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在高血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两肾一夹型高血压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肾细小动脉VSMC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c-jun和Bax表达。结果手术前,高血压组动脉血压为(112±18)mm Hg(1 mm Hg=0.133 kPa),实验结束时升高至(198 ±33)mm Hg;ERK-2在高血压组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VSMC中染色阳性率分别为 7.09%、14.57%、29.44%和13.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jun在高血压组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VSMC中染色阳性率分别为8.73%、12.38%和21.0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ax基因蛋白在高血压组肾脏弓形动脉和叶间动脉VSMC中染色阳性率分别为0.90%和1.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和2.05%(P<0.01)。结论两肾一夹型高血压时,ERK-2过表达,使得转录相关基因c-jun活化,凋亡基因抑制,最终使VSMC增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ERK激活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ting技术,对比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P21ras表达。结果实验期间,Wistar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动脉血压从(104±18)mmHg升高到实验结束时的(198±33)mmHg,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6周龄时的血压为(163±23)mmHg。肾血管性高血压组肾小球发生了明显的纤维化(P<0.05),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小球纤维化等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RK1/2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09%、14.57%、29.44%和13.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RK1/2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6.09%、24.17%、32.44%和18.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血管性高血压组和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平滑肌细胞中P21ras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bloting检测可见高血压组和1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组织磷酸化ERK1/2和P21ras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大鼠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时,P21ras基因表达增加使部分血管平滑肌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系统激活,导致部分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压应力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自行研制的压力培养箱加不同压力(大气压0 mmHg、正常血压120 mmHg、高血压180 mmHg和高血压危象血压240 mmHg)处理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24 h.用MTT法和细胞计数法观察压应力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含量.结果与大气压组比较,正常血压压力组和高血压压力组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速度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含量都明显增高 (P《0.01),其中正常血压压力的作用又比高血压压力要明显(P《0.05);而高血压危象血压压力没有促增殖效应(P》0.05).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压应力可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途径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其不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 tein kinase, MAPK)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参与介导生长、发育、分裂、分化、死亡以及细胞间的功能、同步等多种细胞过程,普遍存在于多种生物,包括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MAPK家族本身又是蛋白激酶级联反应的下游激酶,是多条信号通路的汇总点。迄今为止已发现 MAPK 家族有4个成员:(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llular sig 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又称为P42/44MAPK; (2) c Jun氨基末端激酶(c Jun N terminalkinase, JNK),又称为应激激活蛋白激酶( stressacti…  相似文献   

5.
韩雅玲  梁明  康建  闫承慧  邓杰  齐岩梅 《医学争鸣》2006,27(3):F0003-F0003
0 引言目前认为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的大量增殖及向内膜迁移是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主要病理机制[1]. 虽然不同的生长因子促进VSMC增殖的机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大多都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共同途径发挥作用[2]. 本研究我们观察裸支架及雌二醇(E2)洗脱支架植入兔腹主动脉后血管壁ERK活性变化特点及其与内膜增殖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揭示雌激素洗脱支架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signa1regulated kinase,ERK1/2)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成员.从信号转导角度看,活化后的ERK1/2作用于胞浆或胞核内的底物蛋白,引起特定蛋白的表达或活化,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目前关于ERK1/2信号通路在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对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blot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ERK1和ERK2蛋白在60例乳腺癌,10例乳腺良性肿瘤,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RK1和ERK2在乳腺癌中有过度表达,与正常乳腺及乳腺良性肿瘤相比,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乳腺癌Ⅲ~Ⅳ期表达高于Ⅱ期和Ⅰ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表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ERK1和ERK2在高、中、低分化乳腺癌中无显著差异,与乳腺癌病理类型无关。结论:ERK的过度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缺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因而一直受到许多科学工作者重视,近年来关于脑缺血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防治的实验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不同脑区的神经元对缺血有不同的敏感性。缺血性脑损伤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ATP的耗竭、钙离子移位、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EAA)的释放、自由基形成等。最近,一种与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PKC)相关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激酶——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又受到注目,其家族成员成为细胞信号传导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现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ERK和pCNA在增生瘢痕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p-ERK和PCNA蛋白在病理性瘢痕中与非病理瘢痕、正常皮肤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有显著性(P<0.05).结论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与激活ERK1/2信号传导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在实验性应激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浸水束缚(water-immersion restraint,WIR)应激实验复制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检测WIR应激5 min、15 min、30 min、1 h、2 h和3.5 h各时间点的胃黏膜ERK1/2活化情况,并观察特异性ERK1/2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1 mg/kg,iv.)对胃黏膜损伤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ERK1/2和caspase-3表达,激酶活性分析方法检测ERK1/2活性,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P-1)和核因子κB(NF-κB)DNA结合活性,Northern印迹检测TNF-α和IL-1β mRNA表达,采用溃疡指数(UI)计分和病理学检查评价胃黏膜病变程度, TUNEL技术检测和定量细胞凋亡.结果:正常大鼠胃黏膜仅检测到极微弱的磷酸化ERK1/2表达,WIR应激15 min后胃黏膜ERK1/2即发生活化并于3.5 h后达到峰值.PD98059抑制ERK活化后,胃黏膜AP-1和NF-κB活性及TNF-α和IL-1β mRNA表达显著下调,胃黏膜损伤程度也明显减轻,同时伴有胃黏膜caspase-3活化和凋亡轻度增加.结论:ERK1/2活化在浸水束缚应激诱导的胃黏膜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I型内皮素受体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VSMC增殖及内膜增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 型内皮素受体 (ETA)反义寡核苷酸(OD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和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方法  1细胞培养 :取家兔主动脉中膜消化后培养传代 ,经抗 α- actin鉴定后使用第 4~ 6代传代细胞 ;2人工合成ODN:经 Genbank检索筛选 ,合成含 18bp ETA- ODN片段 ,再对 5 端硫代修饰以增加稳定性 ,同时行地高辛标记以检测反义片段的细胞膜穿透性 ;3 MTT分光光度法检测 ETA-ODN对 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 ;4运用放射受体结合分析法 (1 2 5I- ET- 1)了解 ODN对 ETA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 ,以探讨其反义作用 ;5兔颈动脉空气干燥模型在体研究 ODN对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应用 F- 12 7凝胶载体携带 ETA-ODN(3.0μmol· L- 1 )导入血管周围 ,术后不同时间观察增生内膜相对厚度 .结果  ODN于培养后 12 h进入细胞内 ,并逐渐增加 ;15 μmol· L- 1 ETA- ODN对 VSM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2 4h后即有显著作用 ;ETA- ODN对 ETA表达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表现为 CPM于 2 4h逐渐减少 ;ETA- ODN导入后 ,血管增生内膜相对厚度减少 .结论  ETA- ODN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 ETA蛋白表达以及 VSMC的增殖 ;反义寡核苷酸是通过反义机制实现对 ETA蛋白和 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在高血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两肾一夹型高血压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肾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中ERK-2、c-jun和bax及bcl-6表达。结果:实验期间,高血压大鼠血压从112±18mmHg升高到实验结束时的198±33mmHg;高血压组肾小叶间动脉ERK-2染色阳性率(16.8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VSMC中ERK-2染色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VSMC中c-ju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肾弓形动脉及叶间动脉VSMC中bax染色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肾小叶间动脉bcl-6染色阳性率(12.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VSMC中bcl-6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肾一夹型高血压时,少数肾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ERK-2过表达,使得转录相关基因c-jun等活化,凋亡基因抑制,最终使VSMC增多导致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干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llsclecells,VSMC),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MTT法选择盐酸小檗碱干预浓度;MTT法和[3H]-胸腺嘧啶核苷渗入法检测VSMC增殖率;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ERKl/2、Akt的磷酸化蛋白的变化。结果:VSMC实验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P〈0.05;小檗碱干预后,VSMC细胞ERKl/2、Akt的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ERKl/2、Akt等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Arterialrestenosisfollowing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re-mainsamajorproblemininterventionalan-gioplasty.Severalrecentstudieshaveshownthatintra-arterialirradiationeffec-tivelypreventedneointimalhyperplasiainanimalmodelsofpostangioplastyr…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靶向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载体,研究其对离体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活性及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大鼠mTOR基因的短发夹环RNA(shRNA)序列和对照序列,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IN,转染包装细胞获得重组的病毒载体。感染VSMC,Northern杂交和免疫蛋白印迹检测mTOR及其下游底物4E-BPl和p70s6k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增殖周期的变化,MTT法检测VSMC增殖活性的改变。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54只,随机分成转基因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术后7d、14d、28d取材,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蛋白印迹检测mTOR表达,TUNEL法检测VSMC凋亡。结果 shRNA序列插入pLXIN载体,成功包装并且感染VSMC,证实针对mTOR基因的pLXIN-shRNA能够显著抑制mTOR表达,mTOR通路下游的p70s6k表达减少,而4E-BP1的表达却显著增加;被感染VSMC的分裂、增殖过程受阻,更多细胞停滞在G0/G1期;局部感染移植血管能够显著减少mTOR基因的mRNA及蛋白质产物表达(均P〈0.01),内膜增生程度亦较其他组明显减轻(P〈0.01),凋亡细胞增多(P〈0.01)。结论 成功构建靶向mTOR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载体,沉默mTOR基因表达能够抑制VSMC分裂、分化和增殖,减轻内膜增生,增加VSMC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27、p21和p57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与增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主动脉中层平滑肌,贴壁法培养平滑肌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静止后,分别加入AngⅡ10-6mol/L,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20ng/ml和10%FBS,在刺激后6、12、24h分别收集细胞,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VSMC作静止对照,以10%FBS刺激的VSMC作增殖对照.用Westernblot分别检测p27、p57和p21蛋白表达量.结果在AngⅡ刺激的VSMC中,p21,p57和p27蛋白表达水平与静止的VSMC中相近,无明显变化(P>0.05);而在PDGF-BB刺激的VSMC中,p21蛋白表达量随刺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在刺激后12h开始增加,24h达高峰(A值为1.578±0.133,对照组A值为1.000±0.011,P<0.01);p57蛋白表达量在刺激24h增加(A值为1.641±0.342,对照组A值为1.000±0.016,P<0.01);p27蛋白表达量随刺激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在24h下降最明显(A值为0.401±0.137,对照组A值为0.985±0.023,P<0.01).结论p21和p57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VSMC细胞过度增殖.p27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是决定VSMC增殖的关键,并参与VSMC增生的诱导和维持.  相似文献   

17.
中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生长增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3H-TdR(氚胸腺苷)掺入和外源性c-jun cDNA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表达的方法,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生长增殖变化.[结果]与对照血清+内皮素组(cpm 2 534.54±54.2/105细胞)相比,中药血清+内皮素组(cpm 1 104.33±37.31/105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3H-TdR掺入量有显著下降(P<0.01),而且血管平滑肌细胞原癌基因的c-jun mRNA表达也较弱.[结论]本实验表明复方丹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原癌基因c-jun 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犤目的犦研究中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生长增殖的作用和机制。犤方法犦采用3H-TdR(氚胸腺苷)掺入和外源性c-juncDNA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表达的方法,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生长增殖变化。犤结果犦与对照血清+内皮素组(cpm2534.54±54.22/105细胞)相比,中药血清+内皮素组(cpm1104.33±37.31/105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3H-TdR掺入量有显著下降(P<0.01),而且血管平滑肌细胞原癌基因的c-junmRNA表达也较弱。犤结论犦本实验表明复方丹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原癌基因c-jun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兔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体外增殖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潘勇  艾玉峰  黄蔚 《医学争鸣》2001,22(1):12-15
目的 研究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ECCM)、内皮素-1(ET-1)、内皮素转化酶抑制剂phosphoramido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条件培养基(SMCCM)对血管内皮细胞(EC)增殖方面的影响. 方法 EC和SMC均来源于兔主动脉,在获得了EC和SMC的条件培养基(CM)后,分别用两者以及ET-1进行实验,细胞的增殖率通过3H掺入法进行测定. 结果 ECCM和ET-1可明显促进SMC的增殖,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其最大效应分别为(190±11)% (100% ECCM)和(166±9)% (100 ng*L-1 ET-1). 而phosphoramidon存在条件下的ECCM使其分裂作用降低了(33±2)%. SMCCM抑制EC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并非剂量依赖性,其最大的抑制效应为基本水平的(78±3)%. 结论 ECCM和ET-1可促进SMC的增殖作用. phosphoramidon可明显地抑制ECCM对SMC的增殖作用.同时SMCCM对EC的增殖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