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入治疗可能引起心肌损伤,表现为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浓度升高.造成心肌的损伤的原因有: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术后斑块的挤压移位可引起冠状动脉细小分支血管的闭塞,侧支血管分布区域的心肌细胞发生坏死;术后局部心肌微循环灌注仍存在不足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升高与球囊扩张时间、球囊压力及扩张次数呈正相关;介入治疗前基础病变越重、越复杂、合并症越多,术后越容易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增高.术前、术后常规检测特异性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有助于前瞻性观察,为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依据,减少再梗死和心脏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董解菊  姚磊 《心脏杂志》2002,14(1):33-34,37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T(c Tn T)和心肌酶谱在心肌损伤前后含量的变化与其临床意义。方法 :动态观察 2 0例二尖瓣瓣膜置换术 (MVR)患者手术前、手术后 2 h及 2 4h血清 c Tn T和心肌酶谱变化。另制备家兔心肌损伤模型 ,检测动物模型伤前和伤后 4,8,2 4h血清 c Tn T的变化特点。结果 :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 c Tn T含量、心肌酶谱活性在术后 2 ,2 4h较术前显著升高 (P<0 .0 1) ,其中血清 c Tn T含量术后 2 h增加倍数高于其他指标。家兔心肌损伤模型伤后 4,8,2 4h血清 c Tn T含量较伤前升高非常显著 (P<0 .0 1)。结果 ;血清 c Tn T含量及心肌酶谱活性均对心肌损伤的诊断有意义 ,c Tn T的心肌特异性及早期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在心脏手术中 ,手术操作及体外循环均可造成心肌损伤。以往评估心肌损伤多采用肌酸肌酶 (CK)及其同工酶 (CK- MB)作为监测指标 ,但两者并非心肌所特有 ,因而敏感度较低。心肌肌钙蛋白 (c Tn 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血清标志物 ,对评估心肌损伤及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999年 5月至 2 0 0 2年 3月 ,我们对 30例行心脏手术者进行了 c Tn I、CK及 CK- MB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36~ 71岁 ,平均(5 6 .7± 8.7)岁。手术行二尖瓣置换 17例 ,主动脉瓣置换 6例 ,双瓣…  相似文献   

4.
心肌肌钙蛋白T(cTnT)是已证实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早期诊断敏感的心肌损伤、坏死的血清标志物,而且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cTnT不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还用于心肌炎、心力衰竭、心脏手术后、心脏损伤等诊断,还可以判断溶栓的效果与预后.cTnT定性检测适合于基层医院在临床上可快速诊断早期疑似可能存在的心肌损伤的及判断心肌损伤的时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为心肌细胞所特有,当心肌损伤时,cTnI快速释放入血循环,测定其浓度已成为心肌损伤特异性标志物,不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素、和肽素水平与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有无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35例)与非心肌损伤组(41例)。另外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心肌素、和肽素及常见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B型尿钠肽(BN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心肌素、和肽素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患者并发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心肌素、和肽素水平对脓毒症患者并发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cTnI、BNP、CK、CK-MB、和肽素水平均较高(P均<0.05),且心肌损伤组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均<0.05)。心肌损伤组心肌素水平较对照组和非心肌损伤组低(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肌损伤组血清心肌素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P<0.05);和肽素与LVEF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I、BNP、CK、CK-MB、和肽素均是脓毒症患者合并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心肌素是保护因素;血清心肌素、和肽素单独及两者联合诊断脓毒症患者并发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0.868、0.913,心肌素单独诊断的截断值为101.98ng/L,敏感度为71.40%,特异性为73.20%,和肽素单独诊断的截断值为22.58μg/L,敏感度为68.60%,特异性为92.70%,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为74.30%,特异性为95.10%。 结论: 血清心肌素、和肽素水平与脓毒症患者并发心肌损伤密切相关,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能成为临床评估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是一种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在心肌细胞胞浆中含量丰富。具有组织特异性,心肌损伤后血浆中H-FABP水平变化有时间规律性,且血浆H-FABP水平与心肌损伤程度成正相关,故H-FABP可作为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现就H-FABP的生理化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其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方法4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冷晶体停跳液组(A组),温血停跳液组(B组),每组20例,分别于圈手术期多时点采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cTn Ⅰ、心肌肌酸激酶(CK)及其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术前两组的cTn Ⅰ、CK及CK-M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开放主动脉后1 h至术后24 h达峰值,其后缓慢下降.术后24 h、48 h B组cTnⅠ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CK-MB在开放主动脉后1 h B组低于A组.cTn Ⅰ峰值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cTn Ⅰ判定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明显优于OK、CK-MB,对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损伤的诊断、预后及心肌保护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肺炎组44例(重症组9例、轻症组35例),对照组体检正常儿42例,检测心肌酶(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活性,进行3组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值比较。结果肺炎组患儿的各项心肌损伤标志物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重症肺炎组患儿CTnI升高6例,CK-MB升高5例,而轻症肺炎组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小儿CTnI值在正常范围内,轻症肺炎组患儿CK-MB升高15例。肺炎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以MYO恢复最快(约起病后1周),其他依次为α-HBDH、CTNI、AST、CK-MB。结论小儿肺炎时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呈不同程度增高,以AST活性增高最常见;重症肺炎时常有2项或3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同时增高;但以CTNI特异性最高,CK-MB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心肌肌钙蛋白Ⅰ是反映心肌损伤的最具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指标,心血管外科围术期监测心肌肌钙蛋白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时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肺炎组44例(重症组9、轻症组35例),对照组体检正常儿42例检测心肌酶(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活性,进行三纽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值的比较。结果:肺炎组惠儿的各项心肌损伤标志物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重症肺炎组患儿CTnI(66.7%)6/9例升高,CK—MB(55.6%)5/9例升高,而轻症肺炎组惠儿及正常对照组小儿CTnI值在正常范围内,轻症肺炎组患儿CK—MB(42.9%)15/35例升高。肺炎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以MYO恢复最快(约起病后1周),其他依次为α—HBDH、CTNI、AST、CK—MB。结论:小儿肺炎时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呈不同程度增高,以AST活性增高最常见;重症肺炎时常有二项或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同时增高;但以CTNI特异性最高,CK—MB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依那普利对放射性心肌损伤cTnT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放射性心肌损伤后血清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及依那普利对cTnT的影响,了解依那普利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放射性心肌损伤大鼠模型,比较单纯照射组、依那普利组、正常对照组cTn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分别测定照射后第3天、第7天、第1 4天、第2 1天的血清cTnT及CK-MB水平.结果单纯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从第3天开始增高,以第7天增高最明显,第14天渐降,第21天降至正常.CK-MB在第3天、第7天增高,第14天、第21天均正常.依那普利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仅第3天增高;CK-MB第3天、第7天增高,余无差别.依那普利组与单纯照射组比较cTnT漏出明显减少,第3天已明显降低,第7天、第1 4天显著降低,第21天无差别.CK-MB第3天无差别、第7天明显降低.结论cTnT较CK-MB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更长的诊断时间窗,并能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依那普利对放射性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床边快速肌钙蛋白 T( c Tn T)定性检测试纸条及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对 3 2例 60岁以上的老年性心肌损伤患者进行同步对照观察。方法 用床边快速 c Tn T定性检测试纸检测以 c Tn T在血中超过 0 .2 ng/ ml时 ,15 min内在测定区可出现色带为阳性结果作为标准 ,血清心肌酶谱指标采用反应温度为 3 7℃的酶动力学观察肌酸激酶 -同工酶 ( CK-MB)的水平。结果  3 2例心肌损伤的患者均显示 c Tn T其敏感性 ,特异性均高于 CK-MB( P<0 .0 1) ,而且诊断时间延长较 CK-MB( P<0 .0 1)明显。结论 运用床边快速 c Tn T定性检测试纸条可以作为对症状不典型、心电图中无明显心肌损伤及梗死显示的疑似可能存在心肌微小损伤的老年患者早期诊断以及判断心肌损伤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4.
肌钙蛋白(Troponin,Tn)是横纹肌收缩的重要调节蛋白,由三个亚基组成:肌钙蛋白C(TnC),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T)。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在诸多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生化指标中,CK—MB曾一度被认为是诊断AMI的“金标准”,已广泛应用多年。随着心肌肌钙蛋白(cTn)深入研究,无论是对心肌的特异性还是诊断敏感性,CK—MB的地位都受到了严重挑战。患有各种冠状动脉疾患的病人必然会发生心肌细胞损伤,有些病人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完全符合WHO关于AMI诊断标准(不稳定心绞痛就是其中之一),但却伴有某些心…  相似文献   

15.
危重病患者急性心肌损伤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危重病患者心肌损伤的可能机制 ,并对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心肌损伤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心肌肌钙蛋白 T和肿瘤坏死因子两指标测定 ,对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内 1 5例 APACHE ≥ 1 6危重病患者和 2 0例健康献血员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危重病患者心肌肌钙蛋白 T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献血员 ,其中死亡组又明显高于存活组 (P<0 .0 1 )。2危重病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亦显著高于健康献血员 ,且其中死亡组也显著高于存活组 (P<0 .0 1 )。 3在危重病患者发病后第 4、 2 4小时心肌肌钙蛋白 T与肿瘤坏死因子浓度间存在正相关 (r4 =0 .72 1 5P<0 .0 1 ,r2 4 =0 .770 5  P<0 .0 1 )。结论  1在危重病患者中存在着急性心肌损伤 ,且与心肌损伤患者的预后相关。 2肿瘤坏死因子在危重病患者心肌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心肺体外循环(ECC)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心外科生命支持技术,ECC的发明使切开心脏和大血管进行直视手术成为可能。但ECC诱发的心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是除手术效果外影响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严重者会对手术患者的预后造成显著影响。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ECC保护措施的进步,使ECC后心肌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显著下降,但是ECC自身的技术特点决定了ECC导致的心功能下降仍然存在。本综述浅述了ECC诱导心肌损伤的部分病理机制以及降低心肌损伤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类心脏突发缺血性综合征.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传统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在特异性、灵敏度以及信号时效性等方面存在局限性,致使急性胸痛患者误诊、漏诊或延误治疗而错过最佳抢救治疗时机.为此,研究人员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具有早期诊断预测价值的新型心肌损伤标志物.本文将针对这些新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判定价值。方法4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冷晶体停跳液组(A组),温血停跳液组(B组),每组20例,分别于围手术期多时点采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心肌肌酸激酶(CK)及其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术前两组的cTnI、CK及CK-M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开放主动脉后1h至术后24h达峰值.其后缓慢下降。术后24h、48hB组cTnI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CK—MB在开放主动脉后1hB组低于A组。cTnI峰值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cTnI判定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明显优于CK、CK—MB,对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损伤的诊断、预后及心肌保护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对损伤心肌的保护性效应.方法 ①通过HE染色,观察14例阿霉素诱导损伤的小鼠心肌组织、13例TPO干预治疗的阿霉素诱导损伤小鼠心肌组织和13例正常小鼠心肌组织切片,通过组织学评分评价各组心肌损伤程度进行分析.②观察20例阿霉素处理组和TPO干预治疗组小鼠的8 d存活率.③MIT比色法比较不同剂量TPO对阿霉素诱导损伤HgC2心肌细胞系的保护效应.结果 TPO干预组心肌组织学评分明显低于单独阿霉素组(P<0.01);小鼠存活率(50%)明显高于单独阿霉素组(20%)(P<0.05);TPO处理的心肌细胞系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 .结论 TPO对非缺血性损伤心肌具有保护性效应.  相似文献   

20.
迅速恢复血流灌注是治疗心肌急性缺血的关键。然而,缺血心肌再灌注有引起心肌损伤的一面,这种再灌注损伤与心肌击昏有关。心肌击昏的机理是复杂的,可能多种机制对心肌击昏起作用,也可能在同一病理生理过程中不同阶段某机制起主要作用。氧自由基的产生、钙超负荷与兴奋—收缩失偶联可能是最主要的机理。对心肌击昏的治疗尚在摸索之中,可能有价值的治疗措施包括:氧自由基产生抑制剂;氧自由基诱导的钙拮抗剂;中性粒细胞抑制剂和腺苷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