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屈玲  张雪  陈鸣  府伟灵 《重庆医学》2004,33(8):1123-1125
目的建立一种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方法.方法采用AT切向、基频10MHz的银膜石英晶体作为压电元件;观察血浆凝集过程中晶体振荡频率的变化,确定血浆凝集反应的起点和终点.结果 (1)检测池加入凝血酶原待频率稳定后,血浆标本加入反应体系后,晶体振荡快速下降,由于反应中形成的纤维蛋白原凝块的质量、体积与晶体接触的面积以及血清产生的量不同,造成频率瞬时的上升、下降,或频率稳定,直至反应结束频率平稳,加样后频率下降的起点为血浆凝集反应的起点,频率上升、下降,稳定的起始点为反应的终点,计算两点的时间即为反应时间,查标准曲线得纤维蛋白原的含量.(2)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与STAGO磁珠检测法的相关性好(r=0.957).结论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实时在线检测的方法,在线观测凝集反应的终点,反应的起点和终点的判别方便、可靠、准确.且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是一种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的方法,并可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2.
压电石英晶体微阵列免疫传感器检测IgG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春艳  陈庆海  陈斌  府伟灵 《重庆医学》2003,32(12):1611-1613
目的 构建一种新型压电石英晶体人免疫球蛋白(IgG)的免疫微阵列传感器。方法 抗IgG单克隆抗体采用蛋白A(SPA)法固定在AT切向、基频10MHz的石英晶体微阵列金膜电极表面制成抗体敏感膜,构成压电石英晶体IgG免疫微阵列传感器。结果 构建的IgG压电石英晶体免疫微阵列传感器对IgG的响应特性良好,其检测下线为0.5mIU/ml。结论 研制的压电石英晶体IgG免疫微阵列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快速,能在线实时检测等优点,可用于临床实验诊断。  相似文献   

3.
压电石英晶体微阵列免疫传感器检测hCG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构建一种新型压电石英晶体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免疫微阵列传感器。方法 抗hCG β单克隆抗体采用蛋白A(SPA)法固定在 2× 5的AT切向、基频 1 0MHz的石英晶体微阵列金膜电极表面制成抗体敏感膜 ,构成压电石英晶体hCG免疫微阵列传感器。结果 构建的hCG压电石英晶体微阵列免疫传感器对hCG的响应特性良好 ,其检测线性范围为 2 .5~ 2 50mIU ml,TSH、FSH、LH对hCG的检测基本无干扰 ;60例临床标本检测结果与荧光免疫检测法符合 (P >0 .0 5) ,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 0 .92。结论 研制的压电石英晶体hCG免疫微阵列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成本低廉、省时、操作简单、不需标记、能在线实时检测等优点 ,对比实验表明其检测结果准确 ,能用于临床实验诊断检测  相似文献   

4.
张波  府伟灵  毛琼国  陈庆海  薛强  陈鸣  张雪  俞凡 《重庆医学》2003,32(12):1608-1610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的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方法 采用AT切向、基频10MHz的银膜石英晶体作为压电元件;观察血浆凝集过程中晶体振荡顿率的变化,确定血浆凝集反应的起点和终点。结果 (1)血浆标本加入反应体系后,晶体振荡频率呈阶梯状快速下降,接着频率瞬时上升,然后再缓慢降低达到平稳,频率阶梯下降的起点为血浆凝集反应的起点,频率从快速上升变为下降的转折点为血浆凝集的终点,计算两点之间的时间即为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2)该方法检测结果与STAGO磁珠检测法的相关性好(γ=0.972),批内CV=2.54%,批间CV=7.14%。结论 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检测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浆凝集反应起点和终点确定方便、可靠。且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检测结果准确,是一种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的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检测新方法,可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5.
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建立一种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的方法。方法:采用AT切向,基频10MHz的银膜石英晶体作为压电元件;观察血浆凝集过程中晶体振荡频率的变化,确定血浆凝集反应的起点和终点。结果:(1)血浆标本加入反应体系后, 晶体振荡频率呈阶梯状快速下降,接着频率瞬时上升,然后再缓慢降低达到平稳,频率阶梯下降的起点为血浆凝集反应的起点,频率从快速上升变为下降的转折点为血浆凝集的终点,计算两点之间的时间即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2)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与STAGO磁珠检测法的相关性好(γ=0.97),批内CV=0.78%,批间CV=2.38%。结论: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集反应起点和终点确定方便,可靠,且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检测结果准确,是一种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检测新方法,可用于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6.
张波  府伟灵  张雪  杨新  陈庆海  俞凡 《重庆医学》2006,35(5):415-417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血浆凝血酶时间(TT)的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方法采用AT切向、基频10MHz的银膜石英晶体作为压电元件;探讨反应体系密度和黏度与晶体振荡频率变化的关系,观察血浆凝集过程中晶体振荡频率的变化规律,确定判断血浆凝集反应起点和终点的方法。结果(1)反应体系加入凝血酶试剂启动凝血反应后,晶体振荡频率呈阶梯状快速下降,接着频率瞬时上升,然后再缓慢降低达到平稳,频率阶梯下降的起点为血浆凝集反应的起始点,频率从快速上升变为下降的转折点为血浆凝集的终点,计算两点之间的时间即为血浆凝血酶时间。(2)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与STAGO血凝仪磁珠检测法的相关性好(γ=0.964),批内CV=2.26%,批间CV=7.53%。结论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检测血浆凝血酶时间,血浆凝集反应起点和终点确定方便、可靠。且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检测结果准确,是一种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的血浆凝血酶时间检测新方法,可用于临床栓测。  相似文献   

7.
江奇锋  陈龙聪  高斌  熊兴良 《重庆医学》2013,42(19):2185-2187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快速、定量和灵敏的内毒素(ET)检测方法。方法通过硅烷化的晶体表面将多黏菌素B(PMB)固定到ET切割10MHz压电石英晶体表面,研制成一种新型的用于检测血浆中ET浓度的压电生物传感器。结果该传感器检测中,ET在0.5~20.0μ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研究探讨了PMB浓度、溶液的离子强度和pH值以及反应时间等对ET吸附性能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用于临床和环境检测。  相似文献   

8.
压电石英晶体振荡频率检测平台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构建一种 2× 5型压电石英微阵列振荡频率检测平台。方法 利用基频 1 0MHz的 2× 5型石英晶体微阵列作为传感换能器件 ,自行设计自激式振荡频率检测仪、频率分析软件PESA2 .0 ,与计算机连接组成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检测平台 ,并应用于气、液相检测。结果 石英晶体微阵列在气、液相起振能力强 ,并获得稳定振荡 ,气相稳定度可达± 1Hz ,液相≤ 2Hz。消除了温度、电离辐射、机械震动等因素的干扰 ;实现了频率信号检测的自动化、微机化和自能化。结论 该检测平台具有检测频率稳定、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能实时检测等优点 ,是一种新型压电晶体振荡频率检测共用平台 ,可广泛用于压电传感器振荡频率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DNA生物传感器在乙型肝炎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芳  刘仲明  李家洲 《广东医学》2002,23(12):1246-1247
目的:建立石英晶体DNA传感器检测乙肝病毒基因的方法。方法:在石英晶体金表面固定单链DNA,构成压电晶体HBVDNA生物传感 器,与待测样品进行杂交反应。结果:DNA传感器能准确诊断血清中的HBV病毒基因。结论:石英晶体HBV DNA生物传感器操作省时、简单,具有用于临床基因诊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检测单链DNA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石英晶体传感器检测单链DNA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对其DNA固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聚乙烯亚胺(PEI)黏附和戊二醛(Glu)交联法,将单链DNA探针固定在基频为10MHz的AT切型石英晶体的镀金表面,制成压电石英晶体DNA传感器,用该DNA传感器进行互补单链DNA定量定性检测,并用1.2mol/L NaOH和1.2mol/L HCl对杂交后的传感器进行了再生。结果:在50-400ng/ml的范围内,响应信号与检测浓度成线性相关,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杂交后的DNA传感器能反复再利用。结论:石英晶体传感器可以用于DNA的杂交检测。  相似文献   

11.
组合靶基因自动检测仪应用软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与开发组合靶基因自动检测仪应用软件。方法:应用VB6.0编程语言及Access 97数据库实现压电石英谐振频率的实时检测与分析。结果:实现了组合靶基因自动检测仪压电石英谐振频率的实时检测。数据分析,结果保存与数据转换等。结论:组合靶基因自动检测仪应用软件是一类可实时检测与分析压电石英谐振频率的新型实用性软件,可广泛应用于压电石英谐振频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以TiO2 纳米微粒膜作为固载 β 环糊精的基体 ,可以实现 β 环糊精在压电石英晶体表面的超容量固载 ,固载容量为 4 μg cm2 。β 环糊精 TiO2 纳米微粒膜修饰的压电传感器对苯、甲苯、硝基苯、氯苯、o 二甲苯、m 二甲苯、p 二甲苯气体检测时响应时间为 1min ,检测浓度下限可低至 4 0ng ml。该方法为提高压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缩短响应时间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金膜表面两种探针固定法的优劣,选择适配子型压电传感器探针固定的最佳方法.方法 用巯基固定法及生物素-亲和素固定法将针对人IgE的适配子探针固定在压电传感器的金膜表面,对不同浓度IgE引起的频率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与巯基法相比,生物素-亲和素法固定探针压电传感器频率下降更为明显,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0.1~2.5 mg/L浓度范围内IgE浓度与频率变化呈明显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994 5.结论 在压电基因传感器探针固定中效果良好的巯基法在适配子探针固定中并不适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在适配子压电传感器探针固定中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一种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核酸外切酶-压电石英DNA传感器新方法,同时对其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λ核酸外切酶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PCR产物,EB染色、电泳后于紫外灯下进行观察,对杂交温度、杂交时间和杂交响应性能等因素进行实验研究,进一步将构建的核酸外切酶-压电石英DNA传感器法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并对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研究.结果 λ核酸外切酶-压电石英DNA传感器法最适杂交温度为35℃,最适杂交时间为60 min,响应性能显著大于普通压电DNA传感器(P<0.01),可以检测到1.0×104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好.结论 利用核酸外切酶-压电石英DNA传感器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杂交效率高、技术难度低、频率响应性能高等优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压电凝血反应频率指数衰减规律及最大曲率终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压电凝血反应曲线拟合模型及最大曲率终点法判断反应终点。方法用压电石英传感器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较指数衰减、幂函数及多项式3种拟合模型的6种曲线的拟合效果,并采用最大曲率终点法判断反应终点。结果6条拟合曲线的非线性回归效果均有显著意义(P<0.05);同类模型内的两条曲线残差平方和(SSE)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而非同类模型之间则差异显著(P<0.01),且多项式SSE最小,指数衰减模型次之,但多项式模型因其曲率存在多个峰值而不能用最大曲率法判断终点;最大曲率终点法比传统的终点频率峰法重复性更好(P<0.05)。结论指数衰减模型Y=A B×EXP(-X/C)能很好地拟合压电凝血反应曲线;最大曲率终点法能显著提高检测重复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压电晶体在液相环境中阻尼效应(非质量效应),研究能定量、高灵敏度、低检测限、快速的内毒素生物传感检测系统.方法 通过对石英晶体传感探头表面的光滑处理和亲水性处理得到性能(消除质量负载影响、提高液固偶合效应)更好的传感器探头,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降低测量的检测下限.利用CPLD器件和LabView软件将整个测量系统做成一种微型的自动化的内毒素检测系统,实现测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和结果显示.结果 不同浓度的内毒素与频移最终稳定值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通过建立的频移数据,能够准确、方便地得到内毒素浓度.  相似文献   

17.
压电石英晶体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构建一种新型压电甲胎蛋白 (AFP)免疫传感器。方法 AT切向、基频 10MHz的石英晶体用金属夹具和乳胶套圈固定组成检测池 ,抗人AFP单克隆抗体采用巯基化方法固定在金膜电极表面制成抗体敏感膜 ,构成压电AFP免疫传感器。结果 构建的压电AFP免疫传感器对AFP的响应特性良好 ,其线性检测范围为 2 0~ 10 0 0ng ml ,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等对AFP的检测基本无干扰 ;传感器可再生后重复使用 5次 ;68例临床标本检测结果与放射免疫检测法符合 ,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 0 92 ,P <0 0 1。结论 研制的压电AFP免疫传感器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不需标记、操作简单、省时、能重复使用和实时在线检测AFP的新方法 ,对比实验表明其检测结果准确 ,能用于临床实验诊断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压电C肽免疫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压电C肽免疫传感器,方法:AT切向,基频10MHz的石英晶体用金属夹具和乳胶套圈固定形成检测池,抗人C肽单克隆抗体采用巯基化方法固定在金膜电极表面制成抗体敏感膜,构成压电C肽免疫传感器。结果:构建的压电C肽免疫传感器C肽的响应特性良好,其线性检测范围为0.375-12.0ng/ml,胰岛素,胰岛素原对C肽的检测基本无干扰,传感器可再生后重复使用5次,58例临床标本检测结果与放射免疫检测法符合(P>0.05),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4。结论:研制的压电C肽免疫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不需标记,操作简单,省时,能实时在线检测和重复使用等优点,对比实验表明其检测结果准确,能用于临床实验诊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