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睾丸鞘膜积液术后睾丸肿大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生 《临床医学》2004,24(5):16-17
目的:探讨术前穿刺放液对睾丸鞘膜积液术后睾丸肿大的预防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术前多次穿刺放液的方法与对照组对比观察术后睾丸肿大的程度。结果:实验组术后睾丸肿大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少量多次穿刺放液对预防睾丸鞘膜积液术后睾丸肿大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治疗睾丸鞘膜积液的传统手术方法为睾丸鞘膜翻转术和睾丸鞘膜切除术,组织剥离较广泛,术后易合并血肿和伤口感染(Br J Surg 60∶450,1976)。本文介绍的睾丸鞘膜部份翻转术,手术方法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睾丸扭转2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特点,加强对睾丸扭转的重视程度.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病程小于6h患者先采取手法复位.1例复位成功后手术证实睾丸存活并实行睾丸固定术,1例手法复位失败后改手术探查;其余19例均行手术探查术。在探查的20例中,14例因睾丸坏死切除,6例行患侧睾丸固定术。21例患者均行对侧睾丸固定术。结论提高临床医生对睾丸扭转的重视程度,做到早发现,早检查,及时手术探查。术中术后使用抗自由基药物是避免睾丸坏死和术后不影响生育功能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隐睾症的理想术式。方法:对1 244例隐睾患儿共1 510个睾丸采用下腹部横切口,保留睾丸引带,阴囊肉膜囊固定术。结果:1 510个睾丸中1 504个采用阴囊肉膜固定术,切除睾丸6个,其中睾丸肿瘤1个,未发育睾丸5个。随访0.5~2 a,1 500个睾丸位于阴囊底部,复位良好,阴囊饱满,仅有4例轻度回缩。结论:该术式具有手术瘢痕不明显,睾丸固定效果好、睾丸不易萎缩,便于术后护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睾丸体积和血流灌注的影响,评估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医院收集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共获得40例。对照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患侧睾丸体积(TV)、血浆睾酮水平;对比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患侧睾丸包膜动脉(CA)、睾丸动脉(TA)、睾丸内动脉(ITA)血流参数,即血管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血液流速(EDV)、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PSV);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例数。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患侧睾丸体积、血浆睾酮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患者睾丸包膜动脉、睾丸动脉、睾丸内动脉的EDV、RI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本组共发生6例并发症(15.00%),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以下优势:对患侧睾丸体积、血浆睾酮水平无显著影响;有助于改善患侧睾丸血流灌注,利于康复;术后并发症少,无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睾丸Leydig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5例睾丸Leydig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1例患者术中经腹股沟阻断精索切除病灶,并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证实为Leydig细胞瘤,行保留睾丸手术;1例患者行经阴囊的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Leydig细胞瘤。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睾丸Leydig细胞瘤临床罕见,对于怀疑为Leydig细胞瘤的睾丸小肿瘤患者,我们推荐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对于冷冻病理为良性特征的小体积Leydig细胞瘤,特别是儿童应首选保留睾丸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预测睾丸存活力的临床价值.方法 比较42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及手术前后阴囊CDU表现,将术中睾丸活力分为A~D级,保留A~C级活力睾丸,切除D级活力睾丸.将CDU随访的术后睾丸存活力分为Ⅰ~Ⅲ级,Ⅰ~Ⅱ级睾丸存活,III级睾丸萎缩.结果 42例中睾丸复位17例,切除25例.复位组睾丸存活7例,术中睾丸活力分别为A级2例,B级3例,C级2例,术前CDU主要表现为:睾丸实质回声均匀,血供减少或消失;睾丸局部片状或放射状低回声,大部分实质尚存血供.萎缩10例,术中睾丸活力分别为C级8例,D级2例,术前CDU(包括切除组25例)主要表现为睾丸大片放射状低同声或弥漫性明显回声不均匀,无或仅睾丸边缘少量血供.复位组与切除组的健侧睾丸CDU随访无明显异常发现.结论 阴囊CDU检查能够预测复位后睾丸的存活力,CDU评价后及时手术是提高扭转睾丸存活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二次手术成功复位睾丸扭转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二次手术成功复位睾丸扭转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并二次手术成功复位的睾丸扭转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于夜间睡眠中突发下腹部剧烈疼痛入院.1年前患阑尾炎,保守治疗后好转.此次入院查体右下腹有压痛,腹肌紧张,认为阑尾炎诊断明确,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后30分钟仍有明显下腹痛,考虑术中阑尾及腹腔内炎症与患者疼痛体征不相符,诊断为睾丸扭转.予肌内注射哌替啶100 mg并行手法复位,将右侧睾丸呈逆时针方向旋转270°,睾丸位置略有下降后疼痛减轻,复位成功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阴囊探查术.术中将睾丸鞘膜翻转缝合,睾丸还纳阴囊内,睾丸、精索与阴囊内层鞘膜间断缝合固定,留置橡皮条引流;对侧亦行相同术式.结论:睾丸扭转后果严重,早期诊断、早期复位、缩短睾丸缺血时间是保留睾丸和睾丸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在儿童睾丸下降不全合并睾丸扭转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 424例睾丸下降不全中,8例经手术证实的睾丸下降不全合并睾丸扭转的手术病理结果及其声像图表现。结果在就诊的3 424例睾丸下降不全患儿中,经手术确诊合并睾丸扭转者8例;睾丸下降不全合并扭转的发生率约为0.23%。年龄2个月~14岁,其中1岁4例。5例的声像图表现为患侧不均匀类椭圆形低回声团块,彩色多普勒实质内无血流信号,术中睾丸均坏死行睾丸切除;1例正常睾丸声像图,但睾丸内及周围血流信号丰富,术中保留睾丸,行睾丸固定术。1例术前超声未显示睾丸声像图,仅提示腹股沟疝,手术显示睾丸坏死给予切除。1例超声提示睾丸下降不全伴畸胎瘤,行睾丸肿瘤剔除术并保留睾丸。结论儿童睾丸下降不全合并扭转不多见,超声诊断有助于发现危急值病例,为这类患儿的急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术式一侧睾丸取精对对侧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梗阻性无精症患者随机分为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组(PESA组)、睾丸穿刺精子抽吸术组(TESA组)和开放手术组(对照组),每组10例。均行右侧睾丸或附睾取精,同时获取右侧睾丸组织,术后45 d穿刺获取左侧睾丸组织;将所取睾丸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后于光镜下观察,测量睾丸曲细精管直径、内径及上皮高度;同时检测各组手术前后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率。结果 3组左右两侧睾丸曲细精管直径、内径、上皮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左侧睾丸曲细精管直径、内径、上皮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手术前后抗精子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中3种手术取精方式对对侧睾丸生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向晨  倪浩东 《临床医学》2000,20(10):28-29
报告105例应用不同术式治疗睾丸下降不全的经过;应用Bevan氏单纯睾丸固定术50例计63只睾丸。结果8例8只睾丸萎缩。手术成功离80%;应用改良精索固定术55定术55例计65只睾丸。结果下降固定睾丸正常手术成功率为100%。认为改良术优于Bevan氏术。除此还对手术年龄与争睾不育的关系进行正常手术年龄应该普遍提前到2~4岁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睾丸筋膜室减压术对睾丸扭转复位后生精功能保护效应的可行性。方法:将32只兔子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睾丸扭转单纯复位组(I组)及睾丸扭转复位+筋膜室减压术组(T组:T1组、T2组)共4组,每组8只。I、T组建立术侧睾丸完全扭转模型后,I组予单纯复灌注,T组复灌注后再行筋膜室减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睾丸支持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诊疗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2例睾丸支持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 本文纳入的2例患者均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诊断为睾丸支持细胞瘤.第1例患者因术后10个月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及术后辅助放疗,并于睾丸切除术后22个月死于肺转移...  相似文献   

14.
祖建成  郑为  赵天望  刘李  何军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795-1796,1799
【目的】探讨保留睾丸引带和精索血管对小儿低位隐睾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B超报告睾丸位置位于腹股沟中下段,专科检查在腹股沟区能扪及睾丸的隐睾患者125例,其中A组67例采用经腹股沟皮纹横切口,保留睾丸引带和精索血管双向血供,B组58例患儿采用传统的腹股沟大斜切口,单纯保留精索血管,术后随访6月至1年。【结果】两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睾丸血供、睾丸硬度明显较B组良好(P〈0.05);术后睾丸的位置、复发、性激素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腹股沟皮纹横切口保留睾丸引带和精索血管血供治疗小儿隐睾创伤小,术后睾丸血供良好,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外形美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讨睾丸离断再植术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叙述已治疗的1例双侧睾丸离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精索内动脉、精索内静脉、输精管静脉及输精管,再植双侧睾丸。术中阴囊内留置引流片。结果2个月后复查,双侧睾丸大小正常,质地略硬。第二性征无明显变化,阴茎可正常勃起,无并发症出现。阴囊彩超提示:左侧睾丸成活,右侧睾丸血运不良。结论吻合动静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阴囊内留置引流片是避免术后切开引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睾丸扭转的诊疗经验。方法分析2002年~2012年收治的38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提示睾丸、附睾位置改变,睾丸内血流减少或消失。结果36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2例睾丸扭转时间<6 h患者经手术复位后保留睾丸,2例术后随访发现睾丸较健侧睾丸体积减小。24例扭转时间>6 h患者中,16例术中发现睾丸坏死行睾丸切除术;复位后睾丸存活5例,睾丸萎缩3例。结论睾丸扭转早期常易误诊,超声检查为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及早明确诊断、手术探查是避免睾丸坏死、萎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程树林  何欣  魏强  王明和 《华西医学》2009,24(3):714-715
目的:探讨医源性隐睾的病因,预防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治疗的16例医源性隐睾患儿,其中睾丸鞘膜积液术后7例,腹股沟斜疝术后8例,尿道下裂术后1例。结果:1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10例睾丸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其中1例睾丸完全萎缩,行睾丸切除。术后随访12例,睾丸均在阴囊内,但发育较健侧差。结论:降低医源性隐睾发病率的根本措施是防止其发生,尽量减少不正确的医疗行为,并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1岁,因左侧腹膜后畸胎瘤术后7个月,左睾丸畸胎瘤术后5个月,发现右侧膈下占位2个月于2006年11月2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7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腹部膨隆,可见腹壁静脉曲张,无呕吐、腹泻,无血尿,同时患儿左侧睾丸略为增大,无红肿。到当地医院求治,诊断为腹膜后畸胎瘤、左侧睾丸鞘膜积液,行左侧腹膜后畸胎瘤切除术,完整切除瘤体,重约1000g,病检证实为成熟性畸胎瘤。入院前5个月患儿出现左侧睾丸增大,约拇指大小,无红肿,到同一家医院求治,诊断为左睾丸畸胎瘤,行左睾丸活检术,术后石蜡切片诊断为“未成熟畸胎瘤”,遂于1周后行左睾丸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5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年龄15~27岁,平均18.8岁;均为单侧睾丸扭转,左侧9例,右侧6例。就诊时间<6 h 2例,6~24 h 3例,超过24 h 10例。结果: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5例均行手术探查。术中见12例睾丸已坏死,行睾丸切除术,仅3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结论:睾丸坏死与睾丸扭转的程度、时间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疑似病例者主张尽早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行睾丸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证实睾丸坏死;5例行睾丸复位固定者4例睾丸存活,1例睾丸坏死患者拒行睾丸切除而行固定术,6个月后睾丸萎缩。结论彩超检查诊断睾丸扭转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及时手术探查可有效减少睾丸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