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荷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9):922-923
静脉输液是将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有给药迅速、刺激小、疗效快等特点,是治疗疾病最主要的措施之一。但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则会导致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静脉输液是临床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足最基本的给药方法,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也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如果不加强安全管理,均有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该项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之一,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也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如不加强安全管理,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4.
临床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永修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0):2407-2408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该项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之一,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也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如不加强安全管理,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5.
赵广珍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3016+3063-3016,3063
临床应用的给药途径中以静脉给药最为普遍,静脉药物配置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安全。在药物配置过程中如何做到确保药物剂量准确、药液质量可靠并提高配置效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院于2008年6月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并投入使用,经过实践,根据药物的不同特性对配置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了配置效率和配置质量,现总结如下:1粉剂抗生素类药物的溶解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容液和药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是护理人员日间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以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好等为优势。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该项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之一,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也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  相似文献   

8.
姜向文 《华夏医学》2012,25(4):629-632
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将无菌药液直接滴注进入人体静脉内的给药方法。据报道,目前90%以上的住院患者需接受静脉给药治疗。静脉给药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更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给药方法,作为一种持续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跟其他给药途径相比有着许多优势:不需要经局部吸收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起效迅速;无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给药速度易于控制,可控制血药浓度的相对稳定;可方便使用较大剂量较多品种的药物等.因此,在考虑治疗方案的时候,医生会选择输液这种既能快速起效又看上去相对安全的疗法.事实上,静脉输液的广泛使用,在快速治疗某些疾病的同时,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药物治疗是疾病治疗的基本方法,而药物治疗的主要途径就是静脉给药(即静脉滴注)。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即是用药的实施者,又是用药的管理者,护士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给药剂量、给药时间、注意事项、操作方法等环节准确规范与否都将影响药物疗效的充分发挥,进而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护士静脉给药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笔者就这一问题将自己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苏利红  朱秀琪 《包头医学》2011,35(3):156-157
目的: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药学监护中需要关注的药学信息要点,开展药学监护。方法:对静脉给药过程中,中药注射剂的溶媒选择、对症用药、药物配伍、药物剂量、静脉给药速度、给药间隔和疗程等环节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药学监护中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各个环节相关药学信息的关注和监控,以减少中药注射剂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结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静脉滴注过程中经莫非氏管给药的方法,临床上称为入壶,可使药物迅速起效,既方便了医护人员又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与静脉损害。在临床上日渐常用。鉴于此,本文通过列举实例,阐述了入壶给药时应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愿能对临床用药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雾化吸入疗法是把药物放入雾化装置中,使药物形成雾滴后,将药物输送到肺部的一种给药方法,同静脉给药和肌肉注射给药相比,具有痛苦少,药物能直接到达患部,确保了患部的药物浓度高,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全身各系统的副作用等优点,因此已广泛被应用于治疗呼吸道系统疾病。随着雾化吸入治疗的推广,用于雾化的药物种类也越来越多,抗生素雾化用于临床的研究也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临床上雾化吸入妥布霉素、多黏菌素、阿米卡星等抗生素用于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铜绿假孢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高效、安全的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安全留置针穿刺给药在复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复苏患者应用安全留置针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给药方法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结果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6%(98/102例),总成功率为99%(101/102例);通畅率100%,脱针率为2%,针刺伤率为O%,未出现皮下血肿、气胸、血胸等并发症。结论锁骨下静脉安全留置针穿刺给药操作简单、快捷、安全、易行,既减轻护士工作量,又可保护护士的安全。此方法不需终止胸外按压及气管插管等抢救操作即可完成,能使抢救药物迅速进入体循环发挥作用,为快速抢救患者赢得时间,是复苏患者紧急用药的理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蔡小玲  陈薇  李江  秦贻强 《华夏医学》2009,22(5):873-875
目的:了解我院2008年门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药。方法:根据2008年我院401份门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照患者年龄、药物类型不良反应涉及系统、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中以抗感染药物最多,占64.34%。静脉给药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多,占96.76%。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消化系统表现为多见,分别为45.39%和18.70%。结论: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工作的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小儿给药,在某些时候成了难题,如呕吐不能口服,或者给药易受胃酸和消化酶的分解破坏而失去活性,因首关消除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不足.肌内注射疼痛,小儿容易产生恐惧,注射局部容易产生硬结,严重时会引起臀肌挛缩.给药剂量不足,不能多种类药物持续用药.静脉滴注给药操作方便,容易固定,药物直接进入静脉,给药剂量准确,疗效迅速可靠,是住院患儿的首选方法,但临床常会遇到穿刺失败.直肠给药与静脉给药显效速度无明显差异,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是口服给药效果的2倍.近些年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直肠给药方法与其他多种给药方法灵活使用,解决了小儿给药困难的问题.总结出直肠给药临床应用参考.   ……  相似文献   

17.
顾敏 《右江医学》2011,39(1):111-112
<正>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药物治疗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必须的工作。护士是给药的直接者和观察者,在药物有效、安全、正确使用的每一环节,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护士的用药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用药安全和风险的认识,探索规范有效的用  相似文献   

18.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而护理人员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在安全用药的每个环节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给药差错的高危人群。有研究显示,从医生开医嘱、护士转录、药物配置和护士给药整个流程上分析,护士给药错误所占比例最高,为69.6%[1],护士核对不到位或核对方法不正确是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控制给药差错的发生,笔者对我院2008~2013年发生的静脉给药差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核对方法对静脉给药差错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1].根据患者输液的目的、药物性质、血管情况、皮肤情况等进行输液前评估,并制订输液方案是护理工作的基本准则[3].但在临床工作中,输液前评估未得到很好的贯彻,也因此影响了静脉输液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2015年1月以来,我科将护理评估干预应用于静脉输液中,既保证了输液安全,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是各种药物的直接实施者,由于小儿用药较成人复杂,有其独特之处.小婴儿、新生儿、早产儿药物用量小,要求剂量准确.为了严格按医嘱给药,保证用药安全,现将我科静脉用药操作方法介绍给同行. 1 传统的静脉给药方法 遵医嘱将药物加入到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溶液中,目前最小的包装袋剂量为50ml,输液完毕即拔针或封管.该方法导致每次约有10-15ml的药液浪费-输液完毕输液器残余液体约10-15ml.配药所需溶液量越小浪费的比例越大,50ml的溶液浪费比例达1/3-1/4,难以保证用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