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酸粒细胞性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酸粒细胞性肺炎 (eosinophilicpneumonia)又称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eosinophilicsyndromes)或嗜酸粒细胞性肺浸润 ,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临床上可分为 4型 :①单纯型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或Loffler综合征 ;②慢性嗜酸性肺炎或迁延型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 ;③热带型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④哮喘型嗜酸粒细胞肺浸润症或过敏性支气管曲菌病。各型常交叉重叠 ,临床上不易截然划分。本病四个类型有着共同的呼吸道症状 ,包括咳嗽、气短、胸闷和哮喘等。1 单纯型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1 .1 特点 单纯型全身症状轻微 ,X…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E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CEL/HES患者,用筑巢式RT-PCR方法检测FIP1L1-PDGFRA融合基因;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PCR)联合测序分析检测JAK2 V617F,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JAK2 V617F突变状态;PCR法检测TCRγ/重排.比较CEL与HES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结果 20例患者男:女为19:1,中位年龄33(20~57)岁.12例FIP1L1-PDGFRA检测阳性,测序证实FIP1L1断裂位点位于内含子10~12,PDGFRA断裂位点位于外显子12.1例HES患者存在JAK2 V617F,突变状态分析显示为杂合子突变.6例检出TCRγ基因重排,其中CEL 4例,HES 2例.CEL患者以呼吸道症状起病者多见,易合并循环系统损害及神经系统症状.CEL患者脾脏肿大发生率明显高于HES(分别为92.5%和42.5%,P=0.031),发生贫血及骨髓纤维化的比例亦高于后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骨髓嗜酸粒细胞比例、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嗜酸粒细胞形态学异常更多见于CEL患者,主要表现为嗜酸性颗粒减少,嗜碱性颗粒增多及胞质空泡等.结论 ①嗜酸粒细胞增多男性好发,以年轻人为主;②CEL患者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易发生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常规检查对CEL与HES鉴别意义不大,骨髓涂片形态学检查对CEL诊断有一定帮助;③部分HES患者存在JAK2 V617F突变,进一步研究其在HES发病中的作用有助于今后此类患者的诊断及开展新的靶向药物治疗;④部分CEL FIP1L1-PDGFRA融合基因TCRγ重排同时存在,二者在HES发病中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一种骨髓或外骨髓增殖的综合征。有持续的显著的嗜酸粒细胞增多(>1500个/mm~3)和脏器受累的表现。嗜酸粒细胞浸润可以引起形形色色的组织功能障碍,包括心脏呈现缩窄性心内膜炎的改变,大多数病人肝脾肿  相似文献   

4.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排除了寄生虫病、哮喘、结节性多动脉炎、药疹和某些恶性肿瘤等引起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情况以后,有些患者嗜酸粒细胞增多持续存在,原因不明。这些患者可诊断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  相似文献   

5.
检测哮喘患者泼尼松治疗前后诱导痰嗜酸粒细胞 (EOS)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水平的变化 ,并和健康人群 ECP作比较 ,评价诱导痰液分析在哮喘气道炎症研究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哮喘发作期患者 38例 ,男 2 0例 ,女 18例 ;年龄 13~ 6 5岁 ,平均41.0岁 ;其中轻度 12例 ,中、重度 2 6例。诊断符合文献〔1〕标准 ;6周内无用皮质激素史 ;无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白内障及青光眼病史。患者均口服泼尼松 0 .5 mg· kg- 1· d- 1 ,疗程 6日。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人 2 5例 ,男 13例 ,女12例 ;年龄 15~ 6 3岁 ,平均 39…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ph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患者血液中发现存在有一种嗜酸和嗜硷性颗粒的混合型粒细胞.为明确同时存在这二种颗粒,作者建立了一种能鉴别嗜酸、嗜硷性颗粒的复染法,即对嗜硷性颗粒特异的甲苯胺兰(Toluidine blue)染色和对嗜酸性颗粒特异的抗氰化物过氧化酶联合染色法.方法:将空气干燥的血片和髓片先浸入pH6.6冷福马尔丙铜液配制的10%甲苯胺兰染色液中20分分钟后,用自来水冲洗2分钟;再浸入含有pH7.4的0.067moL/L磷酸盐缓冲液50ml;3.3一二氨基联苯胺37.5mg;30g/L过氧化氢0.15mL;氰化钠19.6mg的混合液中,置室温下10分钟后用自来水冲洗,自然干躁后加Permount盖片镜检.嗜酸性颗粒染色呈绿黄色,嗜硷性颗粒染紫黑色.作者应用梅-姬氏复染法(Mag-Grunwald-Giemsa)首先在一例CGL未稍血片中发现存在嗜酸、嗜硷性颗  相似文献   

7.
8.
病历摘要 患者女,70岁,因"间断咳喘、喉间哮鸣15年,加重伴浮肿20 d,于2009年5月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入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患者于15年前受凉后突然出现咳嗽、喘憋、喉间哮鸣,于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治疗,考虑"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予以中药口服治疗,症状得到部分缓解.同年出现上述症状加重,于某医院就诊,使用激素静脉及口服序贯治疗,症状再次得到基本控制.之后14年内间断在多家医院治疗,病重时住院,平均每年住院2~3次,并持续使用激素治疗(具体用量不详).2008年1月及8月先后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在2家三甲医院住院,住院期间查肺功能:通气功能重度阻塞障碍,弥散功能大致正常,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激素、抗炎平喘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长期予舒利迭250μg吸入治疗,同时辅以口服中药治疗,病情控制尚可.本次入院前2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喘加重,胸闷,伴双下肢及双眼睑浮肿,周身乏力.  相似文献   

9.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属少见型白血病,而以单纯贫血为临床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更为少见.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7岁,农民.因面黄乏力2个月,于6月21日入院,曾在院外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服用补铁剂无效.查体:重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胸骨无压痛,肝脾淋巴结未触及,皮肤黏膜(-).实验室检查:血象:Hb 44 g/L,WBC 4×109/L,BPC 70×109/L,N 0.34,L 0.36,幼稚粒细胞占0.30.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 患者女,70岁,因"间断咳喘、喉间哮鸣15年,加重伴浮肿20 d,于2009年5月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入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患者于15年前受凉后突然出现咳嗽、喘憋、喉间哮鸣,于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治疗,考虑"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予以中药口服治疗,症状得到部分缓解.同年出现上述症状加重,于某医院就诊,使用激素静脉及口服序贯治疗,症状再次得到基本控制.之后14年内间断在多家医院治疗,病重时住院,平均每年住院2~3次,并持续使用激素治疗(具体用量不详).2008年1月及8月先后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在2家三甲医院住院,住院期间查肺功能:通气功能重度阻塞障碍,弥散功能大致正常,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激素、抗炎平喘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长期予舒利迭250μg吸入治疗,同时辅以口服中药治疗,病情控制尚可.本次入院前2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喘加重,胸闷,伴双下肢及双眼睑浮肿,周身乏力.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 患者女,70岁,因"间断咳喘、喉间哮鸣15年,加重伴浮肿20 d,于2009年5月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入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患者于15年前受凉后突然出现咳嗽、喘憋、喉间哮鸣,于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治疗,考虑"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予以中药口服治疗,症状得到部分缓解.同年出现上述症状加重,于某医院就诊,使用激素静脉及口服序贯治疗,症状再次得到基本控制.之后14年内间断在多家医院治疗,病重时住院,平均每年住院2~3次,并持续使用激素治疗(具体用量不详).2008年1月及8月先后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在2家三甲医院住院,住院期间查肺功能:通气功能重度阻塞障碍,弥散功能大致正常,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激素、抗炎平喘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长期予舒利迭250μg吸入治疗,同时辅以口服中药治疗,病情控制尚可.本次入院前2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喘加重,胸闷,伴双下肢及双眼睑浮肿,周身乏力.  相似文献   

12.
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是一种少见的异质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尽管其发病率不高,但由于常引起心脏等多脏器严重损害,死亡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鉴于最近对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的最新认识,产生了新的分类和诊断标准,这不仅可以规范治疗,也可以预测脏器损害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材 《新医学》1998,29(7):344-345
当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比例超过0.04或其绝对值超过0.4×109/L时,则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本症临床较常见,但并非独立疾病。临床上按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程度分为3组:①轻度增多: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小于1.5×109/L,分类在0.15以下;②中度增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与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总IgE(Total IgE,TIgE)、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水平的关系;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常见过敏原,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预防、病情判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据儿童哮喘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将95例哮喘患儿分为间歇发作组(n=23)、轻度组(n=29)、中度组(n=23)、重度组(n=20)四个组,选取20例健康体检儿作为对照组。采用ImmunoCAP100E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定量测定血清ECP、TIgE、过敏原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的水平,Sysmex XT-2000i血球分析仪进行EOS计数。结果95例患儿吸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71.58%,以户尘螨、粉尘螨、屋尘为主,分别占69.47%、68.42%、32.63%;食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22.11%,以虾、螃蟹为主,分别占21.05%、18.95%。血清ECP在哮喘各组与对照组;轻、中、重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最高值出现在重度组。血清TIgE在轻度组、间歇发作组、对照组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OS在哮喘各组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0.05;在重度与中度,中度与轻度,轻度与间歇发作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ECP水平与TIgE、EOS水平呈正相关(r=0.615,P<0.01;r=0.533,P<0.01);TIgE水平与EOS水平呈正相关(r=0.239,P<0.05)。结论血清ECP水平更能准确地反映气道炎症的程度,较TIgE和EOS更为敏感,可作为临床检测气道炎症的客观指标。户尘螨、粉尘螨和屋尘是导致3岁以上儿童支气管哮喘病情发作的主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15.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EG)临床上少见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以消化系统症状如乏力、腹痛、腹泻、恶心、腹部不适等为常见临床表现 ,伴有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 (EC)增多或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 ,少数患者因急性腹痛伴胃肠道不全梗阻起病 ,极易误诊为一般胃炎、结核性腹膜炎、外科急腹症或漏诊。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 1990 - 0 1~ 2 0 0 2 - 0 5收治的 EG11例临床表现、实验室内镜检查、病理、诊断治疗和误诊原因回顾性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 EG1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为 15~ 5 8岁 ,平均 31岁± 12…  相似文献   

16.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嗜酸粒细胞浸润胃肠道引起各种胃肠道症状的少见病,以嗜酸粒细胞浸润胃肠道黏膜层、黏膜下层甚至浸润全层为典型特点.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7岁.主因"腹泻、腹痛6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排便7~8次,水样便,未见明显脓血,伴有轻微腹痛,恶心及呕吐,无呕血,无发热,无咳嗽及咳痰,无胸憋及气喘,无心悸及胸闷,无夜间睡眠憋醒史,小便正常,夜尿无增多.四肢无浮肿及活动受限,食欲差,发病以来体重减轻近10 kg,曾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抗炎、补液等治疗,腹泻持续存在.近2个月来,腹泻次数较前增多,10余次/d,遂转入我院内科.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人院查体:体温36.6℃,脉搏98次/min,血压90/60 mm Hg.贫血貌,体型消瘦,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提示:WBC 19.8×109/L,HGB 99 g/L,PLT 225×109/L,嗜酸粒细胞0.53.  相似文献   

18.
嗜酸粒细胞通过血管进入组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移动、激活、牢固的粘附和穿过血管内皮。嗜酸粒细胞是粘膜表面的防御成分,不仅对过敏原应答,而且对蠕虫、化学物质、创伤及炎症也有应答。它们可以在呼吸道上皮聚集修复或者破坏呼吸道上皮。1989年,Gibson等描述了一组患者的特征:慢性咳嗽(病程超过3周),无痰或晨起咳少许粘液,无哮喘、呼吸困难、咯血、胸膜炎等病史,肺功能正常,峰流速(PEF)变异率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有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证据,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Gibson等将这些患者命名为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以后国内外许多作者报告了NAEB,并认为是慢性咳嗽的一个主要原因,约占呼吸科门诊咳嗽患者的10%~15%。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是一种罕见的嗜酸粒细胞肺疾病,病因未明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为其他多种肺疾病。本文回顾相关文献报道,从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期望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1977年7月我县某村发现暴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40例,报告如下。病例资料男22例,女18例。年龄3~7岁10例,8~16岁27例,学龄儿童发病较多;发病最小者3岁,最大者37岁。均爱喝生水。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咳嗽、哮喘、发热、嗜酸粒细胞增多及 X 线肺或胸膜改变等,如表。实验室检查①井水:经离心沉淀法检查每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