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艳  周英 《吉林医学》2007,28(4):460-461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血脂代谢异常对冠心病急性事件发生起重要作用.冠心病的血脂干预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点.大量的流行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已证明血浆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积极降低LDL-C能显著减少冠心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降低LDL-C是目前冠心病防治中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降低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风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发生事件以及治疗前后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心血管发生率分别为13.04%、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G、T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清中TG、TC水平,升高HDL—C水平,对降低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服用负荷量(80 mg)阿托伐他汀对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63例拟行择期PCI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例和31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实验组在阿托伐他汀20 mg/d基础上,PCI术前8h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分别在PCI术前及术后24h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Ⅰ(cTn-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28±1.16) mg/L和(5.91±1.13) mg/L,P<0.05];实验组术后cTn-Ⅰ升高大于正常上限3倍者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9.4%和29.0%,P<0.05).结论 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能够减少PCI术后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
王明瑜 《医学综述》2012,18(12):1911-191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的常见方法。而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他汀类药物在CAHD患者支架植入术前、术后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就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PCI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并对其应用的安全性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段连宝 《黑龙江医学》2004,28(11):839-840
目的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 ,应用阿托伐他汀观察其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6 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 2组 ,2组基线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基础治疗 2组相同。第 1组 34例入院后在基础治疗时 ,加用阿托伐他汀 2 0mg/d ,共服用 6个月 ;第 2组 34例 ,仅给予基础治疗 ,不给予调脂治疗。随访 6个月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复发性心绞痛 )发生的影响。结果 随访 6个月 ,第 1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 2 9 4 % ;第 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 4 7 0 6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78例ACS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39例.在常规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晚或阿托伐他汀20 mg/晚,共6个月.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6个月时的TC、LDL-C、HDL-C、TG、hs-CRP水平,观察6个月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C、LDL-C、TG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HDL-C水平有所升高(P<0.05),其中hs-CRP水平在4周时下降最明显,而血脂水平在6个月时下降最明显,瑞舒伐他汀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P<0.05).瑞舒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0.51%)略低于阿托伐他汀组(30.77%),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ACS患者TC、LDL-C、TG和hs-CRP水平,升高HDL-C水平,但瑞舒伐他汀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两者都能明显减少ACS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支架后的临床影响。方法 76例接受PTCA+Stenting(PCI)的患者分成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组(A组)和普通治疗组(B组),观察PCI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及超声心动图EF值的变化,随访6个月。结果 A组的心绞痛发生率较B组明显减低(P〈0.01),心肌梗死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EF值A组较B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支架后的心绞痛缓解、心肌梗死的预防及心功能的恢复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2):2988-299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照、双盲、前瞻性研究.单纯行CABG术的患者140例,其中71例入选他汀组(术前1周服阿托伐他汀20 ms/d),69例入选对照组(不给予阿托伐他汀).使用心电监护仪对CABG患者进行术后持续心电监测至少7 d,记录房颤的发生及持续时间.术前及术后24 h、72 h、7 d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他汀组中有10例在术后7 d内至少发生了1次房颤,显著低于对照组(14%vs 34%,P=0.009);他汀组首次房颤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6±0.4)h比(5.7±0.5)h,P<0.01].Logistic回归显示使用阿托伐他汀是降低术后房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0.219,95%CI0.076~0.633).他汀组术后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23±5)g/L比(32±7)g/L,P<0.01];术后72 h[(42±8)g/L vs(68±6)g/L,P<0.01];术后7 d[(11±3)g/L比(31±9)g/L,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抑制CABG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率,缩短房颤的持续时间,对CABG术后房颤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患者的血浆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水平及PCI术后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血浆survivin的影响.方法 29 例PCI术后6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13例)、无再狭窄组(16例),并以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者作为对照组(20例).20例择期行PCI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和未用药组,用药组术后当天即予阿托伐他汀40 mg/d,连用7 d,两组其余治疗方案相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survivin水平.结果 再狭窄组的血浆surviv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无再狭窄组(P值均<0.01),无再狭窄组的血浆survivin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I术后患者血浆survivin水平于术后6 h即急剧增高,未用药组在术后3 d达最高峰,术后7 d仍处于高水平;用药组于术后24 h达最高峰;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浆survivin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值均<0.01).用药组术后3、7 d的血浆survivin水平均显著低于未用药组(P值均<0.01).结论 PCI术后血浆survivin持续增高与PCI术后再狭窄有关,而阿托伐他汀可降低PCI术后血浆survivin的升高幅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1年12月本院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分成两组各24例,实验组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顿服,术后给予40mg,连服1月,qd,之后长期服用20mg,qd;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mg,qd,po,长期服用。在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半年对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和随访,观察血脂变化。结果术后3d,实验组CK、CK-MB、LD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1月、术后3月及半年实验组TC、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心肌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对降低血脂,避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文静 《当代医学》2014,(3):141-14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介入治疗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介入治疗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CRP和LDL-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疗效确切。但观察组采用高剂量40 mg/d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血清CRP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比对照组血清CRP和LDL-C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介入治疗术后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显著降低了CRP和LDL-C的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并发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2021.12至2022.05,行PCI治疗的AMI患者76例,回顾临床资料、实验室数据等。按并发MACE有无,分成对照组(无,n=67)和观察组(有,n=9),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旨在探究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吸烟、饮酒、糖尿病、cTnI水平相比,无突出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APACHEⅡ评分、TIMI评分及NTproBNP水平相比,有突出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IPCI治疗后并发MACE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高血压、APACHEⅡ评分≥9分、TIMI评分≥5.5分、以及NT-proBNP≥1631.46μg/L(P<0.05)。结论AMI患者PCI治疗后并发MACR的危险因素因素有高龄、合并高血压、高APACHEⅡ评分、高TIMI评分及高NT-proBNP。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服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需要PCI治疗的患者173例,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AS组,n=76)和常规治疗组(C组,n=97),治疗7天后行PCI术。术前和术后检测血清hs-CR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结果两组患者术前24h血hs-CRP水平,低于入院时(t=2.413和2.309,P〈0.05)和术后48h(t=2.087和2.368,P〈0.05);AS组PCI术前24h和术后48h血清hs-CRP均低于C组(t=2.007和2.275,P〈0.05)。两组PCI术后SCr较术前升高(t=2.464和2.392,P〈0.05),GFR较术前降低(t=2.496和2.573,P〈0.05);术后AS组SCr低于C组(t=2.337,P〈0.05),GFR高于C组(t=2.145,P〈0.05)。AS组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发生率低于C组(6.58%vs16.49%,χ^2=3.93,P〈0.05)。结论冠心病择期PCI患者术前服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CIN可能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机制可能与显著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因不稳定型心绞痛行PCI治疗,且在术前7d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67±10)岁;另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行PCI治疗,但术前未服用阿托伐他汀及其他降脂药物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5±11)岁;所有入选者于PCI术前,术后8、24h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术前及术后24h进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流介导性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FMD)的测定。结果PCI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CK—MB、CTnⅠ、FMD、vWF相似,PCI术后8、24h,CK—MB、CTn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FMD于术后明显增高,vWF明显减低。结论术前20mg阿托伐他汀应用可减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应用的价值。方法:120例拟行(PCI)的冠心病(C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低剂量干预治疗组(B组)和中等剂量干预治疗组(C组)。A组术前不服用阿托伐他汀,B和C组术前分别服用20mg或40mg阿托伐他汀7d,3组患者术后均用阿托伐他汀20mg/d维持治疗。术前、术后24h及术后1月后监测CK-MB、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血肌酐。结果:(1)PCI术后24hCK-MB、C反应蛋白较术前均有升高,A组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A组CK-MB、C反应蛋白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C组患者围手术期MI发生率较A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组患者血肌酐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CI术后CK-MB、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提示存在一定的PCI术相关性心肌损伤;PCI术前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7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抑制PCI相关心肌损害,未显示有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脂水平及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126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n=64)和B组(11=62),A组接受阿托伐他汀,1次/d,10mg/次,B组接受阿托伐他汀,1次/d,20mg/次。测定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血脂水平,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12个月,两组血脂水平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B组血脂水平较A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但两组心脏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具有预防作用,强化剂量作用更明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国产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160例,按数表法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入院即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并以20 mg/d维持治疗至PCI术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肌损伤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所上升,且瑞舒伐他汀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术后MACE、心肌损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1.3%(9/80)、12.5%(10/80)、6.3%(5/80)和25.0%(20/80)、26.3%(21/80)、7.5%(6/80),瑞舒伐他汀组患者的MACE和心肌损伤发生率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PCI围手术期的疗效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其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及近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储莉 《安徽医学》2014,(7):959-960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患者90例,按照临床试验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5.56%(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2例),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明显降低,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中效果显著,且显著降低了C反应蛋白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118例AMI患者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人院后12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60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12h内接受阿托伐他汀40mg/d强化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血脂及血清炎症因子,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