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绿凤 《中国药业》2013,22(5):116-117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预防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56例住院期间应用磺苄西林钠治疗的妇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平均每日所需护理时间、平均护理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护理费用低于对照组,平均护理时间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6,15.560,4.762,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75,119.487,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对应用注射用磺苄西林钠治疗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可有效减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2.
乔方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439-440
目的观察氟氯西林钠阿莫西林胶囊在治疗呼吸系感染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80例临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片,治疗组给予氟氯西林钠阿莫西林胶囊,两周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细菌清除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的94.7%。结论氟氯西林钠阿莫西林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与苄星青霉素联合治疗梅毒患者(先天梅毒、神经梅毒、妊娠梅毒未列入选择范围)的疗效并与苄星青霉素单独治疗进行对比。方法197例梅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4例,对照组93例,分别采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苄星青霉素与单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是78.8%,对照组的51.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与单一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相比具有较好疗效,临床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两种抗菌药物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最小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阿洛西林钠组(A组)与羧苄西林钠(B组)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药物经济学分析,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A组与B组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方案进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和95.65%,效果差异无显著性(x2=0.627P>0.05);两组治疗成本分别为3013.88元和3813.67元,有显著性的差异(t=2.17P<0.05)。结论:阿洛西林钠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比羧苄西林钠经济,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治疗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治疗组(研究组)和单纯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喜炎平治疗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门诊感染患者经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门诊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的感染患者中选取168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9.76%,且其细菌清除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组间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治疗门诊感染可以明显提高有效率,清除病原菌,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磺苄西林钠中的有关物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磺苄西林钠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测定磺苄西林钠中有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回收率为98.3%,RSD为5.7%,最低定量限为0.41ng。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磺苄西林钠中有关物质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测定磺苄西林钠中高分子杂质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ephadex G10凝胶柱,流动相A为0.05 mol·L-1的磷酸盐缓冲液(pH7.0)、B为高纯水,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为25℃.结果 磺苄西林钠中高分子杂质含量小于0.12%.结论 所建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用于磺苄西林钠中高分子杂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国产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每次3.75、每12h或8h1次,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每次3.2g、每12h或8h1次应用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6.36%和99.09%,细菌清除率为92.78%;对照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2.24%和88.78%,细菌清除率为91.9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中未发现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国产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对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较好而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液外观及其pH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磺苄西林钠的含量。结果室温8 h内,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的外观性状无明显变化,pH值略有下降,含量有明显的、规律性的下降趋势。结论室温下,注射用磺苄西林钠可以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但应速配速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选取来我院就诊的46例肺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3例,使用美洛西林钠治疗;观察组23例,使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7.5644,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患者治疗中使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显著,应给予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蔡晨虹 《北方药学》2016,(10):130-131
目的:对两种国产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与输液配伍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对两种注射用磺苄西林钠分别使用0.9%氯化钠、5%葡萄糖溶液稀释,观察稀释后混合液的不溶性微粒变化、形状、pH值,同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溶液含量变化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1、2、4、8h后配伍溶液颜色无变化均为透明澄清液体,且未发现沉淀、浑浊,不同输液中pH值变化稳定;配伍0h时两组药物在不同配伍液中浓度为100,1、2、4、8h后药物浓度随时间增加而减少。结论:注射用磺苄西林钠在0.9%氯化钠、5%葡萄糖溶液中稳定性较好,药物进行稀释后应在8h内使用,避免药物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改进D-(-)-α-磺苄西林钠的合成工艺.方法以苯乙酸为起始原料,经磺化、碱化、离子交换后得消旋的磺苯乙酸,制得磺苯乙酰氯后,与6 - APA缩合得到磺苄西林的非对映异构体.通过重结晶的方法分离出D-(-)-α-磺苄西林,再与异辛酸钠成盐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及结论成功地制备了D-(-)-α-磺苄西林钠,缩短了合成路线并...  相似文献   

14.
王小丽 《海峡药学》2012,24(7):134-135
目的就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60例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用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4月住院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标准参阅《实用儿科学》,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抗感染药学》2017,(2):466-468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复方制剂治疗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肺炎患者10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复方制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5 d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23%高于对照组为58.82%(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复方制剂治疗肺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美洛西林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潘强  王绪  杨雪 《中国药事》2013,27(6):600-603
目的建立比浊法测定注射用磺苄西林钠效价的方法。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加菌量为0.5%(V/V),(37±0.5)℃培养3.5~4.0h测定。结果抗生素最佳线性浓度范围为12.0~25.0U.mL-1,平均回收率为99.9%(n=9),RSD为1.9%。结论本方法灵敏、快速、实用,可作为测定注射用磺苄西林钠效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叶青 《北方药学》2013,(6):45-46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肺炎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每次3.75g,静脉滴注,每天两次;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3.0g静脉滴注,每天两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天。根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止咳类药物、祛痰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及祛热药物等。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在肺炎治疗中疗效显著,优于美洛西林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RP-HPLC法测定磺苄西林钠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磺苄西林钠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88:1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结果:磺苄西林钠的线性范围为0.306 3~0.714 7 g·L-1,r=0.999 9,磺苄西林钠与杂质能完全分离.结论:HPLC法测定结果与微生物检定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本方法可准确、快速、简便地测定磺苄西林钠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19.
林玉平 《抗感染药学》2020,17(1):112-114
目的:评价美洛西林舒巴坦钠对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来医院就诊的肺部感染患者113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美洛西林舒巴坦钠组(n=56)和美洛西林钠组(n=57);美洛西林钠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钠单用治疗,美洛西林舒巴坦钠组患者给予美洛西林舒巴坦钠复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美洛西林舒巴坦钠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43%)高于美洛西林钠组(78.95%)(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5.36%)低于美洛西林钠组(19.30%)(P<0.05)。结论:采用美洛西林舒巴坦钠复合剂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洛西林钠单用治疗,且不良反应症状轻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凌蒙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782-1784
目的:比较不同抗菌药物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成本/疗效(C/E)比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60例资料,按治疗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5组,每组32例(即头孢呋辛组、头孢唑林组、阿奇霉素组、磺苄西林钠组和克林霉素组),比较5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抗菌药物的C/E比值、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术后发热率的差异。结果:头孢呋辛组、头孢唑林组、阿奇霉素组、磺苄西林钠组患者用药后预防感染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克林霉素组,头孢呋辛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术后发热率均低于其他4组(P<0.05);头孢呋辛组患者用药后的C/E比值低于头孢唑林组、阿奇霉素组、磺苄西林钠组和克林霉素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呋辛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的疗效优于其他各组,成本/疗效(C/E)比值低,无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