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后踝骨折应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后踝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其不同入路方法将90例后踝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临床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踝骨折应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够促进患者早期恢复踝关节功能,早期愈合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后外内侧联合人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收治的采用后外侧入路和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18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骨折愈合的情况、骨折部位内固定物的位置、患者骨折部位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经过随访观察,18例三踝骨折患者的切口均为一期愈合,伤口无感染,骨折愈合良好,无移位、无畸形,骨折部位内固定物的位置稳定、无松动,所有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15例患者患侧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3例患者患侧踝关节功能恢复好转,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选择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操作简便、可以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固定可靠、对患者创伤小、无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三踝骨折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行传统入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负重下床时间,术后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Barid-Jac...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三踝骨折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自2010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6例三踝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后,69例患者恢复良好,27例患者恢复一般,优良率为90.57%;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2.19±14.29)min,术中失血量为(72.38±6.92)mL;有9例患者在术后3 d内出现足背外侧麻木,有4例患者内侧切口发红.临床愈合时间为6~13周,平均时间为(7.97±3.02)周.在术后6个月时行X线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的骨折线均模糊,不良愈合的现象不存在.结论 给予三踝骨折患者行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疗效较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后踝骨折患者实施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需行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后踝骨折患者30例,均对其进行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全部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6.67%,平均手术时间为(82.34±2.54)min、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8±1.3)月。结论:对后踝骨折的患者实施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阮传江 《重庆医学》2017,(36):5160-5162
目的 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9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的方案进行治疗,并于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手术时间70~130 min,平均(95.5±4.5)min.术后住院时间4~8 d,平均(6.9±0.7)d.术后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5±0.6)个月.骨折愈合良好,均未出现畸形愈合,无出现位移,无出现固定物松动,伤口均无感染,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患者均恢复正常迈步功能.依据Baird-Jackson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分,该组优49例,良35例,可6例,差0例,总优良率93.33%.结论 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固定可靠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治疗Ⅰ型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2013年8月-2016年1月我院骨科病房收治的踝关节Ⅰ型后踝骨折需支撑钢板固定患者48例,通过随访根据AOFAS评分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根据AOFAS评分,其中优28例,良17例,可3例,优良率93.75%。结论:后外侧入路治疗Ⅰ型后踝骨折显露清晰,支撑钢板固定可靠,临床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2年11月因三踝骨折来本院治疗者43例,手术均采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骨折端均未植骨。分析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稳定性和美国足踝外科AOF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1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8周,平均13周;术后1例患者出现皮肤愈合不良、1例切口感染,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92.2±5.4)分。结论:采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可以使踝关节尽量获得解剖复位,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后期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手术对踝关节骨折脱位伴后踝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踝关节后外侧手术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充分显露踝关节和后踝骨折,直视下骨折复位,采用钢板对踝关节及后踝进行固定,根据后踝骨折块大小选用重建钢板、1/3管型钢板、解剖型钢板等固定,术后4周后进行功能锻炼,负重行走,应用AOFAS评分系统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分,8-10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全面负重锻炼,并对患者随访3-10个月,观察患者手术固定及愈合情况。结果:应用AOFA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患者有27例评分差;97例评分结果中;51例患者评分结果良好;随访时间3-10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物移位、松动、断裂,患者活动基本正常,踝关节稳定性好,无内外翻畸形,踝关节屈伸活动良好,复查X片见全部骨折骨性愈合。结论:联合入路手术对踝关节骨折脱位伴后踝骨折的治疗,对骨折部位显露清晰,可直接精确复位踝关节面,并进行稳定的固定,较大程度上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74-77
目的探讨应用1/3管型防滑钢板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5年1月间我院58例三踝骨折包含后踝骨折患者,其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21~72岁,平均46.5岁。对于后踝骨折使用1/3管型防滑钢板固定48例,单纯拉力螺钉固定10例。手术入路采用外踝外侧切口,外踝骨折复位固定后,沿跟腱外侧前缘切开深筋膜,显露踇短屈肌,切开部分骨膜或部分踇短屈肌,显露近端骨折线,然后复位、透视,并放置内固定。术后1周开始无负重功能锻炼,6周后拐杖或助行器下逐步部分负重,60岁以上患者术后8周开始逐步负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获得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4.2个月,平均3.5个月。随访期内无术后复位丢失,无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生。术后采用Olerud-Molander评分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评分,钢板固定组术后6个月平均93.7分,单纯拉力螺钉固定组术后6个月平均91分。结论对于患者使用1/3管型防滑钢板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具有复位精确、术后并发症少、实现早期功能锻炼及负重行走、能有效减少畸形愈合的优点,为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较理想的手术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俯卧位的踝关节后外侧、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后均得到准确随访,随访时间5~25个月,平均1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4.1个月。临床治疗效果优、良、可分别29例、22例、5例,优良率91.1%。结论:俯卧位踝关节后外侧和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治疗效果好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改良的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在治疗三踝骨折中的效果方法:通过新鲜成人尸体标本的解剖了解该入路的解剖层次以及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临床应用该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病人,评价临床效果。结果:该手术入路对后踝及外踝显露充分,同时可向近端延伸显露腓骨,向下延伸显露踝关节后方。手术野中仅有小隐静脉和腓肠神经走行。临床治疗三踝骨折病人5例,后踝和内踝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所有病人均获随访3个月~1年。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骨折于术后16周内均达到骨性愈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评价疗效:优4例,良1例。结论:改良的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具有显露充分,固定确实的优点,临床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后踝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后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58例患者骨折均i期愈合,X线片检查表明均为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移位、松动、断裂等异常发生。优31例、良17例、可4例、差6例,优良率为82.76%。结论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踝骨折给予支撑钢板与空心螺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后踝骨折患者50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按所用内固定材料不同进行分组,钢板组(n=25)采取支撑钢板内固定手术,螺钉组(n=25)采取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螺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钢板组(P <0.05);钢板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螺钉组(P <0.05);两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踝骨折患者接受支撑钢板内固定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提示支撑钢板内固定术有助于后踝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三踝骨折患者4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闭合复位石膏托或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均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手术入路均选择后外侧联合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骨折愈合,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对患者生活、工作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治疗后侧Pilon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后侧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改良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所有患者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分析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愈复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继而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治疗后侧Pilon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及疼痛的临床价值.结果:2组患者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效果、骨愈合效果、镇痛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重返工作岗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治疗后侧Pilon骨折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进程,降低患者疼痛,以便于患者尽早重返工作岗位,避免临床不良反应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应用桡骨远端T型钢板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复杂三踝及后外踝骨折24例,术后随访6.9±3.0个月,定期摄片复查,观察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60~190 min,平均116.3±32.2 min;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获临床及骨性愈合,未发现内固定物移位、松动或断裂。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踝评分系统评分:优16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经后外侧入路应用桡骨远端T型钢板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切口少,可一并处理外踝骨折,可直视下暴露骨折端进行解剖复位,有效防止后踝骨折块移位,固定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在治疗后踝骨折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后踝骨折患者42例,对所有患者采取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分析其手术疗效。结果:4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0-12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85min。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5个月,平均4.2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为优者有21例(50.0%),评定结果为良者有18例(42.9%),评定结果为可者有3例(7.1%),优良率为92.9%。结论:后外侧入路法治疗后踝骨折疗效肯定,创伤小,手术显露清晰,能够精准地对关节面进行复位和固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后踝骨折研究进展 数据源:主要使用Pubmed数据库资源 文献选择:选取与后踝骨折或三踝骨折有关的文献 结果:对于多大后踝骨折块影响踝关节稳定并需要手术尚无一致结论。X线评估后踝骨折不可靠,CT推荐使用,特别是胫骨干骨折合并隐匿性后踝骨折,其发生率以往被低估。通过后外侧入路直视下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块临床效果良好。固定后踝相较于下胫腓螺钉更适用于下胫腓损伤。手术指征和功能锻炼时机仍有争议。 结论:踝关节稳定性判断、选择适宜的诊断评估手段和手术方法有利于后踝骨折处理。需要更多的踝关节稳定性和不同治疗方式对比等方面的基础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三踝骨折采取后外内侧联合入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三踝骨折的病人,对其采取后外内侧联合入路进行治疗,并对病人骨折愈合情况、患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内固定位置进行观察。结果:24例病人切口全部在一期就完全愈合,没有1例病人出现伤口感染、没有骨折再一次移位、没有畸形愈合、没有固定物断裂以及松动,没有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24例病人全部能够自主行走。踝关节恢复功能当中优21例,良3例。结论:对三踝骨折采取后外内侧联合入路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临床操作非常简单、方便、以及内固定效果良好,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大大降低,对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