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利用三维光弹性实验研究骨盆周围肌肉作用力对骨盆环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应用光敏材料E-51环氧树脂制作骨盆模型共4套,模型加载,模拟骨盆周围4组肌群收缩作用力,测量分析骨盆的应力分布。结果:当人体双腿站立时,应力集中在I2,S4,P5等处;随着骨盆负重增大,髂骨和耻骨的应力变化不大,骨盆环应力分布均匀。结论:人体骨盆环应力分布复杂骨盆周围肌肉收缩使负重的骨盆环应力均衡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应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联合单枚骶髂螺钉与2枚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对骨盆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5具防腐成年男性骨盆标本,保留 L4至双侧股骨近端1/3,剔除软组织,保留完整的耻骨联合、双侧骶髂关节及周围韧带、双侧髋关节、双侧骶结节韧带、双侧骶棘韧带,黏贴应变片。将标本置于 BOSE 生物力学试验机,模拟双足站立中立位,垂直加载负荷至520 N,记录完整骨盆的应变值。制作 Tile C 型骨盆骨折模型,耻骨联合用钢板固定,后环骨折复位后依次应用2种方法进行固定。分别记录2种内固定方法固定骨盆后环时的应变值。结果完整骨盆在垂直负荷下,同一标本两侧对应位点的应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应变集中位点沿骶股弓走行分布。与完整骨盆的应变值相比,2种方法固定的骨盆后环,除位点5、6、10、11外,其余位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500 N垂直负荷下,应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联合单枚骶髂螺钉固定的骨盆各位点应变值更接近完整骨盆的应变值。结论完整骨盆在垂直负荷下的传导与骶股弓走行大致相同。应用微创可调式接骨板联合单枚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比单纯使用2枚骶髂螺钉能更好地恢复力学的传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不稳定骨盆环骨折 16例采用手术治疗 ,经 8~ 18个月随访 ,优良率达 75 % ,故骨盆环骨折合并内脏损伤者 ,应及早手术治疗。采用 8字钢丝固定耻骨联合 ,松质骨螺钉髂骨翼及骶髂关节 ,可使骨折端和脱位处产生有效拉力 ,使之压缩复位 ,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微创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手术完成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58例,按Tile分型:B型32例,C型26例.微创内固定组40例,用空心螺钉内固定骨盆环;开放复位内固定组18例,用钢板固定骨盆环.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按Majeed功能恢复评价表评价,优良:微创内固定组92.5%;开放复位组88.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采用微创或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骨盆环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疗效和方法.方法:40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确定为C型骨折,对前、后环严重损伤者行前路、后路或联合入路复位同定重建骨盆环.结果:随访36例,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骨盆环无畸形,下地行走,无腰腿痛及步态异常.结论:骨盆C型骨折手术内固定,重建骨盆环方法恢复解剖关系,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前环骨折治疗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例骨盆骨折患者应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损伤。按照Tile分型:C型3例;B型9例。12例患者均采用改良Stoppa入路。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效果;Majeed功能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结果骨盆骨折前环骨折复位均为优,术中未出现大出血、神经损伤,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切口疝等并发症,改良Stoppa入路平均切口长度11 cm,平均手术时间95 min,平均出血量约400 mL。结论改良Stoppa入路具有操作简单、暴露满意、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跟髂腹股沟入路相比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常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应力分布及其耐受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正常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应力分布及其耐受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当牙齿承受最大垂直力和侧向力时,牙周膜单元最大主应力(σ1)分布不均匀,最大值均在牙槽嵴顶并且大小相近,分别为4.99×10-3和4.35×10-3MPa。因此确定本模型的牙周膜单元应力耐受阈为4.35×10-3MPa。(2)根尖区应力很小,对于保护根尖孔处的牙髓血管和神经具有重要意义。(3)力计测量的最大力不能反映牙周膜的最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骨盆衰竭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探讨骨盆衰竭骨折的影像学特征。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或经随访证实的骨贫衰竭骨折病人的影像学资料,12例均摄有骨贫标准正侧位片,4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1例行ECT检查。③结果 6例X线平片有阳性征象,表现为与邻近关节平行或与主要骨小梁垂直的骨折线或线状硬化。4例CT检查清晰显示出骨折线或线状硬化。1例ECT检查表现为典型的“蝴蝶”形放射浓聚区。1例MRI检查示骨折线呈长T1,短T2低信号,周围伴大片状长T1,长T2水肿信号。④结论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骨盆衰竭骨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骨盆后环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方法:选取从2019年4月-2020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单侧骨盆后环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急救处理,待其病情稳定后综合临床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病情。此外,以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进行减压松懈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腓总神经、胫神经以及股神经的感觉与运动障碍均呈逐渐下降趋势;L5、S1感觉支损伤占比显著高于L2、L3、L4而运动支损伤中L4、L5、S1占比均显著高于L2、L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盆后环骨折合并骶丛损伤后感觉与运动障碍主要发生于腓总神经,而神经根感觉支损伤主要集中于L5、S1而运动支损伤主要集中于L4、L2、S1对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能达到更加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晓林 《中外医疗》2013,32(20):25-26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固定术对骶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月,经治疗有完整资料及获得随访骶骨骨折患者32例。均采用骨盆前环开放复位内固定,骶骨后路脊柱骨盆固定术。结果 2例出现前侧切口脂肪液化,1例出现后侧切口部分浅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72个月,按M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21例,良8例,可2例,差1例。结论脊柱骨盆固定术能有效复位、固定骶骨骨折;骨盆前后环联合固定能提高骨折复位、固定的质量;若发现腰骶神经根损伤,宜早期手术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手术后猪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26头肝移植供体猪随机分为抑肽酶组与对照组,每组13头。抑肽酶组在气管插管前静注200万KIU抑肽酶,50万KIU/h术中维持。在气管插管前、开腹前、开腹后30min、全身肝素化前对静脉血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气管插管前各项指标无差异,随着手术的进展ACTH、COR、胰高血糖素浓度抑肽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肽酶的应用能减轻机体创伤后应激激素的释放,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分析舒适护理应用于不稳定型的骨盆骨折病人护理的效果,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将137例不稳定型的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全部患者采用骨盆骨折的一般护理,对于观察组全部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并发症出现共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并发症共37例,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3.6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为97.0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仅为79.71%。将两组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Retroperitoneal hematoma is an obligatory complication in pelvic ring fracture. In most cases, the bleeding originates from venous vessels of the presacral plexus, small arteries and veins from fracture fragments. External fixation of the pelvis can control blood loss by reducing diastasis and dramatically decreasing the volume of the pelvis.  相似文献   

16.
髋臼发育不良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三维光弹性实验研究髋臼发育不良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应用光敏材料E-51环氧树脂制作4套髋臼发育不良的骨盆模型,模型加载,应力冻结,测量分析髋臼的应力分布及形态改变。结果:髋臼发育不良之髋臼内壁剪切应力异常集中于髋臼顶部及后上缘,较髋臼前缘应力增加4-6倍,负重后正常骨盆髋臼外口呈椭圆形改变,髋臼发不良时髋臼无明显形态改变。结论:髋臼发育不良可引起髋臼生物力学环境发生改变;髋臼内壁应力分布不均以及髋臼顶部剪切应力成倍增加,交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人正常下颌升支区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正常人下颌升支在不同咀嚼力作用时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的方法,对正常离体人下颌升支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定量分析。结果:(1)所有载荷形式的各种应力值,随着单元距加载点的距离的增大,其应力值相对减小。(2)下颌骨下颌角、升支后缘的应力梯度变化较大。结论:下颌骨下颌角、升支后缘是应力相对集中的区域,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下颌骨骨折区,同时还是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后加强固定以及防止骨段移位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稳定型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特征和仰卧位C形臂引导下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的治疗方法来诊治,并记录相关数据,另外采用随访制度,观察放射性治疗和临床疗效患者满意结果。结果:放射性评定患者中满意者和良好者分别为18例和6例,临床疗效满意者、一般者和差者分别为9例、12例和3例。结论: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时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方法不仅安全有效,还具有创伤小优点。  相似文献   

19.
Eight specimens of the knee were used to determine quadricepsforce(FQ)required to stabilize the knee under load in a flexed stance.It wasfound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driceps force and theweight and flexion of the knee.At flexion of 15°FQ was about the same as theweight;at 45°,about 3-4 times the weight.FQ increased by 10-40% afterpatellectomy,while anterior displacement of the tibial tubercle by 1.5cm led to11—19%,decrease because of its prolonged lever arm.It widened the angleformed by the quadriceps tendon and the patellar tendon by an average of 10.7degrees.The contact areas of the patellofemoral joint at flexion of 0—135° weredetermined by contact prints.Following anterior displacement of the tibialturbercle,contact areas were upwardly shifted and enlarged.Our results showthat this procedure can decrease the patellofemoral contact stress by lengtheningthe lever arm of FQ,widening the angle formed by the quadriceps tendon andpatellar tendon and enlarging contact areas of the patellofemoral joint.Werecommend it as a possible satisfactory treatment for the patellofemoral jointdisor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