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43例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立枫 《天津药学》2010,22(4):31-32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活血与化瘀通络作用的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83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予低盐低脂饮食,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神经,降压,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步长脑心通胶囊3次/d,4粒/次,口服。两组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能明显改善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10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DN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采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加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80%高于对照组65.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NP,优于单用甲钴胺片治疗。  相似文献   

4.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服步长脑心通胶囊,2~4粒/次,3次/d,疗程为四周。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血脂及改善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步长脑心通胶囊佐治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降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口服,4粒/次,3次/d,4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74.36%,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评价脑心通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共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治疗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步长脑心通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步长脑心通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综合治疗方法相同,均采取胞二磷胆碱0.5g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加用步长脑心通口服,4粒/次,3次/d。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对比分析。同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动力学和经颅多普勒检查(TCD)变化情况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77.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等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能有效的改善脑循环。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92例在应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对照组仅应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17.55%,总有效率95.42%;对照组基本治愈率7.14%,总有效率69.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成药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疗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对照方法,将20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4例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4粒,3次/d;对照组101例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2粒,3次/d,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和71.6%(P〈0.05);两组生活质量积分均有所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沈玉妍 《中国药业》2010,19(16):80-80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4粒,3次/d,均3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神经功能恢复和血脂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临床效果,为其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本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60例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1次/d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冠状动脉血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率为4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血流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临床症状和冠脉血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气虚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6min步行试验、治疗前后心电图及ESV、EDV与LVEF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0%(29/40),显著低于观察组92.50%(37/40)(P〈0.05);观察组治疗后6min步行试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ESV、EDV及LVEF相比,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0名患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益心舒胶囊加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照组服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治疗组对改善临床胸闷、气短、心悸、出汗、口干、头晕乏力及心绞痛等方面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对心电图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此3项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降低收缩压比对照组疗效好(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骆杭丽 《中国医药》2014,(2):188-191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的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根据病情给予甘露醇及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糖、降压、降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0.2g空腹口服,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采用欧洲脑卒中量表分别进行神经功能(E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并评价其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2、4周后的E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47±6)、(51±10)分比(37±7)分;观察组:(50±7)、(64±8)分比(3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4周后的Barthe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40±10)、(56 ±8)分比(30±6)分;观察组:(45±19)、(66±9)分比(31±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40/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 (2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Ⅰ、Ⅱ,Ⅰ组60人,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Ⅱ组为60人,作为对照,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结果经治疗后,Ⅰ组、Ⅱ组两组治疗方法都有着一定的功效,与治疗前相比,都有着一定的改善,两组相比较来看,Ⅰ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Ⅱ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着较好的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朱翔 《中国医药指南》2014,(11):23+25-23,2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采取阿司匹林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但观察组减少的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但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斑块效果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证实管腔狭窄程度<50%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次,1次/d)和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阿司匹林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血脂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改善,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2个月后,2组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引起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管腔狭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观察组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平均容积分别从治疗前的(17±6)、(24±5)、(42±12)mm3下降至治疗后的(13±4)、(20±7)、(32±10)mm3,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平均容积分别从治疗前的(16±4)、(26±4)、(41±13)mm3下降至治疗后的(13±6)、(23±7)、(36 ±8)mm3,治疗前后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平均容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斑块平均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的平均容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能有效监测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8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给予阿司匹林片100 mg,po qd,试验组90例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po qd,阿司匹林片100 mg,po qd。15 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前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周琼 《海峡药学》2012,24(1):78-80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川崎病患儿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静脉滴注丙球蛋白2g/(kg.d),应用时间1d,口服阿司匹林50~80mg/(kg.d)。对照组静脉滴注丙球蛋白0.4g/(kg.d),用药时间为5d,口服应用阿司匹林50~80mg/(kg.d)。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手足症状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冠脉病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手足症状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4±0.13)d,(2.11±0.49)d,(2.21±0.67)d及(6.1±1.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冠脉病变发生率分别为3.8%和3.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病例76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使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治疗)和对照组(单独使用阿司匹林预防治疗)各38例,两组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1次/日,治疗组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0.2g,3次,日,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复查血小板聚集率血液流变学及血液流变学。随访1年,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中复发5例,复发率13.16%,对照组中复发8例,复发率21.05%,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进一步降低,血液流变学改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好。结论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效果比单用阿司匹林的效果明显,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及血液流变学改善,随访患者复发少,预防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