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临床更准确地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动态地观察HIE患儿脑脊液中神经特异性蛋白质的变化。早期直接而准确地了解脑组织损伤程度,特进行此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半胱氨酸酶-1(caspase-1)的变化,旨在为早期辅助诊断HIE及协助HIE临床分度提供依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电泳法分别检测HIE患儿及正常足月儿出生后第3d血清caspase-1和CK-BB的水平。结果显示,血清caspase-1水平与HIE临床分度基本一致,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HIE的指标,对协助HIE临床分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早期死亡及神经系统损害的重要原因,本文对42例HIE的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脑电图(EEG)变化,探讨其在评估HIE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对2006年3月~2010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足月HIE患儿286例早期行EEG检查,分析EEG异常率情况,于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复查EEG评估EEG与HIE预后的变化关系。结果本研究结果发现HIE患儿EEG异常发生率:286例HIE患儿EEG总异常率为94.06%(269例),其中轻度HIE患儿异常率90.48%(152/168),中度HIE患儿异常率98.73%(78/79),重度HIE患儿异常率100%(39/39);不同严重程度的HIE患儿经过治疗后,其EEG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以轻度及中度HIE患儿EEG改变较明显。结论EEG检查可反映新生儿脑功能状态,对判断HIE患儿预后有重要价值;早期EEG异常越严重,患儿预后越差;EEG是一种无创、简便易行、可重复、可进行动态观察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早期干预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6例中重度HIE患儿分为早期干预组20例和非干预组15例。对早期干预组从1个月起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训练至24个月,所有病例均于生后每隔3~6月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早期干预组12月、18月、24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比非干预组高(P(0.01),干预组预后不良发生率10.0%.而非干预组为33.3%。提示早期干预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及体格发育,有效地防治HIE所致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阶段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在新生儿早期阶段的CT分度,低密度灶程度及合并颅内出血类型的程度。结果低密度灶范围越广,CT值越低,合并颅内出血特别是脑实质出血者其预后越差。结论CT对新生儿HIE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的缺血缺氧性损伤。HIE发病率高,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儿童智力低下及脑瘫和癫痫等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HIE的早期确诊对其预后评价及治疗至关重要。超声、CT检查技术及磁共振成像(MRI)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并且随着近年来MRI技术的进步,包括扩散加权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应用,MRI已成为早期诊断HIE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头颅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足月HIE患儿50例为观察组(轻,中,重分别为15,23,12例),足月健康新生儿20例对照组,于出生后,3,7天分别取血清,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NSE,并于生后1周内行头颅CT检查。结果:HIE患儿生后3天NSE均升高,以中,重度增高明显,与临床分度一致,以后随病情好转而逐渐下降,重度HIE患儿头颅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一致,而轻,中度HIE患儿头颅CT与临床分度不完全一致。结论:血清NSE测定是早期诊断HIE及判断病情轻重,估计预后的有效指标,1周内头颅CT检查结合血清NSE测定能更好地帮助HIE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HIE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足月新生儿HIE80例,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80例HIE的患儿,CT扫描主要表现为脑实质的低密度改变及各类型的出血性改变。结论:CT检查对早期诊断治疗和估价预后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扭动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eneral movements,GMs)的影响,以在临床上指导HIE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提高神经发育预后。方法 1)以2011年10月-2014年6月在儿保门诊随诊的327例扭动阶段HIE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n=168),观察对照组(n=159)。各组患儿根据HIE损伤程度不同,分为轻度HIE组、中度HIE组、重度HIE组。2)早期干预:对婴儿直接干预和指导家长进行干预相结合。3)比较各组患儿扭动阶段不同GMs结果数量。结果早期干预组,正常扭动运动数量明显多于观察对照组(χ2=16.017,P=0.000),而早期干预组单调性扭动运动(χ2=10.169,P=0.001)、痉挛-同步性扭动运动(χ2=4.246,P=0.039)数量均明显少于观察对照组;根据HIE患儿损伤程度分组后,轻度HIE组和中度HIE组,早期干预组扭动运动均多于观察对照组(χ2=10.321,P=0.001;χ2=9.227,P=0.002),PR均少于观察对照组(χ2=10.321,P=0.001;χ2=4.490,P=0.034)。重度HIE组,两组间N、PR、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干预可降低轻度HIE、中度HIE组患儿单调性扭动运动发生率,提高正常扭动运动发生率;重度HIE患儿早期干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波谱(1HMRS)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进行早期诊断,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确诊的足月HIE新生儿50例,将其作为HIE组,另选取足月无窒息史的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MRI与1HMRS对新生儿HIE预后进行早期诊断,以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结果经头颅MRI检查,HIE组新生儿出现6种早期异常现象,分别为皮层TIWI高信号、弥漫性脑颅出血、幕上脑水肿均数/叶数、蛛网膜下腔出血、白质TIWI高信号、双基底节区高信号伴随内囊后肢高信号消失,MRI均能较为清晰地显示;HIE组与对照组基底节兴趣区及额叶兴趣区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Cho/N-乙酰天门冬氨酶(NAA)及NAA/Cho比值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73、4.056、4.168;3.515、4.142、4.948,均P0.05)。结论 MRI与1HMRS均能够对新生儿HIE预后进行很好的早期评估,能够客观反映足月新生儿HIE的脑代谢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HIE。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引起围产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HIE早期诊断对决定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有密切关系。现将68例HIE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特点,并探讨不同临床分度HIE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及早期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HIE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不同临床分度HIE医院感染特点,并将HIE随机分成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0.2-0.4/kg,每3天1次,进行早期防治。结果 168例HIE中发生医院感染60例,发生率35.7%,重度HIE30例发生感染的22例,感染率为73.4%,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是轻度HIE的2倍;预防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25。结论 HIE发生医院感染比新生儿住院患儿总的医院感染率高,重度HIE易发生医院感染,IVIG早期防治,可以使HIE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足月HIE患儿50例,在其出生后3~12 h进行aEEG动态监测.从背景活动、睡眠-清醒周期(SWC)和惊厥发作(SA)3个方面分析aEEG结果与HIE临床分度的相关性,评价aEEG在HIE早期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50例HIE患儿中aEEG正常26例(52.0%),轻度异常14例(28.0%),重度异常10例(20.0%);aEEG异常程度与HIE临床分度呈正相关性(r=0.684,P<0.05);aEEG对中重度HIE早期诊断的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为82.4%,与HIE临床分度具良好一致性(Kappa值=0.612,P<0.05);aEEG SWC对中重度HIE早期诊断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100.0%;重度HIE患儿8例出现SA,以aEEG SA预测中重度HIE的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100.0%.结论:出生后早期及时监测aEEG有助于早期诊断HIE,并可预测病情的轻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清肌酸激酶(CK)和心型同工酶(CK—MB)、脑型同工酶(CK—BB)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1月的41例HIE患儿和37例正常新生几分别在生后24h内、第3天、第7天采集股静脉血,测定血清中总CK、CK—MB及CK—BB。结果(1)HIE组血清CK、CK—MB、CK—B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中、重度HIE组血清CK、CK—MB与对照组和轻度HIE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轻度HIE组血清CK、CK—MB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HIE组血清CK—B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结论(1)HIE血清中CK、CK—MB、CK—BB水平与HIE程度密切相关,HIE程度越重其水平越高。(2)血清CK、CK—MB、CK—BB是HIE患儿心、脑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可作为对HIE的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判定常用的指标;对临床进行干预治疗和早期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方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运动发育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预后。[方法]将HIE患儿58例按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从生后7d开始接受早期综合干预,包括感知觉刺激训练、高压氧治疗及早期家庭康复等方法;对照组不接受早期综合干预。两组均接受常规的HIE治疗,并在28d和3个月进行运动发育检测。[结果]治疗组在28d的新生儿行为评分(NBNA)及3个月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评分均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HIE患儿进行适宜的早期干预,能显著减少脑瘫等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张南姿 《中国保健》2009,(18):718-719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哪些产科因素有关。本文分析认为,加强孕妇产前检查,提高围产期监护,早期预测和诊断胎几窘迫,及时处理高危妊娠,普及新法复苏,选择合适分娩方式,都可预防并减少HIE。  相似文献   

18.
刘燕敏  王成伟  李勇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295-3296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HIE患儿临床资料、EEG、CT表现。结果:EEG异常率为75.14%,主要为背景活动的改变,在HIE早期表现明显;CT异常主要表现在HIE的中、重度临床分型上。结论:①EEG可作为判断HIE严重程度的价值指标;②EEG对HIE有早期诊断价值,尤其是亚临床型的HIE优于CT;③EEG的动态监测对HIE预后评估有较大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105例HIE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干预组进行系统的早期干预,所有病例均于出生3、7、12月龄时进行智能发育随访和检测。结果干预组发育商(DQ)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康复率高,后遗症发生率(p〈0.05)。结论对HIE患儿早期给予持续的干预,能有效地促进智力发育,改善预后,减低后遗症的发生率,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智能干预促进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b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智能发育、防治神经系统后遗症的远期效果。【方法】将同期住院的5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27例、对照组25例。两组接受相同的HIE常规治疗,干预组从生后7~10d开始接受早期智能干预。两组患儿均按双盲原则.于2岁时行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5岁时行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测试,以评价早期智能干预促进中重度HIE患儿神经康复的远期疗效。【结果】影响婴幼儿智能发育的有关生物学及环境因素分析,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岁时Bayley智测。干预组心理发展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5岁时WPPSI智测.干预组总智商、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智能干预可促进中重度HIE患儿智能发育,促进神经康复.明显改善患儿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