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53例膀胱癌各术式放置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对53例膀胱癌患者各术式放置的血浆引流管、输尿管支架管和导管、代膀胱造瘘管、导尿管等进行仔细观察和护理,了解放置位置和目的,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1例直肠代膀胱输尿管直肠吻合口瘘,经探查修补后愈合;5例输尿管导管堵塞,3例代膀胱引流管堵塞,分别用生理盐水和5%碳酸氢钠冲洗引流管后引流通畅;全组病人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仔细观察和护理膀胱癌术后各引流管对于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膀胱术两种改道方式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膀胱癌特异性量表FACT-BL对在我院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和回肠膀胱术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根治性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膀胱术术后总体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回肠膀胱术均为泌尿外科常用术式,在临床上,应充分向患者说明各种术式利弊,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术式,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相关的上尿路梗阻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宫颈癌相关的上尿路梗阻的处理.方法:选取2002年5月~2003年9月就诊的35例因宫颈癌导致的输尿管梗阻患者,17例为初诊病例,18例为复诊病例,其中13例肿瘤复发,5例无肿瘤复发依据.35例中27例双侧肾盂积水,8例单侧积水.18例复诊和5例初诊患者在膀胱镜下试行放置双J管,分别有6例和4例成功置入,另12例复诊患者中3例接受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4例接受单侧经皮肾盂穿刺造瘘术,余5例未处理积水:另13例初诊患者术中放置双J管.结果:5例未处理积水的患者均于2个月内死亡.23例留置双J管的患者,积水均在置管后不同程度地改善,其中4例分别于4、5、7、9个月后死于肿瘤广泛转移;10例成功换管,2例无法逆行换管,余7例术后未满6个月,尚未更换双J管.所有行膀胱镜操作的23例患者中,3例发生尿路感染.7例外引流患者随访已达l~9个月,积水均有改善.4例肾盂穿刺的患者均在术后发生引流管堵塞,1例发生引流管脱落,无操作相关性死亡.结论:对于因宫颈癌导致的上尿路梗阻患者,首选膀胱镜下逆行置管,恶性狭窄须双侧置管,若失败,再根据不同原因和不同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晓天  宋永胜  崔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2):2555-2557
目的:观察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 Version 3中文版),分别对35例回肠膀胱术和25例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回肠膀胱术和原位回肠代膀胱术,两种不同术式对膀胱癌术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别(P>0.05),而对膀胱癌术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方面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安全性。方法 :2 9例老年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除术 ,尿流改道采取直肠膀胱 10例 ,乙状结肠膀胱 9例 ,回肠膀胱 6例 ,输尿管皮肤造瘘术后 4例 ,同时行尿道切除术 5例。结果 :术后发生尿瘘 2例 ,粘连性肠梗阻 2例 ,出血 1例 ,死亡 2例。本组死亡率与同期老年膀胱全切除术患者死亡率相比 (1 37)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膀胱全切除术治疗老年膀胱癌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是做好围手期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复杂盆腔肿瘤手术前留置输尿管导管预防输尿管损伤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盆腔肉瘤等盆腔复杂肿瘤手术患者145例,其中92例患者术前未放置导管(对照组),53例患者术前在膀胱镜下留置单侧或双侧输尿管导管(置管组),术后根据术中情况拔出或留置。结果 145例患者中10例术中发生输尿管损伤,其中置管组2例,对照组8例;术后输尿管瘘3例均发生在对照组;留置输尿管导管可引起血尿、下尿路刺激症状、腰痛等不良反应,且置管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杂盆腔肿瘤术前经膀胱镜留置输尿管导管有助于术中分离和保护输尿管,对于预防输尿管损伤有临床意义,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应明确适应症,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5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经尿道膀胱肿瘤电灼手术93例,膀胱部分切除手术51例,膀胱切除肠管代膀胱手术21例,所有患者术后都行膀胱局部化疗。结果:165例膀胱癌,随访1~5年,复发29例,复发率17.6%。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注意处理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细节,可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例1 患女,50岁.2年前因患“宫颈癌”在本院行全宫切除术,术后行常规放疗及化疗;4月前患者出现头痛,血压增高,双下肢浮肿,夜尿增多;BUN 31mmol/L,Scr 649μmol/L.拟诊为化疗后肾损害,肾功能不全收入院.入院后B超示双肾盂分离1.4cm,双输尿管轻度扩张;妇科检查:盆腔左后有一个4cm×5cm包块,阴道残端增厚,表面不平,突入阴道内;膀胱镜检查:三角区隆起,双侧输尿管开口处占位性狭窄,未见喷尿,导管不能插入.诊断:(1)宫颈癌术后复发;(2)梗阻性肾病.经血液透析5次后行手术切除盆腔包块及双附件,同时予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患者BUN7.9mmol/L,Scr 183umol/L肾功能恢复出院.例2 患男,53岁.2年前因直肠癌行直肠根治术.术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治疗晚期膀胱癌和膀胱癌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对18例晚期膀胱癌或膀胱癌术后复发患者采用羟基喜树碱20mg加生理盐水100 ml膀胱内灌注,每周一次,连用6次~8次,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治疗晚期膀胱癌和膀胱癌术后复发患者的疗效明显,CR 4例,PR 10例,总有效率为77.8%,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治疗晚期膀胱癌或膀胱癌术后复发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对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及相关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88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的6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膀胱全切术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Kaplan Meier法比较2种不同手术方式对于患者5年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患者预后生存率与病理特征的关联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略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2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主要影响膀胱癌患者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肿瘤是否侵犯淋巴、血管,是否行输尿管再植,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数量、大小意义不大.结论对于膀胱癌患者来说,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同时对于患者术后肿瘤控制效果满意,延长患者生命,可有选择性地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膜后肿瘤术后发生尿瘘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尿瘘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4-2014-0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膜后肿瘤手术的530例患者,术后随访2~6个月,期间发生尿瘘29例,对其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进而总结预防和处理尿瘘并发症的经验。结果530例患者中有29例发生尿瘘,其中输尿管瘘25例,膀胱瘘4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生尿瘘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中术区放疗史是最大的危险因素(OR=80.973),其次是肿瘤最大直径(OR=58.258);术前血白蛋白水平(OR=0.021)是最大的保护因素,其次是输尿管支架置入术(OR=0.054)。25例输尿管瘘患者均先行超声引导下肾盂造瘘术,充分转流尿液。有5例经肾盂造瘘引流术后自愈,2例引流随访期间肿瘤复发死亡,8例输尿管瘘再行经皮下隧道肾盂膀胱导管引流术后治愈,其余10例输尿管瘘患者接受再次开腹部手术治疗后愈合。4例膀胱瘘患者行留置尿管及膀胱冲洗治疗,其中3例自行愈合,1例再行膀胱造瘘术后自行愈合。结论腹膜后肿瘤手术患者,因术区放疗史、肿瘤较大、术前血白蛋白水平低和未放置输尿管支架者,易发生尿瘘;发生尿瘘患者经肾盂造瘘、膀胱造瘘、留置尿管以及皮下隧道肾盂膀胱导管引流术和开腹手术,均可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12.
改良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重建下尿路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手术繁杂、时间长、出血和并发症较多,以及相当一部分患者控尿不佳等缺点,我们对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进行了反复改良,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本文报告我们的经验.方法:采用改良的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治疗119例临床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男性109例,女性10例.年龄33~78岁,平均55岁.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对新膀胱功能、并发症、肿瘤控制和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对全膀胱切除和原位新膀胱术一共进行了八处改良.从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用改良术治疗119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50~330 min,平均245 min.输血39例(32.8%).术后病理分期浅表性膀胱癌(T1N0M0) 9例,浸润性110例(其中T2N0M0 102例、T3aN0M0 3例、T3aN1M0 2例、T3bN1M0 2例,、T4N1M0 1 例).随访6~72个月,平均45个月,108例生存,10例因肿瘤死亡,1例非肿瘤原因死亡.术后白天控尿良好113例(95%),夜间控尿良好97例(81.5%).主要并发症有切口裂开5例,二次缝合后治愈;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漏1例,经再次手术作输尿管再植治愈;肠梗阻3例需住院处理.输尿管末端粘连引起肾积水8例,经内镜下切断粘连后积水消退.无肠瘘和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瘘或狭窄,无膀胱输尿管返流.结论:全膀胱切除后采用改良原位新膀胱术重建下尿路功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和并发症少,新膀胱控尿和排尿满意,是目前全膀胱切除后最理想的下尿路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25例鼻胃管经瘘口引流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下,将鼻胃管经瘘口置入能充分吸去脓液的最佳位置,持续负压引流;DSA下置鼻肠管用于鼻饲营养液;胸腔引流管按常规方法放置。术后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经瘘口内引流管的护理、肠内营养护理、胸腔引流管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结果 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24例痊愈出院。结论采用鼻胃管经瘘口引流治疗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与传统的三管治疗相比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Studer回肠新膀胱术进行技术改良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改良Studer回肠新膀胱术治疗5例男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结果:5例患者手术顺利.拔除尿管后4例患者恢复生理性排尿,1例不能自主排尿.随访6~12个月,4例患者昼夜控尿良好.5例患者静脉肾盂造影未见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狭窄及上尿路积水.结论:改良Studer回肠新膀胱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并发症低,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行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5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于手术前、后给予膀胱灌注丝裂霉素C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 5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中有53例获36个月的随访,其中9例复发,复发率17.0%。结论对于浅表性膀胱癌,于手术前、后给予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能够预防其复发。  相似文献   

16.
放疗后双侧输尿管梗阻的腔内泌尿外科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Zeng GH  Li X  Wu KJ  Chen WZ 《癌症》2004,23(1):108-109
背景与目的:在盆腹腔肿瘤放疗后出现输尿管梗阻、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上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内支架引流困难。肾造瘘外引流常常是处理这种患者的惟一办法。但肾造瘘外引流往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拟利用微穿刺肾造瘘与输尿管镜技术放置输尿管双猪尾导管内引流治疗放疗后双侧输尿管梗阻患者,以探讨其腔内泌尿外科处理的可行方法。方法:对19例盆腹腔肿瘤放疗后出现双侧输尿管梗阻、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利用微穿刺肾造瘘与输尿管镜技术放置输尿管支架内引流。观察内支架引流情况与肾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2例经输尿管镜逆行放置两侧输尿管双猪尾导管内引流,17例经皮肾穿刺造瘘和扩张后于单侧输尿管放置两根不同直径的双猪尾导管内引流。随访1~24个月,17例引流通畅,肾功能恢复正常,血肌酐为45~113μmol/L,另2例肾功能无改善,改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外引流。结论:经皮肾穿刺造瘘在单侧输尿管内放置两根双猪尾导管内引流,处理放疗后双侧输尿管梗阻、肾功能不全,结果有效、手术操作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7.
53例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效果.[方法]对53例膀胱肿瘤术后的患者分别以丝裂霉素(MMC)、塞替哌(TSPa)、吡柔比星(THP)等灌注化疗.[结果]53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6例复发,复发率为11.3%.其中复发肿瘤中有2例恶性程度增加,占3.8%.[结论]膀胱内药物灌注对于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显著,且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早期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27例,其中术后早期(30 d内)再次手术患者17例(7.5%),男性1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6岁.肠道相关的并发症6例,输尿管代膀胱瘘合并阴道瘘1例,切口感染6例,切口裂开4例.结果 机械性肠梗阻2例,行小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早期粘连性肠梗阻1例,行肠粘连松解术;回肠吻合口瘘合并回肠新膀胱尿瘘1例,行回肠部分切除再吻合和回肠新膀胱修补术;乙状结肠吻合口瘘1例,行结肠造瘘术后出现小肠瘘经6次手术治愈;直肠瘘合并尿瘘1例,行结肠造口和输尿管代膀胱再吻合术;输尿管代膀胱吻合口瘘并阴道尿瘘1例,经充分引流后无效,行输尿管代膀胱再吻合术;伤口感染6例、伤口裂开4例,均经二次清创缝合治愈.失访2例,15例随访1个月~10 a,平均42个月.术后肿瘤转移死亡2例,肾功能恶化需长期血液透析1例,余12例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早期(30 d内)易出现并发症需再次手术,围手术期及时再次手术可减轻患者痛苦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腹腔镜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后行回肠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癌切除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45例.A组采取回肠膀胱术,B组采取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存质量.观察2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P<0.01).2组术后尿路感染和肺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切口感染、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而漏尿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2组患者术后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胃肠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44.44%,显著高于A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5,P<0.05).结论 膀胱癌切除术后回肠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各有优、缺点,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口袖状电切联合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段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优势和技术要点.方法:1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段切除联合膀胱榆尿管口袖状电切.男4例,女9例,年龄52~78岁,平均62.3岁,肾孟癌7例,左侧3例,右侧4例,输尿管癌6例,左侧5例,右侧1例.同时伴发膀胱癌2例.手术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尿道距输尿管口约1cm环形切透膀胱,电凝止血,不做膀胱冲洗.应用腹腔镜(0°或30°),建立后腹腔间隙,行根治性肾切除及完全游离输尿管.结果:13例手术均获一次成功,术后无并发症,手术总时间150~330min,平均216min,经尿道输尿管口袖状电切时间20~50min,平均30min,出血约:50~600ml,平均135ml.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病理诊断均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Ⅱ~Ⅲ级,病理分期为T1N0M0或T2N0M0;随访2~30个月,平均15个月.1例术后出现原发部位以外的膀胱癌复发,余患者无穿刺点、切口及后腹膜腔种植、复发.结论: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口袖状电切联合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切除完整等优势,不增加肿瘤种植的风险,取得满意的无瘤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