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为了解单纯性肥胖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的功能,以及针灸对其作用,我们观察了针灸前后39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肥胖指标、血中脂质水平,以及血中ACTH 和唾液 CS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单纯性肥胖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针灸治疗在取得减肥效应及脂质代谢良性调整作用的同时,提高了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功能。提示:针灸可能通过提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功能实现其减肥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芍提取物对嗅球损毁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将嗅球损毁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氟西汀2.5 mg.kg-1组以及白芍提取物70,35,17.5 mg.kg-1组,采用敞箱法、跳台法观察嗅球损毁大鼠的行为变化,同时用放免法分析白芍提取物对嗅球损毁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的影响。结果:大鼠嗅球损毁后敞箱行为出现明显变化,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显著增加,白芍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得分;跳台试验中,造模后大鼠训练期和测试期的错误次数显著增加,白芍提取物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嗅球损毁大鼠训练期和测试期的触电次数;嗅球损毁大鼠下丘脑CRH,垂体ACTH,血清CORT含量明显增加,白芍提取物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嗅球损毁大鼠CRH,ACTH,CORT的含量。结论:白芍提取物能明显改善嗅球损毁大鼠的行为活动,并且对嗅球损毁大鼠亢进的HPA轴功能的调整作用是白芍提取物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周胜红  吴富东 《中国针灸》2007,27(5):317-32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作用机理。方法:6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穴取肝俞、肾俞、心俞等,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口服百优解20mg,每日1次。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的第2、4、6周末进行抗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1个疗程结束后检测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清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结果:治疗后针刺组的总有效率是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DA含量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虽有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E与5-HIAA含量均明显升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对机体全身功能进行良性的、综合的调节,提高单胺类物质在体内的含量,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调和肝脾之四逆散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影响。方法实验设正常组、模型1组、模型2组、四逆散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电刺激法制备慢性应激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大鼠行为学指标的变化,测定血浆皮质酮(CORT)、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同时检测大鼠下丘脑CRH mRNA和垂体ACTH mRNA含量变化。结果四逆散能改善大鼠行为表现,降低大鼠血浆ACTH、下丘脑CRH、血浆CORT的含量及下丘脑CRH mRNA和垂体ACTH mRNA的过度表达。结论四逆散可有效调整慢性应激大鼠HPA轴的异常。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雷公藤(TW)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轴)的作用以及有关雷公藤的耐受性问题。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TW Ⅰ组、TWⅡ组、TWⅢ组。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余下3组给予 TW 灌胃,剂量为每次20mg/kg,每天2次。给药时间分别为1个月、2个月、3个月。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水平、肾上腺重量以及肾上腺病理学改变。结果:TW Ⅰ、TWⅡ组血浆 ACTH、皮质酮水平以及肾上腺重量均显著高于正常(P<0.01,P<0.05);TW Ⅲ组血浆 ACTH、皮质酮水平以及肾上腺重量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 TW 对 HPA 轴有促进作用;大鼠能对此作用产生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不同配穴对肾阳虚大鼠模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影响差异。[方法]建立肾阳虚大鼠模型。将40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8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其余4组按25mg/Kg·d予氢化可的松肌注造模。第15d开始,艾灸1组温和灸"肾俞"、"关元",艾灸2组温和灸"肾俞"、"足三里",艾灸3组温和灸"足三里"、"关元"。艾灸1次/d,连续14d。第29d,所有大鼠行腹主动脉取血,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含量。[结果]ACT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ACTH含量明显降低(P0.05),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大鼠的ACTH含量相对于模型组有较大提高(P0.05),艾灸1组相对于艾灸2组、艾灸3组提高幅度最大(P0.05),艾灸2组与艾灸3组ACTH的含量相差不大(P0.05)。皮质酮模型组、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皮质酮含量明显降低(P0.05),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大鼠的皮质酮含量相对于模型组有较大提高(P0.05),艾灸1组相对于艾灸2组、艾灸3组提高幅度最大(P0.05),艾灸2组与艾灸3组皮质酮的含量相差不多(P0.05)。[结论]艾灸能够有效的改善肾阳虚大鼠HPA轴抑制状态。"肾俞"、"关元"组治疗效果强于"肾俞"、"足三里"组和"足三里"、"关元"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中药肾康2号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抑制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方法 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制作大鼠HPA轴抑制模型,在激素撤减至小剂量维持时予肾康2号中药灌胃,观察开始治疗后第1、2、3周肾康2号治疗组、激素小剂量维持对照组及正常组血清ACTH、皮质醇水平和肾上腺形态学的差异.结果 ①在激素撤减后,治疗组、对照组大鼠血清ACTH、皮质醇均逐步回升,3周后虽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但与造模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组血清ACTH、皮质醇回升速度快于对照组,开始治疗后第1、2、3周治疗组血清ACTH、皮质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③治疗组肾上腺皮质束状带萎缩及细胞排列紊乱情况轻于对照组.结论 肾康2号中药有改善糖皮质激素引起的HPA轴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理障碍,在精神疾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精神分裂症,约有15%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尽管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缺陷学说仍然是抑郁症发病的主要机制和指导防治的主要理论基础,但近年来神经内分泌学的研究提示,抑郁症发病常伴有内分泌功能的改变,特别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功能改  相似文献   

9.
<正>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意志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属中医学"情志病"范畴,依其临床表现不同又有"郁证""脏燥""百合病"等不同病名。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已超过15%,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但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心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研究表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亢进与抑郁症关系密切[1-3],临床治疗对于抑郁症HPA轴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从分子水平来阐明药物对肾阳虚证的主要调节点。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化学发光定量法、放射免疫及细胞免疫技术,观察补肾、健脾、活血三类复方分别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一胸腺(HPAT)轴受抑制模型的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mRNA表达、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唯有补肾药可通过提高下丘脑CRFmRNA表达来保护HPAT轴免受外源性皮质酮的抑制;健脾药对免疫系统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活血药对HPAT轴无任何影响。结论:药物对肾阳虚证的主要调节点定位在下丘脑。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将入选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安定类药物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及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总有效率为79.4%,其失眠症的总有效率达97.0%;药物对照组仅为40.0%与73.3%,两组间差异存在着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P<0.01).结论:"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针刺影响单纯肥胖病患者血浆酪酪肽水平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斌  袁锦虹  刘志诚  陈梅  王欣君 《中国针灸》2005,25(12):837-840
目的:观察钎刺减肥过程中血浆酪酪肽(PYY)的变化,以了解其与减肥效应的关系.方法:临床针刺治疗34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3个疗程,治疗前后测量体质指数(BMI)、脂肪百分率(F%),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放免法测定血浆PYY,生化比色法测定血脂、血糖,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8.23%,针刺可提高患者降低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AI,t=-5.103,P=0.000)和PYY水平(t=-4.195,P=0.000),但变化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性水平(r=0.058,P=0.745).结论:调节PYY可能是针刺减肥取得疗效的途径之一,但其与改善肥胖机体的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胰岛素抵抗性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灸防治中风后偏瘫肩痛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针灸早期介入中风后偏瘫肩痛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单纯针灸组(A组)、针灸加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B组)和单纯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C组)各30例.A组针灸用穴以阴经为主;B组在针灸基础上(用穴同A组),配合内科常规中西药治疗;C组单纯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同B组.在对其效应进行同期平行观察时,对3组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在肢体疼痛缓解程度优良率分别为90.0%和93.3%,均明显高于C组的46.7%(P<0.01);而A、B组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灸疗法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确切,早期介入效果更佳,与单纯药物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对针刺全血清进行预初分段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鉴定针刺血清中抗哮喘有效成分的大体所在.方法:将稀释后的分段血清以2.5mL/kg剂量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到高嗜酸粒细胞血症模型大鼠的体内,连续注射3 d,同时连续10 d测定分段血清对高嗜酸粒细胞血症大鼠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针刺血清组份1、组份2和组份3在尾静脉注射后3~10 d均可明显降低高嗜酸粒细胞血症大鼠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P<0.05).结论:针刺血清中抗哮喘有效成分不是单一的,针刺可能激发了体内多种生物活性因子.  相似文献   

15.
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王俊  姜劲峰  王玲玲 《中国针灸》2006,26(5):328-330
目的:观察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5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取神庭、百会、大椎、神道、至阳为主穴,同时内服抗抑郁药物;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汉密尔顿(HAMD)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HAMD量表分值在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PSQI量表分值仅在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和PSQI量表分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6.
针刺对慢性炎症疾病中炎症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石德光  杜欣  胡森 《中国针灸》2003,23(7):429-431
目的:介绍近年来临床上用针刺疗法治疗慢性炎症疾病对体内炎症介质影响的研究进展。方法:从细胞因子、氧自由基、溶酶体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一氧化氮(NO)和P物质等不同方面,综述针刺治疗对主要炎症介质调控的文献报道。结论:针刺是通过对炎症介质合成、分泌的调控来调节免疫系统,实现对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及其对血清补体C3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有效提高慢性荨麻疹疗效的方法及其免疫机理。方法 :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50例和对照组 42例 ,观察组采用针刺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穴联合抗组胺药仙特敏治疗 ,对照组单纯使用仙特敏 ,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3 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 0 % ,对照组有效率 73 6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补体C3 治疗前平均水平较健康成人低 ;观察组补体C3 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针刺联合抗组胺药仙特敏疗效优于单纯仙特敏 ,且能相应提高患者的补体C3 水平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对偏头痛患者血管收缩与舒张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对32例偏头痛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缩血管因子血浆内皮素(ET)、舒血管因子一氧化氮(NO)值,并与20例正常人的ET、NO值进行比较,对偏头痛患者随访半年.结果:治疗前ET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O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疗程结束后ET值显著下降(P<0.05),NO值显著上升(P<0.05),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半年治愈率达75%.结论:针刺使偏头痛患者异常的ET、NO值恢复正常,起到理想的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针刺强度对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及胃电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曾红文  聂斌  戈焰  汪河  宋小娟 《中国针灸》2006,26(9):644-646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强度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最佳针刺强度。方法:将8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4组,强、中、弱针刺强度及口服降糖药组,每组各20例,2周为一疗程。以胃电图改善为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针刺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5.0%、85.0%,与药物组的65.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中等强度针刺组的,临床疗效最佳。针刺各组胃电图胃窦、胃体的主频率和振幅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不同针刺强度与其疗效间存在量效关系,与胃电参数的调节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20.
针药结合治疗高血压及对血浆神经肽Y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寻找能提高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的方法,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5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针刺加药物组(治疗组)45例及药物组(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浆神经肽Y(NPY)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均能明显降低血压及NPY含量(P<0.01),且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高血压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NPY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