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和罗格列酮干预对老年大鼠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的影响. 方法 21~23月龄Wistar大鼠分为老年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罗格列酮干预组(干预组),并设4~5月龄Wistar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应用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胰岛素敏感性,高脂喂养第8周时,检测骨骼肌PGC-1α和Mfn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高脂喂养8周后,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和高脂组空腹血游离脂肪酸[(0.68±0.18)mmol/L、(0.82±0.23)mmol/L和(1.53±0.40)mmol/L],三酰甘油[(0.53±0.13)mmol/L、(0.63±0.17)mmol/L和(1.08±0.30)mmol/L],骨骼肌三酰甘油[(1.09±0.17)mmol/L、(1.34±0.20)mmol/L和(2.07±0.30)mmol/L]均升高,葡萄糖输注率((30.4±4.2)mg·kg~(-1)·min~(-1)、(20.9±2.2)mg·kg~(-1)·min~(-1)和(12.0±1.9)mg·kg~(-1)·min~(-1)]下降;经过罗格列酮干预后游离脂肪酸[(0.93±0.29)mmol/L]、三酰甘油[(0.62±0.12)mmol/L]及骨骼肌三酰甘油[(1.68±0.28)mmol/L)]均明显下降,葡萄糖输注率[(16.7±1.7)mg·kg~(-1)·min~(-1)]升高.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骨骼肌PGC-1α和Mfn2的表达下降,经高脂喂养后PGc-1α和Mfn2的表达进一步下降,干预组上述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高脂组(P<0.05),但仍比老年对照组降低(P<0.05). 结论 高脂饮食可诱导老年大鼠产生IR,推测可能与骨骼肌PGC-1α和Mfn2的表达下降有关;罗格列酮可通过改变骨骼肌PGC-1α和Mfn2的表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老年大鼠胰岛素抵抗(IR)和骨骼肌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表达的影响及罗格列酮的干预效果。方法21~23月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HF)、高脂+罗格列酮干预组,并设4~5月龄Wistar大鼠20只作为青年对照组。清醒状态下,应用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评价胰岛素抵抗,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骨骼肌组织FAT/CD36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1)喂养4周后,老年对照组与青年组比较及老年高脂组与老年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及血清、骨骼肌三酰甘油均明显升高,葡萄糖输注率下降,出现了胰岛素抵抗;(2)继续喂养4周后,高脂+罗格列酮干预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及血清、骨骼肌三酰甘油明显下降,葡萄糖输注率升高,胰岛素抵抗状态改善;(3)与青年组比较,老年对照组骨骼肌组织中的FAT/CD36表达升高(P〈0.01),经高脂饮食喂养后FAT/CD36表达明显升高,罗格列酮干预治疗明显降低FAT/CD36表达(P〈0.01)。结论老龄和高脂饮食均可诱导大鼠IR并伴有骨骼肌组织FAT/CD36的表达增加,罗格列酮降低FAT/CD36的表达,可能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和罗格列酮干预对老年大鼠骨骼肌核呼吸因子1(NRF-1)表达及葡萄糖输注率的影响.方法 21~23月龄Wistar大鼠分为老年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罗格列酮干预组(干预组),并设 4~5月龄Wistar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应用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得葡萄糖输注率,以评价胰岛素敏感性,高脂喂养第8周时,检测骨骼肌NRF-1 mRNA表达.结果 高脂喂养8 w后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和高脂组空腹血游离脂肪酸、三酰甘油及骨骼肌三酰甘油均升高,葡萄糖输注率下降;经过罗格列酮干预后上述三组游离脂肪酸、三酰甘油及骨骼肌三酰甘油均明显下降,葡萄糖输注率升高.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骨骼肌NRF-1的表达下降,经高脂喂养后NRF-1的表达进一步下降,干预组NRF-1表达高于高脂组(P<0.01),但仍比老年对照组的表达低(P<0.01).结论 高脂饮食可诱导老年大鼠产生IR及骨骼肌 NRF-1表达下降,罗格列酮可能调节骨骼肌NRF-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对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和死亡产生严重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S)是CVD增加的主要原因.NIDDM患者的AS更广泛、更严重[1].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有明显的脑内胰岛素抵抗现象,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不仅能够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度,还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β-淀粉样蛋白的释放和清除,有益于记忆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2只6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18只)和对照组(14只),普通饮食14周后处死;切取小鼠主动脉根部制备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半定量测定两组粥样斑块内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及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阳性率;Masson法半定量观察两组胶原纤维的灰度变化.结果罗格列酮组巨噬细胞的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为(16.1±2.5)%和(36.2±6.8)%,P<0.05];平滑肌细胞的阳性率增加[分别为(38.5±7.2)%和(18.6±6.7)%,P<0.05];胶原纤维的灰度显著降低[分别为(169.4±15.4)和(215.5±14.6),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分别为(16.0±4.8)%和(33.6±9.7)%,P<0.05;肿瘤坏死因子-α的阳性率显著降低[分别为(15.9±2.9)%和(26.6±8.5)%,P<0.05]. 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下调局部炎性因子水平,改变斑块内的构成,稳定动脉粥样病变.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T2DM)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它的主要危害来自于各种慢性并发症。其中大血管并发症即动脉粥样硬化(AS)引起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最具威胁性。据统计,T2I)M患者的死因中,该类疾病占80%。所以早期预防AS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毗格列酮对高脂饮食诱导的IR大鼠肝组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及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HF)组30只和正常对照(Nc)组10只,其中HF组又分为高脂对照(HFN)亚组和毗格列酮(HFP)亚组,每组各15只。喂养12周后,HFP亚组给予吡格列酮灌胃2周,并测定大鼠体重、FPG、Fins、TG、TC、IS。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免疫沉淀技术检测肝组织PTP-1B及IRS-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HFN亚组PTP-1B表达较NC组增高(P〈0.01),HFP亚组较HFN亚组降低(P〈0.01);免疫印迹:HFN、HFP亚组PTP-1B表达均高于NC组(P〈0.01或P〈0.05),且HFP亚组低于HFN亚组(P〈0.01);免疫沉淀:HFN亚组IRS-2磷酸化程度较NC组降低(P〈0.01),HFP亚组较HFN亚组增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改善IR,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TP-1B表达,从而使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IRS-2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伴糖代谢异常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VCI患者139例,根据诊断分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组71例,血管性痴呆(VaD)组68例。VCIND组予多奈哌齐治疗35例,多奈哌齐加吡格列酮治疗36例;VaD组予美金刚治疗34例,美金刚加吡格列酮治疗34例,治疗前后予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评估、糖代谢相关检查,在治疗后6个月及1年时进行随访,观察期为1年。结果在VCIND组中,与多奈哌齐治疗比较,多奈哌齐加吡格列酮治疗1年时ADAS-Cog评分、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的观察期内VCIND组ADAS-Cog评分与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在VaD组中,与美金刚治疗比较,美金刚加吡格列酮治疗6个月、1年时ADAS-Cog评分、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治疗1年时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1年的观察期内VaD组ADAS-Cog评分与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吡格列酮添加治疗可以改善VCIND及VaD的认知功能;VCIND及VaD认知功能的改善与糖代谢的改善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sactivatedreceptor,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受体,分为PPARα、PPARβ和PPARγ。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hiazolidinediOnes,TZDs)是PPARγ的合成配基,可以激活PPARγ,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脂肪酸氧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心血管系统是PPARγ的功能靶标,而PPARγ在心血管系统的广泛表达是TZDs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基础。现就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小板CD40配体(CD40L)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胰岛素抵抗、CD40L之间的关系. 方法 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普食组、高脂组、小剂量干预组和大剂量干预组.普食组给予基础饲料,高脂组、小剂量干预组、大剂量干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小剂量干预组每天给予5 mg/kg罗格列酮灌胃,大剂量干预组每天给予10mg/kg罗格列酮灌胃,高脂组、普食组则给予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干预治疗4周后(第16周)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ELISA法测定循环sCD40L浓度,以免疫沉淀、免疫印迹测定血小板膜蛋白CD40L表达. 结果 高脂组与普食组比较,HOMA-IR(9.8±3.2比5.9±1.7)、循环sCD40L(367.3±35.3比232.3±120.6)、血小板CD40L(2.1±0.4比1.4±0.2)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罗格列酮干预后,大剂景组HOMA(5.4±1.1)、循环sCD40L(276.9±54.0)、血小板CD40L(1.4±0.3)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 结论 胰岛素抵抗大鼠血小板CD40L表达升高;大剂最罗格列酮干预后,CD40L随着胰岛素抵抗的改善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 (AS)病灶中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探讨细胞凋亡与bcl 2、p5 3、C myc基因表达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择因AS住院手术患者 2 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17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6 6 .8± 9.86 )岁 ,主要取患者的股动脉〕 ,及因意外伤害手术患者的 10例〔其中男 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1.6± 11.97)岁〕作为正常对照。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检测两组动脉标本的细胞凋亡情况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bcl 2、p5 3及C myc基因的表达情况 ,应用透射电镜进行两组动脉标本的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AS病灶中 ,细胞凋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血管 (P <0 .0 1) ,bcl 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 ,p5 3蛋白及C myc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 (P <0 .0 1) ;透射电镜证实AS病灶中有大量的平滑肌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细胞凋亡是AS病灶中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形式 ,bcl 2、p5 3及C myc基因的表达可能对细胞凋亡的发生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单独用药及其与维生素C联合用药对高脂喂养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模型对照组(n=6)和3个药物治疗组(包括罗格列酮、维生素C及联合治疗组,每组各8只),高脂喂养16周后,3个治疗组分别给予罗格列酮、维生素C及罗格列酮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8周,24周末抽血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指标;处死大鼠,测定肝脏湿重、内脏脂肪质量,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 罗格列酮组、维生素C组和联合治疗组的TG分别为(0.49±0.27)、(0.62±0.15)、(0.45±0.23)mmoL/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的(1.36±0.57)mmol/L(均P<0.01).罗格列酮组、维生素C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肝脏炎症评分分别为3.00±0.60、5.13±1.64和3.00±1.23,均低于模型组的12.75±3.59(均P<0.01);肝脏纤维化评分分别为5.67±0.52、5.75±1.39和4.00±0.58,均低于模型组的11.80±1.10(均P<0.01);联合治疗组肝脏纤维化评分明显低于其余治疗组(F=62.33,P均<0.01).结论 罗格列酮及其与维生素C联合用药均可改善大鼠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联合治疗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RSG组、AngⅡ组及AngⅡ+RSG组。每组6只大鼠(n=6)。采用alzet渗透泵持续皮下泵入AngⅡ[300ng/(kg·min)×7d]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RSG组和AngⅡ+RSG组给予RSG灌胃[5mg/(kg·d)]7d,7d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血压、心脏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变化,测定大鼠主动脉NADPH氧化酶的活性及超氧阴离子的含量。结果:与AngⅡ组对比,AngⅡ+RSG组血压下降[(136±6)mmHgw.(166±6)mmHg,P〈0.01]及心脏质量指数下降[(3.54±0.04)mg,/kg绑.(3.85±0.08)mg/kg,P〈0.01];NADPH氧化酶活性及血管超氧阴离子含量下降[(288.49±36.19)cpm/μg vs.(584.04±69.67)cpm/μg,P〈0.01;(2792.82.7±726.76)cpm/mg vs.(4765.50±597.34)cpm/mg,P〈0.01]。结论:RSG抑制NADPH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血管超氧阴离子的含量,拮抗血管AngⅡ诱导的血压升高及心肌肥厚,发挥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高胆固醇饮食兔血脂和组织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的机制。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胆固醇组、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从第10周开始干预,16周后,测定血脂、血糖水平,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及颈动脉组织总抗氧化能力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和胆固醇组相比,16周末时罗格列酮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降低;主动脉壁斑块数量和斑块面积显著减少;颈动脉组织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结论:罗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作用的其机制之一可能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增强组织总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马来酸罗格列酮干预高脂饲养大鼠脂肪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脂饲养所致正常SD大鼠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罗格列酮干预脂肪肝的效果。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11只:正常饲养组(NC)、高脂饲养组(HF)、高脂+罗格列酮组(HF4-Ros)。饲养8周后取空腹血测定血糖、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性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术稳态时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来评价,测定肝脏中TG含量,并对大鼠肝脏组织做HE染色。结果高脂饲养8周后,与NC组相比,HF组肝脏呈现明显脂肪肝,肝脏中TG明显增加达154.2%(NC组3.89mg/g,HF组9.89mg/g,P〈0.01);与HF组相比,HF4-Ros组肝脏中TG显著降低达46.6%(5.28mg/g,P〈0.01),脂肪肝减轻。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能明显改善高脂饲养大鼠的脂肪肝。  相似文献   

17.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高脂饲养造成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目的 观察高脂饲养正常大鼠造成胰岛素抵抗 (IR)及不同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将 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各 11只 :正常饲养组 (NC)、高脂饲养组 (HF)、高脂 二甲双胍组 (HF Met)、高脂 罗格列酮组 (HF Ros)。罗格列酮 3mg·kg-1·d-1或二甲双胍 30 0mg·kg-1·d-1剂量进行灌胃。饲养 8周时取空腹血测游离脂肪酸 (FFA)、甘油三酯 (TG)、脂联素等。胰岛素敏感性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稳态时的葡萄糖输注率 (GIR)来评价。结果 高脂饲养 8周后 ,与NC组相比 ,HF组呈现肥胖 ,血浆脂联素水平低 4 3 7% (P <0 0 1) ,GIR低 5 1 3% (P <0 0 1)。HF Met组体重和TG均低于HF组 ,分别低 8 4 %和 4 0 5 % ,P值均 <0 0 1,GIR高5 8 9% (P <0 0 1)。HF Ros组FFA和TG均显著低于HF组 ,分别低 2 5 3% (P <0 0 5 )和 5 4 0 %(P <0 0 1) ,血浆脂联素水平高 6 0 % (P <0 0 1) ,GIR高 14 9 6 % (P <0 0 1)。结论  (1)正常热量高脂饲养正常SD大鼠 8周可引起肥胖 ,血浆脂联素水平下降和胰岛素抵抗。 (2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均可显著改善高脂饲养引发的胰岛素抵抗。前者伴有显著血FFA、TG降低和脂联素升高 ,后者伴有体重及血TG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高水平胰岛素是否导致血尿酸浓度的升高,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能否改善高尿酸血症,并进行机制探讨.方法 将自发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的OLETF大鼠及其同系的正常对照LETO大鼠各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高嘌呤饮食加腺嘌呤灌胃及罗格列酮干预3周,测量各组大鼠体重、血尿酸、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检测肾皮质尿酸转运子(UAT)和尿酸盐转运子1(URAT1)mRNA表达.以不同浓度胰岛素孵育HK-2细胞24 h,检测其UAT mRNA表达.结果 (1)在正常饮食状态下,OLETF大鼠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LETO大鼠(P<0.05),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高嘌呤饮食喂养和腺嘌呤灌胃3周后,OLETF大鼠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LETO大鼠[(61.83±12.13对36.73±12.73)μIU/ml,P<0.05],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76.92%对36.13%,P<0.01)和血尿酸[(327.75±45.73对264.40±36.32)μmol/L,P<0.01]水平明显高于LETO大鼠.(3)与实验组OLETF大鼠相比,罗格列酮干预3周后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41.3±10.2对61.8±12.1)μIU/ml,P<0.05],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198.0±45.4对236.9±29.30)μmol/L,P<0.05],尿尿酸排泄量明显增加[(5 644±371对4 692±278)μmol/L,P<0.05].(4)实验组OLETF大鼠血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OLETF大鼠无明显差异,肾皮质URAT1和UAT mRNA表达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而罗格列酮干预后URAT1 mRNA表达明显降低,UAT mRNA表达明显增加.(5)随着培养液中胰岛素浓度的增加,HK-2细胞UATmRNA表达量逐渐减少.结论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可通过调节UAT和URAT1 mRNA的表达,降低高胰岛素血症诱发的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9.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生物学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生化分子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斑块失稳定性和破裂过程.因此,寻找能识别易损斑块和预测斑块破裂风险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易损斑块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AFLD对照组、罗格列酮干预组、二甲双胍干预组。以高脂饲料饲养诱发脂肪肝大鼠模型。12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脂、肝功能、肝脂质含量、肝组织病理学等,并检测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组织TNF-α、肉毒碱软脂酰转移酶Ⅰ(CPT-Ⅰ)、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的mRNA表达等指标。结果与NAFLD对照组比较,罗格列酮干预组及二甲双胍干预组的血TG(0.55±0.08,0.71±0.15 vs 0.85±0.15)mmol/L、ALT(49.1±7.4,56.0±33.6 vs 110.6±44.2)U/L及肝组织TG含量(33.7±8.2,37.2±7.8 vs 54.8±7.6)mg/g均显著下降(P均<0.05),其肝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亦显著减轻,其血清TNF-α(187.5±20.3,211.9±26.6 vs 324.2±34.2)pg/ml及肝组织TNF-α(0.35±0.12,0.49±0.18 vs 0.85±0.20)、FAS mRNA表达水平(0.34±0.13,0.45±0.15 vs 0.68±0.19)亦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可对高脂饲料饲养诱发的大鼠NAFLD产生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减少TNF-α和FA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