMSE、HDS和ADL积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针药组和对照组各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和对照组各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后针药组和针刺组的各量表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得生可能有治疗血管性痴呆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降血脂疗效和对血管性痴呆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相同基础上加用口服补肾活血祛瘀中药及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和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分数等指标,以MMSE、CDR和ADL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MMSE、CDR及ADL分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固脑益智汤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肾虚痰浊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明确诊断为血管性痴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固脑益智汤口服,2组均以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MMSE及H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MMSE、HDS评分及ADL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固脑益智汤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肾虚痰浊型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且能提高MMSE及HDS评分,下调ADL评分。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莉 《天津中医药》2013,30(12):726-728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接受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 经过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HDS评分均有所提高,ADL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对中老年缺血性中风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对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选取8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刺百会、四神聪、囟会、印堂等穴治疗,1次/d;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30mg/次,3次/d,治疗2周后分别用 MMSE、ADL 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MMSE、ADL 量表得分均较前有改变(P〈0.05),观察组较前有显著改变。结论:针刺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较佳,且具有见效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焦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三焦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入院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病程及类型等基线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各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MSE评分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各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DL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焦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行为能力,且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活血散风针法与活血散风针法辅以百会、四神聪深刺、长留针对高血压病伴失眠患者血压和睡眠时间的影响差异.[方法]将6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两组在服用原有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活血散风针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百会、四神聪深针刺、长留针治疗(沿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对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及智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MID患者随机分为丛刺组和西药组,分别采用头穴丛刺针法和哈伯因片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血浆CGRP含量及HDS、ADL、MMSE评分。结果经8周治疗后,2组CGRP含量均升高,以丛剌组变化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丛刺组与西药组HDS、ADL和MMSE评分均有所提高,但丛刺组提高明显,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针法可增加MID患者血浆CGRP含量,提高HDS、ADL和MMSE评分,改善智能。  相似文献   

16.
头项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头项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VD提供规范、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30例应用头项针治疗,取头部穴额三针、顶三针、颞三针,项部穴项三针,采用毫针刺法,诸穴得气后,做快速捻转手法30 s,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休息1日,治疗28日.喜得镇组30例,予喜得镇,每次1 mg,日3次,服药28日.2组评定疗效,同时测定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评定量表(ADL)积分及中医证候治疗前后的积分.结果 ①针刺组有效率为60%,喜得镇组有效率为40%,针刺组疗效高于喜得镇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治疗后MMSE量表积分均有所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DL量表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项针治疗VD疗效确切,且能改善患者的智能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喜得镇,应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归脾汤加味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非痴呆性血管认知障碍(VCIND)心脾不足证的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VCIND心脾不足证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归脾汤加味组(39例),针刺组(42例)和联合组(41例),3组患者均给予抗凝类药物及降脂类药物口服常规治疗;归脾汤加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归脾汤加味150 m L/次,2次/d口服;针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取水沟,内关(双侧),三阴交(双侧),四神聪,悬钟(双侧)及太溪(双侧),2次/d,每周治疗6 d;联合组在归脾汤加味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周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北京版)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结果及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不同治疗时间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含量。结果:与归脾汤加味组及针刺组治疗4,8周比较,联合组患者MoCA,ADL及中医证候评分降低,且治疗4,8周总有效率均明显升高;血清CGRP含量升高,VILIP-1含量降低。结论:归脾汤加味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VCIND心脾不足证有明确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扩张血管、改善脑部血液供给,减少神经元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头针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量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对脑梗死(CI)所致血管性痴呆(VaD)患者“智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CI所致VaD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和西药组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Blesse痴呆量表(BDS)、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结果61例患者完成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BDS、HDS得分均明显上升,ADL得分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HDS、ADL、BDS、MMSE量表评分差值比较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I所致VaD患者的临床智能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支架取栓术,观察组给予加减通窍活血汤联合支架取栓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简易智力筛查量表(MMSE)];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高切还原黏度(HSRV),中切还原黏度(MSRV),低切还原黏度(LSRV)和血浆黏度(WBV)];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尿常规、心肝肾功能、脑出血发生率等。结果:研究期间对照组脱落4例,观察组脱落2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4. 8%(55/58),高于对照组的83. 9%(47/56)(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 0. 05),ADL和MMSE评分明显升高(P 0. 05);观察组血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NOS和VEGF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5),ET-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研究期间对照组患者脑出血发生率7. 14%(4/56),观察组患者脑出血发生率8. 6%(5/58),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减通窍活血汤联合支架取栓术可明显改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流变学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痴呆针灸干预的疗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系统观察"温通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进行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评估,为临床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科学、严谨、信度强、质量高的临床研究证据。方法:78例入选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康复易化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8周、入组3个月,分别运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定疗效。结果:8周末针灸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较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8周末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针灸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较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8周末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针灸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疗效观察组为91.43%,对照组为85.29%。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MMSE和ADL评分,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远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