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1982~1983年间得克萨斯Shrisers烧伤医院在住院期分离出念珠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烧伤后复苏和创面处理:所有深二度和三度烧伤创面在72小时内一次完成切痂;小面积者立即作自体皮肤移植,大于40%者作4:1网状自体移植,同时用异种皮覆盖。所有病例每周作三次创面活检、创面棉拭子和血、尿、痰培养。当迟纯、呼吸急促、高血糖症、血小板减少、肠梗阻、二次或二次以上血培养阳性等症状中出现3个以上,就可确诊为全身脓毒症,使用抗生素。创面感染:念珠菌培养计数大于10~5/g,或快速病理切片看到念珠菌侵犯至有生机组织。尿路感染:尿  相似文献   

2.
烧伤病人的真菌感染明显增加,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多见,也发现有热带念珠菌、副克柔氏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感染。报道在3年内所发现的6例烧伤病人近平滑念珠菌感染的情况。6例病人烧伤面积为30~60%,大部分为Ⅲ度创面。年龄11~56岁。住院时间为60~120天。在伤后16~70天时,由血培养证实为近平滑念珠菌感染。急性期所有病人均静脉高  相似文献   

3.
烧伤病人伤后24小时内发生的内毒素血症可能系肠源性,此后连续出现的内毒素血症则与创面有关。控制方法有注射钴放射性内毒素、IgG、F(ab)2片段、脂多糖核心抗体与多粘菌素B等。本文分析多粘菌素B治疗62例严重烧伤病人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细菌性感染较易控制,而霉菌感染发生率的增加,80%由念珠菌属引起。本文评价制霉菌素预防烧伤病人霉菌感染。作者回顾分析1982~1983年的资料,发现念珠菌引起烧伤创面侵袭性感染(IBWI)和败血症的发生率增加。于1984~86年进行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6.
7.
迄今国内外有关氯胺酮的文献已达数百篇,然而有关氯胺酮对机体氧供求平衡的影响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仅就氯胺酮对机体,特别是烧伤病人全身氧供求平衡的影响作一综述。一、机体氧供求平衡的调节新陈代谢是生命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命的基本特征,而氧与新陈代谢则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众所周知,在人体所需要的外界物质中,氧气是最重要的。人若缺氧,  相似文献   

8.
广谱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使念珠菌成为烧伤病人机会性感染的病源体之一。回顾了5年多应用制霉菌素预防烧伤病人念珠菌感染和败血症的效果。将病人分为1980~1984年(1039例)及1985~1990年(1402例)两组。年龄、烧伤总面积及Ⅲ度烧伤面积无显著差异,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用药组(制霉菌素)。所有住院病人按标准公式复苏和摄入每天热卡需要量。入院时作咽、直肠、创面、皮肤、尿和粪培养;每  相似文献   

9.
氯胺酮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全身氧供求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0例53.7%TBSA烧伤病人应用氯胺酮后心脏指数,呼吸,血气分析和生化等指标变化的观察,发现处于高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大面积烧伤病人使用氯胺酮后,仍有肾上腺素释放量的进一步增加,从而增加心输出量和组织灌流。呼吸储备未见不良影响,亦未见组织缺氧和耗氧加重,全身氧供求关系仍可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分析1975年至1984年送入Michigan大学烧伤外科的1,722例烧伤病人中的念珠菌感染。烧伤后第1周,这些病人均接受预防性青霉素,每周更换全部体内导管。发生感染时,应用广谱抗生素;胃肠功能异常时,给予静脉营养。每周2次取创面活组织作细菌定量检查,尿、痰和血培养检查每周至少1次,并根据病人临床情况,另行增加培养次数。 1,722例中,233例(13.5%)在住院期间发生念珠菌感染。1,489例培养阴性,两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6岁和  相似文献   

11.
烧伤病人创面治疗不当的教训杨勋忠,吴其林,刘德贵近十年来,我院共收治从基层医院转来的烧伤、整形病人362例,绝大多数治疗是正确的,但也有6%左右的病人创面治疗不当造成了严重后果。临床资料本组共20例。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2岁。最大烧伤面积35%,...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我院共收治从基层医院转来的烧伤、整形病人362例,绝大多数治疗是正确的,但也有6%左右的病人创面治疗不当造成了严重后果。临床资料本组共20例。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2岁。最大烧伤面积35%,最小烧伤面积2%。本组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的错误。一、烧伤后创面用药不当  相似文献   

13.
烧伤病人气管切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呼吸道损伤及其并发症仍然是处理烧伤和吸入性损伤病人的主要问题。过去,气管切开术被用作最初的气道处理。然而,由于许多吸入性损伤患者所需插管时间短,而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目前趋向于只将该术应用于有特殊指征的病人,而不作为一种预防性措施。本文介绍纽约医院烧伤中心5年来对有特殊指征病人行气管切开术的经验,旨在了解其效果和确定这些患者上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病机理。在1982~1986年间,对3246名患者中的99人实施了气管切开术。其中气管切开指征包括长期呼吸衰竭者88例,伴有严重烧伤和吸入性损害者11例,且气管内插管失败。99人中有74人死亡,54%与呼吸并发  相似文献   

14.
烧伤病人由于创伤的打击,常常可引起机体的超高代谢,而导致营养缺乏,引起创口不愈直至内脏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烧伤病人营养状况的监护,有助于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我们通过对23例烧伤病人营养状况的观察,总结出了一些对烧伤病人监测护理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激素治疗对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Toxic epiderual necrolysis,TEN)或斯-约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烧伤病人生存率的影响。30例病人均具有TEN或SJS的临床特点,均经皮肤冰冻切片证实,皮肤常规切片上均未发现皮肤棘层松解(Acantholysis)现象。入院后详细询问近期用药史、皮肤或粘膜受累前后的症状和上呼吸道感染的迹象,并记录皮肤损害总面积、粘膜有无溃疡及其进展情况。根据伤情制订治疗计划:林格氏乳酸盐液静脉输注、营养支持和保证热卡供应等。创面用10%洗必泰葡萄  相似文献   

16.
尽管烧伤病人的综合治疗有了很大进步,但感染仍是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经严格的隔离措施可限制创面潜在性致病菌(ppm)的外源性移位。但烧伤病人本身的消化道可成为ppm的贮主。烧伤动物实验已证实小肠细菌一直与细菌移位现象有关。这一研究总结了1988年以来二年多时间内31例面积大于30%的烧伤病人(伤后超过24小时或24小时内死亡病例除外)采用消化道选择性去污染法(SDD)治疗的初步经验。方法是:给予病人妥布拉霉素80  相似文献   

17.
烧伤病人应激心理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严重烧伤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率在1.3~38%,但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73~100%。到目前为止,烧伤后ARF是由于肾小球损伤还是肾小管损伤引起,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等还不完全明瞭。 20名病人分成两组。组Ⅰ15例(10男,5女),>15岁,深Ⅱ~Ⅲ度烧伤面积在35~95%,以往无肾病或导致肾病的因素,烧伤到入院的时间<12小时。将组Ⅰ进一步分为A组(4人,发生ARF,血清肌酐大于1.5 mg%)、B组(5人,无ARF但后来死亡)、C组(6  相似文献   

19.
在烧伤病人中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与烧伤的面积和深度以及创面敞开时间的长短有关。本研究为了澄清这一问题,对483名烧伤病人,1528病人周(Patient week即人次——译者)的培养资料进行评价。创面以磺胺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