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杂志》2004,12(6):560-561
二尖瓣狭窄的病因?风湿性心脏病。什么叫风湿热?风湿热是一种对链球菌软组织感染(咽峡炎)的全身性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风湿热是由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简称:甲链菌)感染人体后产生变态反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病变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上可见发热、游走性关节炎、或伴有皮下结节、环形红斑和舞蹈病,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风湿性心脏炎的后遗症—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寻找新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指标,以探讨风湿热的活动性,从而提高风湿热和风心病的诊疗水平.方法用A组乙型溶血链球菌特异性菌膜抗原和1%植物血凝素(PHA)作为刺激物,分别测定38例健康对照组,30例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活动组,24例风湿性心脏病静止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贴壁抑制百分率(Lymphocyte adherence inhibition percent, LAIP)和促凝血活性(Procoagulant activity, PCA).结果风心病活动组IAIP(34.47%±4.56%)显著高于风心静止组(13.56%±3.31%)和健康对照组(12.50%±3.73%),而后二者无统计学显著差异.风心活动组、风心静止组、健康对照组的淋巴细胞贴壁抑制指数同PCA相关系数分别为0.859 4、0.843 1、0.828 7,存在着正相关性,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CA阳性率略高于LAIP,但是二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LAIP在判断风湿活动方面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心肌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是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病类型,患病率约为0.48%,  相似文献   

5.
对201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几点再认识王惠政(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宁波315010)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体征和症状;心脏瓣膜疾病我院于1987~1994年共收治急性风湿热19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01例。当今,风心病仍是一个需要积极防治的疾病。本...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溃疡性结肠炎及风湿性心脏病 ,均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三者虽均为和免疫有关的疾病 ,但从病因及发病机制来看各有其特点 ,无明显的相关性。本例病人在 14年间先后患上述三种疾病 ,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患者 :女性 ,4 1岁。 1987年 3月因受凉后出现咽部疼痛和发热 ,体温在 38 0℃左右 ,伴四肢大关节游走性肿痛 ,局部发红 ,实验室检查血沉明显升高 ,抗溶血性链球菌素O >1∶80 0 ,诊断“风湿性关节炎” ,应用“青霉素和阿司匹林”等治疗后 ,症状明显减轻。半年后出现心悸和胸闷 ,超声心动图检查发…  相似文献   

7.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致使瓣膜损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造成的心脏病变,有关研究统计全球每年以约50万速度增长,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1〕。风湿性心脏病由于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属于自身免疫病,能引起患者心脏功能减退〔2〕。卡维地洛为α、β受体阻断剂,对快速心律失常有较为全面的抑制效果,也能预防恶性心律失常〔3〕。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体内水解成依那普利拉,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起强烈抑制作用,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扩张小动脉,舒张全身血管,减少  相似文献   

8.
近年轻症和不典型风湿热病例呈逐渐上升趋势,特别是瓣膜病风湿活动的诊断难度更大。国内已有实验室将A组链球菌菌壁多糖抗体(ASP)的检测应用于典型或不典型风湿热病例的诊断试验中,但是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活动的诊断少见报道。2004年6月~2008年5月,我们检测了92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ASP,以探讨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活动的计量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86例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C-反应蛋白(CRP)含量测定,探讨炎症在慢性风心瓣膜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科住院慢性风心瓣膜病患者86例,其中瓣膜置换术后风心42例,非瓣膜置换风心患者44例,与同期44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86例慢性风心瓣膜病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64±0.37)mg/dl比(0.21±0.20)mg/dl,P<0.05]。其中非瓣膜置换的风心瓣膜病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瓣膜置换术后风心组和健康对照组[(0.89±0.42)mg/dl、(0.32±0.31)mg/dl和(0.21±0.20)mg/dl,分别P<0.05和P<0.01]。瓣膜置换术后的风心瓣膜病患者的血清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0.32±0.31)mg/dl比(0.21±0.20)mg/dl,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瓣膜病变者(24例)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单瓣膜病变者(20例)[(1.49±0.77)mg/dl比(0.50±0.48)mg/dl,P<0.05]。结论炎症在风湿性心瓣膜病慢性期仍然持续存在。风湿瓣膜病变的严重性可能使CRP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1.
对201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几点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惠政 《心功能杂志》1996,8(2):108-109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5岁,因间断心慌、气短2年,加重3 d入院.既往有关节游走性疼痛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病史,无间歇性跛行病史;无家族史,无烟酒嗜好.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1-12月收治的80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将两组的心功能指标、临床效果、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SD水平、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和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急性风湿性疾病是北方寒带地区易患疾病,早已探明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菌感染有关。其瓣膜病为急性风湿病的结局。本组报道四个家族中出现父女、母女、同胞兄妹间,同患风湿性瓣膜病,现做如下报道。1 病例介绍病例:王氏家族中:先证者,张氏,68岁,1991年来佳木斯市探望患风湿性心脏病的女儿时,来院检查,诊为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心房纤颤,全心衰、不能平卧,每日需要服用地戈辛、利尿药维持;先证者1是其长女,47岁,患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8年,43岁时因反复心衰,在我院做了二尖瓣分离术,术后心脏功能得到了改善,术后生存6年,因再度狭窄,心衰加重于1994年…  相似文献   

16.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风湿热复发的诊断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传富 《中华内科杂志》1995,34(10):687-689
为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风湿热复发(RARF)的诊断,选择具2年以上病程的RHD患者和2次超声心动图检查且本次检查显示心脏瓣膜病变比2年前有明显加重的97例病人,认为RARF的诊断条件是:在新近A组链球菌感染基础上,RHD患者具有Jones标准一项主要表现,或缺乏主要表现而具备次要表现五项中之两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RARF。若仅具备次要表现一项,并伴有贫血、腹痛、鼻衄、心前区隐痛等症状两项和具有IgG、IgA、循环免疫复合物,血清补体C_3值增高一项以上者,若能排出其他原因,亦可认为有RARF之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右侧迷宫术的电生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术中监测右侧迷宫术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心外膜标测技术对7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右侧迷宫术每一切口发生的电生理变化进行分析,术后进行心电随随访观察。结果 (1)术前心外膜标测右房^Ⅲ型房颤占6/7,左房多为单一折返的I型房颤或心房扑动(房扑)占5/7。(2)手术切割或冷冻右房时,左房标测图形无变化。(3)左房后壁中下部呈低振幅、规律、快速的反复激动,最为领先的部位是双电位区。(4)右房标测图形随切割冷冻步骤产生变化,由房颤转为房扑,房性或窦性心动过速。(5)术后平均随访3.7±2.9个月,全组病例均为房颤,心功能Ⅱ级。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慢性房颤在完成瓣膜置挠术的同时仅作右侧迷宫术不能消除房颤,电生理和手术的结果证明房颤的起源在左房,左房后壁中下部低振幅,规律、快速的双电位房波是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的起源。  相似文献   

18.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左侧迷宫术的电生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心外膜标测图形特征及左侧迷宫和左房隔离术消除房颤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17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患者有明确房颤病史平均2.0±2.3年,均有二尖瓣疾患合并主动脉或三尖瓣疾患需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术式分为:(1)左侧迷宫组5例;(2)左房隔离组9例;(3)左房冷冻或左心耳结扎组3例。采用左房右房16导联同步心外膜标测。结果(1)心外膜标测左房异常电图分析:左房后壁中部为慢性传导区,发生率23.5%,双峰电位发生率以左房后壁最高39.37%,依次为左房上部25.6%,左房下部9%,左心耳5.6%。碎裂电位发生率以左房后壁中部最高17.4%,依次为左房上部10.66%,左心耳2.5%,左房下部0.8%。(2)左侧迷宫术后心外膜标测,3例双房均示窦性心律,2例双房均示心房扑动,无房颤。随访6周以上者均为窦性心律。(3)左房隔离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达22%(2/9),随访半年以上窦性心律达5例(5/8),随访2年以上者窦性心律达4例(4/8)。结论本研究提示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左房后壁中部存在缓慢传导区,单纯作左侧迷宫术近期随访和左房隔离术远期随访的成功率分别为80%和50%。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心瓣膜置换手术过程中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左心房后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 )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风心病伴慢性房颤患者 38例 ,房颤持续时间 (2 91± 6 4 2 )年 ,于瓣膜置换术中在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左心房后壁 ,即运用自制射频消融探针做围绕 4个肺静脉口的环形消融线及连接消融环最低点与二尖瓣环的消融线 ,输出功率 30~ 4 0W ,每次放电时间 4 5~ 6 0s;同时应用胺碘酮 3个月辅助治疗。 结果 消融时间为 (10± 4 )min ,无相关并发症。术后心脏复跳时 35例 (92 1% )为窦性心律 ,3例为房颤 ,其中 2例于 2 4h内转为窦性心律 ,另 1例随访至今仍为房颤 ;住院期间有 2例房颤复发 ,出院后 1个月左右又有 3例房颤复发 ,其余 32例按计划服用胺碘酮满 3个月后停药 ,随访 6~ 2 2 (13± 6 )个月无房颤复发。总成功率 84 2 %(32 / 38)。 结论 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左心房后壁治疗风心病慢性房颤有较高的疗效 ,且方法简单 ,并发症少 ;术后应用胺碘酮能辅助逆转心房电重构 ,减少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