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肝脓肿伴随的一过性肝灌注异常(THPD)的多层螺旋CT(MDCT)表现及其可能形成机制。方法 37例临床证实、CT上有THPD的肝脓肿病例纳入研究,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59.7±12.9)(25~89)岁;采用16层螺旋CT机完成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动脉期为开始注射对比剂后约26~32s,门脉期为约60~85s。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共同回顾性分析所有图像。结果 37例中THPD表现与肝血管解剖一致者有31例(83.8%),其中高灌注27例,高低灌注同时存在者3例,单纯低灌注者1例。结论肝脓肿伴随的THPD表现多样,可能与其形成机制不同、病程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脓肿CT三期增强检查中伴发的异常灌注(THPD)征象的表现及产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证实、CT增强显示THPD征象的图像资料,对不同时相出现THPD病例的CT表现、原因及其发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CT增强显示动脉期17例高灌注THPD,2例同时有高灌注和低灌注THPD两种表现,1例单纯低灌注THPD;门脉期表现为高灌注THPD者3例,单纯低灌注THPD者4例。结论:动脉期THPD有助于肝脓肿诊断,THPD表现多样,与其产生机制多种、病程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CT肝灌注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纤维化患者随机选出45例作为观察组,再抽选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45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两组CT肝灌注成像检查,并比较两组的各项CT肝灌注检查参数统计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HAF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F、BV、MTT、PS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肝灌注成像技术诊断肝纤维化疾病时可着重参考患者的肝动脉灌注分数这一指标,即该技术在肝纤维化病症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利芳 《中原医刊》2005,32(15):78-79
肝脂肪变性亦称肝脂肪浸润,是指肝脏的代谢和功能异常使过量的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的过度沉积。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月在CT检查中发现的弥漫性肝脂肪变性的患儿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45例患者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其影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所有病灶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表现为早期强化,随时间进展呈向心性强化,部分直至完全充填,然后强化逐步减退,表现为快进慢出,即"早出晚归"特征。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诊断肝血管瘤意义极大,是诊断肝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平扫特殊征象诊断肝脓肿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证实的38例肝脓肿和59例肝占位病变做对比分析。结果 依肝脓肿不同病理阶段有4种CT特殊表现,分别是团片状纸密度征、含气征、靶征和囊肿征,后3者有特异性,其总的诊断符合率为91.43%。结论 充分认识CT平扫特殊征象对诊断肝脓肿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肝灌注成像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的影像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且经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肝纤维化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又分为轻度组、重度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3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CT灌注检查,对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影像特点。结果:在HAF比较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HAF表现出递增趋势;在其他各项灌注参数比较上,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CT灌注检查时,肝动脉灌注分数及影像图像特点在肝纤维化诊断及分级中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全肝灌注对于诊断肝脏的隐匿性转移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O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记为研究组,将10例消化不良患者需要排除肝脏占位病变患者记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全肝CT灌注扫描,计算各肝段肝动脉灌注量(HAP)和门静脉灌注量(HP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结果研究组隐匿性转移的肝段中HAP和HPI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将两组结果通过ROC曲线进行分析,HAP对于隐匿性转移肝段诊断的最佳阀值是24.0ml·min^-1ml^-1,灵敏度73%,特异度89%;HPI对于隐匿性的转移肝段诊断的最佳阀值是29.2%,灵敏度67%,特异度89%。结论全肝CT灌注可通过肝段灌注参数值变化反映隐匿性转移肝段的血流灌注变化,从而对隐匿性转移肝段做出旱期无创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多层螺旋CT研究各类肝脏异常灌注的CT表现,并探讨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两年半内接受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检查的400例病人的CT表现,其中35例发现肝脏实质异常灌注,我们对各种类型的肝脏实质异常灌注病例进行病因和发生机制的探讨。结果其中肝细胞肝癌导致肝动脉-门静脉瘘7例,炎症充血8例,门静脉癌栓13例,肾癌导致下腔静脉癌栓1例,胆道梗阻2例,转移瘤周围异常灌注4例。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是评价各类肝脏异常灌注的有效方法,熟悉肝脏异常灌注的CT表现有助于对其所反映的病理生理状况作出准确推断。  相似文献   

10.
万伟东  刘春雷  张秋放 《中外医疗》2011,30(28):186-186
目的用多层螺旋CT研究各类肝脏异常灌注的CT表现,并探讨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半内接受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检查的400例病人的CT表现,其中35例发现肝脏实质异常灌注,对各种类型的异常灌注病例进行病因和发生机制的探讨。结果肝细胞肝癌导致肝动脉-门静脉瘘7例,炎症充血8例,门静脉癌栓13例,肾癌导致下腔静脉癌栓1例,胆道梗阻2例,转移瘤周围异常灌注4例。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是评价各类肝脏异常灌注的有效方法.熟悉肝脏异常灌注的CT表现有助于对其所反映的病理生理状况作出准确推断  相似文献   

11.
赵艳萍  刘文亚 《新疆医学》2004,34(2):117-120
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以及各种病理性活动均与人体内血流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获取人类活体组织血流灌注状态的研究一直是医学影像学的热点。传统的测定活体组织的灌注的方法: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Xe-CT、超声,及近来发展的MR灌注成像等,由于空间分辨率低、操作复杂、检查时间长、设备要求高、费用昂贵等原因,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脓肿双期增强CT异常灌注征象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13例细菌性肝脓肿双期CT扫描表现及病理检查特征,结果:双期增强CT扫描病灶边缘动脉期出现“叶片状”及“楔形征”等异常灌注征象,门脉期该征象检出率明显低于动脉期;病灶周边异常灌注征象显性多见于病灶发生早期.病灶内部往往呈“簇状征”、“多囊征”等不典型CT征象改变结论:肝脓肿周边异常灌注征象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是一种功能成像。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同时对选定的某一兴趣层面(一层或多层)进行动态扫描,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所用对比剂作为一种生理示踪剂,可准确反映局部微血管的功能状况,是从组织水平和微循环而获得组织的功能方面的信息。因而CT灌注不但能准确显示常规CT、MRI检查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同时还能揭示脑肿瘤的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早期肝脓肿的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提高对早期肝脓肿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孤立性单发早期肝脓肿病例CT表现.结果 早期肝脓肿的CT平扫呈边界不清、密度均匀或不均的低密度肿块,缺乏特征性,增强后可出现蜂窝征、病灶缩小征、持续性强化征或周围一过性强化征.结论 早期肝脓肿动态增强CT扫描有一定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傅敏祥 《九江医学》1997,12(2):105-106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增强扫描动脉期肝脏一过性灌注异常形成的病理生理及其在急性胆囊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并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急性胆囊炎共52例,所有病例均经上腹部CT平扫+三期扫描,分析急性胆囊炎胆囊床邻近肝脏组织一过性灌注异常的CT表现及其病理生理.结果 52例急性胆囊炎病例中,46例出现胆囊床邻近肝组织出现楔形、三角形异常强化,门静或肝静脉期异常强化程度明显下降,平衡期病变所在区域与正常肝组织密度均匀一致,其内血管纹理分布规则,无明显占位效应.结论 急性胆囊炎胆囊床邻近肝组织炎性浸润,使受累区域肝组织内门静变窄,血流量降低,肝动脉血流量增加,从而出现肝动脉一过性灌注异常.胆囊床周围出现肝组织一过性灌注异常是急性胆囊炎的重要影像学表现,对诊断急性胆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祥安 《中外医疗》2016,(9):195-196
目的 研究肝占位性疾病采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收集126例该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肝脏占位病变患者的资料.126例患者先实施临床CT平扫检查,设为对照组;然后再实施临床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设为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检查后的正确率情况.结果 CT平扫(对照组)的检出率50.0%明显低于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观察组)的92.9%,对照组的检出率50.0%明显低于病理检查检出率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占位疾病,有效的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表现特征.方法:以YYNW院201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位于肝门处15例、肝左叶和肝右叶分别为7例和5例、同时侵犯肝内胆管及肝门(混合型)5例;5例未显示胆管内肿块性病灶,27例门脉期和中动脉期病灶均匀强化;10例轻度强化,17例明显强化,使延迟扫描病灶密度降低,病灶边界显示清楚,无边缘强化或渐进性强化;3例患者可见胆囊内结石,5例患者可见肝内胆管结石;3例患者可见胆囊内结石,5例患者可见肝内胆管结石.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提高CT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光华 《浙江医学》2000,22(2):128-128,F003
随着B超、CT广泛应用于临床 ,肝脓肿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但部分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仍有一定困难。笔者搜集40例经手术病理、临床随访及CT复查等证实的肝脓肿作一分析 ,探讨肝脓肿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一般资料 :男29例 ,女11例 ;年龄13~76岁 ,平均44.5岁。细菌性肝脓肿38例 ,阿米巴性肝脓肿2例。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30例 ,发热34例 ,伴畏寒18例 ,腹泻3例 ,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29例。病程小于2周21例 ,2~4周12例 ,大于4周7例。2.检查仪器…  相似文献   

20.
肝脓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