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翠珩  陈颖 《医药世界》2009,11(6):222-223
近2a我市机采血小板用量大幅度增加,献血者队伍不断扩大,在为献血者健康检查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情况,并且这种情况在寒冷季节发生率较高,为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提高无偿献血招募效果,更好地服务于献血者,我们对承德市1a来参加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包括成功捐献及为捐献人员)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8年度承德市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1505例(包括成功献血和体检后未捐献血人员),其中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献血者5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机采血小板对无偿献血者血常规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名进行机采血小板的无偿献血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于机采血小板前、采集后30分钟及采集后1周抽取静脉血,检查外周血血常规指标,分析机采血小板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及1周内恢复情况。结果 与采集前相比,采集后30分钟献血者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细胞比容(Hc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采集1周后外周血上述血常规指标均基本恢复正常,与采血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献血者机采血小板后外周血血常规指标有一定程度降低,但采血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对身体健康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诱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虹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76-177
目的预防和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过程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方法对434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者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生献血反应55例,占12.67%,其中轻度占9.67%、中度占2.30%、重度占0.07%。枸橼酸钠中毒发生献血反应21例,占4.79%;精神因素发生献血反应10例,占2.40%;身体因素发生献血反应19例,占4.42%;环境因素发生献血反应8例,占1.73%。PLT〈170×10^9/L,体质量50~55蚝的献血者、初次捐献血者和空腹、疲劳、睡眠不足的献血者易发生献血反应。结论选择体质量〉55kg,血小板计数高,可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做好献血者健康教育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是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机采血小板的顺利进行,对机采血小板献血员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中心血站机采血小板献血者200例,为了确保献血员保持良好状态,使机采血小板能够顺利进行,要对机采血小板献血员进行全程的精心护理,与献血员进行良好的沟通。结果 200例机采血小板患者中有30例发生献血反应,占15%,其中发生轻微型献血反应的有25例,占12.5%,有5例发生中型献血反应,占2.5%,没有发生重型献血反应。结论在献血前要对相关要求进行严格控制,做好献血前护理、献血中护理、献血后护理的工作,从而保证机采血小板的顺利进行,降低机采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再次进行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5.
随着成分输血的发展,血小板的临床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特别是机采血小板具有浓度、纯度高,红、白细胞混入量少,输注后不宜产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优点,从而减少了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备受临床欢迎。但目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来源比较贫乏,常常供不应求,导致部分献血者献血小板过于频繁。为了解反复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的影响,笔者观察了51例长期多次献血小板者外周血象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分析,做好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根据献血不同阶段,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同心理反应,有针对性通过宣传招募、捐献前、中、后三个阶段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可有效的缓解献血者的紧张心理,减少献血反应.结论 加强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能够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实现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保留.  相似文献   

7.
随着输血医学的不断发展,机采血液成分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机采血小板,占机采血液成分的80%以上.但目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来源比较贫乏,常常供不应求,导致一部分献血者献血小板过于频繁.为了解长期多次献血小板后对献血者及受血者有何影响,笔者检测了2288例长期多次献血小板者和1062例首次献血小板者的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4项血液指标做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机采血小板具有纯度高、临床输注效果好等优点,临床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机采血小板的过程中,献血者易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献血不良反应,甚至会影响到机采的顺利进行以及机采血小板的质量~([1])。降低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献血者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对保障临床需求,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状况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模式,不仅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提升了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罗昭玲  蔡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394-395
目的探讨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因素,提高机采血小板制品质量,保证良好的临床输注效果。方法收集本站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资料,观察其采前血常规计数和自身状况对血小板采集质量的影响。结果献血者采前血常规各指标和自身状况是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必须正确分析献血者采前血常规检测数据,并结合其自身状况,严格筛选献血者,才能提高机采血小板采集效率,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8543人次机采献血者,均按规定程序流行进行操作,观察献血者在采集过程中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类别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8543人次机采献血者中,出现献血不良反应243人次,发生率为2.84%。其中轻度献血不良反应190人次、占2.22%,中度献血不良反应38人次、占0.44%,重度献血不良反应15人次、占0.18%。243人次献血不良反应者中枸橼酸钠反应148人次,精神因素40人次,身体因素39人次,其他因素16人次。不同年龄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体重、循环血量机采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采献血不良反应以枸椽酸盐反应为主,其次为精神和身体等因素,为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选择男性、循环血量少、体重偏大的献血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确保献血者的安全.方法 观察分析2006-2008年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机采献血人数为2 100人,出现献血反应20人,其中轻、中度反应分别为19人、1人,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95%.结论 精神紧张、空腹、疲劳献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扩张,心输出量减少,引起献血反应;保障献血者安全献血,需加大献血的关爱力度,以保留献血者,避免因献血反应导致血源流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探讨护理干预在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中的重要性。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及《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献血者,采集单(双)治疗量。通过采集前的心理护理、采集中的护理措施、采集后的健康教育等全程的护理干预,有效地减少和预防了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我站2007年1月一12月无偿机采志愿者共932人次1565个治疗量中仅有0.7%的献血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通过机采采前、采中、采后过程中,采取积极的主动的护理干预措施,预见性地针对献血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和护理,有效地减少了机采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保证献血者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机采血小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回访了解献血者初次机采后感受,分析影响献血者再次机采率的各种因素,为建立固定机采血小板队伍打下基础。方法对2011年本站初次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并于3个月后对再次机采情况进行追踪。结果 185名初次机采献血者中再次机采人数为101人,占总人数54.6%,机采次数≥3次者占再次机采献血者68.3%。影响再次机采回头率的因素以采集时间长、受捐献地点限制、担心献血安全为主。结论应加大机采血小板的宣传力度,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再次机采回头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尿常规中白细胞与红细胞的计数假性升高原因,总结相应的对策,减少计数假性升高情况,提高检验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7月前来某院诊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70例患者给予尿常规检验。另一方面,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给予干化学检验、显微镜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验方法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的一致性,系统分析两种方法产生假性结果的具体原因。结果:经过临床检验后发现,干化学法以及显微镜检查法的红细胞阳性一致率为89.1%,阴性一致率为68.3%;干化学法以及显微镜法的白细胞阳性一致率为71.7%,阴性一致率为47.2%。从临床上来分析,干化学法造成假性结果的原因集中在温度、酸碱度、药物等方面;显微镜检查法造成假性结果的原因集中在酸碱度、体内疾病等方面。结论:尿常规的红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容易出现假性结果,日后需进一步做好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通过多种检验方法,有效提高检验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张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189-190
目的探讨用EDTA盐作为抗凝剂的血液标本在检测血小板时可发生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方法使用EDTA盐和肝素锂作为抗凝剂的抗凝血,同时制作血涂片一张,通过人工镜检对照。结果通过对二种方法对血小板测定结果对比分析。结论 EDTA抗凝剂可引起血小板聚集,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CS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冲红的原因。方法选取15例机采血小板发生冲红现象的献血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20例同期于我站献血未冲红的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细胞计数,包括RBC、Hb、Hct、MCV、MCH及MCHC等,并分析导致冲红现象出现的原因。结果经检测发现观察组的各项血细胞计数检测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发现引发冲红的原因:献血者血细胞计数MCV、MCH及MCHC低于正常人11例,献血者精神紧张2例,以及脂肪血2例。结论冲红现象的出现会影响血小板质量,耽误患者的抢救,引起冲红现象的原因较多,因此筛选合格的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要从血源、体检、化验及采集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缓解降低冲红的发生机率,提高血小板质量,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末梢全血待测时间对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33例末梢全血标本注入EDTA.K2抗凝管,轻轻充分混匀后立即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然后再分别放置10min和30min后,再次混匀测定,然后在三个时间测定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末梢全血10min的结果与即测的结果比较:白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血小板数明显升高(P〈0.001);30min结果与10min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全血采集过程中由于组织液混入,促使血小板短时间内产生一个可逆的假性聚集,从而影响WBC和PLT结果的准确性;末梢全血采集后放置10min后再测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金莹 《医药世界》2010,(11):1551-1552
目的探讨机采献血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以确保献血者的安全。方法对机采献血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安慰鼓励献血者,并经立刻暂停采血,取平卧位,给予温热葡萄糖水饮服和进食蛋黄派后,献血者低血糖的症状逐渐得到恢复,最后成功机采血小板。结论分析判断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各种因素,做好采血前的宣传、采中护理、采后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和有效的处理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威海市机采献血者与全血献血者人群特征,为献血者招募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对无偿献血者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2013年威海市1674名机采血小板捐献者、32089名全血捐献者人群结构、献血经历和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威海市机采献血者与全血献血者统计指标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献血经历、血液检测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采献血者中35岁以下年轻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全血献血者,分析原因与男性身体特征及工作人员针对性招募有关,机采献血者与全血献血者文化程度与职业的差异在于团体献血工作的开展。血站可根据本地特点,因地制宜地制订宣传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募,可以极大提高招募成功率,使机采献血者队伍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丽  王照军 《淮海医药》2010,28(6):510-512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选择符合机采血小板条件的献血者,采集单(双)份治疗量血小板。2009年1月~2010年3月共采集3 615例,对其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处理、预防和总结。结果发生献血反应39例,占1.08%,轻度25例,占0.69%;中度9例,占0.25%;重度5例,占0.14%。39例发生献血反应者中,其中枸橼酸钠中毒19例,占0.53%;精神因素(紧张、恐惧)6例,占0.17%;身体因素(空腹或饥饿、过度疲劳、进食过饱等)8例,占0.22%;其他因素(痛觉过敏、晕针、连锁反应)6例,占0.17%。献血反应与单采机器的类型、献血者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献血者性别、体重、献血次数、采集的治疗量(单份或双份)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体重较大(≥55kg)、有献血经历、身体综合素质较好的献血者进行机采血小板,同时做好献血者健康教育和整体护理工作,是预防献血反应和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