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贾子超  朱勇  邢国宽 《河北医药》2011,33(6):899-9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2004年6月至2009年1月我们应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1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提高此疾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西药的方式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中药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是一种极为有效地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溶液膝关节内脉冲冲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行膝关节腔内丹参粉针溶液脉冲冲洗及单纯0.9%氯化钠溶液冲洗,测得各组患者冲洗前、冲洗后1周、冲洗后1个月的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冲洗前、冲洗后1周、冲洗后1个月的平均JOA评分分别为(58.83±12.50)、(82.17±12.57)、(81.17±12.08)分,对照组冲洗前、冲洗后1周、冲洗后1个月的平均JOA评分分别为(60.17±11.26)、(75.50±12.06)、(75.50±11.96)分.结论 丹参粉针溶液膝关节内脉冲冲洗与单纯0.9%氯化钠溶液膝关节内冲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均有效.  相似文献   

4.
董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2053-2054
目的 观察温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电针加拔罐法,治疗组采用温针配合运动疗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2.73%、治疗组有效率为93.02%.结论 温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能更好地促进膝关节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詹龙祥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207-2208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针灸辨证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小针刀配合针灸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13%)明显高于对照组(7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针灸辨证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其膝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术经验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TKA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0例(939膝)。男246例(296膝),女554例(643)膝。参照改良Krackow分型,Ⅰ型480例(512膝),Ⅱ型225例(278膝),Ⅲ型93例(147膝),Ⅳ型2例(2膝)。对手术情况、术后影像学、KSS评分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单膝平均手术时间(60±7)min。66膝骨缺损进行植骨或垫块填充,除5例深部感染外无假体松动发生。术后7~10dX线检查提示胫股关节角(TFA)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2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获1~4年随访。术后4年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内翻角度分型的Ⅰ、Ⅱ、Ⅲ型患者术后4年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0例患者中52例(6.5%)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结论:TKA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短期随访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改良Krackow内翻膝分型方法对术中软组织松解、骨缺损填充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汪海良  马建平 《医药世界》2010,(10):1300-13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畴,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关节畸形为特点的慢性骨关节病,多发于60岁左右中老年,女性多见,我科2007—02—2009—12采用小针刀、痛点注射、中药封包综合治疗骨性关节炎患者47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徐孝洪 《江西医药》2014,(3):214-215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不同病情分级、不同中医证型中COX-2表达差异,及不同证型、分级患者血清COX-2疗效差异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入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90例,分为肝肾亏虚型、气滞血瘀型、风寒湿痹型,各30例。收集3组对象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法)对患者的COX-2进行检测。结果肝肾亏虚型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气滞血瘀型(t=9.8301,P=0.0000),也明显低于风寒湿痹型患者(t=6.3159,P=0.0000),气滞血瘀型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高于风寒湿痹型患者(t=3.2669,P=0.0018)。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COX-2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Ⅰ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Ⅱ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t=4.7011,P=0.0000);Ⅱ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Ⅲ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t=3.0037,P=0.0044);Ⅲ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明显低于Ⅳ级X线等级患者的COX-2含量(t=4.6004,P=0.0000)。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和不同X线片等级的COX-2表达存在差异性,气滞血瘀型和X线显示等级高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COX-2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10年12月至2013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在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治疗后应用膝关节功能评分(JOA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统计治疗有效率以评估治疗方法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估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23/24),与对照组的79.2%(19/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8.3%(2/24)]显著低于对照组[29.2%(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手法治疗基础上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膝周滑囊炎与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记录起病、诱因、现病史及体格检查情况,全部病例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了解膝关节的骨改变情况;按诊断标准确定滑囊炎及膝OA诊断.结果 79膝滑囊炎中单一膝周滑囊炎73膝,多发膝周滑囊炎6膝,反复发作者12膝,有3膝初诊为膝骨关节炎复诊为滑囊炎;膝关节X线片显示有膝OA改变者68例71膝,膝关节X线片无膝OA改变者8例8膝;有较多活动如爬山、旅游、一次运动量较大的运动等诱因者5例,有外伤诱因者4例.结论 膝周滑囊炎与膝OA之间不仅存在密切关系,且膝周滑囊炎好发于患有膝OA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风湿痹痛散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风湿痹痛散组用风湿痹痛散治疗;扶他林膏组以扶他林膏治疗;理疗组以CQ-22型红外线治疗灯治疗。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风湿痹痛散组分别为72%、96%,扶他林膏组分别为50%、80%,理疗组分别为44%、78%。风湿痹痛散组与扶他林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理疗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风湿痹痛散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的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造成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而且经常伴随滑膜炎症、充血、渗出、肥厚增生,出现膝关节疼痛、功能受限、肿胀积液,临床中常见于膝关节劳损,负重过大,外力损伤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封闭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封闭疗法;对照组60例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局部外涂扶他林乳胶剂。结果5周为1疗程评定。治疗组60例,治愈28,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愈率46.67%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60例,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0例,治愈率20%,总有效率66.67%。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局部痛点封闭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25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B组予针刀联合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VAS、HSS、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下降(P<0.05), B组下降更明显;两组HSS评分和AROM度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 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针刀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何斌  王咏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26-2227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清理、置管负压灌洗引流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结果:82例患者JOA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1],优30例,良37例,可13例,差2例,优良率81.7%。结论:关节镜手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行关节镜清理结合负压灌洗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明显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乔玉宁 《淮海医药》2008,26(6):563-564
目的 探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治疗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认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控制基础疾病,完善术前准备,加强健康指导,鼓励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 64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正确的健康指导和有效的功能锻炼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中老年膝骨关节炎(KOA)发病病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KOA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将确诊的125例KOA病例作为病例组,同时收集125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有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来收集KOA发病的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分析KOA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438)、肥胖(OR=1.852)、常居潮湿阴暗环境(OR=1.982)、不锻炼(OR=3.680)、重体力劳动职业(OR=3.445)、骨关节炎家族史(OR=6.746)、营养不良(OR=2.568)均为KOA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KOA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肥胖、常居潮湿阴暗环境、缺乏体育锻炼、从事重体力劳动职业、有骨关节炎家族史及长期营养不良,应针对这些可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制订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7,(13):9-12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相关的细胞因子(IL-17、IL-1β和IL-6)的水平与盘龙七片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淤血阻滞、阳虚寒凝、肾虚髓空三种中医证型患者各25、24和26例,正常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盘龙七片治疗,每日3次,每次3片,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留取正常对照组和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法检测Th17细胞和血清细胞因子IL-17、IL-1β和IL-6浓度,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肾虚髓空、阳虚寒凝、瘀血阻滞三种中医证型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细胞因子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中医证型有效治疗者,Th17细胞比例和细胞因子浓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中医证型患者疗效呈现增高的趋势,肾虚髓空型高于另外两种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细胞因子IL-17、IL-1和IL-6浓度与盘龙七片的疗效有关,可作为中医证型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尤笑迎  杨红梅 《天津医药》2012,40(7):688-691
目的:探讨兔膝骨性关节炎(KOA)时的软骨损伤及降钙素(CT)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和CT治疗组(C组),B、C组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模型,A组除切开皮肤和关节腔外,不做其他处理,从术后第6周开始C组每天皮下注射CT 5 U/kg,A、B组给与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连续注射20d后处死动物.观察关节软骨病理组织学和关节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及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的变化,以及降钙素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JP和Mankin’S评分升高,关节软骨损伤加重,关节液中TNF-α、NO水平升高(P<0.05),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降低,MMP-1活性升高(P<0.05);与B组相比,C组关节液中TNF-α、NO水平降低(P<0.05),关节软骨损伤减轻、Ⅱ型胶原含量升高,MMP-1活性降低(P<0.05).结论:CT可能通过抑制TNF-α、NO的表达而对KOA软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ippo-YAP信号通路在膝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包括膝骨关节炎患者71例,正常人28例,应用ELISA测定YAP和BLC-2在关节滑液中的表达程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滑液中YAP与BCL-2的表达水平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YAP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OA患者的滑液中YAP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CL-2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OA患者的滑液中BCL-2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中YAP与BCL-2水平作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r=0.921(P〈0.01),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Hippo-YAP信号通路可能是软骨细胞的抗凋亡过程,深入探讨Hippo-YAP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中的各种促进机制将有可能建立骨关节炎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