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控制源特点及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定综合医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采用多纬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评定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控制源.结果 77.5%的患者以他控性为主,15%的患者以内控性为主;女性及文化程度低者的他控性得分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机遇性心理控制源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他控性和内控性得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控制源有关,但并非简单的直线关系,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定期监测血压.结果 治疗6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但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 药物联合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控制高血压指数.  相似文献   

3.
尹雪燕  谷桂芳 《全科护理》2021,19(15):2032-2035
目的:了解稳定期COPD病人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现状,并探讨稳定期COPD病人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128例稳定期COPD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稳定期CODP病人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各维度分别与常模比较,病人的内控性得分低于常模(P<0.01),有势力他人及机遇得分高于常模(P<0.01);屈服得分高于常模(P<0.01),稳定期COPD病人的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10.63±3.57)分、(10.49±2.81)分,COPD病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3.75%和36.72%.内控性、有势力他人与面对呈正相关(P<0.05),与回避和屈服呈负相关(P<0.05),机遇与面对呈负相关(P<0.05),与回避和屈服呈正相关(P<0.05),内控性、有势力他人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P<0.05),而机遇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P<0.05).结论:稳定期COPD病人心理控制源表现为外控倾向,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应指导病人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适当提高病人的内控性,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9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依据评定定结果予以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观察6周.干预后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干预前入组患者亲属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干预后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躯体化及恐怖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常模(P<0.05);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及情绪问题,予以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方法:将3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设为实验组,抽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30名设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抗抑郁剂联合激素替代治疗,观察2周.于实验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定焦虑抑郁状况,同时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呈正相关,对患者应用抗抑郁剂联合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心肌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52例心肌疾病患者的情绪状态,并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 本组心肌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程度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缓解心肌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周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I0019-I002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赛乐特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个月.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2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心理干预1个月末起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干预2个月末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比较,干预1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干预2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心身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80例艾滋病合并PSM患者入院时、实施心理干预3周后,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实施心理干预后本组SAS、SDS得分均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艾滋病合并PSM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防治依从性,分析患者防治依从性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66名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门诊复查情况,生活行为方式等进行依从性分析;采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评定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控制源.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服药、低脂饮食及门诊复查等方面不依从分别占54.5%,43.9%和53.3%;其防治依从性得分与内控性、他控性心理控制源呈正相关(P<0.05),而与机遇性心理控制源无相关(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防治依从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实施个体化的支持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200例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水平(32.21±4.35)低于常模(t=4.89,P<0.01);60.85%的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社会支持得分等组心理状况龊蜕钪柿烤哂谏缁岢值头肿?P均<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关系密切,医务人员应注意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来源,纠正其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骨折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骨折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并分析与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及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对焦虑、抑郁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最表(MHLC)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91例骨折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骨折病人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为38.46%和23.08%,并与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的部分因子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 要重视健康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对骨折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可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给予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与自觉健康控制的水平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及自觉健康控制量表,对广州市某三级医院100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调查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患者103例,回收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7.09%。本组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得分总分为(59.75±16.61)分,62%处于中等水平,其各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健康责任(19.25±4.25)分,营养(10.97±4.31)分,心理安适(15.14±6.08)分,运动(14.39±5.59)分;自觉健康控制各维度平均得分为:外部权威人士控制(25.69±6.27)分、内部控制(21.61±6.82)分、外部命运控制(20.65±7.45)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患者自我效能与自觉健康控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总分与内部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3,0.259;P〈0.01),与外部命运控制呈负相关(r=-0.265,P〈0.01)。结论应重视老年高血压病或高血压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自觉健康内部控制和外部权威人士控制的宣教,提高其自我效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或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与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患者疲劳特征及抑郁、焦虑症状的差异。方法运用疲劳量表-14(FS-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182 例CFS及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患者进行测评及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躯体疲劳程度、精神疲劳程度及疲劳总分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FS组患者可能有抑郁症状的患者为39 例(62.9%),伴有轻中度抑郁症状的患者为23 例(37.1%),未发现肯定没有抑郁症状的患者;CFS组患者可能有焦虑症状的46 例(74.2%),肯定有焦虑症状的16 例(25.8%),未发现肯定没有焦虑症状的患者;CFS组HAMD总分显著低于轻中度抑郁症组(P<0.001),两组在焦虑/躯体化、阻滞两因子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认识障碍、日夜变化、绝望感各因子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CFS组HAMA总分显著低于轻中度焦虑症组(P<0.001),两组在精神性焦虑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躯体性焦虑各方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FS与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三组患者在临床中均表现为“郁”与“疲”的同时存在,在临床症状的表现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互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水平与应激、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对61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卡氏身心应激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焦虑特质量表进行评定,并与血压、血脂水平和生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同时与5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的应付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焦虑特质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问题定性应付、自信心、控制力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情绪缓冲应付、支持倾向、顺从回避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脉压差与应付方式中支持倾向呈正相关(P〈0.05),舒张压与饮酒呈正相关(P〈0.05),收缩压与自信心呈负相关(P〈0.05);血脂中总胆固醇与应付方式中情绪加工呈正相关(P〈0.05);家庭气氛差、饮酒与生理心理应激及生理心理与焦虑呈正相关(P〈0.05);吸烟与问题定性应付、自信心呈正相关(P〈0.05)、与支持倾向呈负相关(P〈0.05),文化程度与脉压差、生理应激、焦虑特质呈负相关(P〈0.05),年龄与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总胆固醇含量与应付方式策略存在一定相关性,生活方式中饮酒、家庭气氛对血压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军队离退休疗养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冠心病与高血压病人伴发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状况,为临床开展康复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于疗养员入院第1周进行测评。按照入院诊断分为疾病疗养组与保健疗养组,比较SAS、SDS评定分值。再分组比较高血压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焦虑、抑郁状况。结果疾病疗养组SAS、SDS分值显著高于保健疗养组(P<0.001)。疾病疗养组中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单纯高血压病人SAS评分明显高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P<0.05);SDS评分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病疗养员比保健疗养员更易产生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其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焦虑状况比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高血压患者轻;但抑郁状况无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觉健康控制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运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和自觉健康控制量表,对3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57.59%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自觉健康控制各维度评分:内部控制(19.99±7.25)分,外部权威人士控制(25.51±5.25)分,外部命运控制(20.10±6.20)分;自我效能与内部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呈正相关(P〈0.01),与外部命运控制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I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注重增强患者自觉控制血压的信念与行为,改变患者健康由命运控制的思想,以提高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19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其中患者配偶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子女(P〈0.01),女性家属躯体化、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男性家属(P〈0.01),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家属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大专以上文化者(P〈0.01),农村患者家属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城市患者家属(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同家庭因素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原重症外伤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高原重症外伤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130例高原重症外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30例高原重症外伤患者出现焦虑及抑郁78例,占60%,其中女性、大龄、自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分值较高(P<0.05或P<0.01);患者伤残程度和治愈时间与其焦虑、抑郁分值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而心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分值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高原重症外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加强心理护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 5 2例为观察组 ,老年冠心病不伴有抑郁症患者 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家庭及社会支持 ,以及Holter监测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并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严重睡眠障碍、焦虑激越、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觉无用负罪感等症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家庭和睦及社会支持率明显高于观察组。Holter监测显示 ,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以及缺血性ST T改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观察组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易产生严重睡眠障碍、焦虑激越、情绪低落等症状 ;抑郁症患者心源性猝死率增高 ;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有利于预防和降低老年冠心病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