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我国及广东省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的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分析我校开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就如何建设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
对中医药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中医药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从课程设置入手,分析了中医药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现状,讨论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现有课程设置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专业人才显得十分短缺。近年来,不少农林医学等院校相继申报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办之初,各院校依据自身院校学科发展的特点,在专业设置、学科发展、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实验及实习基地建设及教材出版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各自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院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应重视和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应急能力的培养。本文就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中如何采取案例分析实验教学、角色扮演式实践教学和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等多种方式,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应急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医药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主要是非医药类院校。基于通过文献检索、交流、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得的信息,在考虑了校内外的资料、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主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医药院校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简述目前国内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的建设情况,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预防医学(食品安全方向)专业的建设情况及具有的优势,并就该专业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2012年12月10日至12日,我校公共卫生学院根据工作安排,李岩院长和王克跃书记带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全体老师一行赴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专业培养交流。  相似文献   

8.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各高校依托学科背景不同,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有所不同,依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明确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采用模块设计方法探讨了中医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屡屡出现,在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中反映出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课题组围绕培养职业能力强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实验教学中尝试推行“工学结合”、“学研结合”的模块化综合性实验,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食品理化检验》是卫生检验、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以《食品理化检验》绪论及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验两章的部分内容为例,介绍了概念教学在《食品理化检验》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精品专业课程网站建设是医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传统静态网站建设中产生的系列问题,结合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学的专业特点,采用以动态网页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managementsystem,CMS),提出该学科的专业课程网站建设要求,介绍网站的设计、构建和评价过程,以期建设更高质量的学科专业课程网站。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48-151
作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其将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疗人才作为目标,强调在教学中注重对研究生医学理论知识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临床技能。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与医疗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此次研究分析了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现状,探究了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对策,以期培养出符合现代医学所需的具有专业技能及理论基础的优秀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兴学科,医学心理学本科教育受到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教材体系、教学方式、专业实习、考核和毕业授位标准等多方面条件及环节的制约。为切实提高培养质量和水平,探索相应教育策略,在学科定位及培养目标中体现医学与心理学学科并重的原则;同时加强课程设置、授课内容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突出心理学与医学融会贯通、互相渗透;在教学方式、专业实习、考核和毕业授位环节中,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和考核,并将通过国家相关资格考试作为授位标准。  相似文献   

14.
许晓睛  王伟  赵颖 《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1252-1254
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养是增强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实效性的有效对策。在此还对教学实践中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初步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建立基于结果或基于胜任力的教育是当今课程计划的重要特点。本文梳理了基于结果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在医学教育中的发展应用,并利用基于结果的教育理念对《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框架体系进行改造和优化,重新设计和确定了课程学习结果框架、课程教学主题内容、课程胜任力要求等内容。基于结果再设计...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本文探索了基于医学职业素质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在注重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强调计算思维的培养,把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教育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设置内容连贯的三层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并有效地解决了计算机基础教学"非零起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医学信息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高芳  李炯  姚岚 《医学与社会》2011,24(10):96-98
经济、社会与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信息人才。以山东开设医学信息专业的院校及国内其他院校为例,剖析了医学信息专业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招生规模、理论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确定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充实优化教学内容、适度控制规模与发展速度、提高学科理论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专业教育质量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培养适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需要的创新型医学人才,中山大学依据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结合具体校情,针对传统医学学科式课程“前后期割裂,内容交叉多”的缺陷,组建了“243”型课程体系,并以文化素质教育平台与实践创新教育平台为抓手,构建隐性课程环境,实施全人教育。围绕这一教学理念,继续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医学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打造临床实践教育平台,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发展。本文简述了“243”型课程体系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以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社会、个人与医学”课程为例,比较我国和加拿大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差异。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社会、个人与医学”课程贯穿整个医学教育阶段,包括统计与流行病学相关知识、健康相关问题、职业发展三个主题。教学采用丰富的授课模式,广泛使用电子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借鉴加拿大医学教育的经验,我国应注重:促使医学生早期接触并终身学习医学人文类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实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考核体系、建立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备受重视。生理学作为医学基础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