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 ,尿道疾病的检查方法都是在打破尿道静止期 (即尿道自然闭合状态 )条件下进行 ,因而都不能显示尿道静止期的走行。 1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7月 ,我院采用超声气体逆行尿道造影 (U GRU) ,对 4 1例男性尿道疾病患者及 8例正常青年男性的静止期尿道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正常青年男性 8例 ( 组 ) ,年龄 2 0~ 35岁 ,平均 2 7岁。尿道疾病患者 4 1例 ( 组 ) ,年龄 2 6~ 85岁 ,平均 5 8岁。其中尿道外伤 2例 ,尿道癌、尿道狭窄、前尿道广泛狭窄合并尿道瘘 1例、假性尿道合并尿道息肉各 1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 35例。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朱庆章  金泽山 《山东医药》2005,45(29):66-67
老年肺炎的临床症状以及X线征象比较特殊,现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38例老年肺炎患者的X线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裕华  任丽  李正义 《山东医药》2005,45(32):23-23
软骨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软骨源性肿瘤,好发于长骨骨骺及邻近干骺端,其他部位如跟距骨、髋骨、掌骨等也可发病。术前诊断主要靠X线和CT检查。近年来,我们共收治11例此类患者,现将其临床X线和CT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孙峰 《山东医药》2006,46(9):69-69
脊椎嘈酸性肉芽肿易误诊为结核、转移瘤、椎骨骨软骨炎等,现对28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脊椎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16例肾钙乳症患者X线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依廷  宋传涛 《山东医药》2005,45(29):73-74
肾钙乳症指含钙的细微粒子呈混悬状态存留于肾囊肿、肾盏憩室或积水的肾盂肾盏内,临床常以X线用于其诊断。现就我院收治的16例肾钙乳症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冯玉生 《山东医药》2007,47(26):6-6
2006年12月~2007年3月,我们分析了30例左下叶肺不张患者的正位X线检查结果,旨在发现特异性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7.
黄颖健 《内科》2010,5(5):491-492
导尿术是护士需要经常进行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而导尿所使用的气囊导尿管因具有对尿道刺激损伤小,插入后无需外固定,内固定后不易滑脱,使用方便等优点,在临床已普遍应用。但是由于男性尿道的生理解剖特点和气囊导尿管的特殊结构,护士在给患者进行导尿时,任何一个操作环节处理不当均可造成尿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鞠俊玉  王绍臣 《山东医药》2002,42(11):69-69
198 9~ 1999年 ,我院在使用双腔气囊尿管时致 4例患者尿道损伤 ,现举 2例报告如下。患者男 ,6 8岁 ,因胃癌入院。术前按常规置入尿管。尿管插入尿道约 16 cm时进管困难 ,将尿管强行向尿道内插入约2 cm,由助手在尿道外口处以手指固定尿管 ,向气囊内注水约8ml,尿管自行滑出约 3cm ,并有鲜血自尿道外口溢出 ,立即将气囊放水 ,拔出尿管 ;在金属导尿管导引下置入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并予保留。术后恢复顺利出院。例 2男 ,73岁 ,因前列腺增生症行前列腺摘除术 ,术后 6天患者不慎从床上掉下 ,双腔气囊尿管自尿道强行拖出 ,随后排出血性尿液 ,考虑前…  相似文献   

9.
孙洪勋  冯利  李敏  王乃宏 《山东医药》2004,44(29):50-51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E)以消化道管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是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一种,临床罕见。其临床及X线表现多种多样,与病理分型有关,组织学改变特殊,肉芽肿型酷似消化道肿瘤。1978~2003年我们诊治8例EE患者,现将其X线及内镜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 ,大致可分为乳腺导管增生、腺泡增生和间质增生。以往临床将乳腺增生视为良性病变 ,治疗也常以止痛、消胀等缓解症状为主。近年来 ,随着对此病的深入研究 ,发现乳腺重度增生 (X线示大面积棉球样、串珠样、悬韧带牛角征等 )与乳腺癌关系密切。现对 78例重度乳腺增生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旨在提高其临床诊断率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年龄 2 3~ 70岁 ,其中 3 6~ 5 5岁者5 4例。临床表现为乳房单侧胀痛 8例 ,双侧胀痛 70例。疼痛随月经周期变化 62例 ,呈持续性 5例 ,无规律 11例。…  相似文献   

11.
肺内球形病灶是多种疾病的基本 X线表现。现对 185例临床资料完整、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的肺内球形病灶患者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 ,以提高对肺内球形病灶的认识 ,提高诊断水平。资料和方法 :185例中 ,男 115例 ,女 70例 ,年龄 2 0~ 73岁 ,平均 5 2 .3岁。病变为恶性 10 6例 ,其中肺腺癌 6 3例、鳞癌38例、转移瘤 4例、淋巴瘤 1例 ;良性 79例 ,其中炎性假瘤 2 7例、结核球 2 3例、错构瘤 17例、先天性肺囊肿 1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 (16 4例 )、咳痰 (12 2例 )、痰血 (88例 )、发热 (5 6例 )。其中周围型肺癌 (腺癌 +鳞癌 ) 10 1例 ,初诊误诊…  相似文献   

12.
陈传涛 《山东医药》2009,49(39):107-108
自2006年以来,我们共对60例直肠癌患者行CT扫描检查,现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肺结核合并肺癌27例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X线、CT表现与发病因素,尽可能避免延误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收集27例临床X线资料完整的肺结核合并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胸部X线、CT征象.结果 27例肺结核合并肺癌中男21例,女6例,年龄48~75岁,平均64.5岁,有结核病史平均19年,吸烟史平均25年.结论 (1)肺结核病是肺癌的诱发原因之一.(2)肺结核在治疗过程中或稳定期,突然出现胸痛、血痰、体重减轻应警惕并发肺癌的可能,及时作CT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陈旧性肺结核特别是老年性陈旧性肺结核复查胸片示病灶增大,边缘模糊,而中心密度增高,出现进行性增大肿块,无论痰菌是否阳性均需作痰细胞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费亚军 《山东医药》2010,50(46):34-34
膝关节是人体内结构最复杂、活动最大的负重关节,中老年人膝关节运动障碍在临床较常见。2008年1—12月,我们对38例中老年人膝关节运动障碍者行低磁场MRI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方贤勤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250-1250
纤支镜检查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技术日臻成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肺不张是肺部疾病常见的一种X线征象,可由各种疾病引起。我院自1996年5月至2004年5月共244例患者因肺不张而进行纤支镜检查。现将其纤支镜检查镜下改变结合细胞学、细菌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运用纤支镜检查对肺不张的诊断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王立芹  王晓华  赵萌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466-1466
X线胸片检查是咯血患者的常规检查,但有20~30%胸片表现为正常,这对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现收集我院自2004年3月~2007年3月期间门诊和住院咯血且胸片正常的患者82例病因资料进行分析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成人肠套叠10例X线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肠套叠临床较为少见,且多为继发性,可继发于肠息肉、肠肿瘤、美克尔憩室等。其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依靠X线平片,钡餐造影,结肠双对比造影及CT检查。我院1994~2005年共收治成人肠套叠10例,现将其临床和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群学  程勇  李和培 《山东医药》2009,49(43):67-67
2005年1月以来,我们收治爆炸冲击波所致肺部损伤的患者31例,现分析其X线表现特点。临床资料:31例患者肺部损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34岁,平均26.5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声音嘶哑、进行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喘鸣及口唇发绀、心率增快、躁动、  相似文献   

19.
X线造影检查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的X线造影表现,总结X线造影检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患者的X线造影检查影像表现.结果:5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患者,发生吻合口狭窄21例,吻合口肿瘤复发15例,吻合口瘘9例,吻合口溃疡3例,吻合口处异物滞留2例.结论:X线造影检查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异常具有重要的检查诊断价值,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查资料.  相似文献   

20.
王本立 《山东医药》2007,47(17):38-38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骨关节疾病,X线平片诊断CDH并不困难,但不能显示软组织病理改变。关节腔碘水造影可以清晰显示关节软骨、韧带、关节囊等结构的病理改变,对选择治疗方法有着重要指导作用。现对45例CDH患者关节腔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提高CDH的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